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探索研究——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高为群 吴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1-54,共4页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不断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掌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对江苏、...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不断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掌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对江苏、浙江、上海的部分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所在,结合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校企多元化合作方式,并以汽车专业为实例探索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空气悬架Fuzzy-PID控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启耀 周孔亢 +2 位作者 张文娜 徐兴 袁春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9,共6页
针对空气悬架控制中的问题,采用Fuzzy-PID复合控制技术,即把模糊推理运用于PID参数的整定,对半主动空气悬架加以研究。设计了Fuzzy-PID控制器,用于半主动空气悬架1/4车辆模型控制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和台架试验。仿真模型中借助S... 针对空气悬架控制中的问题,采用Fuzzy-PID复合控制技术,即把模糊推理运用于PID参数的整定,对半主动空气悬架加以研究。设计了Fuzzy-PID控制器,用于半主动空气悬架1/4车辆模型控制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和台架试验。仿真模型中借助S函数和Fuzzy Inference System Toolbox构建Fuzzy-PID模块,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仿真比较,该控制策略下的半主动空气悬架能降低簧上质量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使车辆平顺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空气悬架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驾驶行为预警的换道意图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毕胜强 梅德纯 +1 位作者 刘志强 汪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更准确地对驾驶行为进行预警,进一步提高驾驶人换道意图的辨识准确率,借助驾驶模拟器采集数据,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理论的换道意图辨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人-车-路系统参数组合在换道意图和车道保持期间的差异性,选取最佳特征参... 为更准确地对驾驶行为进行预警,进一步提高驾驶人换道意图的辨识准确率,借助驾驶模拟器采集数据,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理论的换道意图辨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人-车-路系统参数组合在换道意图和车道保持期间的差异性,选取最佳特征参数组合,运用网格和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GA-SVM)寻优方法优化模型参数,并对优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纵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车辆偏离车道中心线的距离、驾驶人头部运动横坐标变化值作为表征换道意图的人-车-路系统特征参数,优化模型惩罚参数c为58.642 3、核函数参数g为222.732 6时,该模型对驾驶人换道意图的辨识准确率为90%,误警率为5%,基本实现准确辨识换道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意图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人-车-路系统 支持向量机(SVM) 换道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激光地面不平度仪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鲁植雄 金文忻 +4 位作者 金峰 姜春霞 刘奕贯 徐浩 王中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16,共6页
[目的]为获取地面不平度数据用来研究耕作地面的土壤风蚀情况、含水量情况、土壤与轮胎耦合情况,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测量仪器。[方法]仪器主要由运动测试台架、数据采集、虚拟控制3部分组成。采用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的传感器进行距离... [目的]为获取地面不平度数据用来研究耕作地面的土壤风蚀情况、含水量情况、土壤与轮胎耦合情况,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测量仪器。[方法]仪器主要由运动测试台架、数据采集、虚拟控制3部分组成。采用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的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利用采集设备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显示、储存和处理。基于Lab VIEW软件创建虚拟操作平台,控制带有测量设备的运动测试台完成扫描定位,测量时根据不同要求改变1~100 mm不等的采样间隔。对测试仪进行了精度检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面不平度仪的测试精度在±2 mm的精度范围内,试验测量数据均方根误差为0.16 mm,地面不平度仪能够准确测量不平度数据。对于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零均值化预处理,减小了测量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结论]非接触式地面不平度仪能够精确测量地面不平度数据,实现自动化测量,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测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不平度 激光三角测距法 数据采集 LAB 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在加气混凝土常压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温久然 刘开平 +1 位作者 俞晓花 陈延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73,共4页
通过加气混凝土制备工艺试验及性能检测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增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常压制备的工艺问题。根据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目前存在的强度偏低、收缩较大、需蒸压养护、制备工艺复杂、生产能耗高等问题,采用纤维增强,碱活性激发等工艺手... 通过加气混凝土制备工艺试验及性能检测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增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常压制备的工艺问题。根据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目前存在的强度偏低、收缩较大、需蒸压养护、制备工艺复杂、生产能耗高等问题,采用纤维增强,碱活性激发等工艺手段进行了常压制备工艺及性能改进。研究了聚丙烯纤维用量及碱激发剂用量对加气混凝土比强度的影响。为了改进纤维与水泥基体的黏结力,进行了纤维的表面涂覆改性,研究了改性纤维用量对加气混凝土比强度及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聚丙烯纤维能提高加气混凝土的比强度。未表面处理的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入量在0.2%左右,表面处理的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入量在0.15%左右。碱激发剂对对加气混凝土的比抗折强度也有影响,最佳配比为石灰∶氢氧化钠=15%∶2%。加入表面处理纤维后没有引起加气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粉煤灰 加气混凝土 比强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行人侧面碰撞速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志强 纪亮 +2 位作者 陶伟 汪澎 倪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03,共5页
