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晚清汉口堤防建设对城市环境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方秋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8,共7页
汉口是一个依堤为命的城市,晚清以来沿江租界堤防、汉口堡、铁路堤尤其是张公堤的修筑,对汉口城市环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市内及周边水域、水系发生变迁;市区内外陆地面积自然增加;城市气候和卫生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为汉口城市土地... 汉口是一个依堤为命的城市,晚清以来沿江租界堤防、汉口堡、铁路堤尤其是张公堤的修筑,对汉口城市环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市内及周边水域、水系发生变迁;市区内外陆地面积自然增加;城市气候和卫生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为汉口城市土地开发、城市空间拓展以及近代汉口市政的进一步展开与勃兴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城市环境的后续变迁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汉口 堤防建设 张公堤 城市环境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来水与清末民初汉口的城市生活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秋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0,共6页
自来水的使用不仅革命性地提高了清末民初汉口城市居民饮用水质量,而且积极促进了汉口城市消防、社会组织、城市居家卫生乃至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了清末民初汉口城市现代化水平,在汉口城市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 自来水 清末民初 汉口 城市社会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学者论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翠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0-195,共6页
西方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直接研究、整体研究很少,其相关性研究散见于其他专题研究之中。分析西方与此关联的论著,可以看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内部的现代性在逐渐扩散。然而与此同时... 西方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直接研究、整体研究很少,其相关性研究散见于其他专题研究之中。分析西方与此关联的论著,可以看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内部的现代性在逐渐扩散。然而与此同时,也能感知到在这一过程中,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病"以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不足。总体看来,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都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中国 城市化 城市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市政改革”:影响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变革 被引量:6
4
作者 涂文学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9期132-142,共11页
市政问题是城市问题的核心,20世纪30年代的"市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城市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改革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近代"市政改革"运动的历史... 市政问题是城市问题的核心,20世纪30年代的"市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城市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改革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近代"市政改革"运动的历史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破解世纪之交中国城市现代化和现代城市化诸多难题具有现实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改革 城市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现代方式”重组城市空间——1930年代汉口城市规划理念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涂文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兴起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热潮。欧风东渐,直接影响了1930年代中国的城市变革即"市政改革"运动,汉口市政当局效法欧美,数易规划,制定并初步实施的汉口分区规划...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兴起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热潮。欧风东渐,直接影响了1930年代中国的城市变革即"市政改革"运动,汉口市政当局效法欧美,数易规划,制定并初步实施的汉口分区规划,使汉口城市空间布局按照"现代方式"得以重组,从而奠定整个20世纪汉口城市现代化基本格局和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 现代方式 规划理念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湖北城市水灾略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肇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7-94,共8页
湖北是一个水灾多发的省份,城市发展深受其害。以湖北城市水灾为研究对象,透过历史材料,对近代湖北城市水灾的基本特征、发生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近代湖北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有将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 湖北是一个水灾多发的省份,城市发展深受其害。以湖北城市水灾为研究对象,透过历史材料,对近代湖北城市水灾的基本特征、发生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近代湖北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有将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的结合,走生态治理、综合治理之路,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水灾问题的观点。这对当代城市水灾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提供一定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湖北 城市水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与因: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市政参与与民国市政发展研究——以《道路月刊》为中心之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秋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103,共6页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民国市政发展:开民初市政革新之风,启动了中国现代城际交通,促进了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促使中央政府作出了一些促进市政改良的决策,对地方市政当局开展市政革新起着积极引导作用,从而成为民...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民国市政发展:开民初市政革新之风,启动了中国现代城际交通,促进了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促使中央政府作出了一些促进市政改良的决策,对地方市政当局开展市政革新起着积极引导作用,从而成为民国市政发展的重要推手。其成功参与市政的奥秘在于:能够在特殊的政治生态下因势利导而行;依托各界名流、借助分会以推动市政革新;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设法保障基本会务经费并取信于众等。近代中国城市与国家现代性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来自社会的民间市政参与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道路月刊》 市政参与 民国 市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元洪与辛亥首义伤亡军士的抚恤问题研究
