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MSS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
作者 丁宇轩 郭沥泞 +1 位作者 沈佳怡 王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程序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或错配修复正常(pMMR)型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5例MSS型CCLM患...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程序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或错配修复正常(pMMR)型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5例MSS型CCLM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13)。观察组给予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TKI治疗,对照组给予TKI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TKI药物的治疗方案与单用TKI对比,提高了MSS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验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放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联合放疗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陶华 孙新臣 +3 位作者 鲁世慧 成红艳 郭林 袁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研究洛铂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洛铂对肺癌A549细胞有增殖抑... 目的:研究洛铂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洛铂对肺癌A549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洛铂联合放疗组观察到有更高的细胞凋亡率和G2/M期阻滞;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洛铂联合放疗组Bcl-2表达水平下降,促进凋亡诱导蛋白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洛铂有放疗增敏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促进Bax表达、激活Bcl-2(Bax)-Caspas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肺癌 A549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必清 武雅琴 +3 位作者 韩晶晶 李倩 徐寒子 陆谔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1,98,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接受IMRT或VMAT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照射时间及跳数(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MU)。结果:VMAT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vs.64%,P<0.05);与IMRT组相比,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vs.6%,P<0.05);VMAT组直肠V40、小肠V40均低于IMRT组(P<0.01),而直肠和小肠的V20、V30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膀胱V20、V30、V4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VMAT计划CI优于IMRT计划(P<0.05);H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MRT计划比较,VMAT计划的MU值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54%(P<0.01)。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VMA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和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缩短放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放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及T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效果与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婷婷 孟爱凤 +1 位作者 徐德静 朱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及T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7例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及TP方案化疗治疗,治疗期每天观察,并根据美国国立癌症...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及T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7例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及TP方案化疗治疗,治疗期每天观察,并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反应评判标准(V3.0)观察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急性毒性临床表现,根据分级程度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调强放疗的基础上接受同步紫杉醇、奈达铂化疗及西妥昔单抗治疗,不同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有别于常规治疗,27例患者除1例因4级痤疮样皮疹而停止西妥昔单抗治疗外,其余26例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结论通过密切观察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急性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鼻咽肿瘤 同步放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陶华 陆进成 陆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调强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49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均经胃镜病理证实且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7例接受单... 目的:比较并分析调强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49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均经胃镜病理证实且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7例接受单纯调强放射治疗(单放调强组),32例接受调强放疗同步FP方案化疗治疗(同步放化组)。同步化疗方案为复方氟尿嘧啶80 mg/m^2,d1~5,奈达铂70 mg/m^2,d1。放疗从化疗第1天开始,单放调强组方案为6MV-X线IMRT放疗GTV 60~70 Gy,CTV 54~63 Gy,同步放化组方案为6MV-X线IMRT放疗GTV 60 Gy,CTV 54 Gy。分次剂量为GTV 2.0 Gy/次,CTV 1.8 Gy/次。6~7周完成。