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中试研究
1
作者 白盼盼 袁怡 刘方荣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为了探究粉末活性炭-管式微滤膜(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优势及最佳参数条件,分别采用单独PAC、单独TMF及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混凝出水,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PAC-TMF耦合工艺的影响因素... 为了探究粉末活性炭-管式微滤膜(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优势及最佳参数条件,分别采用单独PAC、单独TMF及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混凝出水,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PAC-TMF耦合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着重研究PAC投加量、错流速度、产水浓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AC-TMF耦合工艺在去除污染物和膜污染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处理效率,该工艺最佳参数为PAC投加量250 mg/L,错流速度3.5 m/s,产水浓水比1∶20。在该条件下,对COD和Ni^(2+)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0.5%和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镍废水 TMF 粉末活性炭 膜技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依成武 依蓉婕 +5 位作者 李洋 宋金德 李萍 王慧娟 吴春笃 潘立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7-348,共12页
涂装废水是在工程机械产品的表面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具有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该类废水的处理是工业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此,介绍了涂装废水的来源和特点,并针对涂装废水常规处理工艺... 涂装废水是在工程机械产品的表面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具有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该类废水的处理是工业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此,介绍了涂装废水的来源和特点,并针对涂装废水常规处理工艺和新型处理工艺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比阐述了该类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针对涂装废水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并对未来涂装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强电离放电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处理效率高、无选择性、不需添加催化剂和吸附剂、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该技术可作为涂装废水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用来弥补常规处理工艺(混凝、厌氧处理等)处理周期长、处理不彻底、有恶臭产生等缺点。通过对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为我国表面制造行业废水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废水 表面制造 水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强电离放电 新型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酒精废水的两级UASB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阳 赵明星 阮文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3,共7页
研究了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效果。进水COD负荷为28 kg/(m^3·d)时,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抑制,反应器运行效果变差,但仍能稳定运行。糖蜜酒精废水经稀释后进入一级... 研究了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效果。进水COD负荷为28 kg/(m^3·d)时,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抑制,反应器运行效果变差,但仍能稳定运行。糖蜜酒精废水经稀释后进入一级UASB反应器,一级厌氧出水直接作为二级UASB反应器的进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两级厌氧消化,废水的COD和硫酸根总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5%和88%左右,二级厌氧出水COD浓度为9 000 mg/L左右,硫酸根浓度为300 mg/L。一级厌氧处理对COD和硫酸根的去除贡献较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0%左右,产气效果也较好,日产气量达到35 L左右,甲烷含量70%左右。出水硫化物浓度随进水硫酸根浓度增加而升高,最终一级厌氧出水达到568.8 mg/L,二级厌氧出水达到720mg/L。MPB电子流所占比重随进水COD负荷提升而增大,最大为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糖蜜酒精废水 两级厌氧 硫酸根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深梯度下沉水植物关键限制因子的差异性研究--以太湖东山湾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思文 姜磊 +5 位作者 马书占 吴越 詹洪新 叶祺 常以恒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深的影响;不同水深梯度下,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也存在差异性,并与水深一起对沉水植物产生协同作用。本研究选取太湖东部典型的草型湖区——东山湾为研... 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深的影响;不同水深梯度下,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也存在差异性,并与水深一起对沉水植物产生协同作用。本研究选取太湖东部典型的草型湖区——东山湾为研究区域,于2020年10月2021年6月对31处不同水深的样点进行了3次野外调查,主要指标包括水体理化因子与沉水植物种类及丰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对不同水深处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水深湖区中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水体的理化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太湖东山湾近岸浅水区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和透明度与水深之比(SD/WD)的均值显著高于近湖心较深的水域;春季水体总氮(TN)、硝态氮、总磷(TP)、磷酸盐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秋季和夏季。