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4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机械抛光中抛光垫的退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宗昱 陈国美 +2 位作者 倪自丰 章平 陈国华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为提高化学机械拋光(CMP)后晶片之间和晶片内部的均匀性,研究抛光垫表面的退化行为及其对CMP加工的影响。通过抛光试验研究CMP过程中材料去除率和晶片表面质量的变化趋势;利用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抛光垫表面微观结构的演变,... 为提高化学机械拋光(CMP)后晶片之间和晶片内部的均匀性,研究抛光垫表面的退化行为及其对CMP加工的影响。通过抛光试验研究CMP过程中材料去除率和晶片表面质量的变化趋势;利用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抛光垫表面微观结构的演变,并用表面高度正态分布曲线、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率等参数对抛光垫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模拟晶片和抛光垫之间的摩擦学行为,分析抛光垫退化行为对晶片加工的影响机制,并对材料去除模型中抛光垫微凸峰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1 h的CMP过程中(无修整),材料去除率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表面质量则为先减小再增大,抛光20 min后,晶片表面的MRR达到最大值(873.43±65.53)nm/min,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值(1.13±0.08)nm;衬垫表面微观组织的动态变化大致经历快速变化期、相对稳定期、性能逐步退化阶段;CMP过程中抛光垫微凸峰处在弹塑性变形区间,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抛光垫 摩擦磨损 性能退化 材料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四角粽连续机械化生产的粽叶折叠成型技术及装置
2
作者 祝文轩 卢立新 潘嘹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目的]针对粽叶成型—馅料充填—捆扎的四角粽连续机械化生产,设计粽叶自动折叠成型工艺及装置。[方法]分析粽叶折叠成型的功能和要求,研究其技术原理和工艺方法;结合连续机械化生产要求,探究粽叶折叠成型技术。[结果]提出一种基于粽型... [目的]针对粽叶成型—馅料充填—捆扎的四角粽连续机械化生产,设计粽叶自动折叠成型工艺及装置。[方法]分析粽叶折叠成型的功能和要求,研究其技术原理和工艺方法;结合连续机械化生产要求,探究粽叶折叠成型技术。[结果]提出一种基于粽型模具实现粽叶旋转折叠成型及其连续作业的粽叶成型—充填—捆扎工艺,并完成了整体装置及关键机构的设计。[结论]所设计的粽叶移送—预成型—充填—折边—封顶的粽叶折叠成型工艺及装置,能满足四角粽粽叶的柔性预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粽 裹包 粽叶折叠 成型工艺 装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包装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卢莉璟 姚瑾 +2 位作者 王利强 卢立新 于小健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6,共9页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包装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多学科交叉背景下包装工程实验教学的现状,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包装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多学科交叉背景下包装工程实验教学的现状,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包装工程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与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升级方面的应用,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包装工程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旨在为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包装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包装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人工智能 包装工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解理铝酸镁钪晶片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实验研究
4
作者 倪自丰 季明捷 +4 位作者 陈国美 张海涛 李俊杰 卞达 钱善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7-483,共7页
为探究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铝酸镁钪晶片抛光效果的影响,该文研究了抛光压力、抛光盘转速和抛光液流量3个工艺参数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对晶片表面材料去除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抛光压力、抛光盘转速和抛光液流量有... 为探究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铝酸镁钪晶片抛光效果的影响,该文研究了抛光压力、抛光盘转速和抛光液流量3个工艺参数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对晶片表面材料去除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抛光压力、抛光盘转速和抛光液流量有利于提高晶片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其中抛光压力的影响最大,抛光盘转速次之,抛光液流量最小。此外,过高的抛光压力会导致晶片表面材料发生解理并出现片状剥离。