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簇argCJBDFR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雪岚 许正宏 +1 位作者 陶文沂 王正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PCR方法扩增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簇argCJBDFR,其序列长为6080bp,其中含有argJ、argB、argD、argF和argR5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这5个结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谷氨酸棒杆菌的相应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高度... 采用PCR方法扩增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簇argCJBDFR,其序列长为6080bp,其中含有argJ、argB、argD、argF和argR5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这5个结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谷氨酸棒杆菌的相应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92%、95%、96%、97.5%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齿棒杆菌 精氨酸 基因簇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遗传转化系统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礼红 李国琴 +1 位作者 王正祥 诸葛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h收获...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h收获的菌丝体最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和释放。红曲霉菌丝体形成和释放原生质体最适裂解酶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3%lysingenzyme、0.1%cellulase和1%snailase的酶组合,30℃作用2.5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1mol/LMgSO4。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为含0.6mol/L蔗糖的CM培养基。原生质体液涂布单层再生培养基的方法,再生率最高,菌株M34和N18分别为8.5%和36.4%。在PEG和CaCl2存在下,以潮霉素B为抗生素选择标记,用质粒pBC Hygro和pNL1共转化菌株M34原生质体,每微克DNA可获得100个稳定转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遗传转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还原型谷胱甘肽酵母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艾丽静 饶志明 +2 位作者 沈微 方慧英 诸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从自然界筛选出98株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酵母菌,发酵30h,分别测定胞内GSH含量,其中2053#菌株的GSH产量最高。初步发酵实验结果表明,2053#酵母菌株在发酵28h时菌体生物量(细胞干重)达到最大值11.55g/L,而胞内GSH含量在发酵30h时达到... 从自然界筛选出98株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酵母菌,发酵30h,分别测定胞内GSH含量,其中2053#菌株的GSH产量最高。初步发酵实验结果表明,2053#酵母菌株在发酵28h时菌体生物量(细胞干重)达到最大值11.55g/L,而胞内GSH含量在发酵30h时达到最大值49.74mg/L。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鉴定的基础上,结合18SrDNA序列分析表明2053#与Candidaparapsilosis(近平滑假丝酵母)的相似性达99.75%,为Candidaparapsilosis的1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还原型谷胱甘肽 发酵 近平滑假丝酵母 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谷胱甘肽重组巴斯德毕赤氏酵母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饶志明 艾丽静 +2 位作者 沈微 方慧英 诸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对重组巴斯德毕赤氏酵母(Pichia pastoris)x-33(pGAPZA-gsh 1)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甘油30g/L、蛋白胨40g/L、酵母膏9g/L、半胱氨酸0.36 g/L、KH_2PO_4 3g/L;培养条件为:自然pH、... 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对重组巴斯德毕赤氏酵母(Pichia pastoris)x-33(pGAPZA-gsh 1)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甘油30g/L、蛋白胨40g/L、酵母膏9g/L、半胱氨酸0.36 g/L、KH_2PO_4 3g/L;培养条件为:自然pH、摇床转速200r/min、装液量为30mL/250mL、接种量为10%。在此优化条件下重组酵母的GSH产量是98.5mg/L,为优化前的2.33倍,生物量最大值达到19.6g/L。在5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实验,发酵结束后GSH产量、重组菌的生物量分别为97.9mg/L,18.7g/L与摇瓶发酵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 谷胱甘肽 摇瓶 发酵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利用木糖的肠道细菌的筛选及转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金凤 诸葛健 王正祥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木糖为惟一碳源筛选得到了 32株能利用木糖快速生长的肠道细菌 ,初步鉴定结果表明 ,有效利用木糖的菌株多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 ,其次是大肠杆菌 .选择合适的质粒对其中的 94 7菌株、15 6 9菌株及E .coliJM 10 9进行转化 ,检验转化子中... 以木糖为惟一碳源筛选得到了 32株能利用木糖快速生长的肠道细菌 ,初步鉴定结果表明 ,有效利用木糖的菌株多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 ,其次是大肠杆菌 .