2)调查共记录到东山湾12个种类的沉水植物,中间水域的沉水植物频度更高,不同水深区域内的沉水植物群落表现出物种组成差异,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Potamogenton malaian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在近湖心区表现出更高的频度与丰度。3)影响东山湾沉水植物群落的关键水环境因子包括水深、TN、TP、SD/WD和Chl.a,且不同水深区域的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受到不同水环境因子调控。水深较浅的近岸区域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包括水深和Chl.a;中间水域的沉水植物主要受到水体TN和TP的影响;而水深更深的近湖心区域沉水植物则与水深、TN和TP呈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浅水湖泊水位管理以及不同水深条件下的沉水植物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沉水植物群落 水深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类COFs改性水处理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亦维 樊奇峰 +1 位作者 张干伟 沈舒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7,共9页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由C、H、O、N、B等第一、二周期的轻元素通过可逆的强共价键(C—C、C—O、C—Si、B—O)连接而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可调孔径尺寸和多种官能团。近年来,已被用于水处理膜材料的改...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由C、H、O、N、B等第一、二周期的轻元素通过可逆的强共价键(C—C、C—O、C—Si、B—O)连接而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可调孔径尺寸和多种官能团。近年来,已被用于水处理膜材料的改性制备中。简述了亚胺类COFs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着重介绍了亚胺类COFs改性膜在有机染料分离、海水淡化、渗透气化、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和有机溶剂纳滤的最新应用进展,分析了亚胺类COFs材料在水处理膜中的作用机理。得出COFs改性水处理膜在水处理领域内由于制作成本高、膜孔径不合适、易被污染等问题导致研究较少的结论,解决以上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类共价有机框架 膜改性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腈纶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达方华 王垚 +1 位作者 徐乐中 陈茂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13-2318,共6页
归纳分析目前腈纶废水常用的生化处理技术发现,现存腈纶废水处理工艺面临着碳源投加量高、碳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出水难达标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未来腈纶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腈纶废水的处理应该朝着节省碳... 归纳分析目前腈纶废水常用的生化处理技术发现,现存腈纶废水处理工艺面临着碳源投加量高、碳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出水难达标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未来腈纶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腈纶废水的处理应该朝着节省碳源和提高脱氮效率的方向发展,将无需碳源,资源回收及高效脱氮的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腈纶废水的处理中,以期为推动我国化工废水处理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水 生化处理技术 资源化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雪宁 杨晶晶 +1 位作者 周晓吉 白仁碧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70,80,共8页
汽车涂装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脱脂废水、磷化废水、电泳废水和喷漆废水等,其典型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漆颗粒、磷酸盐等,是一类复杂及难处理的高浓度工业废水。依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对涂装各工序废水进... 汽车涂装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脱脂废水、磷化废水、电泳废水和喷漆废水等,其典型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漆颗粒、磷酸盐等,是一类复杂及难处理的高浓度工业废水。依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对涂装各工序废水进行分质预处理可有效地去除磷酸盐、重金属离子、悬浮固体、油类物质等污染物,有利于减轻后续生物或高级处理单元负荷,提高整个处理系统效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或实践,旨在总结预处理工艺及主体处理工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希望为汽车涂装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及循环回用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涂装废水 预处理工艺 主体处理工艺 废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污水高标准排放的多元耦合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研究
8
作者 汪浏志 赵频 +1 位作者 宋伟龙 王新华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为满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实际需求,开发了A/O-膜生物反应器(MBR)-正渗透(FO)组合工艺,并考察了污染物停留时间对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当微滤(MF)膜和FO膜的产水比例为2:1时,A/O-MBR-FO组合工艺M... 为满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实际需求,开发了A/O-膜生物反应器(MBR)-正渗透(FO)组合工艺,并考察了污染物停留时间对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当微滤(MF)膜和FO膜的产水比例为2:1时,A/O-MBR-FO组合工艺MF膜和FO膜混合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浓度分别为9.98mg/L和6.88 mg/L,氨氮浓度低于检出限,均满足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的A标准,而总磷(TP)浓度为2.75 mg/L,仍需要后续化学混凝等工艺处理才能满足排放标准。在该产水比例下,A/O-MBR-FO组合工艺的MF通量运行稳定,未出现跨膜压差升高的情况,而FO膜通量衰减率仅为0.04 L/(m^(2)·h·d),膜污染较轻。FO膜污染类型主要是生物污染和无机污染的复合污染,其中无机污染物主要是钙盐和钠盐,而生物污染物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A/O-MBR-FO组合工艺有望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一个可行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正渗透 污染物停留时间 出水水质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MOF与PVDF共混制备高通量油水分离膜
