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术到理,“齐而同之”——“齐同原理”题目一组
1
作者 张彬 刘艳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9期76-78,共3页
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出,可以用合分术、减分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术”即方法、手段,合分术、减分术这些计算方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数学之“理”——齐同原理。为《九章算术》作注的数学家刘徽对齐同原理的阐释是,“... 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出,可以用合分术、减分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术”即方法、手段,合分术、减分术这些计算方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数学之“理”——齐同原理。为《九章算术》作注的数学家刘徽对齐同原理的阐释是,“诚能分诡数之纷杂,通彼此之否塞,因物成率,审辨名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则终无不归于此术也”。齐同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通过对条件或数量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使不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形式或性质,便于进行比较、计算或推理。因此,齐同原理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和数学概念的普适性中,教学时适当补充齐同原理的相关内容,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分母分数 《九章算术》 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概念 减分 计算方法 逻辑性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中外,数理如一——“进位制”题目一组
2
作者 范韦莉 张阳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7期75-78,共4页
进位制是人们按进位方式实现计数,进而方便运算的一种规则。进位制的发明是数学发展史的重要转折点,是古代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现如今,十进制(严格说来称为“十进位制”或“十进位值制”)被人们广泛接受,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进... 进位制是人们按进位方式实现计数,进而方便运算的一种规则。进位制的发明是数学发展史的重要转折点,是古代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现如今,十进制(严格说来称为“十进位制”或“十进位值制”)被人们广泛接受,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进位制,但在很多领域,十进制以外的进位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比如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时钟采用六十进制等。对于某些特定的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进位制可以使求解的过程变得简单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明 进位制 数学发展史 十进制 重要转折点 十进位值制 二进制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思共生:突破“想当然”的猜想模式——《奇妙的组数问题》教学与思考
3
作者 范韦莉 《教育视界》 2024年第35期37-41,共5页
《奇妙的组数问题》是依据“双循环”体验学习圈设计的一节数学猜想课,引导学生探索“用一定数量的珠子在计算器上可以表示的三位数的个数”,突破“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到结论(猜想正确)”的“想当然”猜想模式,在经历初始性体验、... 《奇妙的组数问题》是依据“双循环”体验学习圈设计的一节数学猜想课,引导学生探索“用一定数量的珠子在计算器上可以表示的三位数的个数”,突破“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到结论(猜想正确)”的“想当然”猜想模式,在经历初始性体验、矛盾性体验以及巅峰性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证实与证伪,通过“做”与“思”的交替,引导学生不再“想当然”地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做思共生 双循环 数学猜想 体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核心,多维联系——“数的认识”内容分析与教学探索
4
作者 范韦莉 《教育视界》 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
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自然数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抽象概念,对自然数的理解关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教师需要从整体上理解自然数的相关概念,把握其背后的基本原理与思想。以此为基础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探索,通过多维联系... 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自然数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抽象概念,对自然数的理解关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教师需要从整体上理解自然数的相关概念,把握其背后的基本原理与思想。以此为基础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探索,通过多维联系提出一些应关注的教学要点,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形成良好的数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数 数的认识 十进制 位值制 数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思共生:小学数学“双循环”体验学习圈的建构
5
作者 范韦莉 《教育视界》 2024年第35期32-36,共5页
体验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数学学科特质,提出建构小学数学“双循环”体验学习圈。该结构以“做”“思”为源点、以“体验学习”为主脉、以“双循环... 体验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数学学科特质,提出建构小学数学“双循环”体验学习圈。该结构以“做”“思”为源点、以“体验学习”为主脉、以“双循环”圈为框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操作循环圈与思维循环圈的相互促进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这一动态过程触发学生的多层次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思共生 体验学习 “双循环”圈 思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位置》教学设计与评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京 张勇成 《教育视界》 2015年第16期40-42,共3页
<正>【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相互关系。2.在描述物体相互位置关系过程中,... <正>【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相互关系。2.在描述物体相互位置关系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初步体会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位置关系 具体情境 空间观念 苏教版 学习成效 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设计说明 应用意识 右手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特点、内涵与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蓉 《教育视界》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语文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以素养为纲,以联结为路径,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学习的定义明确了其以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为内容... 语文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以素养为纲,以联结为路径,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学习的定义明确了其以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为内容,以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注重将评价嵌入整个活动过程,并指出了学生各阶段应达到的水平。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实现课程综合,强化学科实践,构建多样的学习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跨学科学习 内涵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活动生经验,数学思考长智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评析
8
