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修建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0期15-17,共3页
本文实录并分析了英国中学生物学科“心脏”、“微生物”教学的过程,总结了英国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对我国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中学 课堂教学 生物学教学 特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新闻事件开发结构化写作任务
2
作者 刘臻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新闻事件鲜活生动,反映社会现实真实具体,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一则新闻事件为素材,结合学生写作实际,开发出三个结构化写作任务:从因事说理的新闻评论,到培养思辨性思维的辩论陈词,再到置身特定情境表达感受的模拟家书。这种... 新闻事件鲜活生动,反映社会现实真实具体,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一则新闻事件为素材,结合学生写作实际,开发出三个结构化写作任务:从因事说理的新闻评论,到培养思辨性思维的辩论陈词,再到置身特定情境表达感受的模拟家书。这种结构化的写作任务能够培养学生不同维度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写作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事件 结构化 因事说理 因辩生辨 融通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主题写作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18
3
作者 顾敏亚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2,48,共4页
一、教师的疑惑 英语写作是学生语言输出的一种高级形式,涉及到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细化到内容结构和风格技巧的运用。“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整体统一、和谐连贯、内容充实简洁。”(王笃勤,2002:16)
关键词 写作教学 高中英语 实践 语言输出 英语写作 表达能力 学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题为帜,以人为本——小议英语作文命题的有效性和指导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敏芳 顾敏亚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36,共6页
写,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检验语言的精确度和复杂度。语言输出理论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给学习者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迫使学习者运用输入的知识实现可理解性输出。只有运用已获得的语言资源,练习可理解性输... 写,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检验语言的精确度和复杂度。语言输出理论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给学习者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迫使学习者运用输入的知识实现可理解性输出。只有运用已获得的语言资源,练习可理解性输出,才能使习得的内容得到巩固和内化。(倪杭英,200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的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就口头或书面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商讨和制订计划、报告实验和调查结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5)。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程标准 作文命题 以人为本 语言输出理论 有效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可理解性输出 语言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与表现活动的相融相生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晓红 解凯彬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5,共2页
思维活动与表现活动是生物学课堂中两种重要的学习状态,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既互为因果又相互牵制,辨证把握好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和表现活动的关系,合理设计两者在教学中的互动,使两种活动更贴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更顺应学生... 思维活动与表现活动是生物学课堂中两种重要的学习状态,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既互为因果又相互牵制,辨证把握好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和表现活动的关系,合理设计两者在教学中的互动,使两种活动更贴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更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就能充分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活动 表现活动 教学案例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建构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0,共2页
本文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为例,采用聚焦概念、创设真实情境、问题驱动、实践应用等策略,通过尝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的探究过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等内容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发展学... 本文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为例,采用聚焦概念、创设真实情境、问题驱动、实践应用等策略,通过尝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的探究过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等内容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模型建构 教学实践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碎片化背景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臻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39,共3页
一、正视问题,深究原因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发达使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空前简便而快捷。我们可以“有问题,找百度”,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可以看到各类知识选秀节目,可以获得“转发”“推送”的丰富... 一、正视问题,深究原因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发达使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空前简便而快捷。我们可以“有问题,找百度”,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可以看到各类知识选秀节目,可以获得“转发”“推送”的丰富信息;然而,我们却无法就此得出结论——学生的语文知识更丰富,认识更深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知识 教学探索 碎片化 信息技术 选秀节目 互联网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建议书写作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臻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48,共4页
建议书是一种现实指向性强、实用性强的交际类文体。建议书写作,要针对问题确立观点,理据结合分析事件,客观陈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师指导要以生活为原点和指归,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分层细化任务目标;注重参与性与... 建议书是一种现实指向性强、实用性强的交际类文体。建议书写作,要针对问题确立观点,理据结合分析事件,客观陈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师指导要以生活为原点和指归,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分层细化任务目标;注重参与性与实践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以建议书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书 说理能力 确立观点 融合理据 阐明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技术对高中生化学有机物微观结构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鹏飞 李林燊 麦裕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
AR技术已用于支持学生学习化学微观结构知识。通过准实验设计,以高一年级化学课程有机物“烃”分子结构知识为例,探究AR技术对学生在微观结构知识学习效果、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AR技术使用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AR技术对学生微观结构... AR技术已用于支持学生学习化学微观结构知识。通过准实验设计,以高一年级化学课程有机物“烃”分子结构知识为例,探究AR技术对学生在微观结构知识学习效果、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AR技术使用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AR技术对学生微观结构知识学习产生显著的教学即时效果和良好的教学保持效果,对学生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使学生产生正面的AR技术使用态度。建议加强AR技术融入化学微观结构知识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学习资源开发研究和教学成效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增强现实技术 微观结构 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朴素:关于写作教学的立场
