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T细胞的工程化外泌体在体生成CD19 CAR-T细胞及其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研究
1
作者 董廷 周颖 +8 位作者 余博宇 夏学娇 马艺戈 马妍 高阳 周梦莹 王长俊 李秋漪 顾潮江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9-286,共8页
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的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局限性,如需采集患者本人细胞,存在制备周期长、价格昂贵且慢病毒转导存在插入致癌风险。因此... 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的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局限性,如需采集患者本人细胞,存在制备周期长、价格昂贵且慢病毒转导存在插入致癌风险。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通用型的、能定向转染体内T细胞生成CAR-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外泌体靶向递送系统。通过与人PBMC细胞共孵育探索外泌体生成CAR-T细胞的最佳转染剂量及CAR分子表达随时间动力学曲线;利用钙黄绿素法检测CAR-T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外泌体至肿瘤动物模型体内来评价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能够特异性靶向人CD3^(+)、CD4^(+)、CD8^(+)T细胞的靶向外泌体。外泌体与PBMC孵育结果表明外泌体靶向生成CAR-T与剂量呈正相关,剂量在10~6粒子/细胞时转染效率最高可达到97.8%;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及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经外泌体孵育构建的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杀伤CD19阳性的Raji细胞。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外泌体靶向递送系统能够成功将CD8^(+)T细胞改造成CAR-T细胞,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均具有显著肿瘤杀伤能力,与传统慢病毒载体体外制备CAR-T细胞的方式相比,转染效率更高、消除了病毒插入存在致癌风险、生产周期短成本更低、成药后可实现药物的现货供应,大幅加速了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生成CAR-T细胞 靶向CD8外泌体递送系统 小鼠人源化建模 B淋巴瘤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3T细胞生产慢病毒工艺优化
2
作者 李欣 高驰 +4 位作者 顾力行 曾毅 姚頔 何红鹏 张同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4-564,共11页
随着细胞治疗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慢病毒的生产成为工艺环节中的瓶颈,因此,优化293T高滴度和高纯度的CAR慢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优化包装慢病毒的293T贴壁细胞,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提高慢病毒包装的能力。同时对优化... 随着细胞治疗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慢病毒的生产成为工艺环节中的瓶颈,因此,优化293T高滴度和高纯度的CAR慢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优化包装慢病毒的293T贴壁细胞,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提高慢病毒包装的能力。同时对优化慢病毒载体中出现悬浮细胞结团生长的现象进行探索,检测其影响结团的因素。分别采用快速、慢速驯化方式将293T贴壁细胞驯化为悬浮培养,并比较其细胞形态、细胞密度、细胞活率、慢病毒包装能力和冻存复苏后稳定一致性,筛选出最优的悬浮驯化条件。通过调节Ca^(2+)浓度和EDTA添加量来研究比较细胞结团生长状况。结果证明,使用无血清培养基OPM-293 CD05溶剂(medium)可以将293T贴壁细胞快速驯化为293T悬浮细胞,并能制备出慢病毒滴度且优于贴壁细胞的包装滴度(^(*)P<0.05)。Ca^(2+)浓度会影响细胞结团大小,添加EDTA能有效分离分散非必要的细胞抱团生长。研究结果显示,传统293T贴壁细胞可以使用无血清培养基OPM-293 CD05溶剂快速驯化成悬浮细胞;在一定范围内,Ca^(2+)浓度越高细胞所结团块及粒径越大,EDTA添加量越高细胞所结团块及粒径变小。这为优化慢病毒载体包装工艺和悬浮培养条件,同时为体外规模化细胞培养放大和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293T细胞 悬浮驯化 悬浮细胞培养 结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99的CAR-T细胞扩增优化研究
3
作者 王伊玄 于淼 +6 位作者 赵家旋 赵芬芳 曾毅 王友湧 祝海川 张同存 史江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9-649,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对血液和淋巴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对实体瘤效果较差,这与靶点选择的因素有关。针对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ES),CD99可作为CAR-T细胞潜在的靶点。由于T细胞... 背景与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对血液和淋巴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对实体瘤效果较差,这与靶点选择的因素有关。针对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ES),CD99可作为CAR-T细胞潜在的靶点。由于T细胞自身表达CD99蛋白,靶向CD99的CAR-T细胞存在体外扩增能力有限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增加CD99敲低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优化慢病毒转导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筛选培养CAR-T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容器,以获得CD99 CAR-T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方法:筛选shRNA序列,提高CD99 CAR-T细胞的扩增能力。