人-车碰撞事故中通常包含不确定因素,根据这些取值不确定的参数估算车速,具有不准确性。提出一个基于汽车-行人第一落地点的碰撞车速计算模型,可应用于行人抛距不可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模型碰撞车速计算的准确性,引入了再现车速不确... 人-车碰撞事故中通常包含不确定因素,根据这些取值不确定的参数估算车速,具有不准确性。提出一个基于汽车-行人第一落地点的碰撞车速计算模型,可应用于行人抛距不可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模型碰撞车速计算的准确性,引入了再现车速不确定度理论的评定方法。结合一起轿车与行人的碰撞事故,计算出行人第一落地点车速模型的车速最优取值范围。通过PC-Crash、MADYMO模拟仿真验证及与抛距模型车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上述车速计算分析流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理论 汽车-行人碰撞 碰撞车速 PC-CRASH MADY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荷载下耗能装置缓冲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琦 张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6-509,共4页
在桥墩表面设置耗能装置可提高城市立交桥桥墩和高架桥桥墩抵抗车辆撞击的能力。通过对配置耗能装置桥墩试件侧向撞击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耗能装置缓冲、吸能效果及其对桥墩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设置合理的耗能装置能够降低撞击力,... 在桥墩表面设置耗能装置可提高城市立交桥桥墩和高架桥桥墩抵抗车辆撞击的能力。通过对配置耗能装置桥墩试件侧向撞击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耗能装置缓冲、吸能效果及其对桥墩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设置合理的耗能装置能够降低撞击力,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同时能够吸收部分撞击能量降低桥墩的动力响应。撞击力可降低49%,跨中受拉钢筋峰值应变可降低63%,跨中位移峰值可降低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装置 缓冲效果 吸能特性 撞击力 桥墩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基层中粉煤灰SO_3含量超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钱进 王冠 《森林工程》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松散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开裂、起拱,经分析是由于基层中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遇水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结构体积膨胀,最终导致基层和面层整体破坏。本文进一步分析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而提出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松散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开裂、起拱,经分析是由于基层中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遇水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结构体积膨胀,最终导致基层和面层整体破坏。本文进一步分析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而提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结构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沥青路面起拱 粉煤灰 SO3含量 体积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对增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雪茹 梅德纯 毕胜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4,共3页
对于轻型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应用真空驱动的弹簧膜片式EGR阀,真空度由控制器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量决定,从而控制EGR阀的开度,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EGR阀的流通特性,分析了柴油机的HC、CO、NOx排放,烟度和比油耗随EGR率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排放 废气再循环 增压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纳米纤维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航 骆文 +1 位作者 梅长彤 尹文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3-204,共2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为丰富的一种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原料可再生、低成本、高比强度、生物相容性好和可循环利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造纸、建材、家具、船舶、乐器和涂料等领域。目前对生物质纤维素的开...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为丰富的一种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原料可再生、低成本、高比强度、生物相容性好和可循环利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造纸、建材、家具、船舶、乐器和涂料等领域。目前对生物质纤维素的开发与利用技术还不完善,仍有大量的纤维素资源被遗弃在田间。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生物质资源,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纤维素基制品,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简单介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作为无损检测针对纤维素制备、改性、复合材料以及应用等进行表征分析,展示红外光谱在纤维素研究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红外光谱在开发可再生碳资源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纳米纤维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源大气颗粒物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德纯 袁银男 +1 位作者 梅丛蔚 肖政臻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8,66,共6页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量光谱仪,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不同采集区域的机动车源大气颗粒物表面形貌盒维数及其元素构成特征。结果表明,柴油机原排颗粒物大多呈球状,主要元素为C和O,粒径级较小的颗粒物粘结严重,比表面积大,形貌盒维数...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量光谱仪,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不同采集区域的机动车源大气颗粒物表面形貌盒维数及其元素构成特征。结果表明,柴油机原排颗粒物大多呈球状,主要元素为C和O,粒径级较小的颗粒物粘结严重,比表面积大,形貌盒维数较大。粒径级较大的机动车扩散区域大气颗粒物呈现棱块状,Ca和Si元素含量逐渐上升,表明大粒径级颗粒物中含较多的矿物和扬尘。对于不同源的颗粒物,随着粒径级减小,其表面形貌盒维数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机动车 分形理论 表面形貌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理念在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骆文 陈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6期94-95,共2页