9
作者 徐伦波 刘钰 +2 位作者 李红林 沈舒苏 周晓吉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9,共7页
将一种全氟烷基聚乙氧基乙酸(FPEOAA)接枝在NH_(2)-MIL-88B上制备得到含氟MOF(FNM88B),利用FPEOAA内部化学链结构全氟烷基链(—C_(n)F_(2n+1)—)和聚乙氧基链〔—O—(CH_(2)—CH_(2)O)m—〕所带来的疏油性和亲水性提升MOF的亲水疏油性... 将一种全氟烷基聚乙氧基乙酸(FPEOAA)接枝在NH_(2)-MIL-88B上制备得到含氟MOF(FNM88B),利用FPEOAA内部化学链结构全氟烷基链(—C_(n)F_(2n+1)—)和聚乙氧基链〔—O—(CH_(2)—CH_(2)O)m—〕所带来的疏油性和亲水性提升MOF的亲水疏油性。将经过FPEOAA改性的FNM88B按照不同比例投加至聚偏氟乙烯(PVDF)中,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出具有高水通量和高油水分离性能的混合基质膜。结果表明,FNM88B投加质量分数为1%时的共混膜(P/FN-1.0)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拉伸应力(PVDF膜1.27 MPa)提升至2.01 MPa。同时,其纯水通量高达10526 L/(m^(2)·h·MPa),相比PVDF膜〔5614 L/(m^(2)·h·MPa)〕,纯水通量提升了约87.5%。此外,最佳比例改性膜也表现出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截留率达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聚偏氟乙烯 混合基质膜 膜改性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污染膜的组合清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春梅 李秀芬 +5 位作者 刘春彦 周强 任月萍 张林中 王新华 商海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2,共6页
不同进水水质及运行管理水平下,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的膜污染速度、膜面污染层组成及特性不同,污染膜的清洗方法亦不同.本研究针对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污染膜,开展清洗剂用量及组合清洗技术研究,综合评... 不同进水水质及运行管理水平下,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的膜污染速度、膜面污染层组成及特性不同,污染膜的清洗方法亦不同.本研究针对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污染膜,开展清洗剂用量及组合清洗技术研究,综合评价清洗前后膜性能参数的变化,以期获得可用于实际废水处理工程的最优清洗方案.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5%次氯酸钠在20L/m2时清洗效果最好,质量分数3%柠檬酸在40L/m2时清洗效果最好;超声与柠檬酸的清洗作用相似,均为提高膜污染层的孔隙率;最优清洗方案为先超声1h,然后质量分数0.5%次氯酸钠清洗3h,最后3%柠檬酸清洗3h;清洗后的膜孔隙率、平均孔径及最大孔径等特征参数与新膜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X射线能谱(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分析表明,印染废水污染膜表面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兼有少量无机污染,清洗后膜表面以C和F元素居多,未见O元素和金属元素峰,表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金属氧化物)均得到很好去除,清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组合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鹏 徐乐中 +2 位作者 王建芳 巫恺澄 沈耀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84,共5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与好氧处理接近,而且产泥量较低,还能产生有用的能源。综述了目前AnMBR处理生活污水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处理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措施,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温度等对处理性能的...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与好氧处理接近,而且产泥量较低,还能产生有用的能源。综述了目前AnMBR处理生活污水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处理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措施,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温度等对处理性能的影响,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溶解性甲烷的回收以及AnMBR的中试研究状况等。最后还展望了在推进AnMBR全面应用过程中尚需要深入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膜污染 低温 溶解性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耦合间歇曝气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鹏 陆爽君 +2 位作者 徐乐中 刘捷 沈耀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58-2663,共6页
为降低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能耗和延缓膜污染,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为例,采用间歇曝气和添加颗粒填料两种方式对工艺脱氮除磷运行条件和膜污染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间歇曝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氮磷的去除效... 为降低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能耗和延缓膜污染,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为例,采用间歇曝气和添加颗粒填料两种方式对工艺脱氮除磷运行条件和膜污染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间歇曝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氮磷的去除效果,对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5%、84%和92%(工况4),而添加颗粒填料对氮磷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双重好氧-缺氧交替环境强化了工艺对磷的去除.添加颗粒填料比间歇曝气更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同时改变了膜污染的形成过程,膜内部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多,与泥饼层相比,多糖成为了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不会对膜组件本身构成危害,增强了MBR反应器的实际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间歇曝气 颗粒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CSTR组合工艺处理黄酒生产废水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付玉洁 吴鹏 +1 位作者 徐乐中 沈耀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ABR-CSTR组合工艺对黄酒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启动并逐步提高容积负荷是ABR-CSTR组合工艺成功启动的关键,在温度为(30±2)℃时,COD容积负荷从0.3 kg/(m3·d)增至4.0kg/(m3·d),历时100 d... 