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张宁 李忠恒 +2 位作者 陶宇 赖铭 陶国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长玻璃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长玻纤在基体中呈现三维空间交叉分布,这种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软化点温度;玻纤的长度和用量对三维交叉结构的形成有很... 研究了长玻璃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长玻纤在基体中呈现三维空间交叉分布,这种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软化点温度;玻纤的长度和用量对三维交叉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偶联剂KH-550处理玻纤表面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 长玻璃纤维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ZT陶瓷纤维/环氧树脂1-3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坤 李金华 +1 位作者 李锦春 陈王丽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1-366,共6页
以乙酸铅、乙酸镧、乙酸氧锆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镧锆钛酸铅(PLZT)凝胶纤维.该纤维经热解、烧结后成为直径约25μm的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的电子扫描图象表明,该陶瓷纤维均匀致密.用阿基米德法测得陶... 以乙酸铅、乙酸镧、乙酸氧锆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镧锆钛酸铅(PLZT)凝胶纤维.该纤维经热解、烧结后成为直径约25μm的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的电子扫描图象表明,该陶瓷纤维均匀致密.用阿基米德法测得陶瓷纤维的密度为:7.78×103kg/m3.对于直径为4.4mm、厚度为43μm、陶瓷含量为70%的PLZT陶瓷纤维/环氧树脂1-3复合材料压电片,测得其压电常数d33、机电转换常数kt分别为:410pC/N和0.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陶瓷纤维 环氧树脂 1-3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掺镧锆钛酸铅 压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基无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郭亭亭 李霞章 +2 位作者 陈丰 陆晓旺 陈志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1-535,共5页
凹凸棒特殊的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决定了它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凹凸棒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在催化材料、抗菌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此类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目前该研... 凹凸棒特殊的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决定了它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凹凸棒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在催化材料、抗菌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此类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目前该研究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浆粕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锦春 杨永兵 +2 位作者 尤秀兰 曹谦芝 周洁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91-3196,共6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芳纶浆粕(PPTA-pulp)以及聚丙烯(PP)/芳纶浆粕(PPTA-pul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复合材料。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流变仪,研究了PP/PPTA-pulp复...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芳纶浆粕(PPTA-pulp)以及聚丙烯(PP)/芳纶浆粕(PPTA-pul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复合材料。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流变仪,研究了PP/PPTA-pul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断面形态结构及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PPTA-pul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芳纶浆粕对聚丙烯结晶起了成核剂的作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作为相容剂,改善了PPTA-pulp与基体PP分子之间的亲和性,提高了界面作用力,并使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浆粕 聚丙烯 复合材料 结构 力学性能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宁 李忠恒 +2 位作者 陶宇 赖铭 陶国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经KH-550偶联剂处理的长玻璃纤维(LGF)与聚乙烯(PE)复合制备了PE/LGF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LGF在PE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LGF的长度与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有很大的... 采用经KH-550偶联剂处理的长玻璃纤维(LGF)与聚乙烯(PE)复合制备了PE/LGF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LGF在PE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LGF的长度与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当LGF的质量分数约为30%、长度约为35mm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52.5MPa,冲击强度达52kJ/m2,洛氏硬度为90,维卡软化点温度为106℃;LGF在PE基体中呈现三维交叉结构,这种结构和KH-550的加入改进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长玻璃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PEW/SiO_2杂化材料及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龚方红 刘春林 +2 位作者 刘庆广 王利娜 陶国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97-3201,共5页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接枝到聚乙烯蜡(PEW)分子链上,接枝物红外光谱(FTIR)的1090、1030、960cm-1等处出现了—Si—O—CH3的特征吸收峰。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混入接枝PEW中,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接枝到聚乙烯蜡(PEW)分子链上,接枝物红外光谱(FTIR)的1090、1030、960cm-1等处出现了—Si—O—CH3的特征吸收峰。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混入接枝PEW中,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PEW/SiO2杂化材料。使用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杂化材料的形态及性能,结果表明,通过sol-gel可以制备SiO2含量为0.98%~4.12%的杂化材料,SiO2颗粒与PEW接枝物分子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纳米SiO2的存在提高了PEW的耐热性能,当SiO2含量为3.75%时,PEW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蜡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溶胶凝胶法 正硅酸乙酯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ABS/TPU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磊 周健 +3 位作者 吴承旭 董观秀 杨润苗 杨雁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3-56,共4页
