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湖北省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1
作者 邓乐乐 郭生练 +1 位作者 王俊 向鑫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针对现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单一赋权和主观选择不确定性的局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融合单一赋权法生成指标权重,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获取贴近度,并对云模型进行优化... 针对现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单一赋权和主观选择不确定性的局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融合单一赋权法生成指标权重,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获取贴近度,并对云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湖北省汉江中下游地区8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上游高于下游,具有较强的聚集特征,空间分异性明显;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2020年最高,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以中等为主,部分年份达警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博弈论 云模型 汉江中下游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配置的稳健博弈研究
2
作者 韩琦 付湘 +1 位作者 张翔 赵小丹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以来汉江中下游径流量大幅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基于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准则,以生活、工业、农业3个用水部门水量分配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水资源配置稳健博弈模型,分析了中线工程调水前后各...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以来汉江中下游径流量大幅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基于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准则,以生活、工业、农业3个用水部门水量分配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水资源配置稳健博弈模型,分析了中线工程调水前后各主体水量分配满意度变化,并将稳健博弈模型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稳健博弈模型通过降低目标值来提高可靠性,得到的稳健均衡解劣于纳什均衡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用水部门整体水量分配满意度下降幅度为9.4%,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部门满意度分别下降4.9%、10.4%、12.9%;需水量最大的农业用水部门水量分配满意度目标值对稳健参数的变化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稳健博弈优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补偿调峰调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学山 黄馗 +3 位作者 石轩语 赵龙庆 刘丰硕 于洋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1,共8页
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协调高比例新能源与常规电站出力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电网调度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以含风光等新能源和梯级水电站的区域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水风光一体化下梯级水电站对风光... 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协调高比例新能源与常规电站出力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电网调度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以含风光等新能源和梯级水电站的区域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水风光一体化下梯级水电站对风光等新能源与其他水电站等变化出力进行中长期补偿调峰调度研究,分别建立了以年、月、旬为计算期,以月、旬、日为计算时段的序贯补偿调峰调度模型,并应用DDDPSA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新能源占比较高的广西电网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实例研究表明,梯级水电站与风光等新能源进行补偿调峰调度可以充分发挥新能源和梯级水电站的优势,提高电网中长期补偿调峰能力。研究方法可为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区域电网开展梯级水电站的补偿调峰优化运行,提高电网科学管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梯级水电站 补偿调峰 DDDPSA算法 广西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与清江梯级水库群协同防洪优化调度研究
4
作者 赵辉 朱语欣 +3 位作者 刘园 黄斌 庞树森 黄迪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3,93,共9页
针对复杂洪水地区组成下三峡与清江梯级水库协同防洪问题,选取三峡与清江流域的不同洪水地区组成作为调度模型输入,以上游防洪安全和下游防洪安全为目标,建立了三峡和清江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NSGA-II算法进行... 针对复杂洪水地区组成下三峡与清江梯级水库协同防洪问题,选取三峡与清江流域的不同洪水地区组成作为调度模型输入,以上游防洪安全和下游防洪安全为目标,建立了三峡和清江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NSGA-II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1969年、1981年、1998年典型年设计洪水调度结果显示,相较三峡大洪水和清江大洪水情景,流域性大洪水情景下清江防洪库容投入时机更早;与实际调度方案相比,2020典型年的协调调度方案中,三峡调洪高水位降低了5.0 m,超额洪量减少了56.2亿m^(3),枝城、城陵矶的洪峰流量分别提高了2603、1035 m^(3)/s,三峡水库末水位降低了4.2 m,协同调度的防洪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防洪库容 多目标优化 三峡水库 清江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协同式风险评估方法
5
作者 肖特 李典庆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5-1343,共9页
