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盐城市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黎 杨金艳 相欣奕 《水利经济》 2015年第5期1-3,77,共3页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盐城市发展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盐城市水资源...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盐城市发展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盐城市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该区域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 指标体系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因子与高效评价方法研究
2
作者 辛朋磊 单婷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7,共8页
适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确保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科学、客观的关键。为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关键因子,并探索高效的评价方法,以2020年中国各地区指标数据为基础,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从经济、人口、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0... 适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确保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科学、客观的关键。为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关键因子,并探索高效的评价方法,以2020年中国各地区指标数据为基础,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从经济、人口、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0项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障碍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筛选关键指标,对4种单一评价方法(熵权-TOPSIS、熵权-线性加权、模糊综合评价和因子分析法)和3种组合评价方法(模糊Borda法、漂移度组合评价法、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法)开展比较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对2004~2022年中国水资源承载力演变趋势开展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子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障碍度指数高达0.556),其次是生态环境用水比例(障碍度指数0.181)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障碍度指数0.057)等指标。②组合评价法在稳定性和趋势性方面的表现优于单一评价法,但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组合评价法中,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法表现最优,平均误差仅为1.56%;单一评价法中,熵权-线性加权法表现最优,平均误差为4.30%。③2004~2022年中国水资源承载力指数从0.115增长至0.867,主要得益于政府在推动节约用水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 障碍度 单一评价法 组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能力建设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红丽 王文辉 +2 位作者 龚来存 姜红梅 沈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33,40,共3页
为了分析水文能力建设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支撑作用,对南京市水资源现状进行了介绍。根据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制特点,分析其实施对水文能力建设的需求,从水文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完善各类水文站网建设,推进水文监测... 为了分析水文能力建设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支撑作用,对南京市水资源现状进行了介绍。根据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制特点,分析其实施对水文能力建设的需求,从水文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完善各类水文站网建设,推进水文监测、传输方式的更新,加强水文能力建设,以积极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能力建设 水资源管理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地表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76,共3页
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为实施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需全面搞清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的状况。采用... 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为实施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需全面搞清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的状况。采用新资料和新方法,针对江苏省水系特点,对省内地表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并对地表水资源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对地表水资源管理提出建议,成果为全省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评价 利用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如皋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及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辛朋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3-95,共3页
为了实现如皋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该市未来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对如皋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从工业、农业用水和水源3个方面提出水资源的... 为了实现如皋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该市未来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对如皋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从工业、农业用水和水源3个方面提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案,同时给出了全市在2015年和2020年水平年的入河排污控制标准,为该市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水资源保障能力 水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 江苏如皋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流小区实测数据的江苏省土壤可蚀性因子变异特征
6
