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力军。理清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的概念区分及联系是美育的关键;建立艺术教育至美育的具体措施是美育实效性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美育
艺术教育
技能教育
关系
具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任超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7,215,共6页
徐州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徐州琴书音乐的起源、曲体结构、曲牌形式、旋律形态、词曲结合、伴奏音乐、表演风格、内容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可以充分展示徐州琴书音乐的整体风貌和内涵意蕴。
关键词
琴书音乐
曲体结构
曲牌形式
旋律形态
词曲结合
伴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语境中的音乐鉴赏——音乐内容三层次与审美过程三层次的对应关系浅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音乐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在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对音乐作品的内容纯感性因素、纯情感因素、纯理性因素三层次予以剖析;对音乐鉴赏教学审美过程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层次也要全面理解,...
音乐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在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对音乐作品的内容纯感性因素、纯情感因素、纯理性因素三层次予以剖析;对音乐鉴赏教学审美过程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层次也要全面理解,才能理清音乐内容三层次与审美过程三层次的对应关系,进而为音乐鉴赏向艺术审美的提升探寻理论思路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鉴赏
感性
情感
理性
直觉
体验
升华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5,共2页
对美声唱法中"打哈欠状态"这一专业术语与美声唱法的气息(呼吸法)的关系,从生理学、物理学等角度都可以进行解释和阐述。"打哈欠状态"在气息的能量聚集、气息的能量迸发、气息的能量控制、气息的能量转化这四个阶段...
对美声唱法中"打哈欠状态"这一专业术语与美声唱法的气息(呼吸法)的关系,从生理学、物理学等角度都可以进行解释和阐述。"打哈欠状态"在气息的能量聚集、气息的能量迸发、气息的能量控制、气息的能量转化这四个阶段,有着的准确含义。在美声教学中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打哈欠状态",可以使学生达到用饱满有力、均匀连贯、收放自如、畅通而有弹性的气息,从而进入歌唱的佳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打哈欠状态
气息
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乐之道——欧阳修早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任超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17,22,共8页
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文人音乐家,其音乐美学思想远承三代之经典,兼收诸子百家之长,近接魏晋、隋唐之论,并蓄儒、道、释之精华,在自我音乐实践和体悟的基础上形成了诸多发人深省的音乐美学观点。欧阳修早期的乐道思想主要是儒家的治世之...
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文人音乐家,其音乐美学思想远承三代之经典,兼收诸子百家之长,近接魏晋、隋唐之论,并蓄儒、道、释之精华,在自我音乐实践和体悟的基础上形成了诸多发人深省的音乐美学观点。欧阳修早期的乐道思想主要是儒家的治世之道——礼乐之道,这种贯通在"百事之中"的礼乐之道就是通过礼乐的"治民之具也"、"正声"、"导志"、"移人"等功能达到教化民心、治国安邦的儒家入世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礼乐之道
音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务头”新释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超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3,共3页
务头始见于周德清《中原音韵》,因其广而多义,带有一定的含混性,明初朱权曾"搜猎群语,辑为四卷"《务头集韵》但此书已佚。王骥德、李渔对周氏务头处施俊语的观点都作出了自己的阐释,但终为"千古难明"了之。吴梅对...
务头始见于周德清《中原音韵》,因其广而多义,带有一定的含混性,明初朱权曾"搜猎群语,辑为四卷"《务头集韵》但此书已佚。王骥德、李渔对周氏务头处施俊语的观点都作出了自己的阐释,但终为"千古难明"了之。吴梅对务头的解说另辟溪径,作出了可操作性的微观之学,但仍未理清务头二字。本文认为务头是江湖艺人从旧时行政机构的收税关卡"务"发展而成的"春点",即"行话"或"黑话"。务头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务头:关卡、要点、关键、收税、敛钱;曲牌音乐的高潮点、观众喝彩之处、戏曲的卖点、音乐的高难技巧展示之处、向观众敛钱之时。狭义的务头:音韵学术语、词曲结合的关键点、难点、精妙之处。江湖艺人多用广义的务头,而戏曲文人多用狭义的务头。因务头最初主要指向观众敛钱,又因务头是江湖艺人的"春点"之一,旧时有"宁给一斗金,不给一口春"之说,故而形成务头江湖艺人圈内人皆知,无须解之;圈外人不知,无从解之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头
江湖艺人
春点
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掩盖”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
1
7
作者
任超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99-,共1页
人的发声过程至少受着生理学和音响学两门学科的支配。生理学主控发声的机能;音响学主控声音的规则和特性。揭示"掩盖"(covered tones)技巧的秘密必须遵循从音响学到生理学再到音响学的探求规律。因为声音的效果属于现象的范...