空间变异性是岩土材料的固有属性,给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在随机有限元法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结合多模型效率和精度优势的协同式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随机模拟样本空间建立简单模型和复杂模型的内在联系,不仅能灵... 空间变异性是岩土材料的固有属性,给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在随机有限元法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结合多模型效率和精度优势的协同式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随机模拟样本空间建立简单模型和复杂模型的内在联系,不仅能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岩土体空间变异性,同时能实现既高效又准确的风险评估。通过基坑、浅基础、边坡等3个典型岩土工程算例验证了协同式风险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其计算效率较传统随机模拟方法提高了数个量级,为复杂工程定量风险评估提供切实可行的工具。岩土体三维空间变异性会显著影响岩土工程的失效模式、可靠性和风险,协同式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合理考虑这些影响,极大促进随机有限元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多模型协同策略可以推广应用于贝叶斯更新、最优化等诸多目标明确的随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空间变异性 可靠性分析 风险评估 多模型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碳减排的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6
作者 周研来 宁志昊 何鋆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202,共9页
考虑到当前梯级水库蓄水调度研究尚未开展碳减排调度,基于碳排放因子法提出了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调度模型,制定了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并以防洪风险最小化、发电量最大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求解调度... 考虑到当前梯级水库蓄水调度研究尚未开展碳减排调度,基于碳排放因子法提出了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调度模型,制定了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并以防洪风险最小化、发电量最大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求解调度模型推求了梯级水库蓄水期优化调度方案,在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梯级水库开展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行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集在防洪库容占用率为0~4.92%的情况下,发电量提升了7.23~40.26亿kW·h/a(0.65%~3.60%),弃水量减少了15.82~55.03亿m^(3)/a(6.45%~22.43%),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38.55~45.63 Gg CO_(2e)/a(8.33%~9.85%),碳排放强度降低了0.39~0.47 kg CO_(2e)/(MW·h)(9.49%~11.44%),显著提升了梯级水库的发电量、抗旱供水能力并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成果为实现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碳调度 蓄水调度 碳排放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程调度系统拓扑设计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琪 黄瑶 +2 位作者 周超 罗斌 唐海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0,共7页
当前已建的水工程调度系统大多都依托所面向的流域进行开发,而对于不同类型流域缺乏兼容性良好的一致性设计。为此,研究了一种采用图数据库的水工程调度系统拓扑设计方法来对各种类型流域进行一致性描述。该方法通过CQL语言定义了以“节... 当前已建的水工程调度系统大多都依托所面向的流域进行开发,而对于不同类型流域缺乏兼容性良好的一致性设计。为此,研究了一种采用图数据库的水工程调度系统拓扑设计方法来对各种类型流域进行一致性描述。该方法通过CQL语言定义了以“节点-属性-边”为核心的拓扑描述,并和基础树结构拓扑定义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其特点和优势;在该拓扑设计方法的前提下,进一步设计了拓扑驱动引擎,通过数据处理、任务调度、并行计算等主要核心技术要点进行了实践;以此研究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可适应各种类型流域拓扑形式的水利专业决策平台,为水工程调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最后针对不同流域水系水工程调度的不同特点,在长江流域、沂沭泗流域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水工程调度系统在不同流域中的适应性,进一步支撑数字孪生流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程调度 系统架构 拓扑结构 数字孪生流域 长江流域 沂沭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模拟器在数字流域建设及水电预报调度能力提升中的应用与展望
8
作者 夏军 骆文广 +2 位作者 佘敦先 唐国强 叶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国在流域尺度下水电预报与调度的能力,亟需加快推进以水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数字流域体系建设,其中“流域模拟器”作为核心支撑工具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方法】依托长江流域的典型应用实践,围绕水系统科学与... 【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国在流域尺度下水电预报与调度的能力,亟需加快推进以水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数字流域体系建设,其中“流域模拟器”作为核心支撑工具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方法】依托长江流域的典型应用实践,围绕水系统科学与流域模拟技术在水利水电调度管理及极端水文事件应对中的关键价值,系统论述了“长江模拟器”(典型流域模拟器平台)的研发背景、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成效。该平台集成水文监测、实时感知与模型耦合等核心技术,构建覆盖多尺度的流域水系统的动态模拟与预报体系,实现对复杂流域水文演变过程的模拟与预判。【结果】实际应用表明,流域模拟器能够通过观测与多模式耦合显著提升中长期水文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和增加减少不确定性的系统模拟能力,增强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的科学性与响应时效,尤其在应对极端洪涝与干旱等突发水文事件中展现出有效的决策支持和风险防控能力。【结论】中国的应用实践表明,流域模拟器驱动下的数字流域建设能够提升水文预报与水库群联合调度的精度与协同效率,在应对极端水文变化环境下展现系统的适应性与运行韧性。展望未来,应聚焦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水系统演变与不确定性等挑战,推进复杂“河-库”水系统模拟器的集成研发,深化多目标水库群优化调度大模型的体系构建,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与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不断推动流域模拟器在数字流域体系中的深入应用与能力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水系统科学 流域模拟器 流域智慧管理 风险评估 长江流域 数字孪生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损失的重大水电工程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9