作者 武逸杭 田芷源 +3 位作者 周璐 郭红丽 吴芳 梁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揭示土壤可蚀性(K值)在江苏省不同监测站点的变化特征,为提升土壤侵蚀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江苏省7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裸地径流小区2022—2023年监测资料,得到实测K值,分析了K值在不同站点间及同一站点内的变化规... [目的]揭示土壤可蚀性(K值)在江苏省不同监测站点的变化特征,为提升土壤侵蚀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江苏省7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裸地径流小区2022—2023年监测资料,得到实测K值,分析了K值在不同站点间及同一站点内的变化规律,并识别驱动其变异的主要因素。[结果](1)江苏省各监测站点年均K值介于0.0012~0.0261 t·hm^(2)·h/(hm^(2)·MJ·mm)之间,其变异与土壤砂粒、粉粒含量显著相关;(2)以降雨侵蚀力变化为主导的站点年土壤可蚀性(Ky)表现为K2022>K2023,以土壤流失量变化为主导的站点表现为K2022<K2023,降雨侵蚀力和土壤流失量同步变化的站点Ky变化不大,K2022≈K2023;(3)绝大部分监测站点的月土壤可蚀性(Km)呈现出雨季高、干季低的现象,但泰州高港站出现相反的现象,这与雨季降雨侵蚀力高但土壤流失量低、干季降雨侵蚀力低但土壤流失量高有关。[结论]K值在不同站点间的变异与土壤砂粒、粉粒含量显著相关,降雨侵蚀力与土壤流失量的变化关系导致K值在年际及年内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变异特征 径流小区 降雨侵蚀力 土壤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句容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
7
作者 杜瑜 姚依凡 +3 位作者 刘敬伟 姚家骁 马玮 朱晓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45-49,共5页
为研究句容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23年不同季节对句容水库3个观测点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浮游植物33种,分属6个不同的门类,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优势种群,种群密度分别达到38.27×10^(4)~49.43&... 为研究句容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23年不同季节对句容水库3个观测点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浮游植物33种,分属6个不同的门类,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优势种群,种群密度分别达到38.27×10^(4)~49.43×10^(4) cell/L和28.53×10^(4)~36.10×10^(4) cell/L;6月份,种群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2.15和1.20;蓝藻门浮游植物与水温和总磷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关系;绿藻门浮游植物密度与水体COD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NH_(3)-N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裸藻门浮游植物密度与水体透明度和NH_(3)-N含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COD和TN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P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甲藻门浮游植物密度与COD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透明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铵态氮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是影响句容水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容水库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研究
8
作者 张嫱 蒋丹丹 +2 位作者 赵友朋 李盟 潘富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27,35,共5页
为摸清目前江苏省小流域基本情况,明确现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基础,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库,利用全省各类相关分区矢量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拓扑检查与修改、属性连接等工作,汇总了各分区涉及的小流域名称与数量,再依... 为摸清目前江苏省小流域基本情况,明确现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基础,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库,利用全省各类相关分区矢量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拓扑检查与修改、属性连接等工作,汇总了各分区涉及的小流域名称与数量,再依据各分区对小流域进行分类划分,初步得到小流域类型划分结果。结果表明:(1)江苏省水源保护型小流域涉及2 825个,生态旅游型小流域涉及1 435个,和谐宜居型小流域涉及3 522个,休闲康养型小流域涉及2 675个,绿色产业型小流域涉及1 253个;(2)江苏省小流域类型多为水源保护型及和谐宜居型。研究成果可为后期小流域分类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矢量数据 类型划分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思路研究
9
作者 赵友朋 吴芳 +3 位作者 蒋丹丹 程浩 姚露露 潘富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23,共4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围绕江苏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体系建立开展研究,梳理江苏省生态小流域发展现状,开展小流域生态底色调查,建立了全省小流域生态底色数据库,明确工作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上,从小...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围绕江苏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体系建立开展研究,梳理江苏省生态小流域发展现状,开展小流域生态底色调查,建立了全省小流域生态底色数据库,明确工作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上,从小流域的地形特征、水土保持区划、防治分区、建设层面和建设周期等方面开展研究,针对性提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分区分类分级分期”建设管理体系。通过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将更准确地把握区域差异,制定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精准施策,为推动全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生态底色 建设管理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0
作者 黄兰心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6-28,共3页
根据江苏省水资源的最新资料,指出了江苏省水资源存在当地水资源不足、过境水丰富但利用困难、地下水资源开采过量、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程老化、水资源工程维修和建设投入不足、水资源缺乏全面统一的管理和监督等问题,提出了全面... 根据江苏省水资源的最新资料,指出了江苏省水资源存在当地水资源不足、过境水丰富但利用困难、地下水资源开采过量、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程老化、水资源工程维修和建设投入不足、水资源缺乏全面统一的管理和监督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行节水措施、积极开辟水源、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水利健康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等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污染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开发 水资源利用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及极端洪水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金君良 何健 +4 位作者 贺瑞敏 刘翠善 张建云 王国庆 鲍振鑫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6-1233,共8页