采用不同的MOI、培养基和培养容器,分别检测在不同条件下CAR-T细胞的转导效率、细胞存活率、增殖能力、特异性杀伤能力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释放水平等,筛选出最优的细胞制备条件。结果:通过shRNA敲低得到的KO-CD99 CAR-T细胞扩增水平显著高于CD99 CAR-T细胞[(16.40±0.40)vs(6.33±1.53),P<0.01]。转导MOI为0.25~1.0、培养基为OptiVitro时细胞的扩增效果最优。在透气瓶中培养的CAR-T细胞扩增倍数显著高于在培养袋中培养的细胞[MOI=0.25:(50.23±3.32)vs(13.02±4.82);MOI=0.50:(49.96±0.83)vs(18.25±2.88);MOI=1.00:(48.27±5.08)vs(13.16±6.26);P<0.01],且细胞分型更优、特异性杀伤更高。结论:通过shRNA技术得到的KO-CD99 CAR-T细胞可实现稳定扩增。从扩增条件优化结果看,MOI为0.25~1.00,培养基为OptiVitro,培养容器为透气瓶的条件下,KO-CD99 CAR-T细胞可获得更优的扩增能力、更多比例的记忆T细胞,为后续开展CD99 CAR-T细胞治疗ES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扩增优化 KO-CD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快速筛查呋喃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3
4
作者 梁高道 毛翔 +4 位作者 黄常刚 赵沙沙 金伟 张德军 计梦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8-183,共6页
文章通过开发硝基呋喃类药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建立了以磁微粒作为固相载体、化学发光作为检测信号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结合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MCLIA)同时对4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西林... 文章通过开发硝基呋喃类药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建立了以磁微粒作为固相载体、化学发光作为检测信号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结合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MCLIA)同时对4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和呋喃妥因代谢物(AHD))在不同来源的鸡肉样、鱼样中的残留量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的国家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共检测鱼肉、猪肉、鸡肉和贝类样品等共计78个样本,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在98%以上。结果表明全自动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具备有自动化程度高,多项目同时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等优势,可用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类药物 磁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 全自动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33的CAR修饰的NK92细胞对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延众 潘丽娟 +7 位作者 唐取来 史江舟 赵文静 霍丽红 顾朝江 胡广 刘慧宁 张同存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2-468,共7页
目的:根据抗CD33-sc Fv序列构建CD33-CAR修饰的NK92细胞,探讨其对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合成以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抗CD33-CAR片段,然后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上,进行慢病毒包装... 目的:根据抗CD33-sc Fv序列构建CD33-CAR修饰的NK92细胞,探讨其对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合成以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抗CD33-CAR片段,然后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上,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NK9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并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抗CD33-CAR的细胞系CD33-CAR-NK92,利用钙黄绿素释放法检测该细胞的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分泌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 CDH-CD33-CAR重组慢病毒质粒,慢病毒转导后约18.7%的NK92细胞表达CD33-CAR(命名为CD33-CARNK92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后表达CD33-CAR的NK92细胞比例约86.3%。CD33-CAR-NK92细胞对CD33^+AML细胞MOLM-13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细胞(P<0.01),而两者对CD33-肿瘤细胞JURKAT的杀伤作用没有明显差异(P>0.05)。效靶比为2∶1共培养6 h后,经CD33-CAR修饰的NK92细胞相比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190.97±11.52)vs(88.41±2.75)pg/ml,P<0.01]。结论:CD33-CAR-NK92细胞能特异性识别CD33抗原并杀伤CD33^+AML细胞,其杀伤作用显著高于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细胞,为进一步开展靶向CD33的CAR-NK92细胞治疗AML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33 NK92细胞 CD33-CAR-NK92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家俊 郑潇 +1 位作者 盛杰 徐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2-292,共11页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国内武汉爆发、流行,并迅速扩散至全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传染能力极强,部分患者无症状却具备感染他人的能力。