绿色照明的概念由美国环保局率先提出,并实施相应的工程。绿色照明指的是通过科学照明规划,利用高效长寿命、安全及性能可靠的照明产品,科学改善人在室内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以达到一个舒适、高效、经济、安全、环境友好并尊... 绿色照明的概念由美国环保局率先提出,并实施相应的工程。绿色照明指的是通过科学照明规划,利用高效长寿命、安全及性能可靠的照明产品,科学改善人在室内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以达到一个舒适、高效、经济、安全、环境友好并尊崇现代照明科学的室内光环境。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照明设计的目的是展示核心商品,设计师通过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及艺术手段改变室内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选择合理的灯具和展示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空间 照明设计 绿色设计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黎丽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9期124-126,共3页
阐述了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模拟仿真和实物演示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对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思维、团队合作意识、素质提升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 建设原则 模拟仿真 建设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挖孔灌注桩在跨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键炜 袁美俊 仝瑞鹏 《森林工程》 2009年第6期74-77,共4页
文中介绍旋钻挖孔灌注桩在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新区互通跨线桥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现场施工方案的比选,表明在跨线桥工程中应用旋挖钻成孔,比传统的回旋钻成孔施工速度快、交通干扰小、泥浆用量少、更加环保;然后从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工... 文中介绍旋钻挖孔灌注桩在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新区互通跨线桥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现场施工方案的比选,表明在跨线桥工程中应用旋挖钻成孔,比传统的回旋钻成孔施工速度快、交通干扰小、泥浆用量少、更加环保;然后从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工艺过程出发,具体分析旋挖钻在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和钻进作业时与回旋钻的区别;总结了旋转挖孔灌注桩在跨线桥施工中的施工要点,包括钻进速度的控制、下钻提钻的注意事项、原路面的保护措施、泥浆的制备方法、钻渣的清理和施工安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 灌注桩 跨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智能车辆集群运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江浩斌 曹福贵 朱畏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为了解决智能车辆之间协同行驶的机制和控制问题,运用鱼群的集群运动理论研究群行车的协同控制问题.分析鱼群的集群规则,建立车辆菱形编队形式.根据最小安全距离理论确定菱形的几何位置,并采用领航跟随法,生成跟随车辆位姿参数.运用滑... 为了解决智能车辆之间协同行驶的机制和控制问题,运用鱼群的集群运动理论研究群行车的协同控制问题.分析鱼群的集群规则,建立车辆菱形编队形式.根据最小安全距离理论确定菱形的几何位置,并采用领航跟随法,生成跟随车辆位姿参数.运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跟踪控制器,计算集群运动车辆的加速度,实现群车的编队控制,从而达到高速公路环境下多车安全有序行驶的目的.利用Pre Scan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智能车辆从初始状态所处的随机位置会向领航车辆聚拢,并跟随领航车辆以相同的趋势运动,实现从无序行驶向有序行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滑模控制 鱼群效应 集群行为 菱形编队 群行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效能的途径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永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0-22,共3页
文章从统一教育行政管理、政策引导优化配置、整合做强形成规模、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挖掘利用体外资源等五个方面,对提高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效能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整体效能 配置 整合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鹏辉 韩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
将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机械工程的设计中,阐述了从可靠性角度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机械工程 设计 可靠性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空气悬架PID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仲兴 李美 张文娜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了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改善操纵稳定性,以电子控制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应用PID控制理论,研制了调节空气弹簧刚度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程序。该控制器以空气悬架的刚度作为控制量,选取簧上质量垂直振动加速度均... 为了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改善操纵稳定性,以电子控制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应用PID控制理论,研制了调节空气弹簧刚度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程序。该控制器以空气悬架的刚度作为控制量,选取簧上质量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为目标量,建立了1/4车辆悬架PID控制仿真模型,对PID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分析表明,PID控制算法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对空气悬架的控制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PID控制 垂直振动加速度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竞赛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金梁 许鹏辉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9期193-193,共1页
机电专业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积极推行智能制造竞赛,以赛促学,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 机电专业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积极推行智能制造竞赛,以赛促学,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机电专业教学中智能制造竞赛的应用展开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竞赛 机电专业 课程结构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专业建设研究——以省高技能实训基地移动机器人实训室建设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金梁 郭黎丽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行业中的典型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本文从剖析移动机器人的概念出发,以实训室建设要点为例,结合教学与竞赛的要求,展现建成后的效果及意义,希望能为相关专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机器人专业 移动机器人 实训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