利用法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气候模型(Cen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s Météorologiques Climate Model,CNRM)典型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情景资料和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 利用法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气候模型(Cen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s Météorologiques Climate Model,CNRM)典型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情景资料和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Model,VIC),分析了淮河流域未来气温、降水、水资源及可能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未来气温将持续升高,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2021~2050年较基准期(1961~1990年)升幅分别约为1.13℃、1.10℃和1.35℃;流域降水可能呈现略微增加趋势,3种排放情景下2021~2050年降水较基准期将分别增加5.81%、8.26%和6.94%;VIC模型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较好地模拟淮河流域的水文过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模型对王家坝站和蚌埠站模拟的水量相对误差都在5%以内,日径流过程的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NSE)在0.70以上,月径流过程的NSE达到0.85以上。气候变化将导致淮河流域水文循环强度增加,流域水资源总体将可能呈增加趋势,王家坝站和蚌埠站断面洪水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将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RCP气候情景 VIC模型 极端洪水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巨系统视角下的水资源安全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少华 董增川 周毅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2,共4页
以复杂巨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水资源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内涵、结构以及和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复杂巨系统的核心问题——水资源安全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资源安全可通过水资源所支撑的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以复杂巨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水资源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内涵、结构以及和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复杂巨系统的核心问题——水资源安全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资源安全可通过水资源所支撑的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而体现。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水资源安全研究模式以及水资源安全研究的综合集成方法,为今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管理整体模型以及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复杂巨系统 水资源安全 综合集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光 董增川 +2 位作者 周毅 陆小明 刘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29,共4页
南京市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更好地了解南京市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撑程度,明确南京市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的阈值,在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以居民生活水平为切入点,... 南京市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更好地了解南京市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撑程度,明确南京市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的阈值,在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以居民生活水平为切入点,构建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并结合承载度的概念,对南京市2015、2020年各区县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区及江宁区水资源承载状态不容乐观,江北浦口区及六合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水资源承载能力 多目标规划 生活水平 承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分区的中国水系发育度与连通度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窦明 余佳琦 +3 位作者 关健 杨柳俊 王偲 李桂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7-886,共10页
为了探究大型水系发育水平和连通程度之间的联系,以中国水资源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分形理论计算各水资源一级区的水系盒维数,并选用支流发育系数等多指标综合表征水系的发育水平;基于图论方法计算在流域单元分解、大型湖泊优化和大型调水... 为了探究大型水系发育水平和连通程度之间的联系,以中国水资源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分形理论计算各水资源一级区的水系盒维数,并选用支流发育系数等多指标综合表征水系的发育水平;基于图论方法计算在流域单元分解、大型湖泊优化和大型调水工程连通等工况下各水资源一级区的水系连通度,并选用水系环度等多项指标来表征水系的连通程度;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水资源一级区水系发育度指标和连通度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十大水资源区的水系盒维数在1.1~1.6之间,分为成熟、较成熟、不成熟3级;通过对各水资源分区的图模型改进,能更好地反映出水系的复杂性和细节特征,提高水系连通度的计算精度;通过相关分析显示,水系发育度和水系连通度指标之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定量描述水资源区的水系特征和连通程度,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调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发育度 水系连通度 水资源分区 分形理论 图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太湖各水资源分区入出湖河流总磷浓度与负荷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琼芳 许树洪 +5 位作者 陈启慧 贾小网 严方家 朱玉婷 林鹏 皋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9,共16页
