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
作者 范如芹 罗佳 +3 位作者 高岩 刘海琴 严少华 张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2-448,共7页
栽培基质是新型高效农业的基础,而选择养分丰富、资源量大、价格低廉的基质原料则是规模化基质生产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及其基质化利用的潜力,介绍了国内外以作物秸秆、菇渣、畜禽粪便、水葫芦渣、椰子纤维等农业废弃物... 栽培基质是新型高效农业的基础,而选择养分丰富、资源量大、价格低廉的基质原料则是规模化基质生产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及其基质化利用的潜力,介绍了国内外以作物秸秆、菇渣、畜禽粪便、水葫芦渣、椰子纤维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基质配方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限制农业废弃物原料规模化基质生产的问题,着重展望了目前农业废气物基质化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秸秆 菇渣 畜禽粪便 椰子纤维 水葫芦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生物炭的水芹湿地对农村低污染水的净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段婧婧 薛利红 +2 位作者 尹爱经 冯彦房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361,共9页
为研究生物炭对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以种植水芹的湿地系统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1%和5%煅烧温度为500℃和700℃的两种生物炭对低污染水的净化作用及其对水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煅烧温度为700℃和500℃生物炭的水芹盆中... 为研究生物炭对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以种植水芹的湿地系统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1%和5%煅烧温度为500℃和700℃的两种生物炭对低污染水的净化作用及其对水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煅烧温度为700℃和500℃生物炭的水芹盆中,系统表面水TN浓度均值在4.05~4.18 mg·L^(-1),低于不加生物炭对照组。煅烧温度为500℃,添加量为1%的生物炭处理组的氨挥发损失总量为96.07 kg·hm^(-2),显著提高;而煅烧温度为700℃,添加量为1%的处理组的氨挥发损失总量(43.02 kg·hm^(-2))与对照相当,其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较大,且该种生物炭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固持作用,具有较好的正面效应。通过生物炭和水芹湿地系统的耦合,筛选出了较优的生物炭类型,其在净化污水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利用了污水中的氮、磷等养分资源,从而为设计农村低污染水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低污染水 水芹 氨挥发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施加对新成水稻土碳组分及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庄硕 陈鸿洋 +2 位作者 张明 崔军 方长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0-1018,共9页
将玉米芯热解炭化的生物质炭施加于长江沉积物新成土上发育的稻田土壤中,1 a后采集土壤并进行土壤碳分组及土壤培养;基于生物质炭与土壤的碳同位素丰度差异,量化生物质炭来源的有机质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分析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组分... 将玉米芯热解炭化的生物质炭施加于长江沉积物新成土上发育的稻田土壤中,1 a后采集土壤并进行土壤碳分组及土壤培养;基于生物质炭与土壤的碳同位素丰度差异,量化生物质炭来源的有机质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分析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组分及其培养过程中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可显著增加各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大部分(76%~90%)生物质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大团聚体(>250μm)和微团聚体(>50~250μm)外,少部分与微团聚体或<20μm土壤矿质较紧密地结合。添加的生物质炭未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土壤中生物质炭自身的分解很弱,但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原有土壤碳的分解。该试验初步证实,生物质炭单独施用未明显促进新成土上发育的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反之短期内可能加速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碳分组 团聚体 碳稳定机制 稳定性碳同位素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形态学主要研究技术进展
4
作者 骆久阳 谢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6-1315,共10页
昆虫形态学作为昆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对昆虫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其中又包括比较形态学、功能形态学、发育形态学等分支。本文简要回顾了昆虫形态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进展,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型计算... 昆虫形态学作为昆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对昆虫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其中又包括比较形态学、功能形态学、发育形态学等分支。本文简要回顾了昆虫形态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进展,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几何形态学分析等,还讨论了这些研究技术如何推动昆虫分类学发展。本文旨在阐述昆虫形态学在昆虫学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形态学 显微技术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污染效应及其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5
