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输入系统能控规范型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遵海 陈绵云 叶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7期814-816,共3页
分析了求多输入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求解线性定常系统能控规范型的迭代算法。该算法在可控性矩阵中将输入矩阵用其列向量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代替,并使用矩阵的行初等变换;还能求出系统不可控时的规范表达... 分析了求多输入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求解线性定常系统能控规范型的迭代算法。该算法在可控性矩阵中将输入矩阵用其列向量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代替,并使用矩阵的行初等变换;还能求出系统不可控时的规范表达式。该算法较原算法思路清晰、计算量小,并且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初等变换 能控规范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声速温度系数的一种新算法
2
作者 张旭东 朱波 +2 位作者 于慧 陈修芳 孙志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从声速的定义出发,由热力学基本关系给出了声速温度系数(偏微熵)的一种计算方法.以顽火辉石为例,计算结果显示,在40-140GPa压力范围内,其纵波、体波的温度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分别由40GPa时的0.386、0.255(m/s)·... 从声速的定义出发,由热力学基本关系给出了声速温度系数(偏微熵)的一种计算方法.以顽火辉石为例,计算结果显示,在40-140GPa压力范围内,其纵波、体波的温度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分别由40GPa时的0.386、0.255(m/s)·K,降至80GPa时的0.298、0.204(m/s)·K,120GPa时的0.244、0.175(m/s)·K,140GPa时的0.197、0.162(m/s)·K.将这一规律内推到零压得到(δK/δT)n=0.0279GPa·K^-1,与静高压下的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声速 声速的温度偏微熵 顽火辉石 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对角可控规范型多输入线性系统及极点配置
3
作者 高遵海 陈绵云 同小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基于向量空间的模结构分解和矩阵的有理标准形给出了定常多输入线性系统一类新的块对角可控规范型,其中的系统矩阵相似与一个块对角矩阵,该块对角矩阵类似于矩阵的有理标准形,与现在有的可控规范型比较,更容易反映系统的结构特征,证明... 基于向量空间的模结构分解和矩阵的有理标准形给出了定常多输入线性系统一类新的块对角可控规范型,其中的系统矩阵相似与一个块对角矩阵,该块对角矩阵类似于矩阵的有理标准形,与现在有的可控规范型比较,更容易反映系统的结构特征,证明步骤给出了求解方法。作为一个应用,讨论了定常多输入线性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得到了反馈增益矩阵的一般表达式,此表达式中含有任意参数,此方法将多输入线性系统极点配置问题转化为个数为系统矩阵循环指数的单输入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进而推导出确定一个反馈增益矩阵的最少元素个数即为系统的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常线性系统 可控规范型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纠缠相干场与原子多光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布居数演化
4
作者 张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共2页
利用全量子理论并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双模纠缠相干场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布居数演化性质。讨论了跃迁光子数、初始平均光子数、光场纠缠程度及双原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对原子布居数演化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双模纠缠相干场 多光子相互作用 原子布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短路问题的闭环DNA算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1 位作者 刘文斌 许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6-560,共5页
提出了不等长闭环DNA分子的概念,由此推广了闭环DNA计算模型。给出了固定端点的最短路问题闭环DNA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每条弧进行了三组DNA编码,再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合成固定端点的所有链,然后通过接入实验和电泳实验得到最短路,并通过... 提出了不等长闭环DNA分子的概念,由此推广了闭环DNA计算模型。给出了固定端点的最短路问题闭环DNA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每条弧进行了三组DNA编码,再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合成固定端点的所有链,然后通过接入实验和电泳实验得到最短路,并通过检测实验输出所有最短路径。得出了算法的复杂性,为说明算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一个算例。最后讨论了最短路问题闭环DNA算法在变权网络、自由终点或固定中间点的最短路问题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说明该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最短路问题 有目的的终止技术 接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DNA计算的最大独立集问题的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1 位作者 刘文斌 许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1,44,共3页
