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农业生产中综合气象观测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兵 张弢 王开锐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175-177,218,共4页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与气象环境紧密相连。综合气象观测作为获取气象信息的关键手段,其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数据支持。从农田...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与气象环境紧密相连。综合气象观测作为获取气象信息的关键手段,其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数据支持。从农田小气候监测到区域气象灾害预警,综合气象观测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当代农业生产中综合气象观测的具体应用,探讨了优化观测工作的有效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农业生产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昌县啤酒大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
作者 张敏 张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2期240-241,共2页
通过对永昌国家二级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啤酒大麦品种-干啤5号生长发育与平均气温、积温及日照等气象要素的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啤酒大麦生育期平均气温较高的年份,作物全生育期较短,反之亦然,符合植物生长规律;日照时数对啤酒大麦的相关性... 通过对永昌国家二级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啤酒大麦品种-干啤5号生长发育与平均气温、积温及日照等气象要素的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啤酒大麦生育期平均气温较高的年份,作物全生育期较短,反之亦然,符合植物生长规律;日照时数对啤酒大麦的相关性影响不显著,啤酒大麦成熟期只要≥0℃积温达到1936℃左右即可。通过对啤酒大麦生育期的分析,以便为科学进行农事活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生育期 分析 永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晓玲 陈玲 +1 位作者 张义海 王鹤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73-1381,共9页
沙尘天气是河西走廊东部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为提高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的预测、预报、预警水平,更好地预防沙尘灾害和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沙尘(包括浮尘、扬沙及沙尘暴)资料和四季平... 沙尘天气是河西走廊东部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为提高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的预测、预报、预警水平,更好地预防沙尘灾害和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沙尘(包括浮尘、扬沙及沙尘暴)资料和四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大风日、蒸发量、降水量、相对湿度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各强度沙尘日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沙尘日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海拔、地形地貌以及天气系统等影响,各强度沙尘日(除浮尘外)由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年代、年各强度沙尘日呈显著减少趋势,沙尘暴、扬沙、浮尘递减率分别为-2.436、-5.277、-5.719 d/(10 a),气候趋势系数均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年沙尘日的时间序列均存在着6~8 a的准周期变化.各强度沙尘日均为春季最多,秋季最少,且各季节沙尘日均呈显著减少趋势,递减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气候趋势系数均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各强度沙尘日月变化比较一致,高峰值出现在4月,低谷值出现在9月.气象因子对沙尘天气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季节气象因子对各强度沙尘日的影响相对一致,但不同的季节气象因子对各强度沙尘日的影响不一致.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是影响沙尘天气的主导因子,水分因子的影响较弱.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冷空气活动频次和强度减弱是沙尘日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转变是沙尘天气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日 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相关性 河西走廊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昌县藜麦种植的适宜性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弢 蒋菊芳 董吉德 《农学学报》 2021年第7期51-55,共5页
为掌握藜麦在永昌的适宜性和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2017—2019年永昌藜麦生育期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和土壤养分实测资料,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藜麦的生育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造成藜麦减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永昌藜麦全生育期为139天,... 为掌握藜麦在永昌的适宜性和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2017—2019年永昌藜麦生育期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和土壤养分实测资料,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藜麦的生育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造成藜麦减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永昌藜麦全生育期为139天,整个生育期内所需的平均积温为2363.9℃,4月下旬是藜麦的最佳播种期;种植藜麦后的土地,氮、磷、钾的减少幅度较大,对耕地质量存在不良影响;播期推迟、连阴雨天气、种植土地未进行倒茬都是造成藜麦减产的原因;藜麦的种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永昌地区 适宜性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昌县大樱桃种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弢 王桂芳 +1 位作者 张敏 钟存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02-204,共3页
为了对永昌县大樱桃种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根据大樱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农业气候相似原理,采用数理统计与气候分析方法对青海乐都和永昌六坝的地理气候条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永昌六坝满足樱桃种植所需的热量条件、日照条件,降水条件... 为了对永昌县大樱桃种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根据大樱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农业气候相似原理,采用数理统计与气候分析方法对青海乐都和永昌六坝的地理气候条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永昌六坝满足樱桃种植所需的热量条件、日照条件,降水条件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人工灌溉加以解决,永昌具备大樱桃种植的气候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当地不利气象条件,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大樱桃在永昌县的成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引种 气候条件 可行性 甘肃永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乌鞘岭基准气候站天气对自动气象仪器的影响及防护