人的发声过程至少受着生理学和音响学两门学科的支配。生理学主控发声的机能;音响学主控声音的规则和特性。揭示"掩盖"(covered tones)技巧的秘密必须遵循从音响学到生理学再到音响学的探求规律。因为声音的效果属于现象的范畴,声音的生理机制属于本质的范畴"。掩盖"的本质就是对声带和发声管道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学派
男高音
掩盖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淡和之美——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8
作者
任超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6-83,共8页
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论方面,其核心审美观念是"淡和"。"淡和"不但在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个性特色的集中体现。这种"淡和"音乐美学思想是建...
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论方面,其核心审美观念是"淡和"。"淡和"不但在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个性特色的集中体现。这种"淡和"音乐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在传统诸子百家的思想流变中,道家与儒家逐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道家的美学观点"淡"与儒家审美观点的"和"也在传统思想的长河中得到融合,其融合的起始在目前学者的观点中多把周敦颐当成"淡和"的首创者。本人通过对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其中期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淡和"方面,而且,欧阳修在26岁时就明确提出了"淡和"的观念,其时周敦颐在刚满16岁,因此,"淡和"之美的始作俑者应该欧阳修。"淡和"不但是一个音乐审美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哲学观,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世界观,一种自然观。由于"淡和"的内涵丰富,因此,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及到"淡和"的本质研究,正是历代学者对"淡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因此,"淡和"的内涵意蕴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音乐美学
淡
和
淡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9
作者
任超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共1页
嵇康《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近千年来,人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声无哀乐论》的意义进行全面解读和有益诠释,产生了诸多成果。随着对《声无哀乐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和"声无哀...
嵇康《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近千年来,人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声无哀乐论》的意义进行全面解读和有益诠释,产生了诸多成果。随着对《声无哀乐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和"声无哀乐"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音乐美学命题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光辉必将拥有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高师合唱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4
10
作者
邓良萍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7期118-120,共3页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在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同时,也相继成立了实践性较强的合唱团。合唱团的成立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平台,而且为对外交流和提高学校的声誉起到了桥梁和推动作用。提高合唱团的演出质...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在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同时,也相继成立了实践性较强的合唱团。合唱团的成立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平台,而且为对外交流和提高学校的声誉起到了桥梁和推动作用。提高合唱团的演出质量必须从合唱训练着手。合唱训练涉及诸多问题,如合唱训练中的统一性、平衡性和音准等。认真对待并合理地解决好这三方面的问题,必将有利于高师合唱艺术水准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唱训练
合唱团
平衡性
合唱队员
音准
声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江苏
南京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基金
南京市“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美育实效性体系的实践与研究》中的子课题《音乐中的美育》
文摘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力军。理清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的概念区分及联系是美育的关键;建立艺术教育至美育的具体措施是美育实效性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美育
艺术教育
技能教育
关系
具体措施
分类号
J60-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7,215,共6页
基金
20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徐州琴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项目编号:09YSC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徐州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徐州琴书音乐的起源、曲体结构、曲牌形式、旋律形态、词曲结合、伴奏音乐、表演风格、内容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可以充分展示徐州琴书音乐的整体风貌和内涵意蕴。
关键词
琴书音乐
曲体结构
曲牌形式
旋律形态
词曲结合
伴奏音乐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语境中的音乐鉴赏——音乐内容三层次与审美过程三层次的对应关系浅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江苏
南京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文摘
音乐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在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对音乐作品的内容纯感性因素、纯情感因素、纯理性因素三层次予以剖析;对音乐鉴赏教学审美过程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层次也要全面理解,才能理清音乐内容三层次与审美过程三层次的对应关系,进而为音乐鉴赏向艺术审美的提升探寻理论思路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
审美
鉴赏
感性
情感
理性
直觉
体验
升华
层次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江苏
南京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5,共2页
文摘