作者 井沛然 盛金保 +2 位作者 胡铁松 郭利丹 董凯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4-1198,共15页
重大水电工程可持续开发运行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因此,如何量化工程建设运行所造成的多重损失对重大水电工程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损失的可持续性能值评估模型(ESMSEEL),将... 重大水电工程可持续开发运行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因此,如何量化工程建设运行所造成的多重损失对重大水电工程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损失的可持续性能值评估模型(ESMSEEL),将水电开发运行造成的社会损失、经济损失和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作为能值分析的关键组分集成到能值核算账户中。以三峡工程为研究对象,对1993-2022年30年间三峡工程系统可持续性的时间演变规律与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入库径流化学势能(2.77×10^(24)sej)和能值损失(1.48×10^(24)sej)是三峡工程系统的主要投入项,分别占能值总投入的52.1%和27.9%。防洪功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27×10^(24)sej),占能值总产出的35.2%。2)移民安置补偿、运行期水污染、鱼类生物多样性损失和泥沙淤积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损失项,分别占能值总损失的77.7%、8.8%、5.5%和2.5%。3)能值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表明,三峡工程系统可持续性波动上升,可持续性指数(IESI)的变化趋势与三峡工程以及长江流域水旱实际情况一致,即径流总量偏丰(枯)的年份IESI值相对较高(低)。因此,在实现水电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损失是促进长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研究结果为在水电工程尺度上理解人-水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重大水电项目可持续性评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重大水电工程 水资源 可持续管理 损失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光的梯级水电站日内序贯补偿优化调度研究
10
作者 黄馗 龚腾炫 +2 位作者 艾学山 董前进 赵龙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2,152,共9页
区域电网在水风光一体化运行中梯级水电站的日内补偿优化调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广西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比例高,对承担补偿调节功能的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电网日前计划和实时调度工作过程,以... 区域电网在水风光一体化运行中梯级水电站的日内补偿优化调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广西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比例高,对承担补偿调节功能的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电网日前计划和实时调度工作过程,以梯级水电站补偿优化调度为目的,构建了日前、4 h和15 min三个优化调度模型,根据风光预测出力过程开展风光水日内序贯补偿优化调度研究,得出:在风光出力85%置信区间时,研究区内风光水无失负荷风险,但有一定的弃电风险,其中枯水期可能风光弃电量为441 MWh,可能弃电率为0.92%,汛期可能风光弃电量为11.2 MWh,可能弃电率为0.01%。研究为含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的梯级水电站调度提供了日内与实时补偿优化调度方法,对促进新能源消纳、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水库调度 风光水一体化 日内序贯补偿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互补系统多资源场景生成研究
11
作者 雷鸿萱 宋子达 +6 位作者 张玮 余意 曹辉 蒋定国 李俊贤 王锦瑞 刘攀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9,共11页
为解决现有场景生成研究较少关注高维变量与极端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高维耦合场景生成方法。描述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基于资源时空相关性矩阵,采用多序列一阶自回归模型模拟得各类资源的高维耦合... 为解决现有场景生成研究较少关注高维变量与极端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高维耦合场景生成方法。描述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基于资源时空相关性矩阵,采用多序列一阶自回归模型模拟得各类资源的高维耦合基础场景集;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典型场景;以资源总发电潜力不利为原则,设置不同资源的权重,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极端场景。以某水风光互补系统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与风速之间存在互补性,风光资源呈正相关;模拟的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序列保持了实测序列的统计特征与时空相关性,所得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可为极端水文气象条件下水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 不确定性 场景生成 极端场景 时空相关性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发电量和调峰目标的竞争关系研究模型与方法
12
作者 魏艳清 柳迪 +3 位作者 吴红峰 刘建锋 刘丰 邹小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调峰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时,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目标从发电量最大逐步向调峰转变,以缓解剩余负荷不稳定、火电机组频繁启停等问题。然而,中长期调度中发电量和调峰目标之间...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调峰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时,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目标从发电量最大逐步向调峰转变,以缓解剩余负荷不稳定、火电机组频繁启停等问题。然而,中长期调度中发电量和调峰目标之间的竞争协同关系尚不清晰。为此,对比了以剩余负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的调峰模型和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电量模型,在福建省古田溪梯级水电站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①调峰目标和发电量最大目标存在竞争关系,调峰模型可以在提高余荷均方差平稳性的同时,对发电量的减损较少,其相比电量模型更具优势;②入库流量与均方差和发电量间斜率成反比,入库流量越大则斜率越大,即调峰模型的优势变得更加显著。研究可为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选取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升梯级水电站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中长期调度 剩余负荷 调峰 最大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爆破超大块控制技术
