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子油催化裂解提质生物油的燃烧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沛 梅德清 +2 位作者 武文弢 代圣超 陆海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61,共9页
在温度450℃、氮气气氛下,将椰子油液相热解为椰子油热解油,然后进一步以CaO为催化剂进行气相催化裂解制得提质生物油。将柴油、提质生物油和棕榈生物柴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柴油-提质生物油二元燃料和柴油-提质生物油-生物柴油三元燃料... 在温度450℃、氮气气氛下,将椰子油液相热解为椰子油热解油,然后进一步以CaO为催化剂进行气相催化裂解制得提质生物油。将柴油、提质生物油和棕榈生物柴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柴油-提质生物油二元燃料和柴油-提质生物油-生物柴油三元燃料,采用柴油机测试混合燃料的燃油经济性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与椰子油热解油相比,提质生物油的酸值显著降低,低热值提升4.46%,含氧质量分数下降31%。柴油-提质生物油-生物柴油三元燃料在预喷阶段的放热率比柴油略有下降,而在主喷阶段的放热率有所升高,这与2段喷射期间的缸内压力变化相一致。与柴油-提质生物油二元燃料相比,生物柴油的加入使得三元燃料的十六烷值得到提升,滞燃期缩短,放热起始点提前,并且瞬时放热率峰值相位更加接近柴油。因此,柴油-提质生物油-生物柴油三元燃料在燃烧特性上更接近柴油,更适合作为理想的替代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热解油 催化裂解 生物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燃油的小桐子油的物化性质及黏温特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罗福强 王子玉 +2 位作者 梁昱 潘军如 郭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7-231,共5页
小桐子油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黏度)是制约其作为柴油机燃料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小桐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黏温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桐子油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分析了小桐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利用旋转黏度计... 小桐子油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黏度)是制约其作为柴油机燃料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小桐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黏温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桐子油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分析了小桐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利用旋转黏度计测量了不同试剂在各种温度下的黏度,以研究小桐子油的黏温特性。结果表明:小桐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虽然与普通柴油有一些差距,但作为柴油机燃料使用是可行的。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小桐子油的黏度逐渐减小,并在温度为150℃时,达到柴油在常温(20℃)下的水平,可以直接作为柴油机的燃料。特别地,以质量分数为20%小桐子油和80%柴油掺混而成的混合试剂的黏度更加适合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 黏度 混合物 小桐子油 物化性质 黏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非道路用增压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罗马吉 熊锋 +2 位作者 颜伏伍 施祥 张超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35,共5页
为了改善非道路用涡轮增压直喷395E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研究了供油提前角、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喷油器安装倾角等喷油系统参数及燃烧室几何形状对发动机NOx和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小喷孔直径(0.23 mm)、较小供油... 为了改善非道路用涡轮增压直喷395E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研究了供油提前角、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喷油器安装倾角等喷油系统参数及燃烧室几何形状对发动机NOx和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小喷孔直径(0.23 mm)、较小供油提前角(8°CA)、径深比(2.857)和口径比(1.06)适中的缩口哑铃型燃烧室时,NOx、NOx+HC、CO和PM排放分别降低到6.30、7.05、0.90和0.233 g/(kW.h),达到了美国EPA第四阶段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非道路用柴油机 排放 燃烧室 供油提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瞬态喷雾特性及喷油器后滴油现象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谦 赖晓易 +3 位作者 吴玉强 何志霞 夏兴兰 游维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4,共7页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某型国产喷油器分别在有背压条件和自由喷雾情况下进行了喷雾宏观特性测试,获得了不同喷油压力和背压条件下油束的宏观形态;在高速摄影技术基础上使用长焦显微镜头捕捉到该喷油器喷雾末期的后滴油现象并探究产生此现...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某型国产喷油器分别在有背压条件和自由喷雾情况下进行了喷雾宏观特性测试,获得了不同喷油压力和背压条件下油束的宏观形态;在高速摄影技术基础上使用长焦显微镜头捕捉到该喷油器喷雾末期的后滴油现象并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喷油压力或喷射背压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喷雾锥角,增大喷雾场在燃烧室中的分布范围,更有利于油气混合;燃油喷雾过程的喷雾锥角曲线呈明显的双波峰形状;电磁阀阀芯落座的响应时间过长造成喷油器断油不干脆是产生后滴油现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喷油器 雾化 高速摄影 后滴油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密度法在气缸体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陈 郝志勇 +1 位作者 刘保林 郑光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6-919,共4页