10
作者 唐江澎 梁国祥 +1 位作者 张克中 潘国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5,共4页
唐江澎:中学作文教学是眼下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其现状让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常常内心不安。为此我们作过力所能及的努力,但收效甚微。那么,真正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语文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作文教学观?我们必须作出怎样的努... 唐江澎:中学作文教学是眼下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其现状让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常常内心不安。为此我们作过力所能及的努力,但收效甚微。那么,真正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语文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作文教学观?我们必须作出怎样的努力才能真正回归作文教学的正途?我们认为,写作无非是写作者思想的书面表达,好的表达依赖于写作者思想的成熟和表达技巧的完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回归 中学作文教学 朴素 作者思想 语文教育 语文教师 书面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图解教学的几种方法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修建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5期14-15,共2页
生物图解教学主要肴直接讲授、讨论解决与自主建构三种方法。教学中应当根据图解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时间去合理确定使用方法。
关键词 图解 图解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的相融相生
12
作者 薛晓红 解凯彬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7,共2页
学科知识和学科文化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本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解读生物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现实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并举例分析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相融相生。
关键词 学科知识 学科文化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研究思路分析及教学建议
13
作者 王修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3,共3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历时长久,凝聚着许多科学家的智慧与劳动汗水,堪称生物科学研究的典范。教材因篇幅所限,对其研究过程的编排过于简略。本文对其研究思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其蕴含的科学内涵与逻辑联系进行了深入发掘,并在此基础上...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历时长久,凝聚着许多科学家的智慧与劳动汗水,堪称生物科学研究的典范。教材因篇幅所限,对其研究过程的编排过于简略。本文对其研究思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其蕴含的科学内涵与逻辑联系进行了深入发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动化教学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发现过程 研究思路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新教科书编排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以“DNA分子的复制”为例
14
作者 王修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3,共2页
以“DNA分子的复制”为例,比较了新、旧教科书对该部分内容的不同编排,分析了新教科书在编排上的主要变化,并就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科书 内容编排 变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
15
作者 顾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2,共2页
联系必修课中的基础知识,通过以题图导入、资料引领、尝试构建基因文库、例题反馈等环节进行本节复习课的教学。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操作程序 复习课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课的阅读教学
16
作者 顾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从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把握教材主线,思考阅读;混淆内容,对比阅读;设计专题,点面阅读等方面论述了在高中生物课中的阅读技巧。
关键词 生物教科书 高中生物学课 阅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思考
17
作者 顾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18,共2页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近三年的试点,即"3+X"中的X为小综合发展到X为大综合,应该说三战皆捷.直至今天的"3+2"高考模式的诞生,在该模式下,生物学科被单独列为高考科目,应归功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大举措...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近三年的试点,即"3+X"中的X为小综合发展到X为大综合,应该说三战皆捷.直至今天的"3+2"高考模式的诞生,在该模式下,生物学科被单独列为高考科目,应归功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大举措,必然将主要方向定位在以能力为立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考的命题原则强调科学教育的基础性,注重基础文化素质的考查;确立以"能力立意"为命题指导思想;增加应用性内容;加大创新力度,体现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改革趋势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模式 高中 生物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地理课堂因精心设计而出彩
18
作者 赵怡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期39-40,共2页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同课异构”是教坛新秀,是优质课评比中常用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曾多次参...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同课异构”是教坛新秀,是优质课评比中常用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曾多次参与这类活动,同时也在思考:怎样在“同课”的基础上实现“异构”,如何在“异构”的设计中打造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 设计 教学形式 教学创新 教学质量 异构 优质课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quest在“陆地资源”一课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怡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期36-37,23,共3页
web Quest概念由美国的伯尼·道奇教授提出,“Web”是网络,“Quest”是问题探究,最初适用于远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web Quest这一教学模式,关键要处理好三个问题: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否得到了发挥?②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web Quest概念由美国的伯尼·道奇教授提出,“Web”是网络,“Quest”是问题探究,最初适用于远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web Quest这一教学模式,关键要处理好三个问题: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否得到了发挥?②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是否活跃?③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否被评估?本人在教学中,设计并实践了以“陆地资源”为主题的web Quest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QUEST 陆地资源 中学 地理 问题设计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四翼”要求,探索融合课堂
20
作者 赵怡 《地理教学》 2021年第7期34-36,共3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用“四翼”概括了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融合课堂是实践“四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内在联系,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新...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用“四翼”概括了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融合课堂是实践“四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内在联系,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四翼 融合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