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邱白晶 刘保玲 +2 位作者 吴春笃 史春建 李会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2-106,共5页
讨论了近红外图像应用原理和发展特点,分析了近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在国外农业主要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针对近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出了若干重要发展方向,以促进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 近红外图像 农产品检测 杂草识别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2
2
作者 刘宏 吕保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以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构建“安全管理课程群”、“安... 以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构建“安全管理课程群”、“安全技术课程群”、“工业卫生课程群”以及“环境保护课程群”。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21世纪 课程体系改革 本科专业 高素质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 课程群 教育理念 教学思想 构建模式 安全管理 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 安全技术 环境保护 工业卫生 教材建设 优化配置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不同生长期及介质参数对脉冲磁场杀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海乐 吴琼英 +1 位作者 高梦祥 储金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5-217,共3页
利用脉冲磁场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介质温度及pH值的情况下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菌在对数生长期比稳定生长期和延迟生长期对磁场更敏感,两种细菌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杀菌效果均出现反弹变差的现象,反... 利用脉冲磁场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介质温度及pH值的情况下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菌在对数生长期比稳定生长期和延迟生长期对磁场更敏感,两种细菌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杀菌效果均出现反弹变差的现象,反弹趋势延长至稳定生长期,并趋于平缓;介质温度越高,脉冲磁场杀菌效果越好,但该温度远低于热致死温度;介质pH值越偏中性,杀菌效果越差,pH值小于5时,杀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杀菌 生长阶段 温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寄生生物碱的系统分离及抑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俊 吴福安 +2 位作者 王加力 陶士强 董世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共4页
用超声辅助萃取技术从槲寄生中提取总生物碱,经系统分离获得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非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酚性叔胺生物碱、非酚性叔胺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等五种生物碱组分,并测试了各生物碱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五种槲寄生生物碱组... 用超声辅助萃取技术从槲寄生中提取总生物碱,经系统分离获得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非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酚性叔胺生物碱、非酚性叔胺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等五种生物碱组分,并测试了各生物碱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五种槲寄生生物碱组分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其中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寄生 生物碱 系统分离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桑椹采后致腐微生物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成 方银 +4 位作者 金超 李少辉 陈会娟 贾俊强 桂仲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能产生对致腐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害的活性物质,探究将一株分离自桑枝条的枯草芽孢杆菌开发为桑椹鲜果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可行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 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能产生对致腐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害的活性物质,探究将一株分离自桑枝条的枯草芽孢杆菌开发为桑椹鲜果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可行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发酵滤液对桑椹鲜果采后的主要致腐菌核盘菌属霉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GA)和链格孢属霉菌(Alternaria sp.GE)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菌悬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发酵上清液次之,发酵滤液较弱,且呈现浓度(剂量)效应;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对GA的最高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7.88%和81.00%,对GE的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80.61%和81.72%。桑椹采后防腐保鲜的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对采后桑椹的腐败变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用浓度为3.5×10~5CFU/m L的菌悬液处理的桑椹鲜果,在25℃条件下贮藏72 h,腐烂率仅为58.75%,而对照组已达88.75%。试验结果证实,用供试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桑椹鲜果可以抑制其霉变,并且枯草芽孢杆菌细胞浓度的变化会影响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核盘菌霉菌 链格孢霉菌 桑椹鲜果 生物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抑制物和环境因子对游离及固定化酵母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杏文 邱兴天 +2 位作者 季更生 勇强 余世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3-836,共4页