将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应用于发动机气缸体轻量化设计中.以气缸体上施加最大爆发压力工况下的载荷为边界条件,以气缸体总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气缸体体积比为约束条件,以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对气缸体进行拓扑优化.对优化后的结构重新建... 将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应用于发动机气缸体轻量化设计中.以气缸体上施加最大爆发压力工况下的载荷为边界条件,以气缸体总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气缸体体积比为约束条件,以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对气缸体进行拓扑优化.对优化后的结构重新建模,分析了在最大爆发压力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气缸体质量减轻了5 kg,最大主应力与优化前相当,整体应力分布更加均匀,达到了等强度设计的目的.将变密度法应用于气缸体的等强度轻量化设计,有助于确定气缸体的最佳形状,并减少重复设计验证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气缸体 变密度 轻量化设计 等强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压的柴油机喷嘴内部空穴流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志霞 赵朋 +3 位作者 王谦 钟汶君 邵壮 游维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在自行搭建的比例放大透明喷嘴内部流动可视化试验台上,采用高速数码摄像和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背压条件下喷嘴喷孔内部单相流及空穴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油压力一定时,背压逐渐升高会使喷孔内的空穴分布区... 在自行搭建的比例放大透明喷嘴内部流动可视化试验台上,采用高速数码摄像和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背压条件下喷嘴喷孔内部单相流及空穴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油压力一定时,背压逐渐升高会使喷孔内的空穴分布区域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流动也由空穴两相流转变为单相流;较高的背压会增加空穴初生的难度,空穴初生对喷孔前后压差要求也更高,同时喷孔出口的燃油平均速度也更高;相同压差下,较高的背压对单相流阶段造成的流动损失较大,对空穴两相流阶段造成的损失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喷嘴 背压 空化 可视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的低噪声齿轮室罩的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卢兆刚 郝志勇 +1 位作者 杨陈 刘保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9-243,共5页
通过各种噪声源识别方法,得出ZH1130单缸柴油机齿轮室罩的辐射噪声是其主要噪声源之一。通过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获得其噪声辐射的关键模态,然后利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其内部的加强筋进行了重新设计及布置。优化目标是第1阶约束模态频率... 通过各种噪声源识别方法,得出ZH1130单缸柴油机齿轮室罩的辐射噪声是其主要噪声源之一。通过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获得其噪声辐射的关键模态,然后利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其内部的加强筋进行了重新设计及布置。优化目标是第1阶约束模态频率最大化,约束函数为整体质量约束,设计变量为室罩内部可设计区域。重新设计后,部件的第1阶约束模态频率提高了241Hz。最后,测量安装有新室罩的整机九点声压及表面振动速度,结果表明,表面振动速度曲线在关键模态频段上有明显降低,齿轮室罩侧第七点的声压级与原设计相比降低了1.2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缸柴油机 齿轮室罩 拓扑优化 加强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气-柴油发动机放热规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福强 梁昱 +2 位作者 汤东 刘乔明 王建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2,共4页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作为以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由一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而成,生物制气通过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被吸入气缸.实测生物制气-柴...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作为以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由一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而成,生物制气通过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被吸入气缸.实测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根据气缸压力计算放热规律并分析转速、负荷及供油提前角对它的影响.负荷增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始点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增高,最高燃烧温度升高,后燃加重;转速增大时,燃烧推迟;供油提前角增大时,最大放热率降低,对应相位提前,后燃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生物制气 柴油机 放热规律 供油提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烧过程及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汤东 罗福强 +3 位作者 夏基胜 游维华 王建勇 张超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4-136,140,共4页