提出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基本生化实验,给出解决最大独立集问题的闭环DNA算法。在闭环DNA算法中,提出并实现了用删除实验直接构造所有最大独立集的构想,即通过多次删除实验使顶点集合逐步满足独立集的要求,最后达到最大独立集。该方法... 提出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基本生化实验,给出解决最大独立集问题的闭环DNA算法。在闭环DNA算法中,提出并实现了用删除实验直接构造所有最大独立集的构想,即通过多次删除实验使顶点集合逐步满足独立集的要求,最后达到最大独立集。该方法使得算法的设计简单明了。算法仅用到基本的删除实验,实现简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最大独立集问题 删除实验 电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课表问题的闭环DNA计算模型的算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刘文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993,共3页
排课表问题是NP-完全问题。基于闭环DNA计算模型引入多种生化实验得出求解排课表问题的DNA算法。本算法采用两部编码方式产生初始数据池,引入批删除实验解决了教师和班级的冲突问题和同班课问题;引入批分离实验解决了正常合班课问题和... 排课表问题是NP-完全问题。基于闭环DNA计算模型引入多种生化实验得出求解排课表问题的DNA算法。本算法采用两部编码方式产生初始数据池,引入批删除实验解决了教师和班级的冲突问题和同班课问题;引入批分离实验解决了正常合班课问题和教师时间要求问题;引入电泳实验解决了排课的均衡分配问题;引入标记实验得到了排课表问题的全局最优解集,并给出了算法的生化实现过程。最后,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并讨论了算法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排课表问题 批删除实验 批分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的DNA计算算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康 刘文斌 许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6-319,共4页
提出了TSP的DNA算法,共有六个步骤:首先将TSP转化为有向图的经过所有点最短闭链问题并进行编码;其次从某点开始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芯片技术、保护基技术以及杂交实验——得到起点和终点相同的DNA链;再用分离实验产生经过所有顶点的... 提出了TSP的DNA算法,共有六个步骤:首先将TSP转化为有向图的经过所有点最短闭链问题并进行编码;其次从某点开始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芯片技术、保护基技术以及杂交实验——得到起点和终点相同的DNA链;再用分离实验产生经过所有顶点的DNA链;然后用电泳实验取出链长最短的DNA链;最后用标记实验解读最优解集。讨论了算法的复杂性并用实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还讨论了推广的TSP——推销员在城市有停留时间——的算法的变化——只需改变编码方式,以及实验的简化问题。最后说明了本算法提出的一种新的合成技术——有目的的终止技术的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DNA计算 生化实验 编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DNA模型的八皇后问题算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许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13,共4页
给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基本生化实验,提出了基于闭环DNA的求解八皇后问题全部可行解的DNA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及其实现方式并得到了全部的可行解。最后讨论了算法的复杂性。
关键词 八皇后问题 闭环DNA模型 DNA编码 删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包问题的闭环DNA算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许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605-4608,共4页
提出了闭环DNA分子的结构多样性,即闭环DNA分子在同一个位置上具有不同的DNA序列。提出了双约束的整数规划背包问题闭环DNA算法,即对变量取值进行DNA编码并形成所有可能解;用批接入实验、电泳实验和批删除实验筛选出可行解,用批接入实... 提出了闭环DNA分子的结构多样性,即闭环DNA分子在同一个位置上具有不同的DNA序列。提出了双约束的整数规划背包问题闭环DNA算法,即对变量取值进行DNA编码并形成所有可能解;用批接入实验、电泳实验和批删除实验筛选出可行解,用批接入实验、电泳实验得到最优解;通过检测实验输出所有最优解。由一个算例说明算法的有效性。针对减少DNA编码和内切酶数量的问题改进了算法;对有特殊要求的背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背包问题 批接入实验 批删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闭环DNA算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康 许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7-9,28,共4页
提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生化实验,并给出了解决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闭环DNA算法。在闭环DNA算法中,提出并实现了用删除实验直接构造顶点覆盖补集的构想;再通过电泳实验得到最小顶点覆盖的补集,由补集得到最小顶点覆盖... 提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生化实验,并给出了解决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闭环DNA算法。在闭环DNA算法中,提出并实现了用删除实验直接构造顶点覆盖补集的构想;再通过电泳实验得到最小顶点覆盖的补集,由补集得到最小顶点覆盖。这使得算法的设计独特而新颖;由于算法仅用到基本的生化实验,这使得算法的实现简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补集 删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DNA的指派问题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许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1-213,共3页