作者 卢信 罗佳 +2 位作者 高岩 严少华 张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1-681,共11页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源于饲料重金属添加剂和兽药残留污染的畜禽粪尿大量产生,使养殖废水中抗生素、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当前养殖废水中抗生素与重金属来源、污染现状、生态环境危害及修复技术,针...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源于饲料重金属添加剂和兽药残留污染的畜禽粪尿大量产生,使养殖废水中抗生素、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当前养殖废水中抗生素与重金属来源、污染现状、生态环境危害及修复技术,针对抗生素、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还相对缺乏的问题,提出将植物修复与微生物修复结合起来,以及将物理吸附、化学氧化与生物修复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建绿色高效的养殖废水处理体系,为今后探索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废水的修复技术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生物修复 养殖废水 重金属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水芹浮床系统去除低污染水氮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段婧婧 薛利红 +3 位作者 冯彦房 俞映倞 何世颖 杨林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91,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淡水水质恶化的趋势。本研究以浮床水芹(Oenanthe javanica)系统和无植物对照(Control)为对象,研究了其对不同碳氮比农村低污染水[定义为农业生产或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富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淡水水质恶化的趋势。本研究以浮床水芹(Oenanthe javanica)系统和无植物对照(Control)为对象,研究了其对不同碳氮比农村低污染水[定义为农业生产或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等养分与多种微量元素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要求(GB 18918—2002一级B:TN≤20 mg·L^(-1),TP≤1 mg·L^(-1))的那部分污水]中氮(N)、磷(P)、化学需氧量(COD)的净化效果。试验所用低污染水为生活污水(TWW)和外加碳源生活污水(高碳氮比,TWW-HC)两种。整个试验历时82 d,中间换水一次。试验结果表明水芹浮床系统接纳高碳氮比低污染水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外加碳源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低污染水中N、P的浓度,试验3 d时TWW-HC中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达40.8%、38.4%、62.8%。整个试验周期TWW-HC组对TN的去除率为73.9%~96.0%,高于TWW组(60.6%~85.9%);该组对TP的去除率为68.0%~81.1%,高于TWW组和Control组(TP去除率分别为21.3%~54.9%和19.2%~58.1%)。收获时TWW-HC处理水芹生物量、平均株高和相对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TWW处理(P<0.05)。TWW-HC处理通过植物吸收带走的N、P分别占系统对N、P去除量的58.2%和37.6%,明显高于TWW处理(相应比例分别为8.7%和11.0%)。这说明通过外加碳源调节进水C∶N比促进了水芹的生长和对污水中养分的吸收利用,有利于水芹浮床系统对N、P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污染水 生活污水 碳氮比 浮床系统 水芹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4
7
作者 卢信 罗佳 +2 位作者 高岩 严少华 张振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8-293,共6页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人类生存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大面积土壤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笔者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的途...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人类生存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大面积土壤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笔者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的途径、特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以及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提出了综合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对策,为改善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农产品质量安全 重金属 化肥 农药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氮磷浓度对水稻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爱经 薛利红 +2 位作者 杨林章 段婧婧 侯朋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776,共9页
通过设置不同N、P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水稻盆栽实验,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溉和不施肥条件下,污水灌溉明显降低了水稻施肥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水稻移栽后70 d左右田面水N、P浓度... 通过设置不同N、P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水稻盆栽实验,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溉和不施肥条件下,污水灌溉明显降低了水稻施肥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水稻移栽后70 d左右田面水N、P浓度与不施肥处理田面水N、P浓度趋于一致;污水TN、TP浓度与水稻的生长指标和产量密切相关,生活污水灌溉提高了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但穗数明显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当污水中总氮浓度达20~25 mg·L^(-1)、总磷浓度达1.0~1.5 mg·L^(-1)时,不施任何化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即可达到常规化肥处理的95%,差异不显著,此时污水灌溉中带入的氮仅为常规施肥处理氮用量的64.1%和磷肥用量的23.2%。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污水灌溉提高了水稻的N、P利用效率,水稻对N、P的吸收利用与污水中的N、P浓度成正相关,且污水中的N、P存在着正交互作用,即提高P浓度促进了N的吸收利用,提高N浓度促进了P的吸收利用。在应用生活污水进行稻田灌溉时,需在分蘖期配施一定的化肥从而保证水稻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灌溉 氮磷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及其粒级结构周年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姜森颢 周一兵 +1 位作者 唐伯平 蔡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98-1706,共9页
