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甙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调节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学东 陈斌 +2 位作者 郑创义 刘钊勇 杜世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71-37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wal cells,BMSCs),采用常规培养液、成骨诱导液及含100 mg/L PNS的成骨诱导液培养,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wal cells,BMSCs),采用常规培养液、成骨诱导液及含100 mg/L PNS的成骨诱导液培养,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茜素红染色方法及ELISA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ALP活性、矿化结节的形成及RANKL的表达。结果骨诱导组、PNS组较培养液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而PNS组高于骨诱导组(P〈0.05);骨诱导组、PNS组ALP活性、钙结节形成高于培养液组(P〈0.01),PNS组高于骨诱导组(P〈0.05);骨诱导组、PNS组RANKL表达低于培养液组(P〈0.05),PNS组低于骨诱导组(P〈0.05)。结论BMSCs成骨诱导过程中,PNS可促进其成骨分化、下调其RANKL表达从而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骨髓基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 成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军 邢达 +2 位作者 杨迪武 向良忠 杨思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6-1331,共6页
骨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骨坏死治疗效果取决该病的早期诊断.X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及同位素骨扫描等一些传统的检查方法难以对骨坏死进行早期诊断,即使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 骨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骨坏死治疗效果取决该病的早期诊断.X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及同位素骨扫描等一些传统的检查方法难以对骨坏死进行早期诊断,即使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寻求一种简单易行、无创、价廉的早期诊断骨坏死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光声层析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对哺乳动物组织可产生高对比、高分辨率影像.为探讨光声层析成像对骨坏死早期诊断的可行性,应用脉冲激光产生的光声成像技术对早期动物股骨头坏死模型及人股骨头坏死标本进行图像重建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重建图像和股骨头坏死标本的部位、形状及尺寸完全吻合,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为0.3mm,表明光声层析成像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早期骨坏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成像 骨坏死 诊断 病理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映琼 邹翘璇 +2 位作者 陈淑贤 谢思斯 李晓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THA)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后外侧入路小切口患者45例48髋,经精心护理后与常规THA患者在手术切口、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早期活动方面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手术患者减少围手...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THA)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后外侧入路小切口患者45例48髋,经精心护理后与常规THA患者在手术切口、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早期活动方面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手术患者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及术后早期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THA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远期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润铭 邹育才 +3 位作者 林菁 赵资坚 刘梦璋 李维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连续观察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切除对改善关节损害及对生活质量的远期效果。方法1988-1997年中21例RA患者做24个膝关节滑膜切除。在术前、术后0.5年以及连续8年每年检查X光平片并用Larsen评分法评估骨破坏情况及健康评定... 目的连续观察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切除对改善关节损害及对生活质量的远期效果。方法1988-1997年中21例RA患者做24个膝关节滑膜切除。在术前、术后0.5年以及连续8年每年检查X光平片并用Larsen评分法评估骨破坏情况及健康评定问卷(HAQ)评分情况。结果滑膜切除术后关节损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有明显好转。在手术0.5年开始Larsen评分下降,1年时获得最好效果并至少能持续5年,此后再度出现关节损害。HAQ评分在术后0.5年出现最好效果并至少维持2年,术后4年恢复至术前水平并逐步恶化。结论膝关节滑膜切除不仅能阻止局部病变的进展,而且有利于改善关节周围骨破坏,提高生活质量。但在术后远期,随着滑膜组织增生再度出现关节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从临床上证实RA滑膜组织参与关节周围骨破坏和全身疾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切除术 关节损害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映琼 曾小芳 +2 位作者 候晓敏 陈静金 彭贤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0期910-9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行骶骨肿瘤切除加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15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胃肠道准备、会阴括约肌收缩和扩展训练;术后严密舰察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加强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行骶骨肿瘤切除加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15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胃肠道准备、会阴括约肌收缩和扩展训练;术后严密舰察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加强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经2~37个月随访,除1例患者因肿瘤肺转移死亡,其余病例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症状缓解。大小便正常。结论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在骶骨肿瘤切除加内固定术后的恢复及功能重建中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椎板切除并全颈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治疗急性多节段脊髓损伤
6
作者 杜世新 贾艳丽 +5 位作者 罗绍伟 邱开封 胡军 刘东昕 夏雪 王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弓根螺钉三维钉棒系统重建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7例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路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小关节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弓根螺钉三维钉棒系统重建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7例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路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小关节植骨融合、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根据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颈椎的标准侧位X光片、颈椎CT,以ASI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ASI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由于解剖的因素,应用颈椎弓根螺钉重建在术中较易损伤椎动脉。结论一期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序列是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颈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先天性马蹄足动物模型胚胎病理初步研究及病因学意义
7
作者 贾艳丽 杜世新 刘戈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33-735,共3页
目的分析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发生的原因。方法77只大白鼠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石蜡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建立CCF动物模型;应用光镜、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胎鼠后肢芽(... 目的分析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发生的原因。方法77只大白鼠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石蜡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建立CCF动物模型;应用光镜、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胎鼠后肢芽(后肢)、胸腰段脊髓。结果动物模型的CCF发病率为61.8%,距骨发育停滞,距骨、跟骨间重叠不良和跟骨内翻,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均有凋亡现象。结论CCF在胚胎发育期即有畸形,且程度随生长发育而逐步加重,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在胚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畸形 先天性 维甲酸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