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不良反应小,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随访率为97%单放调强组与同步放化组1、2、3年局控率分别为93.3%、60.9%、25.4%和90.3%、78.7%、58.1%(χ~2=3.198,P=0.07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4.1%、29.4%和93.5%、71.1%、55.9%(χ~2=4.733,P=0.030)。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单纯调强放疗组高,经对症处理后,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无一例因不良反应终止或延长治疗时间。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组较单纯调强放疗组能提高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调强放疗 同步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益琴 翟振宇 陆进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01-1303,1306,F000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临床结果。方法:30例复发鼻咽癌患者接受全程IMRT再程放疗,其中7例同时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再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7、4、12例。局部复发中位时间为32个... 目的:回顾性分析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临床结果。方法:30例复发鼻咽癌患者接受全程IMRT再程放疗,其中7例同时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再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7、4、12例。局部复发中位时间为32个月(6~336个月)。鼻咽部肿瘤体积(GTV)处方剂量为58.80~78.76 Gy,分次剂量2.00~2.92 Gy。7例患者接受1~4个疗程以DDP为基础方案的同步±辅助化疗。结果:治疗计划GTV的中位体积为37.46 cm3(14.30~227.52 cm3),覆盖鼻咽GTVD95的平均剂量为62.56Gy,GTVV95的平均体积为98.69%;靶区内GTV、CTV1和C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5.82 Gy、54.02 Gy和50.20 Gy;GTV的平均分割剂量为2.28 Gy(2.00~2.92 Gy)。本组中位随访期为10个月(2~37个月),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96%,1年无远处转移率90.95%,1年无瘤生存率87.16%,1年总生存率78.57%。急性反应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结论:IMRT能较好覆盖肿瘤靶区同时降低邻近敏感器官剂量,对复发鼻咽癌可获较理想的局部控制,是其再程放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远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疗法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CT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枫 魏宝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 (NPC)放疗后局部复发 (localrelapse LR)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并从中探索LR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 10 4例NPC患者LR的CT片 ,按其主要CT表现分为两组 :1.单纯鼻咽腔内LR ;2 .其他部位LR(可同时伴有鼻咽LR)。并对比二... 目的 :研究鼻咽癌 (NPC)放疗后局部复发 (localrelapse LR)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并从中探索LR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 10 4例NPC患者LR的CT片 ,按其主要CT表现分为两组 :1.单纯鼻咽腔内LR ;2 .其他部位LR(可同时伴有鼻咽LR)。并对比二组LR的中位复发时间及活检阳性率。结果 :二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 40个月、15 6个月。总活检阳性率为 5 6 .7%。两组活检阳性率分别为 10 0 %、39 2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颅底LR局限于一侧者占 91.7% ,LR时的侧别与初发NPC同在一侧者占 86 .3%。在有颅底LR和 或颅内LR中 ,其初程放疗时的CT即呈肿瘤向上扩展表现者占 86 .7%。结论 :应充分发挥CT诊断LR的优势 ,而不应一味要求病理证实。提高颅底剂量和准确确定靶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复发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及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高婧婧 宗丹 +2 位作者 徐婧姝 何依月 何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3-972,共10页
目的:分析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与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对非高发地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以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江苏... 目的:分析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与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对非高发地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以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认的171例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化疗为联合治疗组,PD-1抑制剂+化疗为非联合治疗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卡方检验用于基线特征、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FS相关预后因素并绘制森林图。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1.7(2.8~61.8)个月。联合治疗组的ORR(69.1%)显著优于非联合治疗组(49.5%)(P=0.011);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28.9个月,非联合治疗组为14.2个月(P=0.025);两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在年轻(≤50岁)、治疗前无贫血及肝转移、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阳性、既往未接受免疫治疗且治疗线数≥2的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生存优势(P <0.05)。另外,除皮疹和贫血外,两组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治疗在非高发区年轻、治疗前无贫血及肝转移、EBV-DNA阳性且一线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复发 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磷汀保护鼻咽癌放疗病人腮腺功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德静 郑晓宇 邢桂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5期374-375,共2页
