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颗粒材料本构关系及边值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广江 杨德泽 楚锡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颗粒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实践中,通过数值模拟解决颗粒材料有关的边值问题,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将基于离散颗粒模型的离散单元法与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有限单元法有机结合以求解颗粒材料边值问题,... 颗粒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实践中,通过数值模拟解决颗粒材料有关的边值问题,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将基于离散颗粒模型的离散单元法与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有限单元法有机结合以求解颗粒材料边值问题,形成了一套新的、完整的模型及解决方案,即细观模型离线计算的细-宏观两尺度模型及求解系统.具体为:先基于离散单元法获取颗粒材料的主应力、主应变以及对应的应力-应变矩阵等数据;再将获取的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在主空间上描述颗粒材料本构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通过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UMAT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导入ABAQUS中求解颗粒材料边值问题.通过平板受压以及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并与经典弹塑性模型求解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颗粒材料的本构关系,并能够运用于实践求解边值问题,验证了该求解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离散元法 有限元法 边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漂浮式拦污排的平衡形状和张力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远杰 夏明锬 楚锡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漂浮式拦污排为多个浮箱通过铰接组成的多体系统.将浮箱模型简化为刚性杆件,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漂浮式拦污排的运动控制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求解方案.模型试验表明了数值模型及求解方案的有效性.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传统的悬... 漂浮式拦污排为多个浮箱通过铰接组成的多体系统.将浮箱模型简化为刚性杆件,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漂浮式拦污排的运动控制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求解方案.模型试验表明了数值模型及求解方案的有效性.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传统的悬链线假设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此外还讨论了平衡状态下拦污排发生"自锁"状态的判断方法及水面下降时的张力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拦污排 LAGRANGE方程 三维稳定形状 张力 自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HHT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屈文忠 王广 +1 位作者 曾又林 蒋寅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16-1620,共5页
HHT方法(包括EMD方法)已成功地用于线性振动系统的辨识研究。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非线性振动响应进行预处理,把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的窄带信号,应用EMD方法使得各阶内在模函数(IMF)均为单一成份信号,然后运... HHT方法(包括EMD方法)已成功地用于线性振动系统的辨识研究。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非线性振动响应进行预处理,把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的窄带信号,应用EMD方法使得各阶内在模函数(IMF)均为单一成份信号,然后运用HT方法辨识自由振动响应的非线性特征。典型的线性振动系统和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辨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动力特性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阀门内漏声发射识别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鑫 屈文忠 肖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4,共10页
阀门结构作为核电厂的关键设备部件之一,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其闸板或阀瓣易发生热变形或磨损导致密封不良,进而引发内漏事故。实时在线识别阀门的内漏状态,对提升核电机组热效率、提高阀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因实际工业现场的... 阀门结构作为核电厂的关键设备部件之一,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其闸板或阀瓣易发生热变形或磨损导致密封不良,进而引发内漏事故。实时在线识别阀门的内漏状态,对提升核电机组热效率、提高阀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因实际工业现场的基底噪声极易掩盖阀门内漏的声发射信号,进而造成阀门内漏状态的误判。为实现阀门内漏状态的快速准确识别,搭建了阀门内漏检测试验台架,开发了基于声发射方法的阀门内漏检测分析系统,将卷积注意力机制引入卷积神经网络中,实现高效快速地识别阀门内漏状态。结果表明,基于阀门内漏的声发射信号频域数据,利用卷积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能有效准确地识别阀门内漏状态,在内漏率为26 L/h时,识别准确率高达98%,并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结构 内漏 声发射 卷积注意力模块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变下基于奇异谱分析的机电阻抗损伤识别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文捷 肖黎 屈文忠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0,201,共9页
为消除温度变化对损伤识别的影响,采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简称SSA)方法处理阻抗信号以分离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信号分量,提出结合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ion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与K... 为消除温度变化对损伤识别的影响,采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简称SSA)方法处理阻抗信号以分离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信号分量,提出结合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ion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与K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进一步处理信号分量实现损伤识别。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螺栓组连接的铝板结构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温度变化工况下螺栓松动机电阻抗损伤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应用SSA方法得到的信号分量能在温度变化影响下有效识别螺栓松动状态,各工况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8%以上,证明了所提出方法对消除温度变化影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机电阻抗 温度变化 奇异谱分析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核工业管道损伤识别方法
6