对美声唱法中"打哈欠状态"这一专业术语与美声唱法的气息(呼吸法)的关系,从生理学、物理学等角度都可以进行解释和阐述。"打哈欠状态"在气息的能量聚集、气息的能量迸发、气息的能量控制、气息的能量转化这四个阶段,有着的准确含义。在美声教学中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打哈欠状态",可以使学生达到用饱满有力、均匀连贯、收放自如、畅通而有弹性的气息,从而进入歌唱的佳境。
关键词
美声唱法
打哈欠状态
气息
共鸣
分类号
J616.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乐之道——欧阳修早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17,22,共8页
文摘
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文人音乐家,其音乐美学思想远承三代之经典,兼收诸子百家之长,近接魏晋、隋唐之论,并蓄儒、道、释之精华,在自我音乐实践和体悟的基础上形成了诸多发人深省的音乐美学观点。欧阳修早期的乐道思想主要是儒家的治世之道——礼乐之道,这种贯通在"百事之中"的礼乐之道就是通过礼乐的"治民之具也"、"正声"、"导志"、"移人"等功能达到教化民心、治国安邦的儒家入世之学。
关键词
欧阳修
礼乐之道
音乐美学
Keywords
Ouyang Xiu, Doctrines of Etiquette Music, music aesthetics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务头”新释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务头始见于周德清《中原音韵》,因其广而多义,带有一定的含混性,明初朱权曾"搜猎群语,辑为四卷"《务头集韵》但此书已佚。王骥德、李渔对周氏务头处施俊语的观点都作出了自己的阐释,但终为"千古难明"了之。吴梅对务头的解说另辟溪径,作出了可操作性的微观之学,但仍未理清务头二字。本文认为务头是江湖艺人从旧时行政机构的收税关卡"务"发展而成的"春点",即"行话"或"黑话"。务头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务头:关卡、要点、关键、收税、敛钱;曲牌音乐的高潮点、观众喝彩之处、戏曲的卖点、音乐的高难技巧展示之处、向观众敛钱之时。狭义的务头:音韵学术语、词曲结合的关键点、难点、精妙之处。江湖艺人多用广义的务头,而戏曲文人多用狭义的务头。因务头最初主要指向观众敛钱,又因务头是江湖艺人的"春点"之一,旧时有"宁给一斗金,不给一口春"之说,故而形成务头江湖艺人圈内人皆知,无须解之;圈外人不知,无从解之的局面。
关键词
务头
江湖艺人
春点
音韵学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掩盖”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
1
7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99-,共1页
文摘
人的发声过程至少受着生理学和音响学两门学科的支配。生理学主控发声的机能;音响学主控声音的规则和特性。揭示"掩盖"(covered tones)技巧的秘密必须遵循从音响学到生理学再到音响学的探求规律。因为声音的效果属于现象的范畴,声音的生理机制属于本质的范畴"。掩盖"的本质就是对声带和发声管道的调节。
关键词
美声学派
男高音
掩盖
生理机制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淡和之美——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8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艺术系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6-83,共8页
文摘
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论方面,其核心审美观念是"淡和"。"淡和"不但在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个性特色的集中体现。这种"淡和"音乐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在传统诸子百家的思想流变中,道家与儒家逐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道家的美学观点"淡"与儒家审美观点的"和"也在传统思想的长河中得到融合,其融合的起始在目前学者的观点中多把周敦颐当成"淡和"的首创者。本人通过对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其中期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淡和"方面,而且,欧阳修在26岁时就明确提出了"淡和"的观念,其时周敦颐在刚满16岁,因此,"淡和"之美的始作俑者应该欧阳修。"淡和"不但是一个音乐审美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哲学观,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世界观,一种自然观。由于"淡和"的内涵丰富,因此,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及到"淡和"的本质研究,正是历代学者对"淡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因此,"淡和"的内涵意蕴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
关键词
欧阳修
音乐美学
淡
和
淡和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9
作者
任超平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共1页
文摘
嵇康《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近千年来,人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声无哀乐论》的意义进行全面解读和有益诠释,产生了诸多成果。随着对《声无哀乐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和"声无哀乐"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音乐美学命题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光辉必将拥有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美学思想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高师合唱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4
10
作者
邓良萍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艺术系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7期118-120,共3页
文摘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在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同时,也相继成立了实践性较强的合唱团。合唱团的成立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平台,而且为对外交流和提高学校的声誉起到了桥梁和推动作用。提高合唱团的演出质量必须从合唱训练着手。合唱训练涉及诸多问题,如合唱训练中的统一性、平衡性和音准等。认真对待并合理地解决好这三方面的问题,必将有利于高师合唱艺术水准的提升。
关键词
合唱训练
合唱团
平衡性
合唱队员
音准
声部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
任超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审美语境中的音乐鉴赏——音乐内容三层次与审美过程三层次的对应关系浅析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礼乐之道——欧阳修早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任超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务头”新释
任超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论“掩盖”的生理机制
任超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淡和之美——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任超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任超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于高师合唱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邓良萍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