8
作者 方秋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81,149,共9页
黎元洪督鄂期间对辛亥首义伤亡军士进行了优恤:设立毕血会,抚恤辛亥首义伤亡军士;开办铁血伤军济养院,优恤辛亥首义伤军;支持开办烈士遗孤教养所。离鄂后,黎元洪仍然关照首义伤军:帮助伤军争取恤金,为之筹划谋生之策。从抚恤辛亥首义伤... 黎元洪督鄂期间对辛亥首义伤亡军士进行了优恤:设立毕血会,抚恤辛亥首义伤亡军士;开办铁血伤军济养院,优恤辛亥首义伤军;支持开办烈士遗孤教养所。离鄂后,黎元洪仍然关照首义伤军:帮助伤军争取恤金,为之筹划谋生之策。从抚恤辛亥首义伤亡军士的情形可以看出,民初黎元洪的政治处境可谓亦曾风光亦尴尬。而引起尴尬的关键症结之一,就是辛亥首义在民初政坛尤其是北方政坛的影响力逐渐衰减,黎元洪所拥有的辛亥首义政治资源遭到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元洪 辛亥首义 伤亡军士 抚恤 政治处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间市政参与看辛亥革命对民初汉口商界的积极影响——以1912—1915年汉口城市重建为视点
9
作者 方秋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民初汉口商界积极参与城市重建:商会试图争取城市重建主导权,协调于政府与商界之间;业主与业主会则为争取重建参与权,维护商界乃至城市的根本利益,而屡屡杯葛政府。透过城市重建过程中的民间市政参与,我们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民初汉口商... 民初汉口商界积极参与城市重建:商会试图争取城市重建主导权,协调于政府与商界之间;业主与业主会则为争取重建参与权,维护商界乃至城市的根本利益,而屡屡杯葛政府。透过城市重建过程中的民间市政参与,我们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民初汉口商界的多方面积极影响:它增强了汉口商界的城市自豪感与主体意识,推使其投身于城市重建事务之中;为汉口商界积累了参与城市事务的政治资本,使其拥有了杯葛政府的底气;为汉口商界争取城市重建事务的话语权提供了思想武器;使城市重建过程中官商之间政治、经济关系朝着有利于商界的方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市政参与 辛亥革命 汉口商界 城市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多样性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北大别山地区为例
10
作者 熊继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466-16469,共4页
首先对地质多样性的定义、内容、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概述;接着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对湖北大别山地区的地质多样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为该地区的资源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地质多样性 评价体系 湖北大别山地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市政”与“国政”的纠缠 被引量:3
11
作者 涂文学 高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中国的"市政"从一开始就和国家的政治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之中,"市政"在近代中国没有真正独立于"国政",而是依托于"国政"。事实上,这种模式也的确对城市化运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 中国的"市政"从一开始就和国家的政治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之中,"市政"在近代中国没有真正独立于"国政",而是依托于"国政"。事实上,这种模式也的确对城市化运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纠缠不清的关系实际上将城市作为了政治的工具,抹杀了城市的主体性,市政要独立于国政的理想最终落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 国政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汉口人力车夫的生存合力(1945-1949)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7,共6页
1945-1949年,汉口市政府、人力车夫职业工会和人力车商及其同业公会构成了管理人力车夫的多重权力网络,面对影响人力车夫生存的内外矛盾,通过三个管理方之间的博弈及其管理方与被管理方的互动,人力车夫的利益得以很大程度的体现。
关键词 汉口 人力车夫 生存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欧近代转型时期商人资本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翠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8-182,共5页
西欧近代转型时期,商人资本职能在不断地转变。安特卫普时期与热那亚时期,商人资本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与生息资本;荷兰时期,商人资本在前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期主要表现为生息资本;英国时期,商人资本在早期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 西欧近代转型时期,商人资本职能在不断地转变。安特卫普时期与热那亚时期,商人资本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与生息资本;荷兰时期,商人资本在前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期主要表现为生息资本;英国时期,商人资本在早期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来随着经济变化部分商业资本逐渐转型为产业资本。在这些商人资本职能转变中,资本逐渐完成了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历史过程,从而加快了工业资本主宰社会经济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资本 生息资本 产业资本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新政时期汉口官办市政的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秋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2,共4页