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粒级结构的周年变化规律,旨在明确刺参养殖池塘的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刺参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为(5.16±3... 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粒级结构的周年变化规律,旨在明确刺参养殖池塘的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刺参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为(5.16±3.04)gO2m-2d-1,全年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初级生产量分别在初春、夏季和初冬形成高峰。初级生产力群落净产量占毛产量的50.2%。P/R值与日P/B系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20±1.25和0.39±0.35。按初级生产力水平和P/R值划分的水体营养类型,调查刺参养殖池塘属富营养型水体;初级生产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最高生产层约在透明度的0.5倍处,且0.5倍透明度(约50 cm)以上水层初级生产量占水柱总产量的56.3%;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百分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除夏季外,以小型浮游植物(micro-,20—200μm)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43.5%),夏季为微型浮游植物(nano-,2—20μm)对初级生产力贡献最大(35.3%)。以年平均值计算,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百分比的大小顺序为:小型(40.1%)>微型(28.2%)>中大型(16.1%)>超微型(15.7%)。回归分析表明:试验池塘初级生产力水平与水温、营养盐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显著,垂直分布并不均匀,小型浮游植物是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池塘 初级生产力 粒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佳秋 郭军 +3 位作者 吴永成 祖艳侠 梅燚 丁莎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8-914,共7页
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盐胁迫的方法,对16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盐胁迫下萌芽期和幼苗期的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所有供试辣椒品种在萌芽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胚根长、苗重和胚根重均... 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盐胁迫的方法,对16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盐胁迫下萌芽期和幼苗期的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所有供试辣椒品种在萌芽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胚根长、苗重和胚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总体表现为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多元方差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等14个性状指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以隶属函数值为依据的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的辣椒品种分为3类,其中红艳、剑圣1、万家灯火、长虹361、红秀和北研尖椒3号为耐盐性较强的品种,剑圣2、博辣五号、红圣008、剑圣3和苏椒12号为耐盐性中等品种,利剑1、干鲜三号、长虹366、艳红1和艳红2为耐盐性较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盐胁迫 生理响应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青椒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佳 王同 +4 位作者 刘丽珠 严少华 卢信 范如芹 张振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
将水葫芦渣与猪粪混合发酵后制成水葫芦有机肥,研究其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青椒生长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施肥条件下,水葫芦有机肥在低替代率或全量化肥条件下青椒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水葫芦有机肥高替代化肥条件下青... 将水葫芦渣与猪粪混合发酵后制成水葫芦有机肥,研究其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青椒生长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施肥条件下,水葫芦有机肥在低替代率或全量化肥条件下青椒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水葫芦有机肥高替代化肥条件下青椒的生物量;有机肥的添加能显著促进青椒地下部的生长发育,其中75%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植株根系体积及根尖数分别比化肥处理增加了77.87%和56.12%;水葫芦有机肥50%替代化肥时青椒单株产量最高,是单独施用化肥处理的1.6倍;施用化肥或者水葫芦有机肥少量替代化肥处理的青椒植株地上部分氮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葫芦有机肥50%和75%替代化肥的处理其青椒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学利用率明显高于单独施用化肥或者有机肥。因此,以水葫芦与猪粪混合制成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替代率在50%效果最好,最高替代率不宜超过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有机肥 青椒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和猪粪混合堆肥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佳 刘丽珠 +5 位作者 王同 刘海琴 高岩 张志勇 严少华 张振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用漂浮植物水葫芦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已经在我国获得大规模的应用,但目前对水葫芦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堆肥方式来堆置水葫芦和猪粪混合堆肥,以明确水葫芦和猪粪混合堆肥堆置的最适条件。在不同形状堆肥条件下... 用漂浮植物水葫芦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已经在我国获得大规模的应用,但目前对水葫芦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堆肥方式来堆置水葫芦和猪粪混合堆肥,以明确水葫芦和猪粪混合堆肥堆置的最适条件。在不同形状堆肥条件下,锥形发酵过程中升温既快又高,形成的堆肥品质和腐熟度优于长方形堆置方式。堆肥的高度越高升温越高,水分和养分流失越多,堆肥高度应适中。堆肥翻抛频率对成肥有着重要的影响,2 d翻抛1次比3 d翻抛1次对温度变化影响较大,2 d翻抛1次的处理腐熟度明显高于3 d翻抛1次的处理。综上所述,在水葫芦和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应采用锥形发酵,高度在1 m左右适宜,2 d翻抛1次,从而可获得高品质的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猪粪 堆肥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磷形态和吸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尹爱经 薛利红 +1 位作者 杨林章 段婧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4-1442,共9页
