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通波理论的内河航道拥塞度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余庆 赖伟鑫 +2 位作者 曹德胜 万程鹏 沈欣怡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实现对航道拥塞度的预测,基于交通波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最大排队长度的拥塞度预测方法。模型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提取交通流特征参数,结合船舶在不同水域的航行行为差异,提出航路特征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交通波理... 为实现对航道拥塞度的预测,基于交通波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最大排队长度的拥塞度预测方法。模型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提取交通流特征参数,结合船舶在不同水域的航行行为差异,提出航路特征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交通波理论中排队长度作为拥塞度评价指标,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最大排队长度预测方法,实现对航道拥塞程度的预测。针对长江流域裕溪河段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航段2020年7月最大排队长度理论值为0.98 km,建立回归模型的Adjusted R^(2)为0.88,预测最大排队长度1.34 km,与理论值误差0.37 km。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能实现对航道拥塞度的预测,本研究可为海事监管服务水平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聚类 交通波理论 最大排队长度 高斯过程回归 交通流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立家 王冰 +1 位作者 吴小红 李胜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提高LNG船舶安全区设置的科学性,保障内河水域LNG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基于LNG船舶航行方向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将传统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利用区域分解法,... 为提高LNG船舶安全区设置的科学性,保障内河水域LNG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基于LNG船舶航行方向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将传统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利用区域分解法,将复杂的三维几何区域分解成若干个子区域,建立相应的边界方程;基于船舶间极限通过设定约束条件,根据其几何形状,运用停船视距理论、船舶漂移计算方法和富余水深计算方法对安全区内部结构不同方位的安全距离进行数值求解。针对某内河LNG船舶,通过设置不同速度条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真实反映船舶安全区在速度影响下的差异变化,为内河LNG船舶航路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内河水域 LNG船舶 动态安全区 速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自主航行虚拟测试场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立家 王凯 +3 位作者 黄立文 李胜为 周欣蔚 刘岩值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
自主航行能力系统性测试、验证与可靠性评价是智能船舶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为明确不同测试对象对于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需求,对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测试对象、场景定义、构建方法和测试方式进行梳理。依据测试对象和场景需求的特点,将... 自主航行能力系统性测试、验证与可靠性评价是智能船舶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为明确不同测试对象对于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需求,对自主航行测试场景的测试对象、场景定义、构建方法和测试方式进行梳理。依据测试对象和场景需求的特点,将场景构建方法分为真实数据提取、机理建模重构、数据驱动衍生和优化搜索采样方法,对比阐述不同场景构建方法的性能和所生成场景的特点,并结合算法验证优化、性能评估和安全验证等不同测试需求分析场景构建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应用要求测试场景构建技术充分关注测试场景结构体系的完备描述、场景组合爆炸和场景系统动力学演化问题。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异质交通场景发展趋势,丰富智能船舶测试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智能船舶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船舶测试 自主航行 测试场景 场景定义 场景生成 场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庄元 兰承宇 +2 位作者 马小聪 雷胡根 刘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6-1035,共10页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随机对长江引航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1)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婚姻状况上存在显...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随机对长江引航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1)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2)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负向预测其组织公民行为且正向预测其反生产行为;(3)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通过情绪耗竭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其组织公民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对其反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4)组织支持感在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间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关注引航员群体差异,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升引航员个体的组织支持感,缓解情绪耗竭,能够改善引航员工作行为,推动引航事业安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引航员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行为 情绪耗竭 组织支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航行决策方法
5
作者 贺益雄 代永刚 +2 位作者 赵兴亚 于德清 黄立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析航行规则要求并融入决策过程,提出本船非线性操纵特性下的控制和过程预测方法.探究基于研究水域船舶行为特征的避碰机理,建立可行航向航速范围求取方法,提出多因素约束下能动态自适应系统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的航行决策方法.在预设场景下,本船在241、1484、4119 s时,分别右转7°、右转2°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右转5°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可安全通过.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研究场景中精确进行航行决策,安全避让并及时跟踪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决策 河口深槽水域 避碰机理 航向航速控制系统 数字孪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6