6
作者 张发国 张爱萍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0期241-241,共1页
本文对乌鞘岭气象站自2002年自动化运行以来,自动仪器因雷暴、雨雾淞、沙尘、低温高湿天气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保证自动站正常运行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乌鞘岭天气 新型自动站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昌县气候特证分析及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
7
作者 张发国 段云峰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1期108-109,共2页
对永昌县近30a的气候变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其气温和降水的月际变化,并就灾害性天气事件提出防御对策。
关键词 永昌县气候 灾害性天气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大风气候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1 位作者 袁金梅 陈玲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1971—2010年4个气象站大风(≥6级,即10min平均风速≥10.8~13.8m/s)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大风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际大风日数总体呈...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1971—2010年4个气象站大风(≥6级,即10min平均风速≥10.8~13.8m/s)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大风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际大风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3—5月是大风的高发期,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4.8%~56.8%,其次是2月、6月和11月;各强度大风日数的变率较大,随着大风强度的增强,大风日数迅速减少;大风天气具有持续性特征,最大风速大多出现在持续大风时段内。采用2003—2007年逐日20时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按照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运用逐步回归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大风预报方程,并用双评分准则(CSC,couple score criterion)确定各季节各地大风预报全局最优的显著性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预报方程回代拟合率为66.7%~73.4%,预报准确率为58.8%~67.5%,达到了一定的预报水平,可为大风的业务预报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采用最大靠近原则确定了大风预报临界值和预报、预警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大风 气候特征 ECMWF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东南苹果生长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毛竹馨 李正昊 +1 位作者 张弢 王姝宇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8期51-53,共3页
为提升甘肃陇东南地区苹果产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结合该区域(天水、平凉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地丘陵地形及黄绵土等土壤特征,利用近10年气象站点数据(气温、降水、日照等)与典型果园苹果生长(物候期、新梢、果实发育... 为提升甘肃陇东南地区苹果产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结合该区域(天水、平凉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地丘陵地形及黄绵土等土壤特征,利用近10年气象站点数据(气温、降水、日照等)与典型果园苹果生长(物候期、新梢、果实发育)及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等)观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气象因子对苹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温超28℃会抑制光合与代谢,春季“倒春寒”、秋季早霜分别影响萌芽开花与果实发育;降水集中于夏季(占比60%),春旱、夏涝均不利生长;年日照时数下降,夏季减少最显著,而充足日照对果实糖分积累与着色至关重要。物候期、生长指标及品质指标均与气象因子显著相关,如萌芽期与3—4月均温负相关(r=-0.7),可溶性固形物与成熟期日照正相关(r=0.8)。此外,花期冻害(≤-0.2℃)、干旱、冰雹、暴雨为主要灾害,针对性提出熏烟、防雹网等防御措施。研究为该地区苹果科学管理与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南地区 苹果 生长动态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arDZN2型自动站与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弢 王润元 +2 位作者 丁文魁 李光明 毛竹馨 《农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了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为替代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永昌县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期间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 为了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为替代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永昌县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期间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取得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30 cm土层差值概率分布范围最小,数据一致性最好,30~40 cm、10~20 cm次之,在70~80 cm和90~100 cm 2个土层次表现较差.对比观测时段内自动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在各层均表现显著,认为GStarDZN2型自动站观测的资料可以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arDZN2型自动站 土壤湿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雷暴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晓玲 陈玲 +1 位作者 刘蓉 丁文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31,共9页
雷暴天气是河西走廊东部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利用1961-2013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雷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选取1991-2010年4~10月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 雷暴天气是河西走廊东部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利用1961-2013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雷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选取1991-2010年4~10月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对雷暴天气进行了环流分型,采用诊断方法、因子组合和日常的经验预报等方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物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构建了具有经验性的预报因子库,利用线性相关、经验预报和最大靠近原则等诊断分析方法建立了雷暴天气诊断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地势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南部天祝山区雷暴日数远大于其他各地,占雷暴总日数的40.6%,是河西走廊东部雷暴天气的多发地带。