采用ABR-CSTR组合工艺对黄酒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启动并逐步提高容积负荷是ABR-CSTR组合工艺成功启动的关键,在温度为(30±2)℃时,COD容积负荷从0.3 kg/(m3·d)增至4.0kg/(m3·d),历时100 d启动成功。系统总去除率保持在95%~98%,出水平均氨氮、总氮分别为0.57、20.4 mg/L,表明ABR-CSTR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黄酒生产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生产废水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完全混合式反应器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消毒前后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雅晶 缪恒锋 +1 位作者 张晓夏 阮文权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8-217,共10页
为了探究消毒副产物(DBPs)的氧化损伤和神经毒性作用,选择幼年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市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和经次氯酸钠(NaClO)消毒后的二级出水对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影... 为了探究消毒副产物(DBPs)的氧化损伤和神经毒性作用,选择幼年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市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和经次氯酸钠(NaClO)消毒后的二级出水对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时间达到10 d时,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消毒后MDA含量增幅(91.43%)显著高于消毒前(44.36%);暴露时间达到15 d时,CAT活性被显著抑制,且消毒后抑制率(40.22%)显著高于消毒前(15.56%);说明消毒后暴露组对斑马鱼的氧化损伤强于消毒前。另外,消毒前后污水对Ach E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8.49%和48.50%,说明消毒后污水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更大。因此,经NaClO消毒后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DBPs对斑马鱼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幼年斑马鱼 氧化损伤 神经毒性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MBR工艺污水处理系统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雅晶 缪恒锋 +2 位作者 张晓夏 周梦娟 阮文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7-2046,共10页
为探究DBPs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超滤膜和XAD大孔吸附树脂将AAO-MBR工艺沿程出水中DOM (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并利用3D-EEM (三维荧光光谱)对分离前后水样进行表征,同时测定DBPFP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为探究DBPs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超滤膜和XAD大孔吸附树脂将AAO-MBR工艺沿程出水中DOM (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并利用3D-EEM (三维荧光光谱)对分离前后水样进行表征,同时测定DBPFP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结果表明:(1)沉砂池出水具有较低的C-DBPFP (含碳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经过AAO和MBR后,由于微生物代谢作用生成的疏水性SMPs (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为主要的C-DBPs前体物质)包含较多不饱和键,导致C-DBPFP增加.(2)沉砂池出水的N-DBPFP (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势)较低,但经过AAO后生成的小分子物质(为主要的N-DBPs前体物)导致N-DBPFP增加;经过MBR后由于SRT(污泥停留时间)和污泥浓度的增加造成小分子物质减少,致使N-DBPFP降低.(3)市政污水经过AAO后,C-DBPs和N-DBPs前体物分别增加了90. 9%和7. 3%;而MBR具有较高的DOC去除率(74. 4%),去除了56. 8%的C-DBPs前体物和78. 1%的N-DBPs前体物.研究显示,AAO-MBR工艺对市政污水中C-DBPs和N-DBPs前体物有较好地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AAO-MBR工艺 三维荧光光谱 分子量分离 亲疏水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强化糖蜜乙醇废水厌氧处理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阳 赵明星 阮文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6-93,共8页
研究了外源添加纳米零价铁(NZVI)对糖蜜乙醇废水厌氧处理的作用以及NZVI对厌氧微生物活性和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向厌氧消化体系中分别添加0、0.025、0.05、0.10、0.25、0.50、2.50 g NZVI进行批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ZVI添加量的增加... 研究了外源添加纳米零价铁(NZVI)对糖蜜乙醇废水厌氧处理的作用以及NZVI对厌氧微生物活性和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向厌氧消化体系中分别添加0、0.025、0.05、0.10、0.25、0.50、2.50 g NZVI进行批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ZVI添加量的增加,糖蜜乙醇废水的厌氧处理效率先升高后降低。添加0.50 g NZVI实验组的COD降解率、产气率和气体中甲烷含量最高,分别为71.1%、310.9 mL/g COD和58%,比空白组提高14.7%、35.6 mL/g COD和18.8%;反应结束时该组COD和硫化物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2 400 mg/L和33.3 mg/L。NZVI添加量为2.5 g实验组SO42-去除效率和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最高,硫酸根最终质量浓度为288.2 mg/L,去除率为72.8%,是空白组的1.93倍;EPS中蛋白质和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46.00 mg/gVSS和5.05 mg/gVSS,分别是空白实验组的4.43和1.66倍。脱氢酶活性在添加0.50 g NZVI的实验组中最高,为340.3 TFμg/(mL·h),比空白组提高192.5 TFμg/(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糖蜜乙醇废水 厌氧消化 胞外聚合物 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对糖蜜酒精废水两级厌氧处理的影响