新冠肺炎的确诊对于疫情的防控、病患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尤为关键。新冠...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国内武汉爆发、流行,并迅速扩散至全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传染能力极强,部分患者无症状却具备感染他人的能力。新冠肺炎的确诊对于疫情的防控、病患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尤为关键。新冠病毒的检测以核酸及特异性抗体检测为主。综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以期为新冠肺炎的临床准确诊断及疫情防控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病原学 核酸 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4Nd-0.5Sr-0.3Zr生物镁合金表面耐蚀抑菌层的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毛雨旭 宋述鹏 +3 位作者 许娜 周和荣 吴润 熊少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
以AgNO_3溶液为介质,采用水热法在Mg-2.4Nd-0.5Sr-0.3Zr生物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耐蚀膜层,通过XRD、SEM、EDS等技术,对不同水热温度及时间条件下所制膜层的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合电化学测试及抑菌试验,考察了水热条件对... 以AgNO_3溶液为介质,采用水热法在Mg-2.4Nd-0.5Sr-0.3Zr生物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耐蚀膜层,通过XRD、SEM、EDS等技术,对不同水热温度及时间条件下所制膜层的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合电化学测试及抑菌试验,考察了水热条件对膜层耐蚀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2.4Nd-0.5Sr-0.3Zr合金表面膜层主要由层片状Mg(OH)_2和颗粒状Ag/Mg(OH)_2聚集混合组成,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膜层厚度逐渐增加。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膜层能有效改善合金的耐蚀性,且随着表面膜层厚度的增加,对应合金样品的耐蚀性增强。此外,经过水热处理制得的合金样品在金色葡萄球菌培养24h后,产生了明显的抑菌圈,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镁合金 水热处理 膜层 MG(OH)2 耐蚀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 R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龙文林 郭辉 +2 位作者 盛杰 宋如晦 徐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8-186,共9页
m6A 甲基化是于1974 年首次被发现的一种RNA 分子上的甲基化修饰,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m6A 修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是动态可逆的,是类似于DNA 和组蛋白修饰的另一种表观遗传调控。这种RNA 化学标记是由m6A“Writers”的... m6A 甲基化是于1974 年首次被发现的一种RNA 分子上的甲基化修饰,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m6A 修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是动态可逆的,是类似于DNA 和组蛋白修饰的另一种表观遗传调控。这种RNA 化学标记是由m6A“Writers”的蛋白质产生,可以被m6A“Erasers”(即去甲基酶)逆转。此外,“Readers”可以识别含m6A 的mRNA,并相应地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m6A RNA 甲基化参与了RNA 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RNA 加工、核输出、翻译调控到RNA 降解,表明m6A 具有影响RNA 代谢相关多方面的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组织、细胞系和时空模型中,m6A 的修饰是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m6A 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主要围绕m6A 的分子调控机制、生理意义及其在几种人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癌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甲基化 m6A 甲基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负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于皮肤伤口修复 被引量:4
9
作者 陶苏皖 朱链 许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4-1031,共8页
皮肤伤口愈合是临床医学中的难题之一。长期的伤口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凝胶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塑性等特点,并具有止血、抗菌和保水的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作皮肤损伤修复敷料。干细胞... 皮肤伤口愈合是临床医学中的难题之一。长期的伤口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凝胶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塑性等特点,并具有止血、抗菌和保水的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作皮肤损伤修复敷料。干细胞被认为是组织工程中最具潜力的种子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修复能力。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含有干细胞特有的内含物和膜成分,具有与干细胞相似的修复功能,同时可以避免干细胞治疗可能造成的畸胎瘤、移植物免疫排斥等生物相容性问题,成为无细胞修复的研究热点。