入出湖总磷负荷变化是影响太湖湖体磷收支平衡的关键因素.基于2012-2018年水质水量监测资料,计算全湖及各水资源分区河流入出湖总磷负荷,并以水量加权计算其总磷年平均浓度,探明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不同分区水污关系的... 入出湖总磷负荷变化是影响太湖湖体磷收支平衡的关键因素.基于2012-2018年水质水量监测资料,计算全湖及各水资源分区河流入出湖总磷负荷,并以水量加权计算其总磷年平均浓度,探明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不同分区水污关系的变化规律;以月为时间尺度,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揭示入湖总磷负荷分别与入湖水量、入湖总磷浓度的相关关系;通过讨论分析,明确适用于太湖的入湖总磷平均浓度计算方法、总磷负荷影响因素及控制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水量加权法比算术平均法更加适用于太湖入湖总磷平均浓度的削减管理;环太湖河流入湖总磷浓度多年平均值为0.189 mg/L,明显高于出湖的0.079 mg/L,入湖总磷负荷多年平均值为2206.51 t,也高于出湖的873.73 t;2016年丰水年入、出湖及净入湖总磷负荷均最高,分别为2993.9、1341.1、1652.8 t.(2)湖西区河流入湖总磷浓度多年平均高于所有其他分区,其值为0.226 mg/L,浙西区、武澄锡虞区河流出湖总磷浓度多年平均分别为0.114和0.109 mg/L,均高于其他分区.不同水资源分区的水污关系呈现不同的年际变化规律,但除杭嘉湖区外,其他分区均未表现出入湖总磷得到有效控制的迹象.(3)湖西区和浙西区入湖总磷年负荷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748.71和278.61 t,两区各年入湖总磷负荷占总入湖负荷的比重位居前二,湖西区的都在67.88%以上;而浙西区在7%~19%之间变化;太浦河出湖总磷年负荷多年平均值为272.27 t,自2014年起其占出湖总磷年负荷的比重均在30%以上.(4)不同水资源分区月入湖总磷负荷均与入湖水量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且除阳澄淀泖区外,其他分区月尺度入湖总磷负荷变化主要受入湖水量控制.(5)2016年丰水年湖西区入湖河流总磷浓度较高、入湖水量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其入湖总磷负荷的显著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太湖的磷外源负荷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资源分区 总磷 负荷 时空变化 双累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水资源计量与统计管理模式浅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姜蓓蕾 耿雷华 +1 位作者 刘恒 王丽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89,共3页
我国水资源计量与统计管理经历了从无管理状态到依法管理的历程,但目前的计量与统计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因此,根据区域、行业和用水户的管理尺度特点,设计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向。并从国家、... 我国水资源计量与统计管理经历了从无管理状态到依法管理的历程,但目前的计量与统计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因此,根据区域、行业和用水户的管理尺度特点,设计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向。并从国家、流域、省区三层,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任务。通过结合不同尺度、不同层面的管理方向和任务,最终形成以国家宏观指导、行业协助、流域平衡、省区管理实施为主导的上下联动、全面覆盖、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计量与统计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璐 王偲 窦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42,共5页
通过构建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分级,提出了具有警示作用的预警灯号图考核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指标考核流程;为了对考核结果中的超标问题进行调控,依托水资源调控模型设计了4种基于"三条... 通过构建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分级,提出了具有警示作用的预警灯号图考核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指标考核流程;为了对考核结果中的超标问题进行调控,依托水资源调控模型设计了4种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调控情景。将该考核指标体系应用于烟台市,对其不同水平年、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开展考核评价,优选出适合该市发展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条红线 考核指标 调控方案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城市水文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桂华 朱昌福 马倩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30,共5页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省份之一,城市化率已达55.6%。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水文面临许多新问题。简要回顾了江苏城市水文的发展进程,总结了水文在城市防洪排涝、城市供水、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江苏城市水文实践中...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省份之一,城市化率已达55.6%。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水文面临许多新问题。简要回顾了江苏城市水文的发展进程,总结了水文在城市防洪排涝、城市供水、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江苏城市水文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并提出了加快城市水文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 实践 思考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诊断体系构建及关键诊断因子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卞锦宇 黄昌硕 +2 位作者 耿雷华 方瑞 王远坤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1,67,共7页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多元复杂综合体系,在水量、水质等水资源基本要素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水资源承载内涵及功能,从水资源的量、质、域、流四要素出发,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进行界定;根据水资源承载力主客体定义,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多元复杂综合体系,在水量、水质等水资源基本要素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水资源承载内涵及功能,从水资源的量、质、域、流四要素出发,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进行界定;根据水资源承载力主客体定义,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基础集;构建由目标层、要素层、表征层及指标层构成的多层次、分要素、能力-负荷双向表征的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DEMATEL法从量、质、域、流四要素识别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关键诊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影响因素 诊断体系 关键诊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优化的南通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辛朋磊 陈建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5-60,共6页
随着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南通市规划并建成了一批开发区,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优化配置南通市水资源,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因素,构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用SCE-UA全局优化算法进行模型寻优计算... 随着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南通市规划并建成了一批开发区,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优化配置南通市水资源,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因素,构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用SCE-UA全局优化算法进行模型寻优计算,得到了南通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到2015,2020年工业、第三产业等最佳用水可以得到满足;由于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农业用水无法满足最优配置要求,未来应着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耗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开发 水资源需求变化 水资源优化配置 SCE-UA算法 南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