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程则瑞
冯永海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寸和物理化学特性而具有多元化的抗菌能力。此外,氧化石墨烯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能力和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是与其他材料复合构建多功能抗菌材料的理想平台,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列举了近年来报道的氧化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挑战,以及常见的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最新发展,分析氧化石墨烯在不同材料中对协同抗菌性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更高效的氧化石墨烯抗菌纳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细菌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2
作者
薛浩
苏宪浩
+1 位作者
宋晓璐
刘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2-117,共6页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于其结构中氨基酸组成与序列的不同,使其作用机制也略有不同。抗菌肽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抗菌肽易被酶水解、细胞毒性大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菌肽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抗菌肽以上的缺陷,此外,该递送载体材料也有助于提高抗菌肽的疗效和生物稳定性、减少副作用以及获得有机靶向和药物控释的效果。主要对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脂质体、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的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等)系统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药物递送系统
脂质体
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
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的纳米材料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凝聚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益豪
刘磊
侯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年第S02期108-112,117,共6页
复合凝聚是指带有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因静电吸引力而发生的液-液相分离现象。影响复合凝聚的关键因素有电荷化学计量比、pH和离子强度等,它们对凝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复合凝聚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用于分子的封装,作为药...
复合凝聚是指带有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因静电吸引力而发生的液-液相分离现象。影响复合凝聚的关键因素有电荷化学计量比、pH和离子强度等,它们对凝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复合凝聚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用于分子的封装,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以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副作用,开发高效水下粘合剂,以及作为化学反应器和生物传感器等。这些应用利用了复合凝聚材料对离子强度、pH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响应性,为营养健康、生物医学和绿色合成等领域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凝聚
包封
聚电解质
凝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水凝胶敷料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苏宪浩
薛浩
宋晓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0-154,共5页
慢性伤口的治疗和管理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伤口通常难以自愈合,并且持续多年,严重时还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促进慢性伤口快速愈合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慢性伤口的过程...
慢性伤口的治疗和管理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伤口通常难以自愈合,并且持续多年,严重时还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促进慢性伤口快速愈合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慢性伤口的过程中,常见的办法是利用敷料来避免伤口受到细菌的污染,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然而传统的伤口敷料缺乏抗菌和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而智能水凝胶敷料可以给伤口提供湿润的环境,能够在不同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做出不同的响应,从而有效地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综述了智能水凝胶的分类及性质,以及智能水凝胶敷料的主要应用和发展,为慢性伤口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智能水凝胶
伤口敷料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肽自组装介导贵金属纳米结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彭嘉力
冯永海
刘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444,共10页
以生物大分子为核心的仿生矿化法是近年来合成生物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多功能性生物分子,多肽不仅具有可设计性、可降解性和高生物相容性,而且在特定溶液微环境下可自组装形成不同维度的纳米结构,为可控合成不同...
以生物大分子为核心的仿生矿化法是近年来合成生物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多功能性生物分子,多肽不仅具有可设计性、可降解性和高生物相容性,而且在特定溶液微环境下可自组装形成不同维度的纳米结构,为可控合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尤其是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提供了合适的生物模板。因多肽组装结构的空间限域及其与金属纳米粒子、反应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负载贵金属的多肽组装体纳米结构催化性能增强,在有机合成、电催化、光催化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多肽自组装及其作为模板介导合成贵金属纳米结构的方法,及其在相关催化领域的应用,为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自组装
仿生矿化
生物无机复合纳米材料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襄超
李子豪
袁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年第S02期54-58,共5页
近年来,纳米酶作为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生物催化剂,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和新功能拓展提供了灵感。综述了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分类及基于纳米酶的电...
近年来,纳米酶作为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生物催化剂,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和新功能拓展提供了灵感。综述了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分类及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其次总结了纳米酶在电化学中的固定方法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纳米酶的稳定性与特异性,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开发出更加智能化和便携化的电化学传感器。这些研究成果为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望推动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电化学传感器
应用领域
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祥明
王增凯
+1 位作者
董明东
刘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1-429,436,共10页
水凝胶是一类物理化学性质接近软组织的先进材料,已有众多聚合物用于水凝胶的制备。丝素蛋白由于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易于制备成各种形式的材料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水凝胶是丝素蛋白在生物医...