然而,外泌体在治疗过程中会面临着清除率高、半衰期较短和规模化制备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外泌体的治疗效果。水凝胶负载干细胞外泌体既可避免外泌体被快速清除,又可同时发挥外泌体和水凝胶促进伤口修复的作用,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协同促进皮肤修复,在伤口修复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产生和特点、常用的水凝胶材料、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外泌体、外泌体常用提取和鉴定方法、干细胞外泌体在伤口修复的相关作用机制、水凝胶对外泌体的保护和缓释作用,以及水凝胶和外泌体的协同作用进行现阶段研究成果的综述,为今后皮肤修复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伤口修复 干细胞 外泌体 水凝胶 无细胞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信号肽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帆 张琴星 +3 位作者 童祥文 田高辉 顾力行 徐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是一段存在于前体蛋白N-端的短肽链,能够调节前体蛋白的折叠和转移,在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在白血病治... 背景与目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是一段存在于前体蛋白N-端的短肽链,能够调节前体蛋白的折叠和转移,在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在白血病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关于CAR结构的胞内域改造方面也有诸多研究,而对单链可变片段(scFv)的N端SP研究进展缓慢。探讨4种不同SP的CD19-CAR在T细胞表面表达及对CD19+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4种不同SP(SP1、SP2、SP3、SP4)的靶向CD19抗原的CAR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采用钙黄绿素释放法检测该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成功构建4种不同S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将4种慢病毒转导T细胞后,结果显示,分别有20.9%、22.6%、31.5%、38.6%的T细胞表面能够表达CD19-CAR(分别命名为SP1-CD19、SP2-CD19、SP3-CD19和SP4-CD19细胞),进一步杀瘤实验证明,SP4-CD19细胞对CD19+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SP1-CD19、SP2-CD19和SP3-CD19细胞(P<0.01),并且当效靶比为10∶1共培养24 h后,与SP1-CD19、SP2-CD19和SP3-CD19细胞相比,SP4-CD19细胞的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4种不同SP的CAR-T对CD19-肿瘤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4-CD19细胞的转染效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对CD19+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显著高于SP1-CD19、SP2-CD19和SP3-CD19细胞,该研究成果为CAR-T优化改造及其高效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嵌合抗原受体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 体外杀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单宁酸对小鼠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亚伦 曾丽荣 +2 位作者 刘雄 张铃 王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7,共10页
以正常饮食小鼠和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为对象,研究高剂量单宁酸对小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H&E染色、RT-qPCR、16S rRNA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发现高剂量单宁酸(400 mg/kg BW)灌胃可使小鼠的体重和进食量降低... 以正常饮食小鼠和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为对象,研究高剂量单宁酸对小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H&E染色、RT-qPCR、16S rRNA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发现高剂量单宁酸(400 mg/kg BW)灌胃可使小鼠的体重和进食量降低,增加小鼠体内各肠段内容物的含量,其中结肠内容物的含量显著增加。并且高剂量单宁酸干预后可造成肠道功能损伤及肠道屏障破坏,如杯状细胞数量和隐窝长度减少,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及Claudin)表达降低。此外,口服高剂量单宁酸会导致小鼠结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发生变化,并增加了SCFA产生菌Alistipes,Ruminococcus和Blautia以及肥胖负相关菌群Alistipes和Oscillibacter的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单宁酸对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影响了小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这可能是高剂量单宁酸干预后小鼠体重快速下降的主要潜在原因。另一方面,高剂量单宁酸所造成的肠道菌群变化也会对小鼠的体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结肠内容物 肠道屏障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生物发光肺癌骨转移模型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禹 杨文 +6 位作者 杨程 刘雁萍 王仲怡 张小兰 顾力行 周俊 周经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0,共7页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一直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将稳转Luciferase和GFP编码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入胫骨内,第7天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到胫骨腔内明显肿瘤生长信号.