测量分析柴油机气缸压力、负荷特性、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并测量分析了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时,柴油机气缸压力增加,NOx增加;负荷增加时,NOx排放浓度增加;但NOx比排放除了在... 测量分析柴油机气缸压力、负荷特性、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并测量分析了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时,柴油机气缸压力增加,NOx增加;负荷增加时,NOx排放浓度增加;但NOx比排放除了在小负荷时较大外,在中等及大负荷时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NOX排放 试验 柴油机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排放柴油机燃烧及放热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兵 王建勇 +2 位作者 汤东 刘胜吉 罗福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3,18,共3页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对其性能及排放有较大影响,随着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柴油机采用提高喷油压力、推迟喷油来降低NOx排放。根据实测低排放柴油机气缸压力,分析其燃烧过程特性及放热规律。结果表明,推迟喷油,柴油机在大部分工况下,燃烧在...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对其性能及排放有较大影响,随着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柴油机采用提高喷油压力、推迟喷油来降低NOx排放。根据实测低排放柴油机气缸压力,分析其燃烧过程特性及放热规律。结果表明,推迟喷油,柴油机在大部分工况下,燃烧在上止点后才开始;最大压力升高率、最大燃烧压力较低,其对应相位较迟,放热峰值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排放柴油机 燃烧规律 放热规律 转速 负荷 计算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NO_x排放特性的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福强 王琦 +1 位作者 夏基胜 游维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在油滴蒸发准维燃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燃油喷雾、蒸发、空气卷吸及传热的影响,结合生成NOx的化学动力学机理,建立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及NOx计算模型 实测直喷式柴油机多种转速负荷特性的NOx排放,得出柴油机运行范围内的NOx排放特性,并与... 在油滴蒸发准维燃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燃油喷雾、蒸发、空气卷吸及传热的影响,结合生成NOx的化学动力学机理,建立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及NOx计算模型 实测直喷式柴油机多种转速负荷特性的NOx排放,得出柴油机运行范围内的NOx排放特性,并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变化较吻合 柴油机在低速大负荷时由于最高燃烧压力较大,温度较高,燃气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较长,NOx排放浓度较大 供油提前角增加时,着火始点提前,最高燃烧压力及温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模型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辅助制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基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测量各种发动机辅助制动器工作时不同发动机转速和机油温度下的气缸压力,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制动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最大缸内压力增大;制动功率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减压制动功率最大,发动机倒拖制动功率最小;当... 测量各种发动机辅助制动器工作时不同发动机转速和机油温度下的气缸压力,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制动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最大缸内压力增大;制动功率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减压制动功率最大,发动机倒拖制动功率最小;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发动机的制动功率随机油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过低或过高的机油温度都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辅助制动 示功图 制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马吉 李忠照 +1 位作者 丁洪春 张超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3,66,共3页
运用CFD软件STAR-CD对某拖拉机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到直观的进气道和缸内流场。模拟计算的涡流比及流量系数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对偏差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柴油机 CFD 螺旋进气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祥 张彦祥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1期26-27,31,共3页
考察了供油提前角分别为23、25、27、29℃A时,柴油机的功率、扭矩、烟度、最高爆发压力等参数随供油提前角的变化情况,为确定供油提前角的调整范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标定功率随供油提前角的增大而上升,当供油提前角为27℃... 考察了供油提前角分别为23、25、27、29℃A时,柴油机的功率、扭矩、烟度、最高爆发压力等参数随供油提前角的变化情况,为确定供油提前角的调整范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标定功率随供油提前角的增大而上升,当供油提前角为27℃A时,发动机的扭矩最大。标定点和最大扭矩点的燃油消耗率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增大而下降,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增大,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呈上升趋势,中、低转速时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供油提前角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时的准维燃烧模拟计算
15
作者 李德桃 杨文明 +2 位作者 姜树李 刘桃英 卢伯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16,132,共5页