选择合适的质粒对其中的 94 7菌株、15 6 9菌株及E .coliJM 10 9进行转化 ,检验转化子中的质粒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的传代稳定性 ,结果野生型菌株的转化率均明显低于E .coliJM 10 9,质粒 pET 2 8a在所试验的几株菌中稳定性相对较差 ,pKK2 2 3 3能在 94 7菌株中稳定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肠道细菌 筛选 转化 质粒稳定性 酒精 发酵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齿棒杆菌产精氨酸代谢途径中argB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雪岚 陶文沂 +1 位作者 王正祥 许正宏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根据GenBank报道的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获得了全长argB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经测序鉴定后,以其为DIG标记探针,通过SouthernBlot分析钝齿棒杆菌A.S1.542与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argB基因核... 根据GenBank报道的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获得了全长argB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经测序鉴定后,以其为DIG标记探针,通过SouthernBlot分析钝齿棒杆菌A.S1.542与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argB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氨基酸序列95%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钝齿棒杆菌 argB基因 克隆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酶基因lu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夏蕾 饶志明 +2 位作者 沈微 方慧英 诸葛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对重组荧光素酶大肠杆菌菌株M15/pQE30-luc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研究。单因素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7.0,装液量为20%,2%的接种量,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添加10~30mmol/L的Mg2+,摇床转速为200r/min,37℃诱导3.5h酶的表达量最高。正交... 对重组荧光素酶大肠杆菌菌株M15/pQE30-luc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研究。单因素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7.0,装液量为20%,2%的接种量,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添加10~30mmol/L的Mg2+,摇床转速为200r/min,37℃诱导3.5h酶的表达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7.0,添加40mmol/LMg2+,接种量2%,装液量为20%时表达量最高,比酶活达1.63×108RF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荧光素酶 表达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克氏菌合成PTT原料PDO的影响及对DhaB的表达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季广建 聂玲燕 +4 位作者 陆信曜 宗红 宋健 方慧英 诸葛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149,共6页
为提高1,3-丙二醇(PDO)产量,加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产业化应用,考察了不同碳源对克雷伯氏菌合成PDO过程中碳流的影响和对关键酶DhaB的表达调控。结果表明:克雷伯氏菌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PDO;以甘油为单一碳源时,PDO的产量... 为提高1,3-丙二醇(PDO)产量,加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产业化应用,考察了不同碳源对克雷伯氏菌合成PDO过程中碳流的影响和对关键酶DhaB的表达调控。结果表明:克雷伯氏菌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PDO;以甘油为单一碳源时,PDO的产量仅为9 g/L,同时细胞生长受到一定抑制;而在甘油为底物的情况下,添加5 g/L的葡萄糖能够使菌体生物量提高66.7%,DhaB的转录上调20%,DhaB酶活提高64%,同时PDO产量提高1.5倍。可以认为混合碳源策略能够激活克雷伯氏菌PDO合成途径关键酶DhaB的表达,提高PDO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1 3-丙二醇 克雷伯氏菌 碳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和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对葡萄籽和枸杞功能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迎雪 陆信曜 +1 位作者 宗红 诸葛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42,共9页
植物发酵提取物(plant fermentation extract,PFE)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来源。将不同植物与布拉氏酵母和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制备PFE,考察对其活性成分和功能性的影响,探讨菌株与植物底物间的相互作用,为制备葡萄籽/枸杞PFE提供借鉴。结... 植物发酵提取物(plant fermentation extract,PFE)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来源。将不同植物与布拉氏酵母和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制备PFE,考察对其活性成分和功能性的影响,探讨菌株与植物底物间的相互作用,为制备葡萄籽/枸杞PFE提供借鉴。结果表明,葡萄籽和枸杞能够促进菌株分泌蛋白酶、脂肪酶、β-葡萄糖苷酶,进一步分解和/或转化植物底物提高其总酚、总黄酮、有机酸等活性物质含量,改变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显著提高其功能性。较未发酵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0.3~1.0倍,羟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0.4~1.6倍,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有显著改善(P<0.05),鼠李糖乳杆菌/枸杞PFE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均在16.0 mm以上。综上所述,微生物发酵能够提高植物原料中功能性活性物的提取效率,增强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抑菌活性。同时,发酵菌种和植物原料的特性对PFE特性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 鼠李糖乳杆菌 植物发酵提取物 抗氧化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