给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生化实验。用闭环DNA计算模型设计出了指派问题的DNA算法。首先对决策变量进行二维DNA编码来存放决策变量和效益值,然后通过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和删除实验得到指派问题的全部可行解,最后通过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 给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生化实验。用闭环DNA计算模型设计出了指派问题的DNA算法。首先对决策变量进行二维DNA编码来存放决策变量和效益值,然后通过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和删除实验得到指派问题的全部可行解,最后通过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获得最优指派问题的最优解。举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为减少DNA编码数量和缩短DNA编码的码长,讨论了算法的两种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指派问题 删除实验 有目的的终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规划问题的闭环DNA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康 覃磊 +1 位作者 同小军 许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7-951,共5页
提出了闭环DNA分子的结构灵活性的两个方面,即DNA分子链长的可控性和DNA分子之间的相互转化。针对非负整数系数的0-1规划问题,提出了闭环DNA算法。该算法首先对0-1变量按照0和1的取值、对应的各项系数和检测标记进行五组DNA编码并形成... 提出了闭环DNA分子的结构灵活性的两个方面,即DNA分子链长的可控性和DNA分子之间的相互转化。针对非负整数系数的0-1规划问题,提出了闭环DNA算法。该算法首先对0-1变量按照0和1的取值、对应的各项系数和检测标记进行五组DNA编码并形成所有可能解;再利用接入实验、电泳实验和删除实验筛选出可行解,进而得到所有最优解;最后通过检测实验输出实验结果。给出了算法的正确性的证明并讨论了算法复杂性,给出一个算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适用于可以含有负数的实数系数0-1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DNA计算模型 0-1规划问题 接入实验 删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指派问题DNA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许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83-1187,共5页
对求最小值的最优指派数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DNA计算算法。首先经过特殊的DNA编码将二维的决策变量和二维的效益值编入DNA序列中;然后通过杂交实验和分离实验得到指派问题的全部可行解;最后通过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获得最优指派问题的最... 对求最小值的最优指派数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DNA计算算法。首先经过特殊的DNA编码将二维的决策变量和二维的效益值编入DNA序列中;然后通过杂交实验和分离实验得到指派问题的全部可行解;最后通过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获得最优指派问题的最优解。证明了算法的复杂性并举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分别给出了求最大值的最优指派问题和人数与工作数不等的最优指派问题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指派问题 分离实验 检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康 魏传佳 +2 位作者 程珍 黄玉芳 许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5,12,共6页
DNA计算模型在DNA计算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DNA计算模型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首先回顾了DNA计算模型的发展历史;然后从DNA的基本结构入手研究了DNA计算的机理,并对DNA计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归纳出DNA计算模型的基... DNA计算模型在DNA计算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DNA计算模型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首先回顾了DNA计算模型的发展历史;然后从DNA的基本结构入手研究了DNA计算的机理,并对DNA计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归纳出DNA计算模型的基本概念;再对DNA计算模型按照DNA计算的物质形态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类DNA计算模型的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模型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贴DNA芯片模型的八皇后问题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康 同小军 许进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2-376,共5页