从实测示功图的形状可知 ,涡流室式柴油机在冷起动过程中存在 3种典型的非稳态燃烧过程 :V型、W型和 Y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建立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时非稳态燃烧过程的准维模型 ,分别计算和分析了 3种不同燃烧过程主、副燃... 从实测示功图的形状可知 ,涡流室式柴油机在冷起动过程中存在 3种典型的非稳态燃烧过程 :V型、W型和 Y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建立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时非稳态燃烧过程的准维模型 ,分别计算和分析了 3种不同燃烧过程主、副燃烧室中的放热特性及排放生成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准维模型 涡流室工 燃烧模拟计算 冷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气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燃烧排放分析
16
作者 刘浩龙 王建勇 +2 位作者 罗福强 梁昱 汤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3,共4页
介绍了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得到可燃生物制气。将柴油机改制成柴油/生物制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试验,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由柴油引燃。测量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最大扭矩转速时的气缸压力及废气排放,分析... 介绍了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得到可燃生物制气。将柴油机改制成柴油/生物制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试验,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由柴油引燃。测量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最大扭矩转速时的气缸压力及废气排放,分析燃烧特性及对排放物生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柴油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生物制气 燃烧过程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仿形测量的发动机气道逆向工程设计
17
作者 梅德清 蔡茂春 +1 位作者 赵卫东 王忠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4期83-84,共2页
介绍了仿形测量技术和复杂曲面重构技术,运用于发动机气道逆向工程设计实践中。发动机气道外形准确描述为后续CAM/CAE提供了必要基础和支撑,优化后CAD模型用于快速成型加工出样件。
关键词 仿形测量 曲面重构 逆向工程 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缸柴油机气门间隙对换气过程影响的模拟计算
18
作者 夏基胜 罗福强 +2 位作者 邹长征 刘胜吉 王琦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2-25,共4页
换气过程对柴油机动力性 ,经济性及排放指标等有较大的影响 文中用建立的换气过程缸内压力计算模型及实测缸内换气过程时的低压示功图 ,对一台单缸、水冷、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进、排气门间隙变化引起配气相位变化时的换气过程进行了... 换气过程对柴油机动力性 ,经济性及排放指标等有较大的影响 文中用建立的换气过程缸内压力计算模型及实测缸内换气过程时的低压示功图 ,对一台单缸、水冷、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进、排气门间隙变化引起配气相位变化时的换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进、排气门间隙减小时 ,进、排气门提前开启迟后关闭 ,换气损失减小 ,充气效率增加 当进、排气门间隙过大时 ,换气过程性能变差 转速不变 ,负荷变化时 ,充气效率变化不大 转速为 1 650r/min时充气效率较大 ,当转速高于或低于此值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换气过程 模拟计算 气门间隙 单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C1300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桂平 曹阳 +1 位作者 夏文海 王桂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介绍了VMC1300立式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的一种新的综合设计方法,包括滚珠丝杆副及其支承的选取、伺服电动机的选取、联轴器的选取。并着重对电动机的转矩、转动惯量及加速能力进行了匹配校核,对机械传动装置刚度变化及弹性系统刚度变... 介绍了VMC1300立式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的一种新的综合设计方法,包括滚珠丝杆副及其支承的选取、伺服电动机的选取、联轴器的选取。并着重对电动机的转矩、转动惯量及加速能力进行了匹配校核,对机械传动装置刚度变化及弹性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进行了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伺服进给系统 转动惯量 刚度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刚 王程远 +1 位作者 陈卫锋 梁坤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共4页
液-液雾化形成液滴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和随机的现象,所形成液滴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大量的实验条件下,液滴粒径的大小又呈现统计规律性。为了研究不同流量工况下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特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进行统计... 液-液雾化形成液滴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和随机的现象,所形成液滴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大量的实验条件下,液滴粒径的大小又呈现统计规律性。为了研究不同流量工况下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特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流量工况下,雾化液滴的粒径大小均呈现一定的分布形式,且随流量的增大,粒径分布的中位粒径、标准偏差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减小的;同时为了获得能够描述液滴粒径分布的经验表达函数,对3种常用的粒径分布函数Log-Normal分布、Rosin-Rammler分布、Nukiyama-Tanasawa分布,进行了Pearson χ2拟和优度检验,发现在整个实验流量范围内,Rosin-Rammler分布函数均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液滴的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雾化 不确定性 粒径分布 数理统计 Pearson χ2拟和优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