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卫芳 《教师》 2015年第10期79-79,共1页
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是指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一种教学策略。一、学生分层策略—解决接受上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差异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 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是指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一种教学策略。一、学生分层策略—解决接受上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差异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进行精心分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收集学生的阅读表现,与家长交换意见等方式来了解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把握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 学语文 阅读素养 学习能力 教学活动 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 口头表达能力 模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霸天下的忧与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卫芳 《教师》 2010年第34期74-74,共1页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动情之后是什么?动情之外还要什么?值得我们深忧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 感情朗读 语文教师 语文课堂 语文园地 格式化 课文 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3
作者 陈玉芳 《教师》 2011年第11期72-72,共1页
在孩子们的心中有一片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那是一片纯真的天地。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和充满个性的孩子们,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观念,丢下所谓的权威,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都能学会数学。
关键词 主动权 学生 学习 思维空间 更新观念 孩子 数学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步为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4
作者 孙卫芳 《教师》 2012年第16期70-70,共1页
激趣引读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出各种有趣的朗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例如在教学... 激趣引读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出各种有趣的朗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例如在教学《识字1》时,我先播放了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寻找春天,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春天来了,草绿了,花红了。”有的说:“春天给大地换上了新装。”还有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朗读能力 《春天在哪里》 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 《识字1》 激发情感 体态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课堂的讲析不可或缺
5
作者 吴敏 《成才之路》 2013年第15期79-79,共1页
近年来听到的小学美术公开课,几乎都是相同模式。大家都认为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越少越好,甚至有人一提到教师上课讲解分析,就是“满堂灌”“一言堂”,一票否决。当今时代,知识传递因科技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今天如果哪个小学美术教... 近年来听到的小学美术公开课,几乎都是相同模式。大家都认为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越少越好,甚至有人一提到教师上课讲解分析,就是“满堂灌”“一言堂”,一票否决。当今时代,知识传递因科技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今天如果哪个小学美术教师不运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那就是一件怪事。但正是过多地采用了“电灌”,使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引领和讲解意识逐渐消失。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小学美术教师该讲的也不想讲,一味地让学生欣赏感悟。美术课堂教学变成了大杂烩,变成了课件大比拼,变成了师生表演的舞台。而小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往往是有限的,结果是热闹一番、新奇一阵,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教师 讲析 电脑课件 小学生 美术公开课 一票否决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6
作者 师成艳 《教师》 2012年第25期101-101,共1页
小学生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有目的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有目的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思维能力。我认为主要应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着手,每节作文课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使作文变难为易,把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渗透到写作过程中去,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一、留心生活,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重视、丰富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活动将作文课堂向更广阔的空间、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和渗透,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我们都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我们要想比较准确、具体地反映事物,首先得认清事物。这就要从观察人手,所以我让学生从观察日记开始.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做起,进行系列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个性 作文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 “最近发展区” 创新型人才 新课程改革 作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