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马礼逊学堂”音乐教育考释
1
作者 吴跃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9,I0002,共7页
马礼逊学堂开设音乐课的情况一直以来未得到详细考证。根据第一手外文资料可知,该校开设的音乐课程名称应该译为“唱歌”课,始于1845年5月,任课教师是校长布朗(Rev.Samuel Robbins Brown),教学内容除了教单声校园歌曲外,还教合唱和识谱... 马礼逊学堂开设音乐课的情况一直以来未得到详细考证。根据第一手外文资料可知,该校开设的音乐课程名称应该译为“唱歌”课,始于1845年5月,任课教师是校长布朗(Rev.Samuel Robbins Brown),教学内容除了教单声校园歌曲外,还教合唱和识谱。合唱是从轮唱教至三个声部的作品,识谱是在学生学唱歌的同时进行的,教学伴奏乐器是簧风琴。学生非常喜欢布朗的唱歌课,毕业于马礼逊学堂的唐廷枢在1862年编写出版的《英语集全》中,还翻译出了几十个中外音乐词汇。马礼逊学堂直接影响了1845年创办的宁波崇信义塾,崇信义塾一开始便开设“唱歌”课,并从美国购买乐器来服务教学。仅此,马礼逊学堂无疑已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礼逊学堂 布朗 美育 唱歌课 合唱 识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幕·场·景”的音乐结构构建
2
作者 张慧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被认为是俄罗斯歌剧中的珍稀“巨雕”,其幕、场、景的结构独具特色。这些构架的成功搭建源于作曲家精湛的技术磨砺和独到的戏剧意识,使其笔下的多种音乐材料和结构原则与戏剧完美融合,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 歌剧 《鲍里斯·戈杜诺夫》 幕·场·景 音乐结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日琵琶艺术的差异性发展审视两国民族音乐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58,共2页
文章从制作材料、演奏技巧和民族音乐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日琵琶的差异,从根植本土、保持古风与具有民族性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中日琵琶文化的差异。通过对中日琵琶文化的对比,更好地理解中国与日本在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中日琵琶渊源关系的... 文章从制作材料、演奏技巧和民族音乐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日琵琶的差异,从根植本土、保持古风与具有民族性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中日琵琶文化的差异。通过对中日琵琶文化的对比,更好地理解中国与日本在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中日琵琶渊源关系的认知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琵琶艺术 中日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4,共3页
随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的蓬勃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高师音乐教育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教学资源欠缺,音乐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不合理;没有明确而又独立的学科价值观;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智化倾向突出;音乐教育学... 随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的蓬勃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高师音乐教育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教学资源欠缺,音乐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不合理;没有明确而又独立的学科价值观;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智化倾向突出;音乐教育学科科研建设薄弱等问题的出现,已严重阻碍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的体系化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的分析,以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发展能尽快走出当前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学科体系建设 问题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与李斯特钢琴练习曲的音乐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钰琦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6-158,共3页
比较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本文在梳理“练习曲”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把“练习曲”分类四类,针对其中“音乐会练习曲”典型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的作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曲式、和声、织体、旋律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深... 比较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本文在梳理“练习曲”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把“练习曲”分类四类,针对其中“音乐会练习曲”典型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的作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曲式、和声、织体、旋律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深化了我们对音乐会练习曲认识的同时也为教学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李斯特 练习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教师的修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善珍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4-166,共3页
音乐教师的修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国家标准;二是音乐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修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专业要求,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本文从教师的规格与能力、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修养及如何提升其自身能... 音乐教师的修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国家标准;二是音乐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修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专业要求,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本文从教师的规格与能力、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修养及如何提升其自身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师 专业修养 自身能力 国家标准 专业知识 专业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哲学基础——从中小学创造性音乐教育谈起 被引量:5
7
作者 韩露露 马津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6-188,共3页