采用了微胶囊红磷(MRP)、氢氧化镁(MH)、聚硅氧烷组成复合阻燃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热塑性聚氨酯(TPU)合金进行改性,获得了环保型阻燃ABS/TPU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阻燃性能、热稳定性测试和炭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了微胶囊红磷(MRP)、氢氧化镁(MH)、聚硅氧烷组成复合阻燃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热塑性聚氨酯(TPU)合金进行改性,获得了环保型阻燃ABS/TPU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阻燃性能、热稳定性测试和炭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阻燃剂MRP/MH质量比为1/1且添加量为16份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5.7%,垂直燃烧性能通过FV-0级;TPU结构中因含氧,有利于MRP/MH阻燃体系阻燃;添加6份聚硅氧烷,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0级,聚硅氧烷燃烧过程中通过改变炭层形貌,提高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成炭 阻燃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晓锋 丁永红 姚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法制备PET/凹凸棒土(AT)复合材料,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PET、PET/AT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非等温分析结果表明:在PET中引入AT提高了PET基体结晶温度和PET结晶速率。PET及PET/AT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随降温速率的... 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法制备PET/凹凸棒土(AT)复合材料,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PET、PET/AT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非等温分析结果表明:在PET中引入AT提高了PET基体结晶温度和PET结晶速率。PET及PET/AT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移向低温,半结晶时间及结晶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基于Avrami方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PET/AT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是带有异相成核的三维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AT 复合材料 结晶动力学 异相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浆粕增强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左雯雯 李锦春 +1 位作者 尤秀兰 丁建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1-1336,共6页
利用开炼机制备了丁腈橡胶(NBR)/芳纶浆粕(PPTA-pulp)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纤维含量、摩擦时间以及载荷对NBR/PPTA-pulp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芳纶浆粕的加入能够很好地改善复合... 利用开炼机制备了丁腈橡胶(NBR)/芳纶浆粕(PPTA-pulp)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纤维含量、摩擦时间以及载荷对NBR/PPTA-pulp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芳纶浆粕的加入能够很好地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当纤维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摩擦时间延长,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磨耗量增大;随着载荷增加,摩擦系数和磨耗量增大;水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耗量较干摩擦大幅度降低且比较稳定,时间和载荷对其影响很小;干摩擦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水润滑时,主要为轻微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浆粕 丁腈橡胶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永红 俞强 承民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根据固-液相变材料石蜡在聚乙烯(PE)交联网络中的扩散溶胀特性,制备了一种以 PE 交联网络为支撑骨架和包覆层、以石蜡为储能材料的复合型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交联程度 PE在石蜡中的溶胀速率、平衡溶胀... 根据固-液相变材料石蜡在聚乙烯(PE)交联网络中的扩散溶胀特性,制备了一种以 PE 交联网络为支撑骨架和包覆层、以石蜡为储能材料的复合型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交联程度 PE在石蜡中的溶胀速率、平衡溶胀比等,研究了交联 PE 在石蜡中的溶胀行为及溶胀动力学,为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此外,还对复合相变材料中石蜡的扩散、渗透行为及扩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相变储能材料具有长期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石蜡 相变储能 溶胀 渗透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SMC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忠恒 张宁 陶国良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研究了SBS和SBS/PS体系改性SMC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BS能显著降低SMC的收缩率,使其控制在0.3~0.5‰,同时也改善了SMC材料的力学性能SBS/PS体系的抗收缩效果比SBS好,可以实现零收缩。通过SEM分析,SBS的热膨胀和在SBS-U... 本文研究了SBS和SBS/PS体系改性SMC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BS能显著降低SMC的收缩率,使其控制在0.3~0.5‰,同时也改善了SMC材料的力学性能SBS/PS体系的抗收缩效果比SBS好,可以实现零收缩。通过SEM分析,SBS的热膨胀和在SBS-UP界面处形成的微孔是其低收缩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SMC 低收缩添加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晶如 罗运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8,598,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比较了铝基复合材料与铝粉在燃烧热、密度、耗氧量及对HTPB/AP推进剂能量贡献方面的差别,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铝基复...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比较了铝基复合材料与铝粉在燃烧热、密度、耗氧量及对HTPB/AP推进剂能量贡献方面的差别,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对氧化剂AP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铝基复合材料形态规整,其主要组成相为单质Al和MgH2,真密度为2.4763 g/cm3,耗氧量为0.890 8 g(O2)/g,实际燃烧热大于30 000 kJ/kg,燃烧效率达到94%,远高于同粒度的超细铝粉;用铝基复合材料代替丁羟推进剂中的铝粉后,推进剂的理论能量水平大大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对AP的热分解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固体推进剂 铝粉 能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晶片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制与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杨 陈志刚 +1 位作者 李霞章 陈爱莲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2,126,共5页
通过分析软质层的形成、作用以及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对材料去除的影响,改进了CMP过程的接触力学模型;分析了纳米磨料自身变形量对磨料嵌入硅晶片基体材料的深度的影响,以及纳米磨料硬度对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软质层的存在... 通过分析软质层的形成、作用以及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对材料去除的影响,改进了CMP过程的接触力学模型;分析了纳米磨料自身变形量对磨料嵌入硅晶片基体材料的深度的影响,以及纳米磨料硬度对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软质层的存在增加了单个纳米磨料所去除材料的体积,且对基体材料有保护作用,减小了纳米磨料嵌入基体材料的深度;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抵消了纳米磨料嵌入基体材料的切削深度,从而也决定了抛光表面的粗糙度;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量与纳米磨料的硬度有关,硬度低的纳米磨料自身变形量大,因而切削深度小,抛光后表面的粗糙度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软质层 硬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热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强 李坚 +1 位作者 邓健 方建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1-溴正十六烷为原料合成了1种新型的带双键长碳链季铵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MHAB)。用MH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蒙脱土(OMMT)。通过本体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的聚甲基丙烯酸甲...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1-溴正十六烷为原料合成了1种新型的带双键长碳链季铵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MHAB)。用MH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蒙脱土(OMMT)。通过本体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MHAB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X射线衍射(XRD)测得OMMT的001面层间距(d001)从1.25nm扩大到2.72nm。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证明蒙脱土质量分数为5%,8%时完全以剥离片层形式存在于复合材料中。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仪(TG)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外推起始热失重温度都随着蒙脱土的含量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蒙脱土 剥离 结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形滚子的设计计算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华同曙 丁璐璐 陈晓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3,57,共5页
