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431542和TGF-β_1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及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燕 黄媛媛 +2 位作者 蔡季平 程金伟 魏锐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B431542(TGF-β1受体酶抑制剂)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B431542(TGF-β1受体酶抑制剂)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TAO眼外肌纤维化的治疗寻找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方法实验分为3组。第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1(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刺激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后α-SMA及CTGF mRNA的表达情况;第2组:采用RT-PCR检测10μg·L-1 TGF-β1在不同的时间点(0 h、3 h、6 h、12 h、24 h、48 h)刺激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后α-SMA及CTGF mRNA的表达情况;第3组(分为4小组处理):眼眶成纤维细胞不加任何干预、使用30μmol·L-1SB431542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10μg·L-1 TGF-β1单独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30μmol·L-1 SB431542联合10μg·L-1 TGF-β1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SB431542预先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1 h,然后再加入TGF-β1),采用RT-PCR检测α-SMA及CTGF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10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 mRNA及CTGF mRNA,随着浓度增加mRNA表达增加,各浓度组(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与空白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0~24 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 mRNA及CTGF mRNA,随着时间延长mRNA表达增加,各时间组(3 h、6 h、12 h、24 h、48 h)与0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0μg·L-1的TGF-β1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 mRNA在24 h达到峰值,而CTGF mRNA在12 h即可达到峰值。SB431542对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及CTGF 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一定范围内,TGF-β1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及CTGF mRNA的表达,SB431542可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眼眶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SB4315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用阿替卡因颊侧浸润麻醉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洪小伟 曾以周 宋晓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93-694,共2页
目的:评价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阿替卡因颊侧浸润注射对腭侧软组织的麻醉作用,讨论常规腭侧浸润麻醉注射是否必须。方法:28例拔除双侧上颌第三磨牙患者,每位患者作为其自身对照。对照侧利用盐酸阿替卡因行颊侧浸润麻醉及腭侧浸润麻醉,... 目的:评价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阿替卡因颊侧浸润注射对腭侧软组织的麻醉作用,讨论常规腭侧浸润麻醉注射是否必须。方法:28例拔除双侧上颌第三磨牙患者,每位患者作为其自身对照。对照侧利用盐酸阿替卡因行颊侧浸润麻醉及腭侧浸润麻醉,实验侧仅行颊侧浸润麻醉。注射3 min后常规方法拔除患牙。利用100 mm直观模拟标度尺(VAS)及问卷调查获得患者拔牙时的痛觉数据。结果: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疼痛感觉(VAS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牙过程中的疼痛均可接受。结论:仅用阿替卡因颊侧浸润麻醉可顺利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无需常规腭侧浸润麻醉,从而避免腭侧注射的疼痛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拔除术 第三磨牙 腭侧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氧化锆陶瓷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艺华 宋晓萌 张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3种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用于口腔科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效果。方法将烧结成型的氧化锆陶瓷片分为3组,每组20片,分别采用3种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与喷砂后的氧化锆陶瓷片粘接,在水浴24 h和冷热循环5 000次后测试其粘接剪切强度,... 目的探讨3种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用于口腔科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效果。方法将烧结成型的氧化锆陶瓷片分为3组,每组20片,分别采用3种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与喷砂后的氧化锆陶瓷片粘接,在水浴24 h和冷热循环5 000次后测试其粘接剪切强度,数据用SPSS 11.5软件加以统计分析,粘接断面及剖面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3种粘接剂与氧化锆陶瓷的粘接剪切强度分别为:(15.1±3.2)、(16.1±4.0)、(18.6±3.4)MPa(水浴24 h后),(5.1±2.1)、(7.5±2.9)、(8.7±2.6)MPa(冷热循环5 000次后)。冷热循环后各组的粘接剪切强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可以与氧化锆陶瓷产生良好的初期粘接强度,但效果不能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氧化锆陶瓷 粘接剪切强度 粘接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