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非概念的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创作力的具体过程可以贯穿在音乐创作... 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非概念的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创作力的具体过程可以贯穿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与音乐鉴赏的主体教学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教育 创造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堂乐歌”时代语境下的应时变革——音乐批评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引领与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齐文强 杨超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自古以来,音乐批评一直活跃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与现实当中,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框架构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和完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堂乐歌时期,对我国国民音乐教育事业的孕育、蜕变与成长都产... 自古以来,音乐批评一直活跃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与现实当中,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框架构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和完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堂乐歌时期,对我国国民音乐教育事业的孕育、蜕变与成长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启了中国音乐教育新时代,为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堂乐歌 音乐批评 音乐教育 政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哲学视域下儒家音乐思想的衍生与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超群 齐文强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37,共3页
礼乐传统是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荦荦大者,儒家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根主线,几千年来它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即使对当今社会,其影响仍是巨大而深刻的。儒家音乐思想的衍生与构建是基于促进人格的养成与完善、... 礼乐传统是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荦荦大者,儒家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根主线,几千年来它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即使对当今社会,其影响仍是巨大而深刻的。儒家音乐思想的衍生与构建是基于促进人格的养成与完善、大同社会的构建及国家礼乐制度制定等方面而产生的。本文从行为哲学的角度,从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行为的主观意向与客观结果等维度对儒家音乐思想的存在与发展进行研究,以期展现行为哲学视角下儒家音乐思想的独特风采,行为的、美学的与实践的相互关联、互为发展的历史轨迹与运作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哲学 礼乐文化 儒家音乐思想 衍生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音乐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美育作为高校中培养学生道德风尚、健康积极情感以及发现关、鉴赏美以创造美去增强学生自信心、拓展学生视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诸多公共艺术素质课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卓有成效。但是,在满足... 美育作为高校中培养学生道德风尚、健康积极情感以及发现关、鉴赏美以创造美去增强学生自信心、拓展学生视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诸多公共艺术素质课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卓有成效。但是,在满足于既得成就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公共艺术素质课程之中,例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授课方式、师生关系层面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在影视音乐欣赏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大量文献的参阅,对我国高校音乐选修课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影视音乐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民歌音乐形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威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6-157,共2页
徐州,华夏古九州之一,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本文以徐州的506首民歌作为研究范本,运用音乐分析、量化统计、结构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徐州民歌的律动参数、调式调性、结构框架和行腔特色等多个音乐形态参数进行... 徐州,华夏古九州之一,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本文以徐州的506首民歌作为研究范本,运用音乐分析、量化统计、结构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徐州民歌的律动参数、调式调性、结构框架和行腔特色等多个音乐形态参数进行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的梳理性研究。以期达到通过解析"徐州民歌"这一标志性文化形态,管窥淮海地区的过渡性文化特质,梳理南北方传统文化流变,指导区域音乐创作实践的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民歌 音乐形态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家宋寿昌学术贡献述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跃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84-91,共8页
宋寿昌是上海美专史上任职最长的音乐教育家,他不仅培养了钱仁康、缪天瑞等几十位音乐(学)家,还在音乐教育领域也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 宋寿昌 音乐教育家 上海美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光南声乐作品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运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134,共7页
随着音乐创作的发展,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音乐创作成为一大流行趋势。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就已不断尝试在声乐创作中巧妙地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他通过优秀声乐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不同少数民族... 随着音乐创作的发展,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音乐创作成为一大流行趋势。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就已不断尝试在声乐创作中巧妙地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他通过优秀声乐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风貌。本文以施光南若干声乐作品为例,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其声乐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声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施光南 声乐作品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式的现代气质与民族音乐语言的交融--论姚恒璐第二钢琴叙事曲《宁夏川的“花儿”》创作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路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0-155,共6页