17
作者 赵明星 陈阳 +3 位作者 施万胜 缪恒锋 黄振兴 阮文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0-74,共5页
采用两级厌氧方式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向一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添加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NZVI),以降低硫化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提高糖蜜酒精废水两级处理的效果。添加NZVI后... 采用两级厌氧方式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向一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添加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NZVI),以降低硫化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提高糖蜜酒精废水两级处理的效果。添加NZVI后,不同负荷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一级去除率比未添加NZVI时高,最终保持在55%左右;硫酸根一级去除率为73%左右;COD二级去除率和总去除率最终分别稳定在33%和70%左右,硫酸根二级去除率和总去除率最终分别稳定在73%和93%左右;一级和二级厌氧出水中硫化物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363.9和452.4 mg/L。反应器COD负荷达到28 kg/(m 3·d)时,产甲烷菌(methane producing bacteria,MPB)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电子流比重分别稳定在86%和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废水 两级厌氧消化 纳米零价铁 硫酸根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滤池启动及深度脱氮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圆 王燕 +2 位作者 郑凯凯 王硕 李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通过采用全流程分析方法,总结了太湖流域某市政污水处理厂TN指标针对新一轮提标改造的达标难点,研究了反硝化滤池小试实验的启动与碳源投加的最佳C/N比。结果表明,低C/N比进水及内回流不足限制了脱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际污水处理... 通过采用全流程分析方法,总结了太湖流域某市政污水处理厂TN指标针对新一轮提标改造的达标难点,研究了反硝化滤池小试实验的启动与碳源投加的最佳C/N比。结果表明,低C/N比进水及内回流不足限制了脱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际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反硝化滤池的小试实验研究,发现反硝化滤池启动4天后挂膜成功,在外加碳源C/N比为2条件下,出水NO_(3)^(-)-浓度可降至3 mg/L以下,且不会导致出水COD浓度升高,所得结果比其他文献报道的碳氮比偏低,为未来高标准TN排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反硝化滤池 启动运行 C/N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生物降解法处理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凤莲 徐乐中 吴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吸附-生物降解法处理含碳氢溶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水洗废水,研究了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非稳性,考察了2种活性污泥(厌氧、好氧污泥)对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水洗废水的降解效能,分析了处理... 采用吸附-生物降解法处理含碳氢溶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水洗废水,研究了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非稳性,考察了2种活性污泥(厌氧、好氧污泥)对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水洗废水的降解效能,分析了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水洗废水中的VOCs易再次挥发,曝气状态下VOCs的最大挥发率为11.26%。活性污泥可快速吸附废水中有机物,防止VOCs挥发。好氧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优于厌氧活性污泥,吸附35 min时废水中COD含量降低了62%,吸附结果与Langmuir模型拟合较好(R2=0.991)。水洗废水中添加生活污水均衡了废水营养比例,提高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ABR-CSTR反应器进水中水洗废水占比≤60%时,COD和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和90.7%。吸附段HRT为0.8 h、生物降解段HRT为24 h时,吸附-生物降解装置对水洗废水中COD和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6%,91.7%,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水洗废水 活性污泥 吸附 难降解有机物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中的菌藻关系和污染物去除效能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玉莹 支丽玲 +2 位作者 马鑫欣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125,共10页
菌藻共生体系可利用菌藻间的关系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菌藻关系、微藻选择和菌藻共生系统的发展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菌藻关系中信号分子对菌藻系统的影响。群体感应会促... 菌藻共生体系可利用菌藻间的关系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菌藻关系、微藻选择和菌藻共生系统的发展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菌藻关系中信号分子对菌藻系统的影响。群体感应会促进共生菌在微藻表面形成生物膜,加快藻际微环境的形成,促进污染物的去除。化感作用可抑制杂菌和杂藻的过度生长,维持菌藻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该文对不同类型的微藻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作了进一步分析,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小球藻和衣藻对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栅藻常被用作水质评价的指示生物。菌藻共生系统形式多样,其中细菌-微藻共生系统和多菌-多藻共生系统应用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而真菌-微藻共生系统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最后,文章对菌藻共生体系的发展进行前景展望,以期为菌藻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关系 信号分子 群体感应 微藻 细菌-微藻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