研究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在耐受副产物及产物乙醇抑制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耐受各种发酵抑制物能力均好于游离酵母,无论固定化酵母还是游离酵母发酵,其外源性添加发酵抑制物的临界浓度为甲酸4 g/L,乙酸4 g/L,乳酸15 g/L,乙醇... 研究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在耐受副产物及产物乙醇抑制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耐受各种发酵抑制物能力均好于游离酵母,无论固定化酵母还是游离酵母发酵,其外源性添加发酵抑制物的临界浓度为甲酸4 g/L,乙酸4 g/L,乳酸15 g/L,乙醇40 g/L。另外固定化酵母耐受环境高糖渗透压及温度变化的能力同样强于游离酵母,在发酵初始糖浓达到100 g/L时,经36 h发酵,其发酵醪液中乙醇浓度为30.37 g/L,而游离酵母发酵乙醇浓度仅为23.65 g/L。在环境温度升至50℃时,游离酵母几乎不发酵,醪液中乙醇浓度仅为0.07 g/L,而固定化酵母发酵最终乙醇浓度为3.7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酵母 固定化酵母 发酵抑制物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波 陶明清 +2 位作者 吴春笃 储金宇 黄卫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8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其设计实例,与Phostrip侧流除磷工艺相比,其工艺优势在于所有污泥均经释磷和厌氧选择处理,通过化学沉积释放的磷,从而消除了在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磷释放回到污水处理系统的问题;所有回流污...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其设计实例,与Phostrip侧流除磷工艺相比,其工艺优势在于所有污泥均经释磷和厌氧选择处理,通过化学沉积释放的磷,从而消除了在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磷释放回到污水处理系统的问题;所有回流污泥经厌氧选择处理,含有较高浓度聚磷菌类微生物,从而具有较高的除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除磷 化学沉淀 厌氧选择 磷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压载水微生物入侵性传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依成武 白敏菂 +2 位作者 沈欣军 董克兵 刘兴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外来生物 入侵性传播 微生物 压载水 船舶 生态平衡 经济损失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转化体系中的甘草酸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晖 卢定强 刘伟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59,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HypersilC18色谱柱(4 6mmi d ×250mm,5μm)上以甲醇 水 冰醋酸(70∶30∶1,体积比)为流动相分离测定了甘草酸单铵盐生物(酶)转化体系中的甘草酸,流动相流速为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HypersilC18色谱柱(4 6mmi d ×250mm,5μm)上以甲醇 水 冰醋酸(70∶30∶1,体积比)为流动相分离测定了甘草酸单铵盐生物(酶)转化体系中的甘草酸,流动相流速为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进样量为0 2~20μg时具有良好的线性;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103%,相应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16%~1 58%。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酸 生物(酶)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垚 王俊 +7 位作者 陈明胜 张生杰 潘飞 吕荣宾 方水琴 孙国霞 姜星 吴福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9,共5页
介绍了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冠菌素合成研究的3个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发酵生产冠菌素菌株的选育及诱变,重点总结了发酵生产冠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优化,指出了目前冠菌素的生物合成仍然存在产量低、发酵条件苛刻等不足,在新菌... 介绍了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冠菌素合成研究的3个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发酵生产冠菌素菌株的选育及诱变,重点总结了发酵生产冠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优化,指出了目前冠菌素的生物合成仍然存在产量低、发酵条件苛刻等不足,在新菌株的选育、分子手段的应用以及培养基优化是今后生物合成冠菌素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菌素 生物合成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哈密瓜汁品质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永昆 刘威 胡小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本文对不同超高压处理后的哈密瓜汁中的POD、PPO和LOX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哈密瓜汁中微生物及其对象芽孢菌和安全性评价菌E.coli的耐压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汁经500MPa、20min处理后,其POD、PPO和LOX的残留活力分别为... 本文对不同超高压处理后的哈密瓜汁中的POD、PPO和LOX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哈密瓜汁中微生物及其对象芽孢菌和安全性评价菌E.coli的耐压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汁经500MPa、20min处理后,其POD、PPO和LOX的残留活力分别为81%、8.06%和6.84%,在同等处理条件下,对象芽孢菌耐压,大肠杆菌不耐压且降低了5个对数级,符合美国FDA鲜榨果蔬汁非热力杀菌的安全要求,哈密瓜汁中的细菌总数≤100CFU/ml,符合我国饮料的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汁 超高压 酶活性 微生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铈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祥元 胡小丽 +2 位作者 成婕 马志欣 高坤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6,共6页