水凝胶是一类物理化学性质接近软组织的先进材料,已有众多聚合物用于水凝胶的制备。丝素蛋白由于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易于制备成各种形式的材料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水凝胶是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重要形式。由于分子的独特结构,丝素蛋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形成水凝胶。近年来,光交联水凝胶由于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副产物少、反应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对丝素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进行了介绍,总结了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光交联
水凝胶
生物材料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程则瑞
冯永海
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文摘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寸和物理化学特性而具有多元化的抗菌能力。此外,氧化石墨烯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能力和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是与其他材料复合构建多功能抗菌材料的理想平台,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列举了近年来报道的氧化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挑战,以及常见的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最新发展,分析氧化石墨烯在不同材料中对协同抗菌性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更高效的氧化石墨烯抗菌纳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细菌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
协同作用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bacterial infecti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synergistic effect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2
作者
薛浩
苏宪浩
宋晓璐
刘磊
机构
江苏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2-11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2060和21573097)
文摘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于其结构中氨基酸组成与序列的不同,使其作用机制也略有不同。抗菌肽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抗菌肽易被酶水解、细胞毒性大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菌肽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抗菌肽以上的缺陷,此外,该递送载体材料也有助于提高抗菌肽的疗效和生物稳定性、减少副作用以及获得有机靶向和药物控释的效果。主要对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脂质体、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的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等)系统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抗菌肽
药物递送系统
脂质体
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
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的纳米材料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Keyword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drug delivery system
liposomes
conjugates of AMPs-mctal nanoparticlcs
nanomatcrials simulating antimicrobial peptide polymers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凝聚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益豪
刘磊
侯帅
机构
江苏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年第S02期108-112,11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30208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230519)。
文摘
复合凝聚是指带有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因静电吸引力而发生的液-液相分离现象。影响复合凝聚的关键因素有电荷化学计量比、pH和离子强度等,它们对凝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复合凝聚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用于分子的封装,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以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副作用,开发高效水下粘合剂,以及作为化学反应器和生物传感器等。这些应用利用了复合凝聚材料对离子强度、pH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响应性,为营养健康、生物医学和绿色合成等领域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复合凝聚
包封
聚电解质
凝聚体
Keywords
complex coacervation
encapsulation
polyelectrolytes
coacervates
分类号
TQ317.9 [化学工程]
TQ016.1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水凝胶敷料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苏宪浩
薛浩
宋晓璐
机构
江苏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0-15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2060和21573097)
文摘
慢性伤口的治疗和管理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伤口通常难以自愈合,并且持续多年,严重时还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促进慢性伤口快速愈合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慢性伤口的过程中,常见的办法是利用敷料来避免伤口受到细菌的污染,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然而传统的伤口敷料缺乏抗菌和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而智能水凝胶敷料可以给伤口提供湿润的环境,能够在不同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做出不同的响应,从而有效地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综述了智能水凝胶的分类及性质,以及智能水凝胶敷料的主要应用和发展,为慢性伤口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慢性伤口
智能水凝胶
伤口敷料
创面修复
Keywords
chronic wounds
smart hydrogels
wound dressings
wound healing
分类号
TQ427.26 [化学工程]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肽自组装介导贵金属纳米结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彭嘉力
冯永海
刘磊
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44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2060,21573097)。
文摘
以生物大分子为核心的仿生矿化法是近年来合成生物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多功能性生物分子,多肽不仅具有可设计性、可降解性和高生物相容性,而且在特定溶液微环境下可自组装形成不同维度的纳米结构,为可控合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尤其是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提供了合适的生物模板。因多肽组装结构的空间限域及其与金属纳米粒子、反应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负载贵金属的多肽组装体纳米结构催化性能增强,在有机合成、电催化、光催化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多肽自组装及其作为模板介导合成贵金属纳米结构的方法,及其在相关催化领域的应用,为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多肽
自组装
仿生矿化
生物无机复合纳米材料
催化
Keywords
peptides
self-assembly
biomimetic mineralization
bio-inorganic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catalysis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襄超
李子豪
袁亮
机构
江苏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年第S02期54-58,共5页
文摘
近年来,纳米酶作为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生物催化剂,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和新功能拓展提供了灵感。综述了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分类及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其次总结了纳米酶在电化学中的固定方法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纳米酶的稳定性与特异性,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开发出更加智能化和便携化的电化学传感器。这些研究成果为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望推动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纳米酶
电化学传感器
应用领域
固定方法
Keywords
nanozyme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pplication areas
immobilization methods
分类号
TB39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祥明
王增凯
董明东
刘磊
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1-429,43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30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03087)。
文摘
水凝胶是一类物理化学性质接近软组织的先进材料,已有众多聚合物用于水凝胶的制备。丝素蛋白由于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易于制备成各种形式的材料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水凝胶是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重要形式。由于分子的独特结构,丝素蛋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形成水凝胶。近年来,光交联水凝胶由于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副产物少、反应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对丝素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进行了介绍,总结了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光交联
水凝胶
生物材料
生物医学应用
Keywords
silk fibroin
photocrosslinkable
hydrogel
biomater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程则瑞
冯永海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薛浩
苏宪浩
宋晓璐
刘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合凝聚材料研究进展
崔益豪
刘磊
侯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能水凝胶敷料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苏宪浩
薛浩
宋晓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肽自组装介导贵金属纳米结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彭嘉力
冯永海
刘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杜襄超
李子豪
袁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李祥明
王增凯
董明东
刘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