作者 王凌 《教育视界》 2016年第10期45-46,共2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都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测量”版块的一个学习内容。教材十分重视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即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图形的面积大小,这是一个显著的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都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测量”版块的一个学习内容。教材十分重视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即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图形的面积大小,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传统教材较为重视图形面积的计算,新课程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十分重视测量,这样的编排能够加强学生对于面积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面积单位的认识,通过测量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一些规律,并且在拼摆活动中引发数学思考,意义建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推理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计算 数学活动 正方形 长方形 教学评析 图形面积 智慧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明真假,培养数据意识——一组“是真的吗”辨析题
9
作者 刘艳 《教育视界》 2022年第23期75-77,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据意识”是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数据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据意识”是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数据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与随机现象和数据分析有关的数学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精准分析和准确表达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析题 随机现象 数据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 大数据时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用数据说话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整,凸显“积累与运用”能力
10
作者 张蓉 《教育视界》 2020年第20期77-79,共3页
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升的根基,也是小学语文试卷的主要考查内容。字、词、句、名言警句、古诗文等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大,要从整体上检测学生对各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不能滑进繁、细、碎的圈子中单纯考查语文基本知识的记... 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升的根基,也是小学语文试卷的主要考查内容。字、词、句、名言警句、古诗文等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大,要从整体上检测学生对各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不能滑进繁、细、碎的圈子中单纯考查语文基本知识的记忆。如何对语文积累进行纸笔测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笔测试 语文试卷 名言警句 古诗文 语文积累 语言积累 统整 知识的掌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书写”到“写作”——小学英语写作“渐进式”题目一组
11
作者 张丽宁 《教育视界》 2020年第12期77-79,共3页
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能正确使用... 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由此可见,小学阶段英语写的能力主要有两层含义:“书写”和“写作”。小学英语写作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写作 祝福语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 语言素养 小学阶段 问候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情境,测素养
12
作者 张蓉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4期77-79,共3页
随着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以传统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取向的考试评价正逐渐淡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考试评价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情境性,倡导"考试、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如何在&qu... 随着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以传统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取向的考试评价正逐渐淡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考试评价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情境性,倡导"考试、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如何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语文素养,我们结合语文考试评价中一些典型试题进行梳理与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考试 核心素养 综合考查 考试评价 语文素养 任务情境 典型试题 传统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历到经验,从方法到策略——兼评李福娟、陈晨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
13
作者 王凌 《教育视界》 2018年第20期53-54,共2页
数学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元素,学生借由数学活动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形成理性思维提供养分。在这个过程中,探究、验证、表达、交流、支持等活动也在静悄悄地促进个人发展。我国对数学问题的解题研究有着广泛的基础,一... 数学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元素,学生借由数学活动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形成理性思维提供养分。在这个过程中,探究、验证、表达、交流、支持等活动也在静悄悄地促进个人发展。我国对数学问题的解题研究有着广泛的基础,一线教师对解题技巧的研究钻研得极深,但无论解题技巧多么华丽,都只有特殊的适应性,要真正提高解题能力,还必须研究解题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解题技巧 老师 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 数学思维 理性思维 解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新样态——我观“拍客式表达”主题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张蓉 《教育视界》 2023年第14期53-54,共2页
“拍客式表达”主题活动开启了一种跨学科学习的新样态。它回归语言运用的本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自我;它立足语文学科,主动向外跨出,将图像、图像技术、网络资源平台的使用融入其中;它具备解决难题的任务意识,加强阅读与表达、课... “拍客式表达”主题活动开启了一种跨学科学习的新样态。它回归语言运用的本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自我;它立足语文学科,主动向外跨出,将图像、图像技术、网络资源平台的使用融入其中;它具备解决难题的任务意识,加强阅读与表达、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拍客式表达”主题活动 语言运用 跨学科学习 任务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到语文跨学科学习更多的打开方式——有感于李森老师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张蓉 《教育视界》 2022年第26期51-53,共3页
李森老师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生成性。生活化的主题,拓宽学习场域,为跨越学科边界提供可能,凸显了开放性;整体性的任务,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关联学习任务、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保证探究过程的完整,彰显了综合... 李森老师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生成性。生活化的主题,拓宽学习场域,为跨越学科边界提供可能,凸显了开放性;整体性的任务,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关联学习任务、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保证探究过程的完整,彰显了综合性;嵌入式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体现了生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跨学科学习 生活化主题 整体性任务 嵌入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类型与设计原则
16
作者 张丽宁 《教育视界》 2020年第18期10-13,共4页
过渡语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类型有直接导入式、设置悬念式、梯度呈现式、归纳总结式等。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应遵循联系性、启发性、简洁性和灵活性原则。明确目标、服务达成,整合内容、串联延... 过渡语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类型有直接导入式、设置悬念式、梯度呈现式、归纳总结式等。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应遵循联系性、启发性、简洁性和灵活性原则。明确目标、服务达成,整合内容、串联延伸,关注形式,总结完善,是课堂教学过渡语实施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过渡语 功能类型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