因此,选择抛光压力0.2 kg/cm^(2)、抛光盘转速70 r/min、抛光液流量200 mL/min作为抛光工艺参数,铝酸镁钪晶片的材料去除率达到了5.73μm/h,且表面粗糙度值仅为1.49 nm,实现了高材料去除率的同时获得了高质量晶片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镁钪 解理材料 化学机械抛光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仲贺 武美萍 +2 位作者 缪小进 吴克中 张学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相似模型试验方法,用相似模型有效模拟工程机械零/部件原型的物理特性及响应,再现原型的典型物理特征,再由相似模型试验结果反推原型的参...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相似模型试验方法,用相似模型有效模拟工程机械零/部件原型的物理特性及响应,再现原型的典型物理特征,再由相似模型试验结果反推原型的参数。以薄壁杆件结构为例,首先在理论上推导出相似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系数和预测公式等函数关系,然后设计、开展相似模型力学试验,并将理论预测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薄壁杆件模型材料的弹性阶段,根据相似模型预测公式得到的挠度、拉应力和压应力预测数据与试验得到的挠度、拉应力和压应力实测数据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相似模型预测公式的有效性和模型试验的合理性。相似模型试验为工程机械再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于工程机械再制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工程机械 相似理论 相似模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左文娟 宁萌 +3 位作者 王琨 陈海卫 盛卫锋 崔旭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以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问题,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机器人工程专业物理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深度融合,学生可不受物...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以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问题,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机器人工程专业物理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深度融合,学生可不受物理设备、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实验,增强了实验安全性,完成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拟仿真 递阶式 机器人 实践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缓蚀剂壳寡糖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 陈国美 +4 位作者 倪自丰 季明捷 郑世坤 卞达 钱善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为研究环保型缓蚀剂壳寡糖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过程和抛光效果的影响,探讨其在抛光过程中与金属表面的作用方式及吸附机制,采用化学机械抛光试验、接触角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色散能谱仪(EDS)分析等方法,研究壳寡糖有... 为研究环保型缓蚀剂壳寡糖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过程和抛光效果的影响,探讨其在抛光过程中与金属表面的作用方式及吸附机制,采用化学机械抛光试验、接触角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色散能谱仪(EDS)分析等方法,研究壳寡糖有机分子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壳寡糖分子的全局反应参数,分析计算反应活性位点,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有机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并分析活性原子的径向分布。结果表明:CMP抛光过程中添加壳寡糖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在304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薄膜,抑制氧化剂对不锈钢表面的刻蚀,提高抛光后的表面质量;在壳寡糖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得到表面粗糙度为1.65 nm的最佳表面质量。量子化学研究表明,壳寡糖的活性反应位点主要为O原子,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壳寡糖有机分子能够平行吸附在金属表面,有机分子中的O原子能够与铁原子形成配位键,在吸附中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化学机械抛光 吸附机制 量子化学研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剂含量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季明捷 陈国美 +2 位作者 倪自丰 张鑫 郑世坤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为了探究氧化剂含量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研究不同氧化剂质量分数下304不锈钢材料去除率及表面粗糙度值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接触角和电化学试验分析过氧化氢在抛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 为了探究氧化剂含量对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研究不同氧化剂质量分数下304不锈钢材料去除率及表面粗糙度值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接触角和电化学试验分析过氧化氢在抛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过氧化氢含量的增加有利于304不锈钢表面氧化膜的生成,从而有效提高304不锈钢的材料去除率及表面质量;但是过高的过氧化氢含量会导致304不锈钢表面氧化膜致密,使得化学作用与机械作用失衡从而造成304不锈钢表面质量下降;当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4%时,抛光后304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值最低,仅有2.5 