纳米二氧化铈(CeO_2)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效应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研究纳米CeO_2的生物学效应,为探索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研究结... 纳米二氧化铈(CeO_2)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效应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研究纳米CeO_2的生物学效应,为探索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纳米CeO_2在低浓度(≤80 mg·L^(-1))时可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及色素、可溶性蛋白等的合成,但在高浓度(>80 mg·L^(-1))下具有毒性效应;2)低浓度纳米CeO_2可诱导藻细胞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可溶性蛋白,以抵御纳米CeO_2的胁迫;但在高浓度时又会降低SOD活力;3)随着纳米CeO_2浓度的升高,藻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藻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积累,这将破坏藻细胞的膜结构与功能,使细胞遭受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铈 蛋白核小球藻 生物学效应 色素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山地区蝉花菌株的分离及其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成 许佳伟 +2 位作者 孙细涓 贾俊强 桂仲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对采自江苏句容茅山地区的蝉花进行组织分离,获得1株组织分离菌株,运用r NDA ITS区段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虫草属类的被孢霉属菌株,命名为JR_cds1。蝉花中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通过水提... 对采自江苏句容茅山地区的蝉花进行组织分离,获得1株组织分离菌株,运用r NDA ITS区段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虫草属类的被孢霉属菌株,命名为JR_cds1。蝉花中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通过水提醇沉以及Sevage法除蛋白等方法提取蝉花多糖,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及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该蝉花多糖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高的Fe2+螯合能力,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对大肠杆菌(G-)和枯草芽孢杆菌(G+)以及链格孢属真菌显示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菌株分离 分子鉴定 多糖 抗氧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季更生 陈爱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壳聚糖酶是一种催化壳聚糖降解为壳寡糖的糖苷水解酶。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壳聚糖酶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壳聚糖酶的微生物来源、理化性质、分子特征及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壳聚糖酶 糖苷水解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成冠菌素的桑丁香假单孢菌发酵条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生杰 梁垚 +3 位作者 潘飞 吕荣宾 王俊 吴福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0-243,共4页
对自筛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moriM4-13)生物合成冠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4-13采用变温模式发酵(在32℃培养3 d,18℃培养7 d)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固定氮源为KNO3(0.3 g/L),红糖为碳源(20g/L),FeCl3(4... 对自筛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moriM4-13)生物合成冠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4-13采用变温模式发酵(在32℃培养3 d,18℃培养7 d)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固定氮源为KNO3(0.3 g/L),红糖为碳源(20g/L),FeCl3(4μmol/L),KH2PO4(1 g/L),K2HPO4(3.6 g/L),MgSO4.7H2O(0.2 g/L),生物合成冠菌素的产量可由原来的40mg/L提高到14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丁香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moriM4-13) 冠菌素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分解过程中生物质及氮磷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新刚 吕锡武 张圣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5,共4页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某氧化塘的自然干枯的芦苇茎(PS)、芦苇叶(PL)、菖蒲(叶,AL)、水葱(叶,SL)、美人蕉茎(CS)和美人蕉叶(CL)进行120 d自然分解,研究该过程中生物质及氮磷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受试植物中水葱的分解周期最短,芦苇茎的分...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某氧化塘的自然干枯的芦苇茎(PS)、芦苇叶(PL)、菖蒲(叶,AL)、水葱(叶,SL)、美人蕉茎(CS)和美人蕉叶(CL)进行120 d自然分解,研究该过程中生物质及氮磷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受试植物中水葱的分解周期最短,芦苇茎的分解周期最长。水葱、芦苇叶和菖蒲至试验末生物质分别损失77 7%、76.9%和74.2%,它们可以在1 a内完全分解,而芦苇茎和美人蕉的茎、叶则不能,其年分解率分别为87%、91%和94%。植物的叶较茎容易分解。分解过程中,植物生物质的释放与氮磷的释放并不是同步进行,氮的释放略快于生物质的释放,但二者较为接近。磷的释放最快,30%的磷会在腐烂的前20 d内释放,而60 d内,植物体50%的磷会损失。水葱氮磷释放强度最高,芦苇茎释放强度最低,只有水葱的一半左右。如果在水生植物枯萎后不进行收割,植物腐烂会使次年出水中磷的质量浓度增加0.10~0.15 mg/L。