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设备述评
1
作者 柯薇 黄奕飞 +1 位作者 李照 邓中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3,共7页
介绍2024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及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及技术特征。重点分析参展经编机与整经机、经编设备配件的核心技术特点,包括:超大针距横移控制技术、智能生产管理与远程服务系统、经编高机号精密加工技术... 介绍2024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及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及技术特征。重点分析参展经编机与整经机、经编设备配件的核心技术特点,包括:超大针距横移控制技术、智能生产管理与远程服务系统、经编高机号精密加工技术、宽幅化与高效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运用到经编设备上,极大提高了经编机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经编企业在经编机的制造水平上有明显提升,在设备数智化方面也得到显著加强,数字纺织、智慧纺织、精密加工制造进一步实现,并提出我国经编机应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会 ITMA 纺织机械 经编机 高机号 智能化 超宽幅 盘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发明传统观点的再解读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4,共7页
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机械发明,国内外历史学界、技术史学界、纺织学界有诸多错误和误解,造成一些谬误一再流传。基于对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文献、图片、视频的调查和鉴别,研究认为:飞梭装置具有投纬、打... 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机械发明,国内外历史学界、技术史学界、纺织学界有诸多错误和误解,造成一些谬误一再流传。基于对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文献、图片、视频的调查和鉴别,研究认为:飞梭装置具有投纬、打纬的二合一特性,并且详细阐明其操作过程;珍妮纺纱机是纺纱技术史上的一次"退化",但却是工业史上的一次革命,虽然它提高了纺纱速度却没有提高纺纱质量,最终只能昙花一现;水力纺纱机的图像信息和1785年水力织布机专利的图像信息都与其相关表述存在着矛盾之处。通过研究,试图对这些文字和图像信息进行系统梳理,以期真实展现这段技术史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工业革命 纺织机械 传统观点 再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结构三维纺织品的复合工艺开发 被引量:5
3
作者 龚小舟 华婷 +1 位作者 裴鹏英 李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69,77,共6页
针对具有蜂窝状结构的三维纺织品在复合工艺中存在难以成型、脱模困难的问题,拟采用对传统手糊工艺和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对这种结构的纺织品进行复合工艺的新开发。在上述2种传统复合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不... 针对具有蜂窝状结构的三维纺织品在复合工艺中存在难以成型、脱模困难的问题,拟采用对传统手糊工艺和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对这种结构的纺织品进行复合工艺的新开发。在上述2种传统复合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材质的支撑物将平面织物塑造成立体结构的蜂窝材料或对树脂注入口的位置、数量进行调整,制备出5组试样。结果表明:采用手糊工艺制成的蜂窝结构复合材料的厚度误差可达60%以上,得不到理想的试样;但采用VARTM工艺再结合石蜡作为结构内部支撑材料并采用水浴加热,可成功地制备出蜂窝结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结构织物 手糊工艺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复合材料 三维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成语中的纺织考 被引量:9
4
作者 夏克尔.赛塔尔 李斌 +1 位作者 李强 杨小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4,共6页
中国古代成语中蕴藏着大量纺织信息,里面既包涵着丰富的纺织工艺信息,也包涵着灿烂的纺织文化信息,它们很多表征着纺织工艺和纺织文化的来源,此外还有些信息存在着一些对纺织工艺的误解。以古代成语中的纺织信息为线索,一方面试图考证... 中国古代成语中蕴藏着大量纺织信息,里面既包涵着丰富的纺织工艺信息,也包涵着灿烂的纺织文化信息,它们很多表征着纺织工艺和纺织文化的来源,此外还有些信息存在着一些对纺织工艺的误解。以古代成语中的纺织信息为线索,一方面试图考证各种纺织工艺的根源和流变,对一些纺织工艺的断代进行再断代;另一方面站在纺织技术史的维度,对古代成语的相关纺织信息进行再检审,以期勘误成语中的纺织工艺信息表达之失;最后探讨了成语中纺织文化的表征,展示了中国古代纺织文化的灿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成语 纺织工艺 纺织文化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纺织品纤维与木浆配抄纸的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孟静 黄良辉 +1 位作者 徐卫林 姚翔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探讨废弃纺织品作为原料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按照原料和颜色深浅把废弃纺织品分为4类:合成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深色)、纯棉纤维(浅色),将原料经粉碎工序加工成散纤维,分别与木浆配抄成手抄纸,分... 为探讨废弃纺织品作为原料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按照原料和颜色深浅把废弃纺织品分为4类:合成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深色)、纯棉纤维(浅色),将原料经粉碎工序加工成散纤维,分别与木浆配抄成手抄纸,分析了配抄纸的各项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手抄纸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透气度为91.70~100.00μm/(Pa·s),是木浆(对比样)手抄纸的9.6~10.44倍;力学性能低于木浆手抄纸,是木浆手抄纸的27.8%~55.6%;废弃纺织纤维与木浆配抄纸的白度与纺织品纤维原来的颜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纺织品 配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纺织在中国原始及奴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饶崛 徐卫林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136,共7页
