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甲醚-黄芩素对绒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珊 罗莉 +4 位作者 朱利群 李卓 仇黎丽 陈琪 徐昌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1-1073,共13页
为探讨马鞭草中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癌JAR/VP16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可能的逆转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透射电镜观察、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基因芯片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到4'-甲醚-黄芩素对... 为探讨马鞭草中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癌JAR/VP16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可能的逆转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透射电镜观察、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基因芯片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到4'-甲醚-黄芩素对化疗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逆转耐药细胞对鬼臼乙叉甙(VP16)、甲氨蝶呤(MTX)及更生霉素(KSM)的耐药性,该药物作用后,耐药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凋亡样改变,细胞凋亡率增高并出现明显凋亡峰.此外,耐药细胞中MDR1、MRP1、MRP2、MRP6、AHR、COMT、FGF2等耐药相关基因以及Bcl-2、BFL1、NAIP、p63等凋亡抑制基因表达降低,而Apaf-1、ASC、ATM、Bad、Bak、Bax、BimL等凋亡促进基因表达升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4′-甲醚-黄芩素对绒毛膜癌耐药细胞具有显著的耐药逆转作用,这种逆转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耐药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醚-黄芩素 绒毛膜癌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对人子宫肌瘤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仇黎丽 徐青 +2 位作者 朱利群 李卓 徐昌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0-556,共7页
目的:建立稳定、成功率高的人子宫肌瘤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探讨不同浓度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LNG)对体外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酶解法和贴块法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uterine leiomyoma cell,UtLMC),... 目的:建立稳定、成功率高的人子宫肌瘤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探讨不同浓度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LNG)对体外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酶解法和贴块法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uterine leiomyoma cell,UtLMC),以α-Actin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原代细胞;细胞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左炔诺孕酮,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LNG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技术分析LNG对人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IGF-1及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酶解法和贴块法均成功获得UtLMC,经免疫组化鉴定,纯度达95%以上,并能稳定传12代;5μg/ml左炔诺孕酮对子宫肌瘤细胞无明显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10μg/ml时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亦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0μg/ml和20μg/ml左炔诺孕酮作用UtLMC后,Bcl-2、IGF-1及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结论:酶解法和贴块法均能获得功能良好的人子宫肌瘤细胞,一定浓度的左炔诺孕酮可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凋亡,机制与下调Bcl-2、IGF-1及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子宫肌瘤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特发性不育症与DAZ基因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宁宏 林敏 +6 位作者 周作民 苏建堂 王增军 吴婷 张炜 沙家豪 吴宏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与DAZ基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 5 0例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 (其中无精子症 38例 ,严重少精子症12例 )的外周血细胞进行DAZ基因检测。结果  5 0例中发现 6例 (12 % )有DAZ... 目的 探讨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与DAZ基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 5 0例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 (其中无精子症 38例 ,严重少精子症12例 )的外周血细胞进行DAZ基因检测。结果  5 0例中发现 6例 (12 % )有DAZ基因微缺失 (其中无精子症 4例 ,占8% ;严重少精子症 2例 ,占 4 % ) ;SRY基因PCR扩增均为阳性。 5 0例已有生育的正常男性均无DAZ及SRY的微缺失。结论 DAZ为无精子因子 (AZF)的重要候选成分 ,DAZ微缺失可能是引起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并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特发性不育症 DAZ基因 病因 病理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卓 徐珊 +3 位作者 朱利群 徐昌芬 张燕 仇黎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JAR/VP16/nude,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人绒毛膜癌多药耐药细胞系JAR/VP16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特性;利用光...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JAR/VP16/nude,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人绒毛膜癌多药耐药细胞系JAR/VP16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特性;利用光镜、电镜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的潴留情况。