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蔡益兰 袁丹 陆芹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出院...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研究组实施“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MAS-8)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评分,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结果 出院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出院时,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MMAS-8评分低于出院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出院时、SGRQ评分低于出院时;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可提升肺结核患者居家期间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互联网+” 延续性护理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耐力层级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卫 李晓伟 陈启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究运动耐力层级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 目的 探究运动耐力层级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运动耐力层级化康复护理措施。于入院1 d、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入院1 d,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入院1 d,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偏瘫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采取运动耐力层级化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机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介入术 运动耐力 层级化 康复锻炼依从 运动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顾雅楠 殷丹琴 +2 位作者 袁卫 钱爱云 冯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DSA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DSA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ROY适应模式干预,两组均由入院开始干预直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屈服、面对、回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干预前,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模式构建的干预方案用于老年DSA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转变,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全脑血管造影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促进在急性加重后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研究
4
作者 梁梦瑶 陆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42-145,1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步器的体力活动促进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急性加重出院后每日平均步数、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57例急性加重出院后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基于计步器的体力活动促进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急性加重出院后每日平均步数、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57例急性加重出院后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临床常规出院管理方案基础上给予计步器记录每日步数,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和目标驱动计划,分别于出院时、第4、8、12周末对患者每日平均步数进行评估,在基线和12周末对肺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测定评估,评价指标为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_(1)%pre)、一秒率(FEV_(1)/FVC)、6 min步行测试(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干预组各时间段步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计步器的渐进式体力活动促进在提高COPD急性加重出院后的每日平均步数、生活质量方面较传统基于计步器的步行训练在该研究群体中的作用中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计步器 广义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郁 邵祥忠 季顺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肺部感染及无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影响肺部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发...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肺部感染及无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影响肺部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0例(5.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其他疾病、昏迷、夏季、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侵袭性操作、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抑酸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长时间卧床10个变量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以肺部感染为应变量,其他统计量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大、合并意识障碍、实施侵袭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其OR值分别为3.34、3.12、2.98、2.76。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合并肺部感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意外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 MTB/RIF与BACTEC MGIT960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差异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俊林 黄飞 +2 位作者 徐费凡 顾德林 胡忠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与BACTEC MGIT960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利福平(RFP)耐药性出现差异的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南通市第六医人民院就诊的18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涂阳痰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pert MTB/RIF及BA...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与BACTEC MGIT960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利福平(RFP)耐药性出现差异的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南通市第六医人民院就诊的18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涂阳痰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pert MTB/RIF及BACTEC MGIT960检测MTB及RFP耐药性并结合患者用药史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出一致性结果 146例,差异性结果 38例。使用过含利福霉素类药物且用药时间>3个月病例组,Xpert MTB/RIF检测出的RFP耐药性病例数高于BACTEC MGIT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ert MTB/RIF与BACTEC MGIT960检测涂阳痰标本MTB及RFP耐药性会出现部分差异性结果,可能与患者的用药史有关,临床医师应重视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并准确制订抗结核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药敏试验 Xpert MTB/RIF BACTEC MGIT9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商理念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夏晓宏 周凤飞 +2 位作者 张蓉 钱伟鹏 祁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理念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1月—12月)54例、对照组(2017年1月—1...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理念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1月—12月)54例、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52例。剔除脱落病例,实验组完成52例,对照组完成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基于健商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能力、血糖控制水平、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及健康行为能力总分高于同组教育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教育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商理念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养成,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增强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健商理念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意义为主导的灵性照护对晚期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宝芳 钱爱云 +2 位作者 康聪颖 严棋 李苏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命意义为主导的灵性照护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基于生命意义为主导的灵性照护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生命意义为主导的灵性照护。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两组希望水平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亲密关系、积极行动、积极态度、希望水平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支持水平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水平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生命意义为主导的灵性照护有助于促进晚期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养成,提升社会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命意义 灵性照护 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咯血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盛兵 管银鑫 +1 位作者 张海健 陈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非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咯血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4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A检查,对咯血支气管和非支气管系统的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CTA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共发...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非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咯血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4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A检查,对咯血支气管和非支气管系统的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CTA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共发现78支咯血动脉,其中支气管动脉63支,非支气管动脉15支,其中有11支为下肢肺动脉,占73.3%(11/15),4支上肺动脉,占26.7%(4/15);63支支气管动脉中右侧33支,占52.4%(33/63),左侧18支,占28.6%(18/63),另有5支为左右共干,7支为异位起源的支气管动脉;44例患者中21例(47.7%)供血支气管动脉走形迂曲,供血支气管动脉内径范围在1.3~4.1 mm,平均内径为(2.1±0.6)mm;肺癌合并咯血患者CT多平面重组可见支气管动脉增粗,行走至病灶内参与供血,CTA瘤体内可见点或网状肿瘤血管,其内肺动脉被包绕,变窄,甚至闭塞,支气管扩张患者、炎性病变者及肺结核患者可见部分支气管动脉起源位置异常,明显增粗。结论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能较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动脉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非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咯血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脑梗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盛晓燕 赵宝芳 +2 位作者 刘怡 钱伟鹏 陆芹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181-18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脑梗死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抽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居家护理...