本文以绳的利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原始纺纱工具纺轮的统计及《周礼》《尚书》《史记》等反映中国原始及奴隶社会生活的相关著作、文献为基点,分析纺织在中国原始及奴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结果表明,纺织在原始及奴隶社会... 本文以绳的利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原始纺纱工具纺轮的统计及《周礼》《尚书》《史记》等反映中国原始及奴隶社会生活的相关著作、文献为基点,分析纺织在中国原始及奴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结果表明,纺织在原始及奴隶社会对于火的获得、复合工具的开发利用、陶器制作、文字记录、国家赋税、商品交换、原始崇拜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贡献作用,是原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原始及奴隶社会时期的纺织为后期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及路径,为人类生活的稳定、产业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纺织 生活 地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述评 被引量:6
7
作者 邓中民 王健恺 +2 位作者 梁艺馨 胡灏东 柯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7,共4页
介绍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及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和技术特征。概述参展经编机与整经机、经编产品软件设计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智能云技术、超宽幅、新型经编机材料、新型导纱机构、电子温控技术等各种运... 介绍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及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和技术特征。概述参展经编机与整经机、经编产品软件设计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智能云技术、超宽幅、新型经编机材料、新型导纱机构、电子温控技术等各种运用到经编设备上的新型创新技术,有效提高了经编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外观质量。结果表明,我国经编机制造企业制造能力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其编织速度、机电一体化程度均有了较显著提高,制造精度、稳定性等与国外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并提出我国经编机发展方向,即移动互联、智慧纺织、自动化控制、软件系统集成等智能制造、5G互联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会 ITMA 纺织机械 经编机 智能云技术 超宽幅 新型贾卡 CA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9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经编机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柯薇 邓中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8,共5页
介绍第19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经编机和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及技术特征。概述参展经编机和整经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推出了超宽幅的经编机,在编织速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提升了国产经编机的竞争力;经编机所生产产... 介绍第19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经编机和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及技术特征。概述参展经编机和整经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推出了超宽幅的经编机,在编织速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提升了国产经编机的竞争力;经编机所生产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新型贾卡导纱结构的推出展示了中国经编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会 纺织机械 经编机 超宽幅 电子技术 新型贾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邓中民 傅宇轩 +1 位作者 刘雪亭 柯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0,共5页