另外,水生植物在自然干枯后,其氮磷干重含量较其未枯萎时氮磷干重含量低15%~25%,因此,植物收割宜在11月底植物刚开始枯萎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生植物 分解 生物质 氮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储金宇 柴晓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78,共3页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江滨泵站、大东沟、雨水排放口、内江共4个监测点2005年56、、7共3个月的水质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说明了评价方法和步骤。分析评论结果为:大东沟污染最严重,其次为江滨泵站;5、6月份污染比7月份严重。根据污...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江滨泵站、大东沟、雨水排放口、内江共4个监测点2005年56、、7共3个月的水质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说明了评价方法和步骤。分析评论结果为:大东沟污染最严重,其次为江滨泵站;5、6月份污染比7月份严重。根据污染的时空分布情况,分析了各排污口污染程度差异的原因。对镇江市4个排污口水质的评价结果,可作为长江镇江段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 镇江河段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型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特殊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解幸幸 夏阳 王明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结合当前形势,对工业型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对工业型小城镇进行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并对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建议在工业型小城镇环境规划中避免套用大中城市环境规划的方... 结合当前形势,对工业型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对工业型小城镇进行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并对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建议在工业型小城镇环境规划中避免套用大中城市环境规划的方法,应根据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的特殊情况研究适合的环境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小城镇 环境规划 环境污染 乡镇企业 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 污染治理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蛀果蛾寄主生物型分化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庆刚 花保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3,共5页
以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coreanaKim为外群 ,用 4 4个随机引物对苹果、山楂、桃、杏、枣和酸枣等 6种寄主植物上的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寄主上的桃蛀果蛾之间遗传差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 ,桃... 以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coreanaKim为外群 ,用 4 4个随机引物对苹果、山楂、桃、杏、枣和酸枣等 6种寄主植物上的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寄主上的桃蛀果蛾之间遗传差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 ,桃蛀果蛾 6个寄主生物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 0 0 4 0~ 0 6 37之间 ,尤其是杏生物型分化最大。经聚类分析 ,可将不同寄主上的桃蛀果蛾明显分成两个类群 ,杏生物型为一群 ,其余为一群。两个类群间遗传距离为 0 4 6 5 ,亚群内部的遗传距离为 0 0 4 0~0 36 9。推测杏树上的“桃蛀果蛾”已经分化成为不同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果蛾 山茱萸蛀果蛾 物种分化 生物型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Trehal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孝良 彭祥然 +4 位作者 陈功 戴卫江 唐旭东 徐莉 沈中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6-1034,共9页
海藻糖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成熟孢子的主要糖类物质之一,海藻糖酶作为海藻糖代谢的主要催化酶,在微孢子虫的发芽及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家蚕微孢子虫的海藻糖酶具有4个序列相似度较高的编码... 海藻糖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成熟孢子的主要糖类物质之一,海藻糖酶作为海藻糖代谢的主要催化酶,在微孢子虫的发芽及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家蚕微孢子虫的海藻糖酶具有4个序列相似度较高的编码基因拷贝(Nb Tre1、Nb Tre2、Nb Tre3和Nb Tre4),除了Nb Tre4编码蛋白质的N端有1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其他拷贝的编码蛋白质均没有信号肽结构域,但都具有少数的N-糖基化位点,而没有O-糖基化位点,此外,丝氨酸磷酸化位点的比率也较高,二级结构较为简单,仅有螺旋区和低复杂度区。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了Nb Tre1基因,该基因片段长933 bp,编码31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36.7 k D,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14个磷酸化位点。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获得Nb Tre1蛋白的表达菌株,利用IPTG诱导获得大量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融合Nb Tre1蛋白,其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融合Nb Tre1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1∶25 600。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了该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应用于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的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海藻糖酶 序列特征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