作者 谢澄 孙兰心 +3 位作者 郝国柱 汪瑞 朱明昌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其对LNG泄漏后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耦合多相流模型、湍流扩散模型和燃烧模型等,利用大型LNG水上泄漏试验Falcon-1号试验和Phoenix-1号试验数据,引入相对偏差(FB)、几何平均偏差(MG)、几何平均方差(VG)、相对均方误差(MRSE)、归一化的均方误差(NMSE)和FAC2等统计学参数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对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对LNG水上泄漏扩散和燃烧后果进行模拟时,各定量评价统计指标的取值均能满足模型有效性评价标准的要求,该模型未来可有效应用于LNG水上泄漏后果仿真模拟中,对LNG燃料内河营运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其安全保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水上泄漏 液化天然气试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统计偏差分析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7
作者 刘钊 罗辰汉 +1 位作者 陈阳 张明阳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0,共11页
为提升无人艇路径规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克服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无人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水域范围,将水域进行栅格... 为提升无人艇路径规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克服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无人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水域范围,将水域进行栅格化建模;其次,计算风、浪、流对无人艇产生的作用力,并结合无人艇质量将其转化为加速度,进而形成海洋环境影响下的无人艇运动学模型;接着,运用Fossen动力学模型,确定无人艇的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最大值,从而得到无人艇的实际可达速度集合;最后,综合考虑航向、安全距离和速度要素,运用自适应权重调整算法改进DWA,规划无人艇路径。以舟山群岛附近水域为试验环境,以无人艇“智鲲”号为试验船舶,进行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在运行时间、仿真步长、艏向的变化幅度、速度的变化幅度以及规划路径的长度等方面表现更优。改进DWA规划出的路径能更好地保障无人艇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可为无人艇的自主航行性能提升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动态窗口算法 路径规划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桥区水域饱和度仿真研究
8
作者 刘成勇 黄公泽 +1 位作者 徐延龙 田圆圆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7,共8页
为探究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服务水平,提升航运业通航效率及经济效益,选取元胞自动机动力学模型对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及其临近水域航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将航道分为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非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并分别设置元胞演化规则;... 为探究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服务水平,提升航运业通航效率及经济效益,选取元胞自动机动力学模型对限制性桥区水域的航道及其临近水域航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将航道分为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非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并分别设置元胞演化规则;利用元胞自动机能高效地完成复杂系统初始状态预设及演化规则设置;通过Python编程语言,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限制性桥区水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该水域航道的饱和度和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航道饱和度随时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试验模型对真实环境中的交通流特征模拟较为准确;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该仿真模型对限制性桥区水域航道服务水平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限制性桥区水域 元胞自动机 航道饱和度 运动约束规则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
9
作者 陈蜀喆 王子威 龚彪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随着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如何辨识船舶避碰行为成为其自主决策的关键。针对现有船舶轨迹辨识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对船舶转向点进行辨识。首先通过固定滑动窗口... 随着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如何辨识船舶避碰行为成为其自主决策的关键。针对现有船舶轨迹辨识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对船舶转向点进行辨识。首先通过固定滑动窗口判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中相邻时刻点航向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计算相邻时刻轨迹点的斜率变化进行验证,并标记窗口中航向变化的最早转向点;最后通过可变滑动窗口维护轨迹变化过程中航向变化及误差参数,判断该转向点是否为避碰转向点,并将模型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辨识船舶转向是否为避碰行为,并能解决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因数据波动而对转向点判断失误的问题,可以提取船舶避碰过程中的最早转向点,辅助船舶进行避碰决策。该研究成果可被用于智能避碰决策系统的研发,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避碰 转向点 滑动窗口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与AIS融合的桥区水域船舶自动监测方法
10
