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0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陆文斌 金建华 +4 位作者 顾小燕 王芳 李献文 张华 杨玉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方法:80例侵袭性NHL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CHOP方案:CTX 750mg/m^2静脉注射,d1;VCR 1.4mg/m^2,静脉注射,d1;ADM 40mg/m^2,静脉注射,d1;强的松100mg/d,d1~5。治疗组... 目的:观察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方法:80例侵袭性NHL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CHOP方案:CTX 750mg/m^2静脉注射,d1;VCR 1.4mg/m^2,静脉注射,d1;ADM 40mg/m^2,静脉注射,d1;强的松100mg/d,d1~5。治疗组为CHOPE方案:CHOP(同对照组)+VP-16 100mg/d,静脉滴注,d1~3。21天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者做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CR 21例,PR 12例,NC 4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82.5%。结论: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袈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CHOPE方案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建华 李献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伴有相临脏器、淋巴结的广泛侵袭或远处转移。近年来,多西他赛作为一种新的紫杉类药物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观的疗效,因此我们旨在对比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每周方案与三周... 背景与目的: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伴有相临脏器、淋巴结的广泛侵袭或远处转移。近年来,多西他赛作为一种新的紫杉类药物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观的疗效,因此我们旨在对比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每周方案与三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0例晚期胃癌被分为两组,每周方案组(A组40例):多西他赛25mg/m2静滴,第1,8,15天,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5-FU500mg/m2静滴,第1~5天,每4周重复。三周方案组(B组40例):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5-FU500mg/m2静滴,第1~5天,每3周重复。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两组共80例,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A组总有效率42.4%,B组总有效率45.0%,两组中性粒细胞Ⅲ/Ⅳ度减少分别为32.5%和77.5%;非血液学毒性主要是Ⅲ/Ⅳ度疲劳乏力,两组分别为22.5%和42.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胃癌每周与三周治疗相比,疗效相似,但每周治疗血液学毒性反应与疲劳乏力感明显下降,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顺铂 5-FU 每周治疗 三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评分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邓建忠 刘秀玲 +2 位作者 刘迁 李文晶 陆文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Fbg、NLR和F-NLR评分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胃癌患者NL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的病理特征因素如年龄、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胃癌患者NLR和Fbg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T分期和TNM分期的胃癌患者F-NL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及是否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F-NL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Fbg、NLR、F-NLR评分和TNM分期对胃癌术后患者复发及生存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F-NLR评分和TNM分期是胃癌术后患者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联合检测Fbg和NLR的F-NLR评分有助于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F-NLR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金丽艳 金建华 +2 位作者 陆文斌 姚娟 王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8-1242,1247,共6页
目的研究miR-33b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3b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MGA2 m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A... 目的研究miR-33b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3b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MGA2 m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A2蛋白表达;将miR-33b模拟物、miR-33b抑制物、对照转染入TE-1细胞和Eca-109细胞;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iR-33b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HMGA2mRNA和蛋白的水平。结果在40例ESCC组织中,miR-33 b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MGA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MGA2蛋白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MGA2蛋白阳性表达组的miR-33b的表达量低于HMGA2阴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miR-33b和HMGA2的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转染miR-33b模拟物、miR-33b抑制物转染的食管癌细胞中,转染各组间HMGA2 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在miR-33b过表达的细胞中HMGA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ESCC组织中miR-33b表达下调,HMGA2表达上调;增加食管癌细胞中miR-33b的表达能抑制HMGA2的蛋白表达水平,但HMGA2 mRNA水平不受影响,提示miR-33 b可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HMGA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b 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 食管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Fbg、PAR与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秀玲 于华裔 +4 位作者 祁国萍 陆文斌 刘迁 杨玉薇 邓建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4期1874-1880,共7页
目的:基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小板/白蛋白(platelet to albumin ratio,PAR)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目的:基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小板/白蛋白(platelet to albumin ratio,PAR)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的32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术前检验指标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出的cut-off值,分为Fbg、PAR高低表达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预测价值。结果:通过ROC曲线得出Fbg、PAR的cut-off值分别为2.80、6.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示:Fbg、PAR、CA199、TNM分期、分化程度为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Fbg、PAR、CA199联合构建出风险评分并纳入列线图中,训练集及验证集ROC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均大于0.6,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基于Fbg、PAR、CA199构建的列线图准确性良好,可为CRC患者总生存期提供个体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白蛋白 糖类抗原19-9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倪晓谦 金建华 +1 位作者 王芳 陆文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8-299,共2页
关键词 热化疗 癌性腹水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