观察氨磷汀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对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不良反应。将 3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观察组放疗前 30min静脉推注氨磷汀 ,对照组放疗前不用药 ,观察两组唾液分泌及口干情况。结果... 观察氨磷汀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对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不良反应。将 3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观察组放疗前 30min静脉推注氨磷汀 ,对照组放疗前不用药 ,观察两组唾液分泌及口干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唾液量下降 (≥ 5 0 %)、口干及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其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氨磷汀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对腮腺功能有保护作用 ,尚需加强镇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肿瘤 氨磷汀 放射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靶向超抗原SEA体内抗膀胱肿瘤实验研究
10
作者 徐寒子 贡震 +4 位作者 吴王飞 叶劲军 陆谔梅 孙志华 韩从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在体内、外以及临床的膀胱灌注治疗试验中对膀胱癌均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抗靶向的超抗原SEA体内对人膀胱癌的抑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人外周血... 背景与目的: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在体内、外以及临床的膀胱灌注治疗试验中对膀胱癌均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抗靶向的超抗原SEA体内对人膀胱癌的抑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皮下注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建立人免疫重建荷人膀胱癌SCID小鼠复合模型,再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A组及单抗靶向SEA实验组,分别予以PBS、SEA及单抗靶向SEA瘤周注射,以SonoSite彩超在建模后6周内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瘤体血流。结果:单抗靶向SEA组瘤体体积、瘤体血流均小于对照组及SEA组,在建模后4、5、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抗靶向的超抗原SEA对膀胱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可能与其进一步减少瘤体血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抗原 葡萄球菌类毒素 抗体 单克隆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并连续输注化疗病人的护理
11
作者 徐德静 张克勤 +1 位作者 葛晓艳 郑晓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输液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处理及预后
12
作者 徐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48-549,共2页
介绍43例食管癌放疗后再次发生吞咽困难时的各种处理方法及其预后。结果表明,由良性食管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经食管扩张等处理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恶性食管狭窄者中经再程放疗的患者其症状均获得改善,而用化疗者... 介绍43例食管癌放疗后再次发生吞咽困难时的各种处理方法及其预后。结果表明,由良性食管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经食管扩张等处理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恶性食管狭窄者中经再程放疗的患者其症状均获得改善,而用化疗者效果均不理想。提示:由良性食管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其预后较恶性食管狭窄者好,对后者引起的吞咽困难,放射治疗是首选的姑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吞咽障碍 处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疗体模摆位的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绿英 何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适形放疗 体模摆位 放射疗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复发鼻咽癌的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兰芳 黄生富 +2 位作者 魏宝清 钱普东 郭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鼻咽癌(LRNPC)的MRI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LRNPC患者的MRI资料,其中47例经病理确诊,39例无组织学证据,根据系列MRI及临床诊治确诊。结果:①复发部位:鼻咽部40例(46.5%),鼻咽部以外46例(53.5%),多...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鼻咽癌(LRNPC)的MRI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LRNPC患者的MRI资料,其中47例经病理确诊,39例无组织学证据,根据系列MRI及临床诊治确诊。结果:①复发部位:鼻咽部40例(46.5%),鼻咽部以外46例(53.5%),多部位受累67例(78%),39例(45.3%)完全为深部组织复发。②病变的信号特征: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15例呈明显高信号(17.4%),54例呈稍高信号(62.8%),10例呈混杂信号(11.6%),7例呈低信号(8%)。③24例(27.9%)合并肌肉的去神经改变,16例为肿瘤复发所致,8例为放疗后遗症。④对比81例首程放疗前的MRI,74例(91%)为原病变处复发,7例(9%)为原病变以外部位复发。⑤MRI诊断符合率:57例(66%)首诊正确,29例(34%)漏诊。结论:MRI对于LRNPC尤其是深部组织复发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早期及时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应作为评价LRNPC的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凝胶防止放射龋发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俞海英 吴洪霞 +3 位作者 孙卫斌 光寒冰 魏宝清 顾本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5-325,329,共2页