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脑梗死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抽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居家护理,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护理质量、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延续护理测评量表总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居家期间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居家护理服务质量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互联网+” 网约护士 居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XIST、miR-132-3p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任小霞 徐海波 +2 位作者 吴金婷 王晨毅 韩亚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lncRNA XIST)、微RNA-132-3p(miR-132-3p)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lncRNA XIST)、微RNA-132-3p(miR-132-3p)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EC患者,采用q PCR检测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XIST、miR-132-3p表达。Star Base数据库预测lncRNA XIST与miR-132-3p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lncRNA XIST与miR-132-3p的相关性。随访3年,根据EC组织中lncRNA XIST、miR-132-3p的平均表达量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K-M法绘制不同lncRNA XIST、miR-132-3p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癌组织中lncRNA XIST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iR-132-3p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lncRNA XIST与miR-132-3p存在互补序列,lncRNA XIST与miR-132-3p表达呈负相关(r=-0.694,P<0.01)。不同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EC组织中lncRNA XIST、miR-132-3p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XIST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lncRNA XIST低表达组,miR-132-3p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iR-132-3p低表达组(P<0.05)。结论EC组织中lncRNA XIST高表达和miR-132-3p低表达,两者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长链非编码RNA 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 微RNA-132-3p 病理参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爱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5期174-175,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40例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患者作为静脉炎组,同期40例未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患者作为无静脉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差异及临床干预方法。结果静脉炎组患者年龄为(60...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40例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患者作为静脉炎组,同期40例未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患者作为无静脉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差异及临床干预方法。结果静脉炎组患者年龄为(60.47±11.25)岁、护士穿刺不当9例(22.50%)、日输液总量为(1497.83±154.08)ml、穿刺下肢11例(27.50%)、应用高渗药物17例(42.50%),无静脉炎组患者年龄为(51.77±12.09)岁、护士穿刺不当2例(5.00%)、日输液总量为(986.26±143.75)ml、穿刺下肢3例(7.50%)、应用高渗药物6例(15.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相关性静脉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肌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亚琴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379-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肌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妇科就诊的80例住院及门诊随访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方案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肌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妇科就诊的80例住院及门诊随访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方案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剥除术,对照组接受经腹剥除术,每组各40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手术用时、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患者通气用时、发热时长、住院用时、引流量、并发症及肌瘤残瘤情况等临床指标。通过随访确定肌瘤复发和患者妊娠情况。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患者术前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术后每3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镇痛药使用率、引流量、通气时间及发热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E2及LH 3个指标在2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术后随访1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具有肌瘤复发及残留率低优点的同时对患者损伤较轻,有类似于开腹手术生育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适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 复发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管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燕 袁卫 陆芹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带管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选择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带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带管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问卷》进行... 目的分析带管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选择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带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带管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进行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41例患者中,感知有用性(16.72±3.15)分,感知易用性(14.60±3.21)分,感知风险(15.68±3.24)分,感知成本(11.72±2.24)分,使用意向(12.64±2.32分),使用意愿总分(71.36±10.3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医保方式的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方式是使用意愿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带管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为中等水平偏下,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医保方式有关。应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扶持力度及规范化建设,以提高带管出院患者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维护 “互联网+护理服务” 使用意愿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医联体病房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青青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医联体病房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医联体病房内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医护一体化...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医联体病房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医联体病房内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医护配合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医护合作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医联体病房内对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合作度、护理满意度影响均较好,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查房 医联体 慢阻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产后晕厥的预见性护理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红 周凤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4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晕厥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2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下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晕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晕厥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2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下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晕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产科晕厥护理评估表对产后晕厥的高危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减少了产妇产后晕厥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产后晕厥 防跌倒三部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追踪回访在出院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吉海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9期40-40,98,共2页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160例出院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于出院后5~7d开始定期回访,共回访6月,重点进行饮食、运动、药物、预防感染、心理、自我监测等方面的健...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160例出院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于出院后5~7d开始定期回访,共回访6月,重点进行饮食、运动、药物、预防感染、心理、自我监测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对照组6月后进行一次统计调查。结果 2组比较,实验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遵医服药、呼吸道感染控制率、饮食、运动、及时就医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呼吸科使用吸入剂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登凤 徐红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呼吸科使用吸入剂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评估住院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流程和子流程,分析各子流程可能的失效模式、潜在失效的原因和潜在失效的结果,通过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计算...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呼吸科使用吸入剂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评估住院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流程和子流程,分析各子流程可能的失效模式、潜在失效的原因和潜在失效的结果,通过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计算危机值,开展用药的风险管理,改善用药指导流程,从而降低失效模式发生率。结果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善健康教育流程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用药依从性从59.62%提高至96.42%,使用吸入剂的正确率从69.23%提高至98.21%。结论HFMEA模式在提高呼吸科使用吸入剂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中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吸入剂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伟 刘怡 +1 位作者 袁卫 徐凤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66-16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能够促进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模式 经股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行动脉灌注化疗术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人照护模式,对比两组康复效果、... 目的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行动脉灌注化疗术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人照护模式,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人照护模式应用于行动脉灌注化疗术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照护模式 动脉灌注化疗术 恶性肿瘤 康复效果 并发症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