随着时间延长小鼠...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一直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将稳转Luciferase和GFP编码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入胫骨内,第7天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到胫骨腔内明显肿瘤生长信号.随着时间延长小鼠呈现明显的类似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液质现象,并伴随持续性疼痛和触觉疼痛.HE染色显示骨髓腔及骨小梁间被大量肿瘤细胞填充,骨髓腔和骨质结构破坏严重.骨肿瘤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ta3高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骨转移模型具有人体肺癌骨转移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病理学表现,可用于开展肺癌骨转移相关机制研究、筛选开发抗肿瘤药物.此肺癌骨转移模型可以多时间点、动态地观测活体肿瘤病灶的生长情况,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非常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骨转移模型 荧光素酶和GFP双标记 生物发光成像 病理分析 骨癌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在小鼠第二生心区祖细胞部署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钟颖 黄霞 +2 位作者 李紫怡 杨子豪 袁白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脊椎动物心管起源于早期胚胎的生心中胚层细胞,随后从邻近的咽中胚层和内脏中胚层中逐渐添加第二生心区(second heart field, SHF)祖细胞而延长。SHF细胞向心管贡献受损,使心管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导致一系列的心脏发育缺陷,包括最常见... 脊椎动物心管起源于早期胚胎的生心中胚层细胞,随后从邻近的咽中胚层和内脏中胚层中逐渐添加第二生心区(second heart field, SHF)祖细胞而延长。SHF细胞向心管贡献受损,使心管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导致一系列的心脏发育缺陷,包括最常见的右心室发育不良与流出道分隔旋转异常等先天性出生缺陷。SHF祖细胞构成非经典顶端-基底极性上皮,并具有顶部单纤毛、动态肌动蛋白(actin)富集基底端的丝状伪足等特点。本文总结了actin细胞骨架在小鼠SHF祖细胞部署发育过程中的研究进展,揭示actin细胞骨架在SHF祖细胞发育特别是SHF细胞向流出道部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期为阐明和理解SHF祖细胞迁移、部署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 第二生心区 细胞部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30的CAR-T细胞慢病毒转导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高辉 张琴星 +5 位作者 史江舟 赵芬芳 王宁 赵家旋 卢玉琳 徐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654,共9页
背景与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技术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慢病毒转导是CAR-T细胞制备的关键环节,与CAR-T细胞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慢病毒转导过程涉及的各项参数仍需进一步优化。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技术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慢病毒转导是CAR-T细胞制备的关键环节,与CAR-T细胞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慢病毒转导过程涉及的各项参数仍需进一步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携带CD30抗体序列的慢病毒转导T细胞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温育密度、转导前活化时间和转导体系高度对抗CD30 CAR-T细胞的影响,优化CAR-T细胞的转导条件,提高转导效率和CAR-T细胞功能。方法:采用不同的MOI、温育密度、转导前活化时间和转导体系高度等对人外周血来源的T细胞进行转导优化,转导后分别检测抗CD30 CAR-T细胞的增殖能力、转导效率、细胞存活率和体外杀伤效率等,以确定最优的T细胞转导条件。结果:MOI为1.00、1.50和3.00时转导效率和有效细胞数显著高于0.00、0.25和0.50组。在温育密度大于1.0×10^(7)个/mL时,温育密度对T细胞转导效率无影响。活化时间为72 h组细胞存活率低于80%,显著低于其他组;24、48 h的转导效率显著高于0、8、16 h组;48 h组CAR-T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高于24 h组。转导体系高度为0.16 mm时转导效率和增殖倍数都显著高于0.53 mm组,但对CAR-T细胞的体外杀伤效率无影响。结论:通过对CAR-T细胞功能的综合评估,确定慢病毒的最佳转导条件为MOI=1、温育密度为1.0×10^(7)个/mL、转导前活化48h、转导体系高度为0.1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转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293T细胞生产慢病毒的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取来 顾力行 +6 位作者 周勇 吴寒 祝海川 顾潮江 周经娇 罗学刚 张同存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14-320,共7页