nm,材料去除率达到324.21 n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化学机械抛光 氧化剂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机械臂直写3D打印过程的可变角度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立阳 杨文振 +4 位作者 商二威 张盟 陈彦秋 倪铭 刘禹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为解决传统三轴打印在曲面领域制备能力不足的瓶颈,克服阶梯效应等缺陷,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多自由度机械臂的直写式3D打印平台,并采用硅橡胶材料开展打印实验,系统研究了喷头打印角度对线条几何形状和多层线条成型效果的影响,最终... 为解决传统三轴打印在曲面领域制备能力不足的瓶颈,克服阶梯效应等缺陷,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多自由度机械臂的直写式3D打印平台,并采用硅橡胶材料开展打印实验,系统研究了喷头打印角度对线条几何形状和多层线条成型效果的影响,最终制备出高保形性的结构样品。研究表明:改变喷头引导角进行打印时,随着喷头引导角度的增大,硅泡沫线条宽度的一致性更高,且引导角大于0°时所打印的线条横截面形状规则,多层结构的成型效果良好,并可改善大跨距下的线条塌陷问题。本文实验结果揭示了打印高保形性硅泡沫的多角度工艺规律,与传统的竖直方向或法线方向相比,喷头引导角大于0°时打印的硅泡沫结构保形性更高,可为曲面传感器、共形天线等对保形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提供借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墨水书写 机械臂3D打印 多角度工艺 共形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三维多孔点阵结构制备及拉伸特性研究
10
作者 方创 纪小刚 王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3-830,共8页
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DLP)成型方法具有成型速度快、成型精度高的特点,能够较好用于微小尺寸结构的制备。因此,设计了一种以人工拓扑优化的正方体网格为单胞,并将该单胞沿空间进行周期性扩展,获得新型三维多孔点阵结构。... 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DLP)成型方法具有成型速度快、成型精度高的特点,能够较好用于微小尺寸结构的制备。因此,设计了一种以人工拓扑优化的正方体网格为单胞,并将该单胞沿空间进行周期性扩展,获得新型三维多孔点阵结构。配制了一种具有柔弹性的光敏树脂,选择DLP成型法进行实验制备。探究了DLP打印对该点阵结构成型的影响因素和成型效果,制备出了结构完整、无淤塞的样品,并通过该结构样品的单轴拉伸实验,研究其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DLP打印所制备的该新型多孔结构,其内部孔隙清晰、连通性好,且孔隙率均达到了80%以上,拉伸断裂伸长率也均在85.6%以上,其中点阵结构3的拉伸韧性最大,其综合拉伸特性最优。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柔性电极、易碎品装夹夹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孔点阵结构 单元网格构型 拉伸特性 DLP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按摩机器人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锋锋 张社红 +1 位作者 徐艳 宁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330,共6页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建立机器人在捏拿及滚揉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空间多目标函数,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机器人的连杆长度和轨迹方程进行优化,以增大按摩机器人的颈部按摩范围,提高不同人群对机器人不同按摩力度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原理样机的制作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志愿者在一定时间按摩后的主观感受评价证明了机器人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按摩 机器人 运动学 参数优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浓度和干燥温度对大豆蛋白膜阻油性能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亚丽 赵伟 +1 位作者 卢立新 仇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752-18753,18765,共3页
[目的]研究增塑剂的浓度、干燥温度对大豆蛋白膜性能的影响,以提高膜的阻油性能与机械性能。[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成膜材料,通过改变增塑剂浓度(1%、2%、3%)以及干燥温度(50℃、60℃、70℃),测定透油系数、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析... [目的]研究增塑剂的浓度、干燥温度对大豆蛋白膜性能的影响,以提高膜的阻油性能与机械性能。[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成膜材料,通过改变增塑剂浓度(1%、2%、3%)以及干燥温度(50℃、60℃、70℃),测定透油系数、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析增塑剂浓度、干燥温度对膜机械性能和阻油性能的影响。[结果]增加增塑剂用量可提高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膜的抗拉强度,但是对阻油性能影响不明显,适宜的增塑剂浓度为2%;对膜液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会造成透油系数增加,适宜的成膜温度为60℃。[结论]该研究改进了大豆蛋白膜的阻油性能与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可食性膜 吸油率 机械性能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预测补偿的机械臂精度提升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琨 骆敏舟 +2 位作者 曹毅 李可 张秋菊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4年第11期1213-1221,共9页