13
作者 谭展志 张光辉 +2 位作者 陈明 张家托 程远龙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2,157,共7页
爆破施工中大块率过高会导致爆破、破碎和运输的综合成本急剧增加,对爆破大块进行控制意义重大。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完整硬质岩爆破时爆破区域出现了“盖板”现象,爆破区域表层大块尺寸达到6 m×5 m×2.5 m。通过理论分析爆破... 爆破施工中大块率过高会导致爆破、破碎和运输的综合成本急剧增加,对爆破大块进行控制意义重大。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完整硬质岩爆破时爆破区域出现了“盖板”现象,爆破区域表层大块尺寸达到6 m×5 m×2.5 m。通过理论分析爆破大块形成机制,表明炮孔堵塞质量是爆破超大块形成的关键原因。原爆破方案中炮孔堵塞长度过长导致了装药重心太低,爆破孔上部爆破能量分布过少,从而形成“盖板”现象。提出了基于堵塞质量优化的超大块控制措施:采用“分时分段”解算模型和允许堵塞结构部分冲出炮孔的“运移式”堵塞长度设计原则,将炮孔堵塞长度从3~4 m优化至2.1~2.4 m;采用去除杂质的岩屑作为堵塞材料。将优化的方案应用到后续爆破施工过程中后未再出现“盖板”现象、大幅度降低了爆破大块率和节约了破碎成本。研究成果可为爆破施工中爆破块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硬质岩 爆破 超大块 堵塞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宜 慈晓虎 +2 位作者 杨冰 张利平 夏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6,共9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升城市群水资源绿色效率是保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传统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中引入“绿色发展”概念,构建了水资源绿色效率评价指标方法体系,通过利用超效率EBM-DEA模...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升城市群水资源绿色效率是保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传统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中引入“绿色发展”概念,构建了水资源绿色效率评价指标方法体系,通过利用超效率E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水资源经济效率受GDP变化影响较大,水资源环境效率和绿色效率的测度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2009—2020年间,通过各城市圈对比发现,武汉城市圈的水资源绿色效率始终高于环鄱阳湖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2)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也高;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充沛地区用水效率略低于水资源贫乏地区;高速的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绿色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需坚持走绿色、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绿色效率 长江中游城市群 超效率EBM-DEA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减排的梯级水库消落期多目标水碳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颖 周研来 鲁圆圆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提出基于碳减排的梯级水库消落期多目标水碳调度模型,将碳排放因子法应用于梯级水库水碳调度研究,为梯级水库消落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以发电量最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算法求解模型,并以金沙江中下游6... 提出基于碳减排的梯级水库消落期多目标水碳调度模型,将碳排放因子法应用于梯级水库水碳调度研究,为梯级水库消落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以发电量最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算法求解模型,并以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现行调度方案,在丰、平、枯不同水文情景下,发电效益最佳方案可使梯级水库年发电量提高44.3~75.9亿kW·h,增长率为4.0%~5.2%;碳减排效益最佳方案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CO_(2)当量)37.5~42.5 Gg/a,降低4.2%~4.7%;协调调度方案可提高年发电效益36.4~73.8亿kW·h(增长率3.2%~5.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CO_(2)当量)36.3~41.4 Gg/a,降低4.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碳调度 消落调度 多目标优化 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刷及整治工程叠加作用下武汉河段滩槽调整特征与成因
16
作者 章广越 谈广鸣 +2 位作者 张为 尹志 王静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44,共16页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武汉河段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全河槽冲刷量的90.4%,断面趋向窄深化,河相系数减小。不同江心洲及汊道冲淤出现差异性调整,2001—2021年,铁板洲和白沙洲洲体面积分别减少了63.1%和61.5%,潜洲和天兴洲洲体面积分别增大了212.3%和14.5%;2013年后,铁板洲左右汊均冲,天兴洲汊道左淤右冲。②来沙量锐减,河床以0.125 mm≤d<0.25 mm的细沙居多,抗冲性较弱,是冲刷加剧的先决条件;三峡水库的削峰补枯作用加剧了枯水倾向汊河的冲刷幅度;整治工程改变了滩槽冲淤的横向分布,是江心洲差异性调整的主导因素,也是天兴洲保持左淤右冲的重要原因。③三峡水库蓄水前,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强;三峡水库蓄水后,来沙减少和中水期时间延长导致洲滩冲刷萎缩,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变弱;整治工程实施后,工程保持了心滩稳定且其缓流滞沙效应提高了抗冲性,心滩淤长的同时限制了边滩发育,叠加来沙进一步减少,边滩之间、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进一步变弱,边滩与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再次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调整 水沙变化 整治工程 洲滩联动 武汉河段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温室气体管控的汉江中下游水工程群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琪 周研来 +3 位作者 朱迪 林凡奇 周颖 宁志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5-906,共12页