结果: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为98.39%,8~10d开始成瘤,15~20d瘤体长径达1.0~1.5cm;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瘤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与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JAR/VP16相似;RT-PCR和FCM检测表明移植瘤组织mdr1 mRNA表达阳性,且对Rh123有显著的外排作用。结论:以JAR/VP16细胞建立的耐药性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保持了耐药性人绒毛膜癌细胞JAR/VP16的组织学特征和多药耐药性,为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耐药机制和逆转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绒毛膜癌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醚-黄芩素逆转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利群 徐珊 +1 位作者 李卓 徐昌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探讨4’-甲醚-黄芩素(4’-M-S)逆转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JAR/VP16多药耐药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M-S作用前后耐药细胞内罗丹明(Rh123)潴留量的变化,以检测4’-M-S对P-糖蛋白(P-gp)功能的影响;用半定量逆转录... 目的:探讨4’-甲醚-黄芩素(4’-M-S)逆转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JAR/VP16多药耐药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M-S作用前后耐药细胞内罗丹明(Rh123)潴留量的变化,以检测4’-M-S对P-糖蛋白(P-gp)功能的影响;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20μg/ml4’-M-S可明显增加耐药细胞内潴留的Rh123浓度;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M-S可抑制耐药细胞中mdr1 mRNA和P-gp的表达;免疫组化实验显示,4’-M-S处理后,耐药细胞中P-gp的表达下降,表现为细胞膜上阳性颗粒数量减少、着色变浅。结论:4’-M-S对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与抑制mdr1 mRNA及其产物P-gp的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醚-黄芩素 绒毛膜癌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前列腺素E_2受体表达和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静敏 HAN Chang +3 位作者 WU Tong 刘宁波 彭韬 冷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F0002,共6页
目的:基于肝癌细胞(肝细胞癌细胞和胆管上皮癌细胞)对PGE2的不同反应性,研究Hep3B、HuH7、SG231和HuCCT1肝癌细胞株前列腺素E2受体的表达类型和分布定位。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癌细胞株(Hep3B,HuH7)和胆管上皮癌细胞株(SG231,HuCCT1),分... 目的:基于肝癌细胞(肝细胞癌细胞和胆管上皮癌细胞)对PGE2的不同反应性,研究Hep3B、HuH7、SG231和HuCCT1肝癌细胞株前列腺素E2受体的表达类型和分布定位。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癌细胞株(Hep3B,HuH7)和胆管上皮癌细胞株(SG231,HuCCT1),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PGE2处理,以WST-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以RT-PCR实验检测上述细胞4种PGE2受体(EP1、EP2、EP3和EP4)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上述肝癌细胞的细胞涂片或细胞爬片进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实验,于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上述4种EP受体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分布。结果:WST-1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GE2可以促进Hep3B和HuH7细胞的生长,但对胆管上皮癌细胞(SG231、HuCCT1细胞)则表现为生长抑制作用;RT-PCR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表明Hep3B、HuH7、SG231和HuCCT1细胞株均有4种EP受体的表达;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4种EP受体不仅有胞浆、胞膜定位,而且部分在胞核也有表达,其中EP4受体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结论:Hep3B、HuH7、SG231和HuCCT1,4种肝癌细胞株均可以表达EP1、EP2、EP3和EP4受体,且受体的细胞内定位不同。肝癌细胞对前列腺素E2的反应性可能与EP受体的定位以及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前列腺素E2 EP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睾丸组织培养时间及温度对精子生成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亚东 林敏 +2 位作者 王燕熔 周作民 沙家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07-409,共3页
为建立小鼠睾丸组织短期培养方法,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在34℃条件下培养24小时,小鼠睾丸组织各级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发育正常。培养48小时,曲精小管基底部细胞发生增殖。培养72小时,曲精小管基底层增殖... 为建立小鼠睾丸组织短期培养方法,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在34℃条件下培养24小时,小鼠睾丸组织各级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发育正常。培养48小时,曲精小管基底部细胞发生增殖。培养72小时,曲精小管基底层增殖的细胞向管腔面迁移。在37℃条件下,生精上皮细胞发生脱落和崩解。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的小鼠睾丸组织短期培养方法能有效减少曲精小管微环境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生成 睾丸 组织培养 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睾丸生精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培元 黄宇烽 沙家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9-451,共3页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体外培养生精细胞一般有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两类方法.目前,已有生精细胞成功地在体外从细线期精母细胞经2次减数分裂分化为精子细胞的报道,但精原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细胞的成熟仍是两...