介绍2022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及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和技术特征。概述参展经编机与整经机的主要技术特点,比如高速化、智能化、超宽幅等,并且绝大多数经编机都使用了电子数控技术,其机电一体化水平显著增强。... 介绍2022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经编机及整经机的参展情况和技术特征。概述参展经编机与整经机的主要技术特点,比如高速化、智能化、超宽幅等,并且绝大多数经编机都使用了电子数控技术,其机电一体化水平显著增强。结果表明,我国经编机制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智慧纺织、软件集成、自动化纺织正在逐渐实现,并提出我国经编机制造企业应进一步提升经编设备智能程度,令经编机真正实现智能化、高速化、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会 ITMA 纺织机械 经编机 高速化 智能化 超宽幅 电子数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在间位芳纶染色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余 王若儒 +3 位作者 钱俊 丁致家 曹根阳 叶冬茂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6,22,共6页
针对间位芳纶纤维筒子纱还原染料浅色染色后存在浮色严重和难清洗的问题,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染色间位芳纶纤维的清洗后处理。优化的超声波氧化清洗工艺为:30%过氧化氢溶液3 g/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通过考察清洗工艺处理前后... 针对间位芳纶纤维筒子纱还原染料浅色染色后存在浮色严重和难清洗的问题,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染色间位芳纶纤维的清洗后处理。优化的超声波氧化清洗工艺为:30%过氧化氢溶液3 g/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通过考察清洗工艺处理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色牢度,结果发现与常规清洗工艺相比,超声清洗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染色纤维的表面浮色,洗后纤维耐皂洗色牢度达4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达到3级;且对染色纤维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清洗 间位芳纶 还原染料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伟邦 方资元 +1 位作者 陈西广 伍飞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8-327,共10页
羧甲基壳聚糖(CMCs)是一类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一种亲水性新型高分子多糖材料,具备亲水、保湿、抗菌、抗氧化、螯合、吸附等多功能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综述了CMCs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 羧甲基壳聚糖(CMCs)是一类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一种亲水性新型高分子多糖材料,具备亲水、保湿、抗菌、抗氧化、螯合、吸附等多功能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综述了CMCs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理化及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组织工程、伤口愈合、药物递送、生物成像与传感、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指出CMCs生物医用材料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CMCs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学特性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捻纺的嵌入式低扭矩复合纱性能分析
12
作者 张瑞成 张文清 +3 位作者 吕哲 许多 刘可帅 徐卫林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分析了长丝与粗纱在不同间距下对2种自捻纱成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式异相自捻纱性能普遍优于同相自捻纱;随着长丝与粗纱间距增大,长丝包缠角度变大,对短纤维的束缚作用增强,提高了纤维强度利用率和成纱均匀度;当长丝与粗纱间距过大时,长丝对短纤维内外转移的调控作用减弱,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条干均匀度恶化;在2 mm间距时嵌入式自捻纱综合性能更优,异相自捻纱与同相自捻纱的断裂强度分别为9.79和6.63 cN/tex,条干CV值分别为19.16%和20.93%,3 mm毛羽数量分别为119根/(10 m)和102根/(10 m);嵌入式自捻纱充分利用长丝连续性和受力均匀性平衡退捻力矩,有效降低了复合纱线的残余扭矩(≤1个扭结/(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捻纺 嵌入式复合纱 低扭矩 纱线结构模型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结构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力一颖 韦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0-64,共5页
螺旋结构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纤维材料,凭借其独特的三维螺旋结构以及优异的伸长率和弹性特性,在吸附过滤、柔性电子设备、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总结了螺旋结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螺旋结构纤维材料在不同领域的... 螺旋结构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纤维材料,凭借其独特的三维螺旋结构以及优异的伸长率和弹性特性,在吸附过滤、柔性电子设备、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总结了螺旋结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螺旋结构纤维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随着对螺旋结构理解的不断深化,螺旋结构纤维材料在医疗诊断、组织工程和传感等领域有望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展现出极具吸引力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结构 纤维材料 吸附过滤 柔性电子设备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织物在多综眼织机上的提综规律
