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病毒中药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4
1
作者 张其威 张楚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关键词 抗病毒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体外抗艾滋病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强华贵 杨占秋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观察羧甲基茯苓多糖(CMP)体外抗艾滋病病毒(HIV)作用。方法通过观察CMP对HIV-1ⅢB诱导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及对HIV-1ⅢB感染MT4细胞的保护实验进行CMP抗HIV-1活性研究。结果同对照组相比,10.000,1.000和0.100 g.L-1CM... 目的观察羧甲基茯苓多糖(CMP)体外抗艾滋病病毒(HIV)作用。方法通过观察CMP对HIV-1ⅢB诱导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及对HIV-1ⅢB感染MT4细胞的保护实验进行CMP抗HIV-1活性研究。结果同对照组相比,10.000,1.000和0.100 g.L-1CMP对C8166细胞培养上清液HIV-1ⅢB P24抗原的分泌有抑制作用(P<0.05),IC50为1.8 g.L-1,10.000和1.000 g.L-1CMP对感染HIV-1ⅢB的MT4细胞有保护作用(P<0.05),EC50为0.5 g.L-1。结论CMP体外有一定的抗HIV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艾滋病病毒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兹书 张楚瑜 《预防兽医学进展》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3′端2.5kb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4
作者 袁哲明 孟小林 刘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 3′端 2 5kb片段插入 pQE 31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QE/enhancin ,转化大肠杆菌M 15( pREP4 )在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出分子量约为96k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96。初步纯化的P96显示了明显的增... 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 3′端 2 5kb片段插入 pQE 31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QE/enhancin ,转化大肠杆菌M 15( pREP4 )在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出分子量约为96k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96。初步纯化的P96显示了明显的增效活性 ,可提高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 3龄幼虫感染死亡率 2 7 4 0 %~ 34 50 % ,缩短LT5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 增效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晓虹 龚铭 +3 位作者 李桃 蒋文玲 刘婧 杨占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19-2221,共3页
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模型,为研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滴鼻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由尾静脉注射给予红霉素微球,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素治疗... 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模型,为研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滴鼻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由尾静脉注射给予红霉素微球,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微球(高、中、低剂量组),进行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肺部病理变化表现为支气管及肺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斑片状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粘膜水肿,细支气管变厚而管腔变窄。乳糖酸红霉素及红霉素微球治疗组高、中剂量组细胞界限较清晰,病理变化不明显。RT-PCR检测结果为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素治疗组、红霉素微球治疗组均为阳性。结论该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可行,红霉素微球能减轻支原体对肺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红霉素微球 乳糖酸红霉素 WISTAR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毒重组增效蛋白的广谱增效活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哲明 孟小林 刘树生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室内生物测定表明 ,大肠杆菌表达的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重组增效蛋白P96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 ,分别提高1 6 9.78%、73.90 %和 36 .0 4 % ;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室内生物测定表明 ,大肠杆菌表达的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重组增效蛋白P96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 ,分别提高1 6 9.78%、73.90 %和 36 .0 4 % ;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甜菜夜蛾幼虫也有明显增效作用。Na2 CO3 溶解的P96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一定致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增效蛋白 广谱增效剂 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 大肠杆菌 苜蓿丫纹夜蛾 棉铃虫 致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阳性重组病毒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反修 王福山 齐义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近年来,随着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普遍应用,阳性重组病毒筛选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过去的经验性的ocu ̄+/ocu ̄-空斑表型筛选发展到根据颜色差异,药物抗性,抗生素抗性等等筛选重组病毒。同源重组过程也可在大肠杆菌或酵... 近年来,随着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普遍应用,阳性重组病毒筛选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过去的经验性的ocu ̄+/ocu ̄-空斑表型筛选发展到根据颜色差异,药物抗性,抗生素抗性等等筛选重组病毒。同源重组过程也可在大肠杆菌或酵母甚至体外进行,大大提高了重组率,由于重组率是如此之高,有些方法可以免去繁琐的空斑选择,很快得到重组病毒的纯培养。文章对各种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外源基因表达 表达系统 重组病毒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 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率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幼平 刘颖娟 +4 位作者 王笑臣 张一卉 刘媛媛 杨占秋 赵东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建立核酸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筛选疑似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者鼻咽拭子临床样本中的阳性样本。方法:比对编码HBoV-sh9的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 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 目的:建立核酸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筛选疑似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者鼻咽拭子临床样本中的阳性样本。方法:比对编码HBoV-sh9的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 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率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实验,检测214例临床样本。结果:所建立的Taqman PCR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率,对所收集得到的21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出8例阳性,其阳性率为3.74%。结论:建立了HBoV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出阳性人博卡病毒,为临床治疗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qman PCR 人博卡病毒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神经激肽-1受体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昆 侯炜 霍文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659,共3页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Kopnisky等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行为状态和脑力...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Kopnisky等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行为状态和脑力活动的改变所引起的免疫应答间接或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介导的。紧张状态反应导致神经肽的释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激肽-1受体 P物质 调节作 HIV感染 紧张状态 HIV-1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微球对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桃 温劲 +3 位作者 蒋文玲 龚铭 杨占秋 肖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明确红霉素微球对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选择红霉素微球低、中、高3个剂量组(0.1、0.5、1.2g·kg-1·d-1)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治疗,连续给药6d,通过观察大鼠症状,测定肺... 目的明确红霉素微球对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选择红霉素微球低、中、高3个剂量组(0.1、0.5、1.2g·kg-1·d-1)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治疗,连续给药6d,通过观察大鼠症状,测定肺指数以及观察肺部病变程度来评价红霉素微球对大鼠支原体肺炎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感染后第5天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支原体感染组,未经治疗的大鼠症状持续存在,而给药组能逐渐恢复正常,所有实验鼠均未出现死亡;支原体感染对照组肺指数为1.75,较正常组的肺指数(0.98)明显增加(P<0.01);红霉素微球低、中、高3个剂量组大鼠的肺指数分别降至1.45、1.38、1.25;红霉素微球减轻了大鼠肺组织病变程度,并有量效关系。结论红霉素微球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支原体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微球 支原体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中一个中性哺乳动物神经毒素全长cDNA的克隆和分析
11
作者 朱智慧 曾宪春 +2 位作者 王三霞 李文鑫 朱顺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1-434,共4页
构建了东亚钳蝎毒腺cDNA文库 ,根据东亚钳蝎中性哺乳动物神经毒素BmKM4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 ,用PCR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BmKM4全长cDNA序列。它由 5′UTR、可读框和 3′UTR组成。与其他东亚钳蝎哺乳动物神经毒素cDNA的相应区域相比... 构建了东亚钳蝎毒腺cDNA文库 ,根据东亚钳蝎中性哺乳动物神经毒素BmKM4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 ,用PCR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BmKM4全长cDNA序列。它由 5′UTR、可读框和 3′UTR组成。与其他东亚钳蝎哺乳动物神经毒素cDNA的相应区域相比 ,BmKM4cDNA的 5′UTR高度保守 ,而其 3′UTR则变异较大。AUG的旁侧序列为AAAATGAA ,与绝大多数蝎毒素基因一致。在BmKM4mRNApoly(A)尾上游 17nt处 ,有一典型的腺苷化信号 (AATAAA)。可读框编码 84个氨基酸的毒素前体 ,包括N端 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 ,中间 6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毒素 ,以及C末端的额外碱性氨基酸Arg。椐据一般规律 ,尾端Arg在毒素前体的成熟过程中会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中性哺乳动物神经素 BmKM4 CDNA 基因克隆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