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病条辨》中姜汁应用浅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章新根 唐仕欢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8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姜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惠敏 罗辉 +1 位作者 刘兆兰 高京宏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中医主要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时应该遵循3个原则:保持辨证论治的特色,尊重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改良和创新循证医学方法。目前用于辨证论治疗... 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中医主要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时应该遵循3个原则:保持辨证论治的特色,尊重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改良和创新循证医学方法。目前用于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报告、定性研究。这些常用的循证医学方法在辨证论治疗效评价领域中的应用,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但能够为有针对性、客观地评价辨证论治疗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章新根 熊卫红 蔡海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574-575,共2页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是脑神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气滞、痰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功能失调是所有病机共同拥有的主线;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脏或某一腑,应以某一脏或某一腑为主,兼顾其他脏腑,结合四...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是脑神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气滞、痰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功能失调是所有病机共同拥有的主线;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脏或某一腑,应以某一脏或某一腑为主,兼顾其他脏腑,结合四诊,根据病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达到治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脑神失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3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京宏 任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0例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班患者凉血解毒中药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局部水肿、结节、红斑、丘疹和紫癜积分。结果治疗后患者...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0例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班患者凉血解毒中药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局部水肿、结节、红斑、丘疹和紫癜积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局部水肿、结节、红斑、丘疹和紫癜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7.0%,治愈率为63.3%。结论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 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 血沉 C反应蛋白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治验7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京宏 姚佳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回顾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资料,避免其误诊误治。方法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以自拟四叶宣解汤宣化清解、活血散结,兼祛风寒湿邪。结果 7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中,5例疮口愈合,2例死亡,其中1例确诊为白血病,... 目的回顾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资料,避免其误诊误治。方法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以自拟四叶宣解汤宣化清解、活血散结,兼祛风寒湿邪。结果 7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中,5例疮口愈合,2例死亡,其中1例确诊为白血病,1例未确诊原发疾病者转外院治疗后死亡。结论坏疽性脓皮病常合并其他疾病,皮损程度较重,病程长,经年不愈,易被误诊。在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解毒化瘀散结、祛风寒湿邪中药可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瓜藤缠 毒瘀互结 四叶宣解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海英 章新根 熊卫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60-961,共2页
抑郁症病位在脑,五脏皆参与情绪的调节,临床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应以脑(神)—心(神)—五脏(神)情志调节系统为基础,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皆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 抑郁症 病因病机 五脏 五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味“咸”论述之发挥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海英 章新根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7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味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