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体外培养生精细胞一般有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两类方法.目前,已有生精细胞成功地在体外从细线期精母细胞经2次减数分裂分化为精子细胞的报道,但精原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细胞的成熟仍是两个难点.建立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有助于研究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可用于辅助生育技术,治疗精子发生阻滞的患者;对精子发生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也会促进生精细胞体外培养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睾丸 生精细胞 体外培养 男性不育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鞭草C部位单体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毛膜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冯播 徐昌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马鞭草有效成分所提取的单体4′-甲醚-黄芩素(4′-methylether-scutellarein,4-MS)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JAR细胞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4-MS作用一定时间,应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 目的:探讨马鞭草有效成分所提取的单体4′-甲醚-黄芩素(4′-methylether-scutellarein,4-MS)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JAR细胞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4-MS作用一定时间,应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AO/EB双染法区分早、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RT-PCR技术分析4-MS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38MAPK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Caspase3、p38MAPK及Survivin在用药前后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质量浓度(10、20、40mg/L)的4-MS对JAR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强(P<0.05,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亦逐渐升高,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大(P<0.05);AO/EB双染后发现,随着4-MS剂量的增加,晚期凋亡细胞逐渐增多;20和40mg/L的4-MS作用48h后,JAR细胞中p38MAPK及Caspase3mRNA表达下降,Survivin mRNA表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证实,20mg/L和40mg/L4-MS作用48h后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38磷酸化水平升高,Caspase3被明显激活。结论:4-MS能抑制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其阻滞细胞生长于G/M期、抑制Survivin抗凋亡活性,直接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和Caspase3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醚-黄芩素(4-MS) 人绒毛膜癌JAR细胞 CASPASE3 SURVIVIN P38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表达驱动的微阵列数据降维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璐 荀鹏程 +2 位作者 赵纯 沙家豪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究差异表达驱动的微阵列数据之降维策略。方法本文提出permutation检验和99.99%的下单侧可信区间相结合的策略用于"维度粗筛",HotellingT2检验结合逐步筛选的策略用于寻求组间差异表达的"局部变量组合"。结果... 目的探究差异表达驱动的微阵列数据之降维策略。方法本文提出permutation检验和99.99%的下单侧可信区间相结合的策略用于"维度粗筛",HotellingT2检验结合逐步筛选的策略用于寻求组间差异表达的"局部变量组合"。结果以"正常成年男子和精子运动能力低下者精子蛋白表达差异研究"之实例展示了该降维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发现了"十个蛋白组合"在组间差异表达。结论本文提出差异表达驱动的微阵列数据降维策略是实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策略 差异表达 微阵列数据 假发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苏娅 顾丽萍 +8 位作者 谢满鑫 林敏 马翔 朱叶飞 沙家豪 刘嘉茵 周作民 韩素萍 冒韵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患者异位内膜间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3例...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患者异位内膜间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3例增生中晚期正常子宫内膜、3例增生中晚期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hnRNP A2/B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hnRNP A2/B1主要表达于间质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且EMs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P<0.05);而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nRNP A2/B1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不同发育时期胰腺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锦勇 胡静静 +5 位作者 仲燕 刘超 柴伟栋 袁栎 滕丽萍 德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06-1113,共8页
探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应用显微技术分离了大鼠孕 15 5天 ,孕 18 5天胚胎胰腺和新生鼠及成年鼠的胰腺 ,提取其蛋白质后 ,用固相pH梯度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方法 ,得到了 4个不同发育... 探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应用显微技术分离了大鼠孕 15 5天 ,孕 18 5天胚胎胰腺和新生鼠及成年鼠的胰腺 ,提取其蛋白质后 ,用固相pH梯度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方法 ,得到了 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表达谱 .对其中的 6个在孕 18 5天胚胎胰腺中有高丰度表达 ,而在成年鼠胰腺中缺失的蛋白质点 ,4个在成年胰腺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 ,8个在成年胰腺中表达明显下调的蛋白质点和 1个在成年中表达上调的点 ,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分析和蛋白质鉴定 ,共获得 18个点的肽质量指纹图 .