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学——理解生命系统——第20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荣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37-1238,共2页
第20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于2008年7月12-17日在德国柏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遗传学会代表团共38人参加了大会。国际遗传学大会是国际遗传学界的宏大盛会,每5年召开1次,本次会议主题为:“遗传学——理解生命系统”。众多国际学者围绕5... 第20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于2008年7月12-17日在德国柏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遗传学会代表团共38人参加了大会。国际遗传学大会是国际遗传学界的宏大盛会,每5年召开1次,本次会议主题为:“遗传学——理解生命系统”。众多国际学者围绕53个议题回顾了近年来遗传学的发展和进步,特别围绕理解复杂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遗传基础,展示了令人振奋的科学前沿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中心 生命系统 遗传学 柏林 德国 遗传基础 科学前沿 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尔根实验室成长起来的中国遗传学家余先觉
2
作者 周荣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1-952,共2页
孟德尔为确立遗传学基本原理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则以果蝇为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以及连锁、交换和不分离遗传规律,并提出基因论等,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余先觉教授... 孟德尔为确立遗传学基本原理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则以果蝇为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以及连锁、交换和不分离遗传规律,并提出基因论等,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余先觉教授正是这一时期在摩尔根实验室中成长起来的现代遗传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家 摩尔根 实验室 孟德尔遗传 中国 遗传规律 现代遗传学 果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物的遗传修饰与应用(下) 被引量:7
3
作者 程炜中 刘应伯 余其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动物 转基因动物 遗传修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物的遗传修饰与应用(上)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炜中 刘应伯 余其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2-48,共7页
首例转基因超级小鼠问世十多年来,以转生长激素基因为突破口的转基因动物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并由技术上的成功开始转向复杂的生物试验体系的研究,以及从理论一应用诸不同角度出发探索不同的生物学重大问题。纵观... 首例转基因超级小鼠问世十多年来,以转生长激素基因为突破口的转基因动物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并由技术上的成功开始转向复杂的生物试验体系的研究,以及从理论一应用诸不同角度出发探索不同的生物学重大问题。纵观国内外转基因动物研究动态,可以看到这一基因工程新技术正在经历着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也相继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并正在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重大问题予以讨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转基因动物 遗传修饰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二价体上随机引物原位DNA合成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奎 刘应伯 +2 位作者 余其兴 赵则春 余先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随机引物,在黄鳝二价体上建立了氖标记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并详细探索了该技术的实验条件.其结果显示黄鳝二价体上DNA延伸效果十分明显,银颗粒基本上是非随机性的相间排列,而且主要特征是基本稳定的,据此可以进行染色体识别... 采用随机引物,在黄鳝二价体上建立了氖标记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并详细探索了该技术的实验条件.其结果显示黄鳝二价体上DNA延伸效果十分明显,银颗粒基本上是非随机性的相间排列,而且主要特征是基本稳定的,据此可以进行染色体识别.此外,还讨论了建立该技术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体 黄鳝 引物 DNA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终止子在转基因鲤鱼中的促生长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山 罗大极 +3 位作者 吴刚 徐婧 汪亚平 朱作言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1-836,共6页
转基因构建体中启动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转植基因的活性,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转基因构建体中终止子的选择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转植基因的活性。为了更好地筛选转基因构建体和培育快速生长的转"全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 转基因构建体中启动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转植基因的活性,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转基因构建体中终止子的选择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转植基因的活性。为了更好地筛选转基因构建体和培育快速生长的转"全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鱼,文章用鲤鱼β-actin基因终止子和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分别构建了转基因构建体,显微注射得到转"全鱼"GH基因鱼P0代养殖群体,比较两种不同终止子构建体的活性。统计分析发现,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养殖群体的体重频率呈正态分布且平均体重显著高于β-actin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养殖群体,β-actin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养殖群体的体重频率呈右倾趋势的非正态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在混合养殖组中得到一条生长最为快速的鲤鱼证实为转基因阳性且为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转基因鲤鱼。该结果表明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可快速生长,并能将转植基因向下代遗传。实验结果提示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构建体比β-actin基因终止子构建体表现的促生长活性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基因 转基因鱼 基因构建体 终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二价染色体上地高辛配基标记随机引物原位DNA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奎 余其兴 +2 位作者 赵则春 余梅 周荣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黄鳝二价染色体上,运用地高辛配基标记的随机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诱导出了明暗相间、基本稳定且类似于R带的带状结构。本文对该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二价染色体 引物原位DNA合成 地高辛配基 黄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状态下转基因鲤鱼和对照鲤鱼血清生长激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山 罗大极 +4 位作者 汪亚平 陈竹 管波 廖兰杰 朱作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6-1050,共5页