针对现有的水工程调度研究缺乏考虑温室气体管控目标,构建面向温室气体管控的水工程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高效求解调度模型,推求考虑温室气体管控、... 针对现有的水工程调度研究缺乏考虑温室气体管控目标,构建面向温室气体管控的水工程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高效求解调度模型,推求考虑温室气体管控、水华防控与发电调度目标的Pareto前沿解集,解析调度目标之间的协同与竞争关系,以汉江中下游2017—2021年枯水期的水华事件为实例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气体管控目标同水华防控、发电调度目标均呈现竞争关系;相比常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可增加发电量0.3亿kW·h(增幅4.5%)、可减少温室气体净排放CO_(2)当量1.56 Gg(减幅1.2%),协调方案的三目标效益均更优;协调方案可有效提升水工程综合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实现碳减排与河流水环境水生态保障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温室气体 水工程 智能算法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四水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 被引量:5
18
作者 苑如玮 王浩 +2 位作者 刘攀 杨翊辰 王亚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80,共7页
针对多防洪控制点的混联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中防洪目标难以协调的问题,构建了以多流域协调条件下合成洪水洪峰流量最小为目标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逐次渐进算法(POA-SA)优化求解。在洞庭湖四水流域开展实例研究,基... 针对多防洪控制点的混联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中防洪目标难以协调的问题,构建了以多流域协调条件下合成洪水洪峰流量最小为目标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逐次渐进算法(POA-SA)优化求解。在洞庭湖四水流域开展实例研究,基于防洪需求及各水库的特性,以四水流域下游尾闾控制站洪峰流量最小和四水汇流至洞庭湖的合成洪水洪峰流量最小为目标,提出典型年四水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①针对1998年和2017年两场洪水,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后的四水合成汇入洞庭湖的洪峰削峰率比四水单独优化调度分别提高了9.4%和4.5%;②资水的柘溪水库和沅江的五强溪水库通过补偿调节,较好地实现了入湖洪水的错峰。对洞庭湖四水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可以保障四水流域自身防洪安全,并为洞庭湖防洪减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防洪调度 大型水库群 优化调度 洞庭湖流域 四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项调查法和SWAT模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延旋 胡铁松 +2 位作者 王镜淋 吴凤燕 王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5,共12页
现状下垫面条件下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是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但下垫面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常常改变了水文循环过程,给水资源评价带来系统性偏差与较大的不确定性。以浠水流域为实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和SWAT模型相结合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即根据... 现状下垫面条件下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是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但下垫面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常常改变了水文循环过程,给水资源评价带来系统性偏差与较大的不确定性。以浠水流域为实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和SWAT模型相结合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即根据水文站与水库位置关系建立不同水量平衡方程进行径流还原,利用与现状下垫面条件相近年份的还原后的径流数据进行参数率定与验证,并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长系列天然径流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仅采用分项调查法还原后的水文站降水-径流关系的一致性存在明显偏差;而通过构建基于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SWAT模型,各水文站径流模拟值的降水-径流相关性优于还原值,且不同时期降水-径流关系一致性得到显著改善,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修正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开展水资源规划、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项调查法 SWAT模型 天然径流还原 一致性修正 水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减排的水库多目标提前蓄水调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志昊 周研来 +2 位作者 林凡奇 周颖 罗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8-307,I0038-I0040,共13页
针对当前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研究尚未考虑碳减排问题,本文基于水库碳排放和有机碳埋藏因子法,构建了考虑碳减排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模型,采用基于熵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提前蓄水调度方案进行了多目标评价,以优选调度方案,... 针对当前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研究尚未考虑碳减排问题,本文基于水库碳排放和有机碳埋藏因子法,构建了考虑碳减排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模型,采用基于熵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提前蓄水调度方案进行了多目标评价,以优选调度方案,在三峡水库开展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从9月1日起蓄,于9月30日逐步蓄至167 m的调度方案最优,相较于原设计方案,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29.91亿kW·h(8.80%),弃水量减少26.03亿m^(3)(27.51%),碳排放量减少69.26亿g(3.94%),有机碳埋藏量增加1.93亿g(1.28%),温室气体的CO_(2)碳当量减少235.48亿g(3.85%),提前蓄水方案可显著提升三峡水库发电量、供水保障能力和减少碳排放量。本研究为水库提前蓄水的水碳协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前蓄水 碳通量 水碳调度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