轴承滚子修形量是影响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对轴承性能和寿命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根据理想对数凸型方程和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理论,分析滚动轴承结构参数对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提出滚子修形量设计时必须考虑... 轴承滚子修形量是影响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对轴承性能和寿命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根据理想对数凸型方程和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理论,分析滚动轴承结构参数对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提出滚子修形量设计时必须考虑滚子倒角半径和越程槽宽度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于汽车十字万向传动轴节叉轴承的滚子设计中。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设计的轴承滚子,可避免接触应力分布出现"边缘效应"现象,也避免了在接触区域中部产生应力集中,疲劳实验证明轴承滚子的寿命提高了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子 越程槽 修形量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PVB/纳米TiO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东亮 秦志凤 夏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利用超声波分散法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均匀分散到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通过原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FT-IR、UV-VIS、DSC和TG、AFM等手段对所制得的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 利用超声波分散法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均匀分散到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通过原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FT-IR、UV-VIS、DSC和TG、AFM等手段对所制得的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PVB过程中引入纳米TiO2粒子,能更均匀地分散在PVB基质中,PVB对TiO2粒子具有很好的包埋效果,形成了以纳米TiO2粒子为核心的网络结构。该原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在TiO2相对PVB含量较低时其断裂伸长率就达到纯PVB的6倍左右,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紫外屏蔽性能及耐热性能,而且材料溶解后的透明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伟 黄荣荣 +1 位作者 俞强 林明德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6期52-56,共5页
对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相变储能机理 ,具有固 -固相转变储能功能的聚合物材料被分为 2大类即交联型结晶聚合物相变材料和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 对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相变储能机理 ,具有固 -固相转变储能功能的聚合物材料被分为 2大类即交联型结晶聚合物相变材料和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 ,并且展望了高分子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物 固-固相转变材料 能量储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浆粕增强摩擦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锦春 吕梦瑶 +1 位作者 尤秀兰 杨永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74,共3页
针对摩擦材料无石棉化的发展趋势,以改性酚醛树脂及丁腈橡胶粉末为基体树脂粘结剂,芳纶浆粕为增强纤维制得摩擦材料。利用D-MS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芳纶浆粕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芳纶浆粕含量的增... 针对摩擦材料无石棉化的发展趋势,以改性酚醛树脂及丁腈橡胶粉末为基体树脂粘结剂,芳纶浆粕为增强纤维制得摩擦材料。利用D-MS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芳纶浆粕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芳纶浆粕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磨损率随着芳纶浆粕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芳纶浆粕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5%。SEM分析表明,其摩擦磨损机理也与芳纶浆粕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酚醛树脂 芳纶浆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HD/纳米SiO_2杂化材料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海华 郁加华 +1 位作者 熊煦 龚方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9,共5页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高密度聚乙烯(PE-HD)分子链上,以四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加入接枝的PE-HD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HD/纳米SiO2杂化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纳米SiO2对PE-HD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高密度聚乙烯(PE-HD)分子链上,以四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加入接枝的PE-HD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HD/纳米SiO2杂化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纳米SiO2对PE-HD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PE-HD和PE-HD/纳米SiO2杂化材料等温结晶峰明显右移,说明结晶所用时间延长,结晶速率下降;纳米SiO2在PE-HD中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PE-HD/纳米SiO2的结晶速率比PE-HD的大。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两种材料的半结晶期都有所延长,且PE-HD/纳米SiO2杂化材料比PE-HD延长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杂化 等温结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ATP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霞章 陆晓旺 +3 位作者 陈志刚 陈丰 赵晓兵 张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9,83,共4页
以大比表面积的凹凸棒石(ATP)为载体,以Ce(NO3)3为铈源,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含量不同的CeO2/ATP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RD、T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CeO2/ATP纳米复合... 以大比表面积的凹凸棒石(ATP)为载体,以Ce(NO3)3为铈源,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含量不同的CeO2/ATP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RD、T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CeO2/ATP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水热反应温度为80℃,水热反应时间为72 h,此时CeO2的质量分数为42.8%,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了235.4 m2.g-1,表面细小的CeO2颗粒分散性好,比普通CeO2具有更好的对CO催化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氧化铈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