作者 杜子俊 贺益雄 +3 位作者 于德清 赵兴亚 张锐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保障桥区通航安全,提出一种视觉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融合的船舶自动监测方法。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和Canny算法提取船舶图像轮廓信息,构建桥区水域目标距离、... 为保障桥区通航安全,提出一种视觉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融合的船舶自动监测方法。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和Canny算法提取船舶图像轮廓信息,构建桥区水域目标距离、方位和高度视觉测量模型与方法,实现船舶三维定位。利用融合视觉与AIS的船舶航行态势数据建立异常行为检测模型,自动识别、监测桥区水域危险船舶。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多船的情况下视觉与AIS数据关联准确率分别达到98.45%、91.29%;能有效监测桥区船舶的运动状态。本研究可为保障船舶和桥梁的安全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监测方法 目标检测 数据融合 异常行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渡运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义斌 褚冠全 陈佳元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通过对近些年发生的内河渡运事故进行调查、收集和统计,探讨渡运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等级、事故形态、渡工和渡船的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内河渡运事故;同时,分析导致各种渡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内河渡运事故的特点及... 通过对近些年发生的内河渡运事故进行调查、收集和统计,探讨渡运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等级、事故形态、渡工和渡船的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内河渡运事故;同时,分析导致各种渡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内河渡运事故的特点及规律,提出保障渡运安全的对策,为保障渡运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内河渡运事故 统计分析 规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水网航道通过能力仿真 被引量:3
12
作者 牟军敏 陈曦 +2 位作者 陈琳瑛 唐伟明 刘莹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57,共6页
受船舶行为的复杂性和航路选择的多样性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开展内河水网航道通过能力研究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较高。基于此,以浙江省湖州内河水网为例,通过SIVAK软件,仿真正常情形(双向通航)和交通管制情形(单向通航、停航或混合通航模... 受船舶行为的复杂性和航路选择的多样性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开展内河水网航道通过能力研究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较高。基于此,以浙江省湖州内河水网为例,通过SIVAK软件,仿真正常情形(双向通航)和交通管制情形(单向通航、停航或混合通航模式)等,得到船舶容量、等待时间和平均速度等内容的仿真结果。该研究可为水网中复杂交通机理探索、交通瓶颈成因分析和交通管理服务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内河水网 通过能力 鲁棒性 延迟时间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船舶经典过弯操作经验“挂高取矮”数值解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甘浪雄 邓巍 +2 位作者 张磊 吴昌胜 郑元洲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内河弯曲河段水流流态复杂多变,导致船舶过弯操纵存在困难,驾驶员大多依靠操船经验操作,但统计结果表明,水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大多与"人(驾驶员)"有关,其中人为失误因素导致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约占80%。为解决此矛盾并保... 内河弯曲河段水流流态复杂多变,导致船舶过弯操纵存在困难,驾驶员大多依靠操船经验操作,但统计结果表明,水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大多与"人(驾驶员)"有关,其中人为失误因素导致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约占80%。为解决此矛盾并保证船舶安全过弯,选取研究水域对其弯曲流场的特点和船舶航行规律进行分析,充分吸取经典船舶过弯经验并对经典过弯操作经验"挂高取矮"进行数值解析,采用标准与数值公式比对计算的方法确认船舶下行过弯操作所需的船舶挂高量与航行漂角。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合理的参数之后,"挂高取矮"操作可有效减少水流流态对船舶的影响,保障船舶过弯安全,"挂高取矮"数值解析方法可行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段 挂高取矮 数值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群决策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航运项目实施评估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鹏 刘敬贤 +3 位作者 陈淑楣 何兴昌 刘康 刘奕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1,111,共9页
为加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航运项目绩效管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HP群决策和F综合评判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航运项目实施评估模型。首先结合基本建设、航道养护及科学研究等3类项目特点,分别建立项目实施3级评估指标体... 为加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航运项目绩效管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HP群决策和F综合评判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航运项目实施评估模型。首先结合基本建设、航道养护及科学研究等3类项目特点,分别建立项目实施3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群决策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各级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中间矩形分布函数和F统计法确定定性评估指标隶属度;对定量评估指标的隶属度,按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分别选择偏大型和偏小型梯形分布函数予以确认。最后运用F综合评判模型进行评判,并结合评判集的各临界值,确定项目实施评估得分及对应评估等级。以基本建设类项目实施评估为例,对评估模型可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评估模型可用,项目实施评估结果与实际管理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AHP群决策 F综合评判 聚类分析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内河船舶锚位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春辉 赵俊男 +2 位作者 甘浪雄 徐言民 徐才云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为了快速计算和分析锚泊船舶占用水域面情况,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内河船舶锚位面积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滑动窗口算法,识别预处理后的船舶轨迹数据得到具有锚泊状态船舶;其次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对锚泊船舶轨迹数据聚类,得到聚类中心... 为了快速计算和分析锚泊船舶占用水域面情况,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内河船舶锚位面积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滑动窗口算法,识别预处理后的船舶轨迹数据得到具有锚泊状态船舶;其次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对锚泊船舶轨迹数据聚类,得到聚类中心作为船舶锚泊位置;基于某一时刻船舶锚位记录数据构建对应锚泊船位点集,划分形成Voronoi区域并组合得到Voronoi图;最后计算每个Voronoi区域面积大小,提取得到锚地内船舶锚位面积数据。