湖北新政时期,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历任湖广总督积极开展汉口市政建设,使得新时期的汉口官办市政具有以下特点:湖北省府直接主导汉口市政,市政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建设开始有了大体的规划;初步确立了警察在日常市政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市政... 湖北新政时期,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历任湖广总督积极开展汉口市政建设,使得新时期的汉口官办市政具有以下特点:湖北省府直接主导汉口市政,市政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建设开始有了大体的规划;初步确立了警察在日常市政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市政管理比传统官办市政时期更趋规范化;民族主义意识成为左右政府市政改革的重要因素;学习西方成为革新汉口市政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新政时期 汉口 官办市政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近代汉口市政体制转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秋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辛亥革命对中国市政体制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不容忽视。辛亥革命前夕,西方市政体制被引入了租界,市制在华界萌生,汉口市政体制的现代转型开始起步。辛亥革命促进了民初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它提升了汉口的城市地位,为其独立... 辛亥革命对中国市政体制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不容忽视。辛亥革命前夕,西方市政体制被引入了租界,市制在华界萌生,汉口市政体制的现代转型开始起步。辛亥革命促进了民初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它提升了汉口的城市地位,为其独立成市做了进一步的铺垫,推动了汉口市政管理机构向专门化迈进,加快了汉口市政规划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促成了官治与商人自治双轨并行的二元化过渡性市政管理体制。辛亥革命所造就的政治与市政管理格局成为民国中期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大背景,所奉行的三民主义转化为民国中期汉口市政体制转型的精神动力。而民国中期市制的建立与完善,既标志着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初步完成,又表明辛亥革命倡导的的民权思想部分得到实现。同时,市政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又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辛亥革命宗奉的民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近代汉口 市政体制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17、18世纪荷英两国商业资本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翠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1-626,共6页
17—18世纪荷英国际经济地位出现变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两国商业资本不同特点有关。荷兰商业资本具有“生产成本外部化”的特点,而英国商业资本具有“生产成本内部化”特点,它们不同的特点又源自两国商业资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 17—18世纪荷英国际经济地位出现变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两国商业资本不同特点有关。荷兰商业资本具有“生产成本外部化”的特点,而英国商业资本具有“生产成本内部化”特点,它们不同的特点又源自两国商业资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商业资本的特性是不一样的,这是荷英两国在近代转型时期不同命运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资本 生产成本外部化 生产成本内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初老河口桐油价格波动原因略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肇磊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11,共6页
近代以来,在国际桐油贸易发展的推动下,老河口因接近桐油产地而迅速发展成为汉口桐油中心市场最重要的初级市场之一。在老河口桐油市场发展进程中经常出现价格波动,尤其是在1930年~1936年波动尤为剧烈,影响很大。针对这一问题,试图以这... 近代以来,在国际桐油贸易发展的推动下,老河口因接近桐油产地而迅速发展成为汉口桐油中心市场最重要的初级市场之一。在老河口桐油市场发展进程中经常出现价格波动,尤其是在1930年~1936年波动尤为剧烈,影响很大。针对这一问题,试图以这一阶段有关桐油出口数据和汉口、老河口两地桐油价格变量为依据,对老河口桐油价格波动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河口 桐油 价格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京、海文学看现代知识分子的城乡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京派和海派作家们在作品中表现出了相同的在城与乡之间徘徊焦虑的意识,这种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几乎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矛盾。作家们对乡村世界的美化本身又是一种"非乡村化"的文学再造,特别是京派作家,在用城市人生... 京派和海派作家们在作品中表现出了相同的在城与乡之间徘徊焦虑的意识,这种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几乎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矛盾。作家们对乡村世界的美化本身又是一种"非乡村化"的文学再造,特别是京派作家,在用城市人生活的需要将乡村世界进行文学想象,而这种想象就暗含着他们在呼唤的一种"城市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海派 城市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新政前夕汉口官办市政论析——兼评罗威廉国家“间接领导作用”说
19
作者 方秋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87,共5页
罗威廉有关国家在19世纪汉口市政发展中起着"间接领导作用"的论说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争鸣。梳理湖北新政前夕官府在汉口的市政作为,我们发现官府不仅制定市政管理规则,直接行使市政司法权,还主持大规模市政建设,维护城市公... 罗威廉有关国家在19世纪汉口市政发展中起着"间接领导作用"的论说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争鸣。梳理湖北新政前夕官府在汉口的市政作为,我们发现官府不仅制定市政管理规则,直接行使市政司法权,还主持大规模市政建设,维护城市公共安全,赈恤灾贫,管理慈善事务,支持民办市政。尽管官办市政表现出市政机构变动很小,市政建设与管理能力时强时弱且缺乏开拓性等特点,但其主要作为表明,官府对于城市事务的直接领导不仅存在而且必不可少,罗威廉的国家"间接领导作用"说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新政前夕 汉口 官办市政 罗威廉 “间接领导作用”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武汉三种文化现象解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涂戈尔 涂文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30,共6页
作为一座商业中心,武汉没有产生可以被称之为"汉商"的商业流派;作为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武汉没有出现声名远播的工业巨子;作为文教大省,武汉也很少学术大家。从城市功能、城市生态、社会文化三方面来看,以上三种文化现象有其... 作为一座商业中心,武汉没有产生可以被称之为"汉商"的商业流派;作为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武汉没有出现声名远播的工业巨子;作为文教大省,武汉也很少学术大家。从城市功能、城市生态、社会文化三方面来看,以上三种文化现象有其深刻原因,其生成原因则相当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商流派 工业巨子 学术名流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