为了减小由运动学参数不准确引起的机械臂位姿误差,传统方法是标定机械臂的连杆参数,但标定后的真实连杆参数不便于逆运动学解析解计算。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对机械臂关节旋转变量直接进行修正的方法来提来机械臂定位精度。首先建立... 为了减小由运动学参数不准确引起的机械臂位姿误差,传统方法是标定机械臂的连杆参数,但标定后的真实连杆参数不便于逆运动学解析解计算。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对机械臂关节旋转变量直接进行修正的方法来提来机械臂定位精度。首先建立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和误差模型,得到关节修正量的求解公式。通过NDI三维动态位移测量系统检测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实际位姿,作为样本,并构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计算出各关节旋转变量补偿量。最后,将该修正值应用于设计的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控制,多组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提高机械臂的绝对定位精度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串联机械臂 运动学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球面编号靶点的串联机械臂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洁 平雪良 +1 位作者 齐飞 蒋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8-454,共7页
为了在较大范围内获取高精度的机械臂末端实际位姿数据进行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真实参数的辨识,提出一种基于球面编号靶点的串联机械臂测量方法,利用双目视觉实时跟踪与末端法兰刚性连接的标准靶球,设置在球体表面的标志点依靠特殊的排列... 为了在较大范围内获取高精度的机械臂末端实际位姿数据进行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真实参数的辨识,提出一种基于球面编号靶点的串联机械臂测量方法,利用双目视觉实时跟踪与末端法兰刚性连接的标准靶球,设置在球体表面的标志点依靠特殊的排列分布进行区分编号,球心坐标和靶球方向分别由任意捕捉的至少4个点和已知的空间几何位置关系根据克莱姆法则计算求得,在工作空间内任意运动机械臂进行末端靶球位姿测量。建立位姿误差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准确的几何参数,实现机械臂的误差校准。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克服了传统视觉系统定位跟踪的视野狭小,降低了机械臂末端位姿测量的成本,简单可靠,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机械臂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几何 位姿测量 定位精度 双目视觉 串联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动态模型构建与仿真:以舌运动幅度下降为例
15
作者 张炜 钱善华 +4 位作者 刘丽 蒋宇靖 俞经虎 范雨超 卫小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6-744,共9页
目的 构建吞咽动态模型以模拟舌运动幅度下降导致的吞咽障碍。方法 通过CT和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医学影像数据建立吞咽动态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法(SPH)分别模拟软组织和食团,将同一时刻模型姿态与12例吞咽障... 目的 构建吞咽动态模型以模拟舌运动幅度下降导致的吞咽障碍。方法 通过CT和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医学影像数据建立吞咽动态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法(SPH)分别模拟软组织和食团,将同一时刻模型姿态与12例吞咽障碍患者VFSS影像数据对比,采用归一化方法定量评估吞咽动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调整不同黏度下吞咽动态模型的舌运动幅度,探索舌运动在吞咽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吞咽安全的有效性。结果 吞咽动态模型呈现的舌运动姿态和食团轨迹与VFSS影像高度一致,VFSS影像会厌附近区域亮度与仿真结果中SPH粒子数等效亮度高度相关(r=0.97)。舌运动幅度下降20%时,误吸粒子数、吞咽有效性和口咽腔内食团粒子平均速度均表现良好;布丁型流体在舌运动幅度下降较大的情况下,仍表现出良好的吞咽特性。结论 吞咽动态模型能模拟人体吞咽过程,为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和特医食品开发提供较好支持,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计算机模拟 舌运动 食团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齿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文萱 范圣耀 王学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74,共4页
针对实现磨齿机上下料循环过程的全自动化,以及系统动作快速流畅,稳定可靠的设计要求,对控制系统中的单步运行、状态监测、参数输入、控制按钮以及报警显示等人机交互界面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和开发了控制系统中的时序安排;伺服系... 针对实现磨齿机上下料循环过程的全自动化,以及系统动作快速流畅,稳定可靠的设计要求,对控制系统中的单步运行、状态监测、参数输入、控制按钮以及报警显示等人机交互界面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和开发了控制系统中的时序安排;伺服系统PLC控制;机械手上下料程序和甩油部件程序。最后对实验调试中的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值得工程技术人员在上下料机械手控制系统研发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料系统 磨齿机 机械手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与热处理对牛奶包装材料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亚丽 赵伟 卢立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7-399,428,共4页