选取长江镇江段定易洲锚地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例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船舶锚位面积是可行的,该方法为合理规划锚位面积大小提供数据支撑,对加强锚地安全管理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锚地 锚位面积 滑动窗口算法 K-MEANS算法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春辉 隋忠义 +2 位作者 文元桥 甘浪雄 王汝岩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使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海事管理机构需要评价与量化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风险。采用可扩展的熵权物元方法建立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模型,设计与开发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与不同的指标体系相适应,对... 为使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海事管理机构需要评价与量化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风险。采用可扩展的熵权物元方法建立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模型,设计与开发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与不同的指标体系相适应,对不同类型的航运公司进行安全管理风险等级评价和排序。对497家航运公司进行实例分析,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评价结果合理调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航运公司 物元分析法 风险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数据的内河水网船舶排放清单 被引量:2
17
作者 牟军敏 龚帅 陈曦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2,共5页
针对有关内河船舶活动的真实数据相对缺乏,直接利用该数据建立排放清单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交通流仿真数据开展内河水网船舶排放清单研究的方法。以浙江省北部内河水网为例,仿真、验证交通流和船舶个体活动数据,结合船舶引擎功率的... 针对有关内河船舶活动的真实数据相对缺乏,直接利用该数据建立排放清单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交通流仿真数据开展内河水网船舶排放清单研究的方法。以浙江省北部内河水网为例,仿真、验证交通流和船舶个体活动数据,结合船舶引擎功率的排放因子建立4种不同交通情形下的船舶排放清单,并对交通参数和船舶排放特征基础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该研究可为相关部门从交通控制和组织的角度制订节能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排放 交通流 船舶能效运营指数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内河弯曲航道饱和度仿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成勇 郝兴坤 +2 位作者 万一 陈蜀喆 刘钊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了解内河弯曲航道服务水平,提高内河运输经济效益,通过元胞自动机仿真方法进行内河弯曲航道离散化建模,将弯曲航道分为顺直航段、弯曲航段、单向控制段和分汊航段四个模块分别构建元胞运动规则。结合元胞自动机时空演变的多样性以及... 为了解内河弯曲航道服务水平,提高内河运输经济效益,通过元胞自动机仿真方法进行内河弯曲航道离散化建模,将弯曲航道分为顺直航段、弯曲航段、单向控制段和分汊航段四个模块分别构建元胞运动规则。结合元胞自动机时空演变的多样性以及对船舶运动行为特征的准确模拟,使用编程语言Python搭建仿真试验环境并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试验,以长江下游尹公洲航道为案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尹公洲航道最大通过能力和航道服务水平,航道整体饱和度处于波动状态,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准确表征航道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交通流特点,在特定通航条件下采用论文所建模型可对内河弯曲航道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弯曲航道 元胞自动机 航道饱和度 运动约束规则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道-船闸系统模型的内河多线船闸调度优化仿真 被引量:8
19
作者 庄元 黄惠欣 汪秉义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了缓解船舶过闸需求和船闸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内河多线船闸为研究对象,利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建立了包括顺直段和弯曲段的航道船舶交通流模型,在考虑闸室分配规则、BL排样算法和多闸室并行调度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线船闸调度优化仿... 为了缓解船舶过闸需求和船闸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内河多线船闸为研究对象,利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建立了包括顺直段和弯曲段的航道船舶交通流模型,在考虑闸室分配规则、BL排样算法和多闸室并行调度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线船闸调度优化仿真模型,并利用内河航运系统船舶交通组织方法,将船闸与航道两个子模型看成系统模型中的节点和通道,建立了船闸-航道一体的多线船闸系统调度优化模型。以长洲水利枢纽四线船闸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的船舶交通流模型和多线船闸系统调度优化仿真模型对航道船舶交通流时空分布特性、船闸调度优化指标等进行了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船舶上下行平均延误较实际分别降低了10.3%、8.8%,上下行闸室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船闸调度 BL排样算法 闸室分配算法 元胞自动机 船舶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头水域受限下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舶应急拖船部署研究
20
作者 赵兴亚 李梦霞 +2 位作者 吕浩然 陈志良 牟军敏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25,共10页
为研究码头受限水域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舶失控下的拖船安全部署,保障港口码头作业安全,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方法,基于风流干扰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大型LNG船舶的... 为研究码头受限水域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舶失控下的拖船安全部署,保障港口码头作业安全,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方法,基于风流干扰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大型LNG船舶的漂移过程,计算水动力学参数,确定应急拖船部署策略。以温州小门岛水域为案例研究对象,重点分析Q-max LNG船舶在工况下突发失控情况的船舶运动过程,并计算了漂移距离,用于指导拖船的紧急部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FD分析,能明确不同工况下的拖船应急部署策略。该研究为大型LNG船舶在港口运输中的安全提供科学支持,为港口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应急决策依据,以确保港口和航运行业的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LNG船舶 不同工况 船舶失控 拖船部署 码头水域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