提出了粘贴 DNA 芯片模型,该模型综合了粘贴模型的筛选功能和 DNA 芯片模型的检测功能.利用这两个特点设计了基于粘贴 DNA 芯片模型的求解八皇后问题全部解的 DNA 算法.该算法首先产生所有可能的解,再分别按照行要求,列要求和对角线要... 提出了粘贴 DNA 芯片模型,该模型综合了粘贴模型的筛选功能和 DNA 芯片模型的检测功能.利用这两个特点设计了基于粘贴 DNA 芯片模型的求解八皇后问题全部解的 DNA 算法.该算法首先产生所有可能的解,再分别按照行要求,列要求和对角线要求逐步筛选出八皇后问题的全部解.利用 DNA 芯片检测出实验结果,然后对每个实验步骤分析了算法的生化实现过程并得到了八皇后问题的全部解.最后讨论了算法的复杂性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皇后问题 粘贴DNA芯片模型 DNA编码 分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话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全胜 杨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7,共6页
学生通过用数学语言说话可以培养数学感觉,还可以培养数学感情.数学语言基本单位分为5类:词素,单词和词组,句子和句群,段落,篇章.语言表达是人类能够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前提,是人类社会能够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数学的应用和数学... 学生通过用数学语言说话可以培养数学感觉,还可以培养数学感情.数学语言基本单位分为5类:词素,单词和词组,句子和句群,段落,篇章.语言表达是人类能够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前提,是人类社会能够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数学的应用和数学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对数学符号的操作过程,是主体借助于语言符号而认识和再现以及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语言 语言单位 数学案例 语言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气孔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强 付涛 +1 位作者 杨坤 晁明举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2,共2页
向Ni60+25wt.%WC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In2O3,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上获得了无气孔的高质量熔覆层。对熔覆层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In2O3能够减少Ni60+25wt.%WC激光熔覆层气孔的原因在于加入适当比例的In... 向Ni60+25wt.%WC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In2O3,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上获得了无气孔的高质量熔覆层。对熔覆层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In2O3能够减少Ni60+25wt.%WC激光熔覆层气孔的原因在于加入适当比例的In2O3后能够抑制WC的分解,从而减少熔池内C的含量,减小了熔池内形成CO和CO2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气孔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模型中纠缠原子与相干态光场相互作用平均光子数的演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多 董长缨 刘国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3-848,共6页
研究了一对纠缠的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态光场的相互作用,得出平均光子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讨论了相干振幅分量模平方|α|2、原子-场的耦合系数g、原子间的耦合系数ε及纠缠因子cosθ对光场的平均光子数的〈n(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研究了一对纠缠的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态光场的相互作用,得出平均光子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讨论了相干振幅分量模平方|α|2、原子-场的耦合系数g、原子间的耦合系数ε及纠缠因子cosθ对光场的平均光子数的〈n(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干振幅分量模平方,原子-场的耦合系数,原子间的耦合系数的变化,平均光子数演化曲线的平均值和系统量子崩塌-复苏的周期都会随之变化.但纠缠因子的变化并不影响量子崩塌-复苏的周期,只是使平均光子数随时间演化的值慢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VIS-CUMMINGS模型 纠缠原子 相干态光场 平均光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 Tiles自组装的布尔逻辑运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玉芳 程珍 +2 位作者 周康 肖建华 石晓龙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47-2354,共8页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DNA tiles自组装现象是分子生物计算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计算方式.分子自组装的基本特点在于由许多小分子在一定机理的作用下,自动形成更大规模的超级分子结构的过程.自组装用于计算,在于这种组装模式可以抽象成一个自...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DNA tiles自组装现象是分子生物计算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计算方式.分子自组装的基本特点在于由许多小分子在一定机理的作用下,自动形成更大规模的超级分子结构的过程.自组装用于计算,在于这种组装模式可以抽象成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只需根据问题的需要设计好输入,再将其输入到运算系统,经过分子自组装过程,最后能生成问题的解.文中基于这样的运算机理,在DNA tiles自组装这个计算平台上,尝试做布尔逻辑运算,针对4变量4句子的布尔逻辑问题,提出一个DNA tiles自组装自动化运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DNA tiles 分子计算 布尔逻辑计算 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