氟化物凝胶防止放射龋发生的临床观察俞海英,吴洪霞,孙卫斌,光寒冰,魏宝清,顾本惠头颈部肿瘤患者经过放疗后继发的放射性龋病发生率高,龋损广泛,进展迅猛,严重地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持正常咀嚼功... 氟化物凝胶防止放射龋发生的临床观察俞海英,吴洪霞,孙卫斌,光寒冰,魏宝清,顾本惠头颈部肿瘤患者经过放疗后继发的放射性龋病发生率高,龋损广泛,进展迅猛,严重地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持正常咀嚼功能,作者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放射性龋齿 预防 氟化物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CC1、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国仁 冯继锋 +3 位作者 陆建伟 吴建中 孙宁 叶劲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NSCLC患者... 目的:探讨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NSCLC患者204例,采用MALDI-TOFMS法检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NSCLC患者XRCC1(399)和ERCC1(118)的基因型,并随机抽取5%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204例NSCLC患者中,部分缓解61例,疾病稳定116例,疾病进展27例;有效例数占29.9%(61/204),无效例数占70.1%(143/204)。携带XRCC1(399)G/G、G/A+A/A基因型的NSCLC患者铂类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36.9%(38/103)和22.8%(23/101),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ERCC1(118)C/C、C/T+T/T基因型的NSCLC患者铂类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24.0%(29/121)和38.6%(32/83),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RCC1(399)G/G基因型患者对顺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是G/A+A/A基因型患者的1.983倍(95%CI:1.073~3.662,P=0.028)。ERCC1(118)C/C基因型患者对顺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是C/T+T/T基因型患者的0.502倍(95%CI:0.274~0.923,P=0.025)。携带XRCC1(399)G/G、G/A+A/A基因型的NSCLC患者铂类化疗后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12.0个月、52.4%、11.7%和10.0个月、37.6%、3.0%,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ERCC1(118)C/C、C/T+T/T基因型的NSCLC患者铂类化疗后MST、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9.0个月、34.7%、4.1%和12.0个月、60.2%、12.0%,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399)、ERCC1(118)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的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C1 ERCC1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小细胞肺癌 铂类药物联合化疗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志良 孙新臣 +2 位作者 成红艳 魏青 何少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68-471,I0002,共5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HMGA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酶切后的pGC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HMGA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酶切后的pGC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连接产生LV-sh HMGA1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用LV-sh HMGA1慢病毒载体、pHelper 1.0和pHelper 2.0等3种质粒共转染包装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V-shHMGA1的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5×107TU/ml。结论:人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应用RNAi技术研究HMGA1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德静 施如春 +5 位作者 何侠 郑晓宇 王丽 高必秀 栾凤兰 李小冬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首次确诊为鼻咽癌行放化联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于治疗前、中、后对两组进行...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首次确诊为鼻咽癌行放化联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于治疗前、中、后对两组进行3次问卷调查。结果两组QOL-C30量表、QOL-H&N35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对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患者采取综合性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以减轻疾病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诊疗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认知行为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9例鼻咽癌患者放射龋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俞海英 吴红霞 +1 位作者 孙卫斌 魏宝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4,共1页
179例鼻咽癌患者放射龋状况分析俞海英吴红霞孙卫斌魏宝清目前放射疗法已成为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由此继发的放射性龋病,严重地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索放射性龋的防治措施,笔者于1995年9月~1996年9月,对1... 179例鼻咽癌患者放射龋状况分析俞海英吴红霞孙卫斌魏宝清目前放射疗法已成为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由此继发的放射性龋病,严重地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索放射性龋的防治措施,笔者于1995年9月~1996年9月,对179例鼻咽癌患者的患龋状况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龋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上颌窦癌治疗探讨(附132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枫 陈慧延 +1 位作者 顾仲义 张宜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0,135,共3页
为探讨晚期上颌窦癌的合理治疗方法。对132例晚期上颌窦癌分别行放疗、放疗加手术和手术加放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用寿命表法及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单放组和综合组5a生存率分别是24.85%和45.63%,综合... 为探讨晚期上颌窦癌的合理治疗方法。对132例晚期上颌窦癌分别行放疗、放疗加手术和手术加放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用寿命表法及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单放组和综合组5a生存率分别是24.85%和45.63%,综合组明显好于单放组。单放组中Dt≥70Gy5a生存率显著高于Dt<70Gy。综合组中眶底受侵者行眶挖术或保存眼球者5a生存率类似(P>0.75)。对N0(颈部无淋巴结转移)未行颈部处理者,鳞癌颈部转移率为15.58%。结论:晚期上颌窦癌以综合治疗为佳。单纯放疗总剂量不应低于70Gy。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眶底受侵经综合治疗可以保住眶内容物,其生存率将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肿瘤 放射疗法 外科手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