通过设置不同氮、磷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水稻的盆栽实验,采用改进的Hedley法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后土壤磷形态和吸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施用化肥,生活污水灌溉下养分分散进入稻田,而且氮、磷投入量偏低。这导致了种植水稻后土壤... 通过设置不同氮、磷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水稻的盆栽实验,采用改进的Hedley法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后土壤磷形态和吸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施用化肥,生活污水灌溉下养分分散进入稻田,而且氮、磷投入量偏低。这导致了种植水稻后土壤总磷(TP)略有下降,土壤有效磷有显著的降低。施化肥促进了土壤易利用态磷的增加,主要是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NaHCO_3-Pi)的增加。水稻种植条件下生活污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易利用态磷,增加了土壤中等活性磷,主要特征是土壤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_3-Po)减少,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i)增加。生活污水灌溉能增加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增强了土壤对磷的吸附和缓冲能力。生活污水中不同氮、磷浓度对土壤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磷污水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的含量,而高氮污水灌溉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土壤溶液磷的平衡浓度,从而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并影响土壤的磷形态。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有机磷矿化过程影响显著,但其影响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水稻 磷形态 Hedley 磷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芋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宏志 马艳弘 +3 位作者 李亚辉 黄玉玲 唐伯平 周春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1-294,共4页
以菊芋(Jerusalem artichoke)为原料制备菊芋汁,灭菌后接种经驯化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菊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稳定剂配方,并对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规律、p H值、酸度以及总糖... 以菊芋(Jerusalem artichoke)为原料制备菊芋汁,灭菌后接种经驯化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菊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稳定剂配方,并对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规律、p H值、酸度以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量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 h条件下,菊芋乳酸菌饮料乳酸产量、感官品质俱佳,酸度为1.17%,活菌数可达1.2×109CFU/m L以上,饮料中还原糖、蔗糖被乳酸菌优先利用,多糖(菊糖)几乎全部保留。最优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0.015%、CMC 0.009%、海藻酸钠0.004%,制备的饮料均匀一致,离心沉淀率仅为0.25%。菊芋乳酸菌饮料兼有菊芋的风味和适当发酵乳酸气味,是一种酸甜适中、健康营养的功能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乳酸菌 发酵 饮料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菊芋马齿苋复合饮料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宏志 马艳弘 +3 位作者 李亚辉 黄玉玲 唐伯平 周春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2-365,共4页
以鲜菊芋和马齿苋为原料,经打浆、灭菌、混合调配等预处理后接种乳酸菌发酵剂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制备菊芋马齿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稳定剂配方,并探讨该饮料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接种量4%、发酵... 以鲜菊芋和马齿苋为原料,经打浆、灭菌、混合调配等预处理后接种乳酸菌发酵剂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制备菊芋马齿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稳定剂配方,并探讨该饮料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接种量4%、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0 h的条件下,菊芋马齿苋乳酸菌饮料的乳酸产量和感官品质俱佳,酸度为1.18%;最优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0.010%、瓜尔豆胶0.006%、耐酸型CMC 0.008%,其离心沉淀率仅为0.31%;菊芋马齿苋乳酸菌饮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黑曲霉等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且抑菌效果随作用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菊芋马齿苋乳酸菌饮料兼具马齿苋多糖、菊糖的诸多功效以及乳酸菌的益生抗菌作用,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营养保健型功能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马齿苋 乳酸菌 复合饮料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周年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森颢 刘双凤 蔡勋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17,共7页
研究了刺参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周年变化规律及养殖关键期重要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以期明确参池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刺参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通过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方法对养殖池塘水温、盐度、pH、溶氧量、透明度、氨... 研究了刺参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周年变化规律及养殖关键期重要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以期明确参池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刺参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通过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方法对养殖池塘水温、盐度、pH、溶氧量、透明度、氨氮浓度和化学需氧量等参数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年平均水温为13.69±9.84℃,波动范围为-1.80~26.63℃,水温与初级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融冰期水温呈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的趋势;盐度年平均值为30.95±2.96,冬季较高,夏季较低。融冰期盐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年平均pH为7.94±0.17,高温期存在昼夜变化现象;氨氮浓度年平均值为47.42±34.87μg/L,高温期存在明显的垂直和昼夜变化现象;透明度、溶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03±0.48m、8.40±1.34mg/L和17.46±1.75mg/L。