14
作者 王家轩 欧阳屹伟 +2 位作者 柴英 宋瑶 龚小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5,共9页
为了便捷地运用多综眼织机,实现参数的灵活调控与层数的自由配置,在多综眼织机织造的基础上,将三维机织物具体分为贯穿正交机织物、层间正交机织物、正交角联锁以及层间角联锁4种不同类型。在分区穿综法的理论框架下,对三维机织物的经... 为了便捷地运用多综眼织机,实现参数的灵活调控与层数的自由配置,在多综眼织机织造的基础上,将三维机织物具体分为贯穿正交机织物、层间正交机织物、正交角联锁以及层间角联锁4种不同类型。在分区穿综法的理论框架下,对三维机织物的经纱编号、穿综规律以及提综规律进行了系统性定义与总结,简化了实际织造过程中的工艺复杂性和操作难度。通过上机实践操作,成功在多综眼织机上织造出了贯穿正交结构织物与正交角联锁织物,有效验证理论研究的成果,可为三维机织物在多综眼织机上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物 多综眼织机 提综规律 分区穿综 经纱编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静电纺丝仪的设计及其在速溶补水面膜开发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延波 杨聪聪 +4 位作者 杨梦雪 陈伦香 胡权枝 纪华 杨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便携式微型静电纺丝仪,并用于纳米纤维基速溶补水面膜的开发,同时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静电场模拟,确定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型静电纺丝仪的圆锥状纺丝头直径0.6 mm、长度8 mm、接收距离...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便携式微型静电纺丝仪,并用于纳米纤维基速溶补水面膜的开发,同时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静电场模拟,确定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型静电纺丝仪的圆锥状纺丝头直径0.6 mm、长度8 mm、接收距离为120 mm、纺丝电压为25 kV、平均电场强度为1.2×10^(8) V/m时,纺丝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将聚乙二醇单甲醚十四醇(PEG-14M)、透明质酸钠(HA)和1, 3-丁二醇(1, 3-BDO)按40∶1∶4的质量比例配置纺丝液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对纤维膜的性能进行分析。当PEG/HA/BDO的溶液质量浓度为10%,供液速度0.2 mL/h,接收距离200 mm,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284.8 nm,变异系数为19.8%,表明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将纳米纤维膜制成面膜进行皮肤模拟测试,喷上去离子水后,纳米纤维膜在6 s内迅速溶解,同时皮肤水分质量分数高达38%,与空白组对比可知该面膜的补水增幅为81%。研究表明,该微型静电纺丝仪使用便捷,通过其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速溶补水的优势,在补水面膜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静电纺丝仪 纳米纤维 有限元分析 电场强度 速溶补水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场协同构象羽绒/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暖材料
16
作者 张莎莎 蔡牧航 +5 位作者 吕晓静 胡丹 刘娟 吉星照 曹根阳 王浩娜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8,共9页
针对传统防寒服装厚重臃肿的缺点,且为有效解决气凝胶粉末填充材料易团聚、掉粉的问题,基于羽绒和气凝胶粉末2种经典保暖材料,巧妙利用羽绒易静电和气凝胶粉末质轻的特点,开发保暖性能更优的复合保暖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织物保... 针对传统防寒服装厚重臃肿的缺点,且为有效解决气凝胶粉末填充材料易团聚、掉粉的问题,基于羽绒和气凝胶粉末2种经典保暖材料,巧妙利用羽绒易静电和气凝胶粉末质轻的特点,开发保暖性能更优的复合保暖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织物保温仪和全自动缩水率实验机等研究了静电场下羽绒与气凝胶粉末的分散机制和保暖效率。结果表明:在静电场的作用下,样品内SiO_(2)气凝胶粉末均匀分散并吸附在绒丝上,相比于单一羽绒填充样品,气凝胶粉末替换部分羽绒后样品厚度由18 mm减少至11 mm,单位厚度克罗值提升了105.23%,证实羽绒与气凝胶粉末具有协同保暖效应。在轻薄型样品中,单一羽绒样品单位厚度克罗值为0.0434 clo/mm,加入4.0 g的SiO_(2)气凝胶粉末后,保暖材料的单位厚度克罗值最高达0.0561 clo/mm,提升了29.26%;在极寒型样品中,单一羽绒样品单位厚度克罗值为0.0286 clo/mm,加入12.0 g SiO_(2)气凝胶粉末后,复合保暖材料的单位厚度克罗值高达0.0397 clo/mm,提升了38.86%;复合保暖材料在水洗5次后质量损失仅有0.01 g,克罗值降低了0.02 clo,表现出优良的耐水洗性能。综合而言,与单一羽绒材料相比,羽绒/SiO_(2)气凝胶复合保暖材料可在保证同等保暖效果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材料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 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 保暖材料 单位厚度克罗值 静电场 填充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日间被动辐射制冷的柔性复合膜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洁 郭勇德 +5 位作者 徐畅华 史纳蔓 李思琦 尹思雨 张如全 罗磊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共10页