民族民间的音乐语言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相融,共同勾绘出这部作品的现代美、形式美、意境美。作品结构独特、手法细腻、意境深远,民族元素的融入,使其作品在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感。管窥姚恒璐教授在创作中是如何赋予第二... 民族民间的音乐语言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相融,共同勾绘出这部作品的现代美、形式美、意境美。作品结构独特、手法细腻、意境深远,民族元素的融入,使其作品在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感。管窥姚恒璐教授在创作中是如何赋予第二钢琴叙事曲《宁夏川的“花儿”》的“现代气质”与“民族音乐语言”的双重特性以及在音乐创作中现代技法的应用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恒璐 宁夏川的“花儿” 民族民间音乐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教化、助人伦:《乐记》主题解读——兼论音乐的自治与他治
15
作者 孙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5-256,共2页
《乐记》从音乐的发生入手,对音乐的形式,尤其是音乐"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做了深入的阐述,从而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论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对其主题作分析,并结合音乐本身的艺术特征,对现代社会音乐的自治性作初... 《乐记》从音乐的发生入手,对音乐的形式,尤其是音乐"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做了深入的阐述,从而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论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对其主题作分析,并结合音乐本身的艺术特征,对现代社会音乐的自治性作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儒家 教化 人伦 现象学 自治 他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的学术涵养 严谨的治学态度——评《魏廷格音乐文选》
16
作者 覃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66,共1页
近期,笔者拜读了魏先生的专著——《魏廷格音乐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其中收录了作者散落于不同时期的文章,跨度为1983年—2004年,涵盖面甚广。读毕,不禁叹服魏廷格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深厚的学术素养。广博的内容涵盖清晰的... 近期,笔者拜读了魏先生的专著——《魏廷格音乐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其中收录了作者散落于不同时期的文章,跨度为1983年—2004年,涵盖面甚广。读毕,不禁叹服魏廷格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深厚的学术素养。广博的内容涵盖清晰的思辨脉络魏先生将《文选》分为"中国现代音乐发展"、"钢琴艺术"、"现代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概念的提出与传统音乐"和"音乐美学"五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音乐发展 治学态度 学术素养 严谨 涵养 现代音乐创作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音乐广播的媒体融合之路探究——以《音乐之声》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双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71-73,共3页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媒体的处境不容乐观,一场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格局悄然拉开,为满足受众群体的更高要求,音乐广播媒体亟须转型。作为国内类型化广播节目的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媒...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媒体的处境不容乐观,一场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格局悄然拉开,为满足受众群体的更高要求,音乐广播媒体亟须转型。作为国内类型化广播节目的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之路。文章分析了《音乐之声》的媒体融合实践,希望通过实践启示为同类音乐广播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广播 《音乐之声》 创新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中音乐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商榷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洁 吴跃华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5期95-98,共4页
新修订的高中音乐课标已经实施一阶段了,对新课标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但普遍用教育界主流话语即"从双基、三维到核心素养"的解读模式来套解音乐"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背景不符合音乐教育的历史,也无益于对音乐"... 新修订的高中音乐课标已经实施一阶段了,对新课标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但普遍用教育界主流话语即"从双基、三维到核心素养"的解读模式来套解音乐"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背景不符合音乐教育的历史,也无益于对音乐"核心素养"的正确阐释与深入研究。音乐课程标准解读需要突出音乐教育学科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音乐 音乐课标 音乐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结社的生成机理探讨
19
作者 王晓三 薛深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26,共2页
网络结社是公民借助于互联网获得的一种新的结盟方式,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大学生网络结社的生成机理呈现出随事态发展逐步演进的特殊景象,价值倾向的认同、政治参与的共识、舆论议程的积聚、信息交互的强化引发大学生... 网络结社是公民借助于互联网获得的一种新的结盟方式,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大学生网络结社的生成机理呈现出随事态发展逐步演进的特殊景象,价值倾向的认同、政治参与的共识、舆论议程的积聚、信息交互的强化引发大学生网络结社意愿的形成,推动大学生网络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结社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的音乐实践及其审美教育思想
20
作者 曹海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春秋战国时代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和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异常活跃。诸予百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万家争鸣,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我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多元趋向已经形成。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审美教育... 春秋战国时代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和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异常活跃。诸予百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万家争鸣,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我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多元趋向已经形成。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对于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音乐实践 音乐贡献 审美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