年、年代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天祝的递减趋势尤为显著,年雷暴日数的时间序列存在7~8 a的准周期变化;一年内6~8月是雷暴的高发期,雷暴日数共占年雷暴总日数的70.7%~78.4%。雷暴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一日内12~22时为雷暴多发时段,集中发生时段为13~17时,雷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0~40 min。雷暴的环流形势分为三类: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西风气流型,其中西北气流型最多。确定了各型雷暴预报模式的预报指标和阈值。诊断模式的预报准确率在75%以上,达到了一定的预报水平,填补了雷暴精细化预报的空白,可为雷暴的业务预报预警以及防雷减灾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分布特征 环流形势 短时临近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甘肃河西啤酒大麦种植气候区划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弢 徐正芬 +1 位作者 庞成 毛竹馨 《农学学报》 2015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为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大麦生产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啤酒大麦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为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大麦生产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啤酒大麦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旬-7月中旬)的平均温度及年日照时数4项气候要素作为啤酒大麦的气候区划指标,用甘肃河西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19810010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和1:25万地理信息资料,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推算模型,利用GIS技术和专家评分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大麦进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分为适宜、次适宜、不适宜3个区域。适宜区主要位于沿祁连山北麓一线和马鬃山附近地区12个县(区、市)海拔在1500-2200m之间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啤酒大麦 GIS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弢 李万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14-6717,6722,共5页
利用2005~2009年间金昌境内4个测风点的实测资料和气象站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对风能资源评估参数进行了计算,初步分析了金昌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芨岭滩和南山坡在10 m高度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分别为148.4和129.8W... 利用2005~2009年间金昌境内4个测风点的实测资料和气象站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对风能资源评估参数进行了计算,初步分析了金昌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芨岭滩和南山坡在10 m高度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分别为148.4和129.8W/m2,年有效风累积小时数均超过5 000 h,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速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50 m高度处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较10 m高处多70%。上述两地具有较为明显开发价值,适合建设大型风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参数 分布特点 开发利用 金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海贝 杨晓玲 +3 位作者 赵慧华 陈静 周华 乔琴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74-178,共5页
2022年8月2日夜间河西走廊东部出现了对流性短时强降雨、局地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对... 2022年8月2日夜间河西走廊东部出现了对流性短时强降雨、局地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对流性强降雨、局地暴雨天气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高、低空均为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区内。大的湿度条件、畅通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通道和水汽在本地辐合,为暴雨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层、地面辐合线的抬升以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上升运动是暴雨天气发生的动力机制;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是暴雨天气能量的释放过程;强烈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是对流增强、雨强增大的必要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强烈发展是暴雨强度较大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MICAPS 物理量 对流云团 突发性 河西走廊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近年气温和降水对梭梭物候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玲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8期228-229,共2页
依据民勤2008—2016年梭梭观测数据,分析了受气温、降水影响,梭梭每年物候期出现时间各不相同,最早、最晚相差6~16d。随着气温升高或降低,梭梭物候期持续日数缩短或延长;随着降水的增多,梭梭物候期持续日数延长。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梭梭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甘肃省乌鞘岭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琴 杨晓玲 +2 位作者 陈海贝 李正昊 陈静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05-111,共7页
利用196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鞘岭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鞘岭年代、年及四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升温的速度为冬季>夏季=年>秋季>春季,气候趋... 利用196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鞘岭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鞘岭年代、年及四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升温的速度为冬季>夏季=年>秋季>春季,气候趋势系数均通过了a=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升高趋势显著,21世纪以来气温升高尤为明显。月气温变率较大,气温最高月份在7月,依此向两端迅速递减,气温最低月份在1月,气温在1996年发生气候突变。乌鞘岭年代、年及四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增多的速度为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年降水量的气候趋势系数通过了a=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增多趋势显著,冬季降水量气候趋势系数通过了a=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增多趋势很显著。月降水量的变率也较大,降水量最多月份在8月,依此向两端迅速递减,降水量最少月份在12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5%。乌鞘岭降水在1977年和2002年出现了气候转折,没有发生气候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乌鞘岭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