辐射制冷是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绿色被动制冷技术,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柔性复合膜因其轻质、良好的柔韧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辐射制冷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柔性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对比了其制... 辐射制冷是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绿色被动制冷技术,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柔性复合膜因其轻质、良好的柔韧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辐射制冷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柔性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对比了其制备方法对材料制冷性能的影响。其次根据材料组成,将柔性复合膜分为无机复合膜、聚合物复合膜和多层复合膜,并从材料制冷原理出发,概述了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膜的设计思路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总结了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膜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复合膜的性能稳定性、耐久性和色彩多样化等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综述结果可为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复合膜 被动冷却 反射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共聚硅氧烷在织物风格整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必洋 夏虎 +1 位作者 倪丽杰 胡同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分别以自制3种结构(支化型、网络微交联型、链式行星型)的非离子聚氨酯共聚硅氧烷NPU-Si系列和阳离子聚氨酯共聚硅氧烷CPU-Si系列共6支纺织品风格整理剂,与市售氨基硅油(AJ)复配后对织物进行整理,并分析织物表面元素分布、折皱回复角、... 分别以自制3种结构(支化型、网络微交联型、链式行星型)的非离子聚氨酯共聚硅氧烷NPU-Si系列和阳离子聚氨酯共聚硅氧烷CPU-Si系列共6支纺织品风格整理剂,与市售氨基硅油(AJ)复配后对织物进行整理,并分析织物表面元素分布、折皱回复角、亲水性、抗静电性和综合手感。结果表明:NPU-Si系列能有效提高织物的亲水性、抗静电性和弹性;CPU-Si系列产物中,经CPU-Si-B(阳离子支化型)整理后的织物抗皱性最好,经纬向折皱回复角由原布的107.2°提高至190.0°。NPU-Si与CPU-Si系列产物均能提升织物的柔软感、顺滑度和蓬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共聚硅氧烷 亲水 高弹 抗静电 手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抗菌剂及其改性纤维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郭洁琰 徐颖雯 +1 位作者 丁放 任学宏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3,共9页
为拓展和促进卤胺抗菌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卤胺改性纤维与纺织品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卤胺抗菌剂的结构、特点及抗菌机制。卤胺的结构根据卤素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氯胺、溴胺和碘胺3类;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胺类、... 为拓展和促进卤胺抗菌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卤胺改性纤维与纺织品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卤胺抗菌剂的结构、特点及抗菌机制。卤胺的结构根据卤素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氯胺、溴胺和碘胺3类;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胺类、酰胺类和亚酰胺类。卤胺抗菌剂可通过接触杀菌、释放杀菌和转移杀菌3种方式使微生物死亡。同时,详细综述了卤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分别是表面改性技术和共混改性技术。阐述了卤胺抗菌剂在抗菌纺织品、水处理、医用材料、食品包装和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卤胺抗菌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胺化合物 杀菌 改性 抗菌机制 功能纤维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型截面纱线的棉针织面料开发
20
作者 周橙 向诗谣 +1 位作者 熊斌 吴济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4,共4页
采用不同种类的棉纤维纱线即19.4tex紧密纺纱线、14.6tex赛络紧密纺纱线、19.4tex溶意纺纱线、14.6tex溶意纺纱线和8.3tex涤纶,使用针织大圆机将上述纱线编织成纬平针结构、棉包涤单面结构和添纱衬垫三线卫衣结构织物,测试织物基本物理... 采用不同种类的棉纤维纱线即19.4tex紧密纺纱线、14.6tex赛络紧密纺纱线、19.4tex溶意纺纱线、14.6tex溶意纺纱线和8.3tex涤纶,使用针织大圆机将上述纱线编织成纬平针结构、棉包涤单面结构和添纱衬垫三线卫衣结构织物,测试织物基本物理性能、柔软性能和舒适性能,探讨棉纤维纱线种类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C形截面结构的溶意纺结构能够赋予织物优异的柔软性、透气性、导湿性和保暖性能,非常适合用于开发棉针织物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截面纱线 溶意纺结构 柔软性 透气性 导湿性 保暖性 棉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