研究了微波处理与热处理对于牛奶包装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和热处理均会影响牛奶包装的热封强度和拉伸强度。随着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三种被测材料的热封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C的拉伸强度变化幅度... 研究了微波处理与热处理对于牛奶包装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和热处理均会影响牛奶包装的热封强度和拉伸强度。随着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三种被测材料的热封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C的拉伸强度变化幅度最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三者热封强度升高,除B膜外,拉伸强度同样呈现上升趋势;而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A、B热封强度相对比较稳定,但是C的热封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拉伸强度而言,除B平均值略高于初始值以外,A与C的拉伸强度均呈明显的随时间增加而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高温、大功率、长时间处理对包装材料的影响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包装材料 机械性能 微波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AZ91D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华栋 卞达 +2 位作者 杨大林 赵永武 吴冬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4,共5页
将化学机械抛光技术(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引入到镁合金片的抛光中,以硅溶胶、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及p H调节剂为原料,以涡流搅拌的方法制备镁合金(AZ91D)抛光液。采用单因素法分析抛光过程中压力、转速、抛光液流量及抛... 将化学机械抛光技术(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引入到镁合金片的抛光中,以硅溶胶、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及p H调节剂为原料,以涡流搅拌的方法制备镁合金(AZ91D)抛光液。采用单因素法分析抛光过程中压力、转速、抛光液流量及抛光时间等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为0.06MPa,抛光盘上盘转速为10r/min、下盘转速为50r/min,抛光液流量为160m L/min,抛光时间为8min的条件下,镁合金表面形貌良好;在此工艺条件下经过化学机械抛光后,镁合金表面粗糙度Ra能达到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镁合金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包装工程学科平台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立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文中提出了我国包装工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措施。以学位点建设为契机,加强学科交叉,加强科学研究,以完善发展包装工程学科体系,构建包装工程学科平台。
关键词 中国 改革 包装工程 高等教育 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脲涂料的制备及其在发泡聚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尘静 丘晓琳 +2 位作者 张新昌 高书俊文 孙浩南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以氨化的聚丙烯(PP)(PP-g-NH_(2))为改性剂和交联剂,采用预聚体法将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引入聚脲(PUA)分子链中制备了改性水性PUA(WPUA)乳液,以其制备了WPUA涂膜和以发泡PP(EPP)为基材的WPUA涂层。采用FTIR、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 以氨化的聚丙烯(PP)(PP-g-NH_(2))为改性剂和交联剂,采用预聚体法将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引入聚脲(PUA)分子链中制备了改性水性PUA(WPUA)乳液,以其制备了WPUA涂膜和以发泡PP(EPP)为基材的WPUA涂层。采用FTIR、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P-g-NH_(2)含量(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胺D2000、DMPA、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12-十二烷二胺、PP-g-NH_(2)、三乙胺总质量计,下同)对WPUA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WPUA涂膜在EPP上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当PP-g-NH_(2)含量为1.5%时,制备的1.5%-WPUA涂膜性能最佳,吸水率(14.52%)和水接触角(86.59°)均优于EPP;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0.62 MPa和233.7%;热分解温度比未经PP-g-NH_(2)改性的WPUA涂膜提高了约20℃;1.5%-WPUA涂层对EPP的附着力达到0.89 MPa,比未经PP-g-NH_(2)改性的WPUA涂层提升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化PP 水性PUA 改性 涂膜 附着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