采用L型大泡通气系统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293T悬浮细胞和规模化生产慢病毒载体,通过4种方法驯化293T悬浮细胞,对其慢病毒包装能力进行验证,并建立种子扩增链,在5.5 L工作体积生物反应器中绘制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和包装慢病毒。结果表... 采用L型大泡通气系统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293T悬浮细胞和规模化生产慢病毒载体,通过4种方法驯化293T悬浮细胞,对其慢病毒包装能力进行验证,并建立种子扩增链,在5.5 L工作体积生物反应器中绘制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和包装慢病毒。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50%的293 CD05 Medium无血清基础培养基和体积分数50%的SMM293-TⅡ培养基可以快速驯化293T细胞,成功得到野生型且具有慢病毒包装能力的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2 d细胞密度可达1.5×106个·mL^(-1)。添加质粒复合物和补料培养基,培养4 d可以收获6.5×107 TU·mL^(-1)滴度的慢病毒粗产品,相比细胞工厂的滴度提高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293T细胞 悬浮培养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静脉注射及皮下接种B-LCL细胞建立EB病毒相关淋巴瘤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方兰兰 董廷 +4 位作者 周颖 孙语璐 高阳 熊云青 顾潮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双标记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人B淋巴母细胞系(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B-LCL)应用于肿瘤模型,并比较尾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人B-...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双标记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人B淋巴母细胞系(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B-LCL)应用于肿瘤模型,并比较尾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人B-LCL细胞建立小鼠模型的优缺点。方法:通过二代慢病毒转染、嘌呤霉素筛选构建GFP/Luc双标的B-LCL细胞系(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double-tagged with GFP and Luc,B-LCL-GL),接种低、中和高3种剂量的细胞至NPG[(NOD)/Prkdcscid/IL-2Rγ^(null)]小鼠皮下或尾静脉内,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与血行性转移瘤模型并成像分析。结果:B-LCL-GL细胞中的GFP阳性细胞比例为92.5%,荧光素酶平均发光强度为4.80E+08 Photons/s,远高于B-LCL组。在血行性转移瘤模型中,连续成像结果表明从第7天到第28天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肿瘤最先定植在腹腔后又转移到全身。在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第7天时3组小鼠均可以检测到肿瘤细胞在小鼠皮下接种处发出了中心强、周围弱的荧光信号,第28天时高剂量组肿瘤转移到全身。相同接种剂量分别通过尾静脉和皮下接种时,肿瘤生物发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存活情况显示低、中、高各剂量尾静脉注射组在第100天时全部死亡,低剂量和中剂量皮下注射组小鼠带瘤生存长达100天且未出现小鼠死亡,可允许更长时间进行实验。结论:成功构建GFP/Luc双标的B-LCL细胞系,尾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异种移植B-LCL细胞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EBV-LCLs肿瘤模型,并可通过成像示踪定位和精准定量肿瘤大小,为肿瘤特性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筛选提供了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GFP/Luc 双标记疾病模型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降WDR1抑制STAT3的核转移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7
作者 胡继盛 黄霞 安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3-542,共10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核转运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前提。WD重复结构域1(WD repeat domain 1,WDR1)作为细胞骨架的调节因子可能影响STAT3的核转运。然而,有关WDR1影响ST...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核转运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前提。WD重复结构域1(WD repeat domain 1,WDR1)作为细胞骨架的调节因子可能影响STAT3的核转运。然而,有关WDR1影响STAT3核转运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究在平滑肌细胞中WDR1对STAT3核转运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WDR1稳定敲降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ic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AVSMCs)模型。RT-q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敲降WDR1,STAT3的活化和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核质分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降WDR1后STAT3的核质分布受到显著影响。随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TAT3核转运相关的核输入蛋白β(importinβ)表达受到抑制(P<0.05),Ras相关核蛋白(Ras-related nuclear protein,Ran)的核质比显著下降。CCK8和Transwell结果表明,过表达importinβ能够挽救由WDR1敲降引起的HAVSMCs增殖和迁移的抑制。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敲降WDR1导致与Ran核苷酸循环有关的核转运相关因子2(nuclear transport factor 2,NTF2)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NTF2后,CCK8和Transwell结果表明,HAV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P<0.05)。总结上述结果可见,敲降WDR1通过抑制核输入蛋白β和核转运相关因子2的表达,改变Ran的核质分布,降低STAT3的核转运,进而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重复结构域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核转运 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系统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18