所调查池塘刺参养殖环境条件总体较好,这为高产养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刺参 养殖池塘 生态因子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化水葫芦压榨渣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伟 张迎颖 +4 位作者 刘丽珠 罗佳 张振华 严少华 张志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180,共3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为供试作物,探索水葫芦压榨渣肥料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适量水葫芦渣有机肥对不结球白菜增产作用显著,水葫芦渣有机肥对不结球白菜的增产效果优于等量氮磷化肥;与等量氮磷化肥对照相比,水葫芦渣...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为供试作物,探索水葫芦压榨渣肥料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适量水葫芦渣有机肥对不结球白菜增产作用显著,水葫芦渣有机肥对不结球白菜的增产效果优于等量氮磷化肥;与等量氮磷化肥对照相比,水葫芦渣有机肥能明显降低不结球白菜中硝酸盐含量,但对不结球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大。说明水葫芦压榨渣肥料化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肥料化 不结球白菜 硝酸盐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养殖条件下一种三疣梭子蟹蟹礁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宣富君 姜森颢 +3 位作者 卞勋光 刘秋宁 周春霖 唐伯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6-208,共3页
泥质底质是造成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存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根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潜伏和蜕壳习性设计出一种适合泥底质的蟹礁,拟为池养梭子蟹个体提供躲避栖息的庇护场所,并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该蟹礁的潜在应用能... 泥质底质是造成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存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根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潜伏和蜕壳习性设计出一种适合泥底质的蟹礁,拟为池养梭子蟹个体提供躲避栖息的庇护场所,并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该蟹礁的潜在应用能力进行检测。蟹礁主体由多块具有一定强度抗腐蚀性的长方形PVC板组成。蟹礁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作为人造的躲避栖息场所,缸体内的梭子蟹个体可以自由出入,蟹礁的选择比率较高,因此,投放蟹礁有望有效解决池养梭子蟹底质的潜沙问题,本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梭子蟹池塘实际养殖过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而蟹礁与土坑并存的选择性试验不仅说明养殖户投放传统隐蔽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预示着在实际生产中为梭子蟹提供更为多样的庇护场所,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梭子蟹的养殖收益。此外,苏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淤泥质滩涂,底质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实现我国海捕梭子蟹资源滩涂化养殖的目标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泥质底质 蟹礁 池塘养殖 潜在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姜森颢 江宇豪 +1 位作者 唐伯平 蒋从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1373,共13页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高、滋补功效强的优质海参。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持续上升,刺参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和国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总结了刺参的自然分布和人工养...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高、滋补功效强的优质海参。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持续上升,刺参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和国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总结了刺参的自然分布和人工养殖现状,对刺参的营养品质与特点、生物活性物质与功效、营养强化与加工方式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刺参营养与饲料、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与管理、精加深工与高值化利用等全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有用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营养强化 加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B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磷性能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小莲 杨林章 +2 位作者 何世颖 冯彦房 周玉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为解决磁性吸附剂Fe_3O_4不稳定、易在水中团聚以及吸附效率较低的问题,以BC(生物炭)为载体,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BC(生物炭负载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水体中PO_4^(3-)-P的吸附去除;探究了Fe_3O_4/BC对水中P... 为解决磁性吸附剂Fe_3O_4不稳定、易在水中团聚以及吸附效率较低的问题,以BC(生物炭)为载体,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BC(生物炭负载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水体中PO_4^(3-)-P的吸附去除;探究了Fe_3O_4/BC对水中PO_4^(3-)-P的吸附-解析性能,考察了纳米Fe_3O_4负载比例、吸附体系p H和初始ρ(PO_4^(3-)-P)等因素对Fe_3O_4/BC吸附PO_4^(3-)-P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呈球形,均匀散布在生物炭表面;Fe_3O_4/BC复合材料能高效吸附水中的PO_4^(3-)-P,在p H=3、温度为25℃、ρ(PO_4^(3-)-P)为50 mg/L、Fe_3O_4/BC投加量为400 mg(二者质量比为1∶1),吸附3 h达到平衡后,Fe_3O_4/BC吸附PO_4^(3-)-P效率达到92.14%.Fe_3O_4/BC复合材料吸附PO_4^(3-)-P的机制包括配位体交换和静电吸引,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Fe_3O_4/BC具有良好的解析性能,用c(Na OH)为2.0 mol/L的溶液对吸附PO_4^(3-)-P饱和后的Fe_3O_4/BC进行解析,解析效率达到80%.研究显示,Fe_3O_4/BC重复利用性好,在第4次利用后还能保持75%以上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Fe304 Fe304/BC P043--P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