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技术,比较分析了转GH基因鲤鱼和对照鲤鱼在饥饿和饱食状态下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投喂实验中,转基因鲤鱼和对照鲤鱼血清... 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技术,比较分析了转GH基因鲤鱼和对照鲤鱼在饥饿和饱食状态下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投喂实验中,转基因鲤鱼和对照鲤鱼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转基因鲤鱼血清生长激素远高于对照鲤鱼,分别为(142.0±4.9)ng/mL和(1.6±0.2)ng/mL,转基因鲤鱼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鱼。在饥饿实验中,转基因鲤鱼的血清生长激素迅速下降,从(142.0±4.9)ng/mL降至(46.0±3.2)ng/mL,而后稳定在这一较低水平;对照鲤鱼血清生长激素持续上升,从(1.6±0.2)ng/mL升至(10.9±1.4)ng/mL,体重负增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转GH基因鲤鱼血清生长激素的调控机制与对照鲤鱼的不同,其表达水平不受脑垂体反馈抑制调控机制的影响,而与重组GH基因中β-actin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模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鲤鱼 生长激素 饥饿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属叶绿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朱世华 王明全 汪向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对稻属(oryza)的14个种和李氏禾属(Leersia)的2个种共138份材料进行了叶绿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用内切酶EcoRI酶切、4个叶绿体DNA探针杂交,共发现1o种叶绿体DNA变异类型。在稻属各个种内没有观察到叶绿体DNA的变异,... 对稻属(oryza)的14个种和李氏禾属(Leersia)的2个种共138份材料进行了叶绿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用内切酶EcoRI酶切、4个叶绿体DNA探针杂交,共发现1o种叶绿体DNA变异类型。在稻属各个种内没有观察到叶绿体DNA的变异,叶绿体DNA变异类型基本上以稻属的染色体组型水平划分,因此认为精属的叶绿体DNA在进化过程中变异程度很低。推测CCDD组的o.alta、o.grandiglumis和o.latifolia及CC组的o.officinals和o.eichingeri各有共同的原始祖先。遗传距离分析显示CC、CCDD、BBCC组之间亲缘关系很近,这3个组与EE组亲缘关系也较近。李氏禾属的2个种L.perrieri和L.tisseranti与稻属的遗传距离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属 李氏禾属 叶绿体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胚胎的发育选择:性别决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汉华 周荣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性别决定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调控过程,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雌雄二者必居其一的发育选择是胚胎性腺形成必须的发育决定。文章综述了动物性别决定的遗传系统、性腺发生、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从分子进化的角度分析了性染色体与性... 性别决定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调控过程,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雌雄二者必居其一的发育选择是胚胎性腺形成必须的发育决定。文章综述了动物性别决定的遗传系统、性腺发生、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从分子进化的角度分析了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形成机制,提示性别决定基因在进化中总是趋向异配性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 胚胎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微克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戢福云 余其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8-261,共4页
自1981年染色体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创建以来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动植物遗传学、医学、进化学等研究领域 ,主要包括构建特定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的DNA文库、制备染色体描绘探针池以研究染色体重排和染色体进化等。本文对该技术的... 自1981年染色体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创建以来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动植物遗传学、医学、进化学等研究领域 ,主要包括构建特定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的DNA文库、制备染色体描绘探针池以研究染色体重排和染色体进化等。本文对该技术的产生、发展及某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微切割 微分离 微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Abcc2介导微囊藻毒素解毒功能探究
12
作者 陆星 钟山 何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7-1002,共6页
研究克隆了斑马鱼(Danio rerio)abcc2基因序列,探讨了其在微囊藻毒素(MC-LR)解毒中的潜在功能。结果表明:斑马鱼abcc2具有同哺乳动物ABCC2相似的介导荧光底物MCB外排的转运活性,MC-LR处理可显著诱导其在斑马鱼幼体中的转录表达;过表达Ab... 研究克隆了斑马鱼(Danio rerio)abcc2基因序列,探讨了其在微囊藻毒素(MC-LR)解毒中的潜在功能。结果表明:斑马鱼abcc2具有同哺乳动物ABCC2相似的介导荧光底物MCB外排的转运活性,MC-LR处理可显著诱导其在斑马鱼幼体中的转录表达;过表达Abcc2蛋白能显著增强ZF4细胞和斑马鱼胚胎对MC-LR的耐受性;Abcc2作为MC-LR的主要耐受因子,在组织防御和有毒物质的排泄中起重要作用,但其解毒功能还不清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鱼类抗MC-LR积累的分子机理及培育低MC-LR残留的养殖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ABCC2 微囊藻毒素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晋华 程汉华 周荣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0-805,共6页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属于泛素C末端水解酶家族成员,但是泛素C末端水解酶L1酶活性非常特异,不仅具有泛素C末端水解酶活性,而且具有泛素C末端聚合酶的活性.因此,泛素C末端水解酶L1,不仅在泛素化...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属于泛素C末端水解酶家族成员,但是泛素C末端水解酶L1酶活性非常特异,不仅具有泛素C末端水解酶活性,而且具有泛素C末端聚合酶的活性.因此,泛素C末端水解酶L1,不仅在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在其他的泛素信号途径,如在K63-多聚泛素信号途径中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泛素C末端水解酶L1特异的蛋白酶活性,也赋予了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神经发育发生、精子发生、卵子发生和受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突变也与帕金森症等神经元退化疾病紧密相关.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在甲状腺、肺等多种组织的超表达,也与该组织的癌症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 泛素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海燕 朱之轩 +1 位作者 金晶 丁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79,共6页
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比较困难,研究了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适宜取材的根尖长度、有丝分裂指数、预处理试剂和处理时间、固定时间、酶解与低渗时间等相关因素,并对莲制片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根尖长为1.5... 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比较困难,研究了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适宜取材的根尖长度、有丝分裂指数、预处理试剂和处理时间、固定时间、酶解与低渗时间等相关因素,并对莲制片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根尖长为1.5 cm左右时有丝分裂指数最高,预处理采用冰水冷冻处理24 h分裂相较多,染色体形态清晰;用4%多聚甲醛固定1h,染色体形态较好;采用2.5%纤维素酶和2.5%果胶酶混合液37℃消化30 min,酶解较彻底,细胞质残留少,染色体分散良好;1×PBS低渗30 min,染色体形态较好;免疫荧光染色后经检测可观察到较强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根尖细胞 预处理 有丝分裂指数 染色体制片 DAPI染色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