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K237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分布和显像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火强 夏俊勇 +3 位作者 赵龙 张志勇 刘兴峰 郑金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探索99mTc标记多肽K237的方法,研究标记物的稳定性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99mTc直接标记多肽K237。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99mTc-K237后不同时间处死,取血液及主要脏器,测定其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经尾静脉将99mTc-K... 目的探索99mTc标记多肽K237的方法,研究标记物的稳定性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99mTc直接标记多肽K237。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99mTc-K237后不同时间处死,取血液及主要脏器,测定其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经尾静脉将99mTc-K237注入荷人肺癌A549裸鼠,于注射后不同时间显像。结果99mTc-K237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均>95%,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最高特异性结合率为40.36%。99mTc-K237在生理盐水和正常人血清中放置24h后,其放化纯分别为(89.1±1.4)%和(88.3±1.1)%(t=1.56,P>0.05)。静脉注射99mTc-K237后24h内,小鼠血液放射性清除迅速,放射性主要聚集在肾脏并经其清除,其他组织器官的放射性随时间逐渐降低。99mTc-K237荷人肺癌A549裸鼠显像示肿瘤组织摄取高,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最高可达3.97±0.31。结论99mTc-K237易于制备,具有较理想且符合实际的动物体内动力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同位素标记 药代动力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凌夏君 许姣 +2 位作者 李献文 周燕娟 庄志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6-728,734,共4页
目的:探讨ST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45例患者,选择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至少10 cm)作为对照(正常肺组织组)。HE染色... 目的:探讨ST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45例患者,选择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至少10 cm)作为对照(正常肺组织组)。HE染色检测组织中免疫细胞,RT-PCR检测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ST2、IL-4、IFN-γ的表达。结果:(1)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ST2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 05);(2)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中IL-4/IFN-γ比值增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高表达ST2,ST2介导的Th1/Th2细胞因子漂移可能参与了肺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组织 S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 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仇铁峰 丁明 +1 位作者 李献文 金建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在本院就诊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诊断为肺部良性疾病的20...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在本院就诊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诊断为肺部良性疾病的20例患者为肺部良性疾病组。未进行任何治疗前收集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Skp2mRNA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肺癌组外周血中Skp2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2)肺癌组外周血中Skp2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肺部良性疾病组阳性表达率为8%,明显低于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肺癌组外周血中Skp2mRNA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4),与年龄、性别、吸烟、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外周血Skp2mRNA表达可作为肺癌细胞的分子标记物用于NSCLC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SKP2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转运蛋白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琴 李坚 +3 位作者 陈萍 包泉磊 杜永杰 史卫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膜转运蛋白MRP1、LRP和BCRP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P1、LRP和BCRPmRNA的表达。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 目的:探讨膜转运蛋白MRP1、LRP和BCRP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P1、LRP和BCRPmRNA的表达。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P1和LRPmRNA在NSCLC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2和P=0.000),癌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530,P=0.000),BCRP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42)。不同组织类型中,肺腺癌LRPmRNA表达量高于鳞癌(P=0.02);不同临床分期癌组织中MRP1、LRP和BCRPmRNA表达均无差异。预后分析显示MRP1mRNA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P=0.023),MRP1mRNA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MRP1、LRP和BCRPmRNA在NSCLC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RP1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相关,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MRP1 LRP B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肠道菌群状态与炎性指标及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邓素敏 朱涛峰 +2 位作者 陈如华 马秀琴 顾新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37-2141,共5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是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人体肠道菌群微生态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可调控炎性递质的释放。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COPD之...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是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人体肠道菌群微生态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可调控炎性递质的释放。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COPD之间关系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研究COPD稳定期不同组别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并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与炎性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顺序纳入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以及呼吸内科病房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COPD全球倡议(GOLD)2017综合评估分组标准分为:A、B、C、D 4组,每组患者20例,纳满即止,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状态,并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与炎性指标、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D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A组和B组,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和B组(P<0.05)。各组患者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与IL-8(r=-0.50、-0.51)、IL-6(r=-0.57、-0.55)、TNF-α(r=-0.57、-0.56)、降钙素原(PCT)(r=-0.27、-0.24)、内毒素(r=-0.76、-0.76)呈负相关,与FEV1(r=0.44、0.45)、FEV1%pred(r=0.45、0.45)、FEV1/FVC(r=0.51、0.49)呈正相关(P<0.05);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含量与IL-8(r=0.53、0.55)、IL-6(r=0.48、0.46)、TNF-α(r=0.55、0.58)、内毒素(r=0.67、0.68)呈正相关,与FEV1(r=-0.54、-0.58)、FEV1%pred(r=-0.53、-0.57)、FEV1/FVC(r=-0.56、-0.59)呈负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C反应蛋白(CRP)(r=-0.22)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稳定期C、D组患者发生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多于A、B组,且COPD稳定期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与炎性指标及肺功能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原 用力肺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