作者 刘宏博 郑鹏 +1 位作者 印泽 张同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0-187,共8页
近来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长链非编码RNA特殊的结构,该系统针对其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选取与肿瘤生成、发展密切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as9核酸酶稳定遗传表达细胞... 近来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长链非编码RNA特殊的结构,该系统针对其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选取与肿瘤生成、发展密切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as9核酸酶稳定遗传表达细胞株,建立pg RNA文库,对其进行基因敲除。q RT-PCR结果显示,pg RNA/Cas9系统靶向HOTAIR基因可使其表达下调60%。MTT增殖检测及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介导的HOTAIR下调可明显抑制He La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同时,肿瘤抑制因子p21、p53、p RB和DLC1转录水平的变化也暗示,HOTAIR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与其调控相关肿瘤抑制因子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利用Cas9技术抑制HOTAIR的表达对全面了解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pgRNA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增殖 迁移 肿瘤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9在尤因肉瘤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
19
作者 胡晓东(综述) 周俊 胡嘉(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6-732,共7页
CD99是一种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参与调控正常组织细胞的分化、黏附、迁移和蛋白运输等功能。CD99蛋白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但在一些恶性肿瘤,尤其是尤因肉瘤(EWS)中高表达,可作为EWS的辅助诊断和预后标志物。高... CD99是一种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参与调控正常组织细胞的分化、黏附、迁移和蛋白运输等功能。CD99蛋白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但在一些恶性肿瘤,尤其是尤因肉瘤(EWS)中高表达,可作为EWS的辅助诊断和预后标志物。高表达的CD99蛋白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EWS的发生发展,例如与配体结合、影响外泌体相关的miRNA分泌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等。作为在EWS细胞中高特异性表达并发挥促癌作用的膜蛋白,CD99是理想的肿瘤治疗靶点,已有研究尝试开发通过靶向CD99治疗EWS的方法,包括CD99中和抗体、小分子抑制剂和肿瘤疫苗等。尽管目前靶向CD99治疗EWS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已展现出很好的治疗前景。因此,针对CD99的靶点干预可能为EWS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9 尤因肉瘤 抗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Wdr1抑制小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20
作者 袁白银 胡继盛 +1 位作者 刘钟颖 黄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185,共7页
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在细胞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WDR1作为肌动蛋白解聚的主要辅助因子,其在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构建Wdr1条件性诱导敲除小鼠模型,进而分离小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诱导敲除Wdr1,检测平滑... 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在细胞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WDR1作为肌动蛋白解聚的主要辅助因子,其在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构建Wdr1条件性诱导敲除小鼠模型,进而分离小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诱导敲除Wdr1,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增殖和迁移情况。PCR结果显示,Wdr1f/f;ERT2Cre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前人基础上改进的分离方法能够高效分离原代平滑肌细胞。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Wdr1敲除后对细胞的形态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划痕实验以及CCK8检测结果也表明:Wdr1的条件性诱导性敲除可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Wdr1敲除后平滑肌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改变提示其与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紧密联系,这对揭示血管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诱导敲除小鼠 WDR1 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