经BIOWORK等软件搜索大鼠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来鉴定其身份 ,发现其中 7个点为大鼠甲胎蛋白 (AFP)、 5个点为胰脂酶相关蛋白 1前体、 1个点为微管蛋白 β、 2个点为蛋白二硫异构酶、 1个为FLN2 9基因产物的类似物、 1个为胰蛋白酶V A前体、 1个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 4 .其中AFP为特异表达于大鼠胚胎期及新生期胰腺的蛋白质 ,在孕 18 5天的胰腺中表达量最高 ,在成年胰腺中极低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胰腺 发育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肽质量指纹图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胆管上皮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秋艳 张丽 +1 位作者 蒋丽 冷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对胆管上皮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胆管上皮癌细胞株(HuCCT1),给予外源PGE2处理,以WST-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Fluo-3/AM荧光负载胆管上皮癌细胞,激光扫描...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对胆管上皮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胆管上皮癌细胞株(HuCCT1),给予外源PGE2处理,以WST-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Fluo-3/AM荧光负载胆管上皮癌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结果:PGE2可促进胆管上皮癌细胞生长,而且可使细胞内钙离子和cAMP浓度升高。结论:PGE2影响胆管上皮癌细胞内Ca2+和cAMP浓度,可能与PGE2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2 胆管上皮癌细胞 CA^2+ 环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钾对人精子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柏惠 郑英 +2 位作者 张健宁 周作民 沙家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8-459,共2页
目的 了解氰化钾 (KCN)对人精子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阻断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KCN作用于活力正常的精子 ,阻断精子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 ,观察其活性被阻断的情况。结果 低至 8.3× 10 - 3mol/L 的 KCN即可完全阻断... 目的 了解氰化钾 (KCN)对人精子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阻断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KCN作用于活力正常的精子 ,阻断精子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 ,观察其活性被阻断的情况。结果 低至 8.3× 10 - 3mol/L 的 KCN即可完全阻断精子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 ,8.3× 10 - 3mol/L 的 KCN可能是阻断精子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最低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细胞色素氧化酶 氰化钾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人泛素样修饰子基因细胞株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可可 朱虎 +4 位作者 胡艳秋 袁娲 周作民 沙家豪 李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2-334,350,F002,共5页
目的:构建人泛素样修饰子(hUB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将hUBL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UBL,转化BL21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其纯化蛋白免疫小... 目的:构建人泛素样修饰子(hUB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将hUBL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UBL,转化BL21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其纯化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用Western blot.鉴定。将hUBL基因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质粒中并转染293T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hUBL基因的表达。结果:hUBL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并纯化了hUBL-PET28a的融合蛋白,以此为抗原制备了高效价的抗hUBL蛋白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表明,hUBL重组逆转录质粒可在293T细胞中高效表达hUBL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UBL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使得其在293T细胞中表达,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泛素样修饰子(hUBL)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逆转录病毒载体 293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麂Y2染色体的多态性及其与赤麂性别决定机制的关系
16
作者 郭金虎 单祥年 +2 位作者 张锡然 顾曙余 苏占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发现赤麂Y2染色体的长臂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多态 ,根据这种多态性结合赤麂的SC特征 ,从细胞学水平进一步推断赤麂的性别决定相关区域位于染色体Y2 p或Y2
关键词 赤麂 性染色体 性别决定 多态性 麂属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总RNA制备非放射性cDNA探针的方法
17
作者 郭金虎 单玉喜 +5 位作者 王黎熔 林敏 祝辉 李建民 沙家豪 周作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95-396,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从总RNA制备DIG标记的非放射性cDNA探针的方法。方法 以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 ,用随机引物延伸法掺入DIG 11 dUTP来制备cDNA探针。结果 该方法标记的探针灵敏度较高 ,可达 0 .0 1pg。结论 这种cDNA探针可用于差异... 目的 介绍一种从总RNA制备DIG标记的非放射性cDNA探针的方法。方法 以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 ,用随机引物延伸法掺入DIG 11 dUTP来制备cDNA探针。结果 该方法标记的探针灵敏度较高 ,可达 0 .0 1pg。结论 这种cDNA探针可用于差异筛选的反向杂交及Northern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探针 随机引物延伸 地高辛标记 总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