作者 蒋琪 张望 +1 位作者 屈文忠 肖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8-58,共11页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检测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管道的损伤检测。但超声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以及压电传感器灵敏度受温度和压力载荷等环境及工况的影响,严重干扰了损伤信息的提取和识别。由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检测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管道的损伤检测。但超声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以及压电传感器灵敏度受温度和压力载荷等环境及工况的影响,严重干扰了损伤信息的提取和识别。由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模型的机器学习的导波管道损伤识别方法。此模型通过在原始超声导波数据与管道状态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加强特征提取层对损伤特征的识别能力,有效避免环境干扰并准确识别出真实的损伤信号。以某核工业循环水冷却管道试验台架为试验对象,进行温度压力变化工况下的管道损伤识别试验,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实现管道损伤识别,且识别准确率优于门控循环网络、长短时记忆、双向门控循环网络等其他数据驱动模型,证实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工业管道 损伤识别 粒子群优化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松动损伤的亚谐波共振识别方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屈文忠 张梦阳 +1 位作者 周俊宇 肖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3,共5页
螺栓松动将导致结构完整性的破坏,螺栓连接状态的实时有效监测和评估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亚谐波共振分析的螺栓松动识别方法。针对螺栓连接结构简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模型,采用多尺度方法分析了亚谐波共振现象,定性模拟了螺栓... 螺栓松动将导致结构完整性的破坏,螺栓连接状态的实时有效监测和评估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亚谐波共振分析的螺栓松动识别方法。针对螺栓连接结构简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模型,采用多尺度方法分析了亚谐波共振现象,定性模拟了螺栓松动损伤亚谐波激励条件。以铝梁螺栓搭接结构为实验对象,利用粘贴在铝梁表面的压电作动/传感单元,采用不同频率的激励信号作用在作动片上,传感片接收响应信号,对其进行频谱分析,通过提取响应频谱中的亚谐波成分进行螺栓松动损伤识别。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亚谐波产生所需激励频率在两倍固有频率附近,使用亚谐波检测方法能有效识别螺栓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松动 损伤识别 多尺度方法 亚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超声调制方法的损伤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11
8
作者 屈文忠 李拯 +1 位作者 王芝 肖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2-857,共6页
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非线性弹性波谱方法具有对结构微小变化敏感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对裂纹等非线性损伤进行识别。笔者针对采用两个持续激励的普通非线性弹性波谱方法不能定位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并且定位铝板中疲劳裂纹的... 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非线性弹性波谱方法具有对结构微小变化敏感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对裂纹等非线性损伤进行识别。笔者针对采用两个持续激励的普通非线性弹性波谱方法不能定位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并且定位铝板中疲劳裂纹的非线性超声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脉冲与高频超声波之间的调制现象来进行损伤检测。实验中,压电阵列粘贴于疲劳裂纹铝板表面,汉宁窗调制的正弦脉冲激励和正弦持续激励同时施加在压电阵列上。通过采集不同的作动传感路径的响应,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响应进行频域分析,构造损伤指数量化损伤程度,对疲劳裂纹进行识别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成功地检测并定位疲劳裂纹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疲劳裂纹 非线性超声调制 短时傅里叶变换 压电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动机界面结构试件脱粘健康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守诚 屈文忠 肖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以复合材料壳体和绝热层脱粘模型试件为对象,利用粘贴于壳体外表面的压电主动激励传感器,基于高频机电阻抗方法,对模拟药柱/绝热层界面脱粘的结构健康状态监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脱粘损伤工况下的导纳频谱曲线,计算了... 以复合材料壳体和绝热层脱粘模型试件为对象,利用粘贴于壳体外表面的压电主动激励传感器,基于高频机电阻抗方法,对模拟药柱/绝热层界面脱粘的结构健康状态监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脱粘损伤工况下的导纳频谱曲线,计算了能表征脱粘程度的平均绝对偏差损伤指标。结果表明,高频机电阻抗方法可利用粘贴于壳体外表面的压电传感器有效地识别内部结构的界面脱粘,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能实现实时的结构健康监测,损伤指标能量化表征脱粘程度,实验采用的两种压电传感器中,MFC传感器较PZT传感器更适合于曲面固体发动机壳体脱粘检测,为开展实际工况下的固体发动机药柱结构界面脱粘损伤监检测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 界面脱粘 结构健康监测 机电阻抗方法 有限元分析 平均绝对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型疲劳裂纹的亚谐波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芝 吴维亮 +1 位作者 肖黎 屈文忠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7-573,共7页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研究中广泛采用非线性振动与非线性超声方法。由于作动器和测试设备环节产生的超谐波成分作为背景噪声掩盖了损伤信号,降低了信噪比,利用亚谐波信号成分来识别闭合型疲劳裂纹。建立了闭合型裂纹的单自由度...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研究中广泛采用非线性振动与非线性超声方法。由于作动器和测试设备环节产生的超谐波成分作为背景噪声掩盖了损伤信号,降低了信噪比,利用亚谐波信号成分来识别闭合型疲劳裂纹。建立了闭合型裂纹的单自由度定性模型,分段迟滞型作用力模拟了裂纹界面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裂纹张开与闭合过程,研究了产生亚谐波的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条件,讨论了模型参数对亚谐波产生的阈值影响。利用压电作动器/传感器进行了铝制裂纹梁损伤检测实验,得到了裂纹损伤亚谐波识别的激励电压与频率的范围。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了闭合型疲劳裂纹的亚谐波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闭合型裂纹 非线性超声 亚谐波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b波高斯混合模型螺栓松动损伤检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刚 肖黎 屈文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500,共8页
螺栓连接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及时发现螺栓松动的位置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课题之一。利用粘贴在铝板上的压电阵列采集Lamb波信号,提取特征参数集建立高斯混合模型。通过采集监测区域内螺栓连接结构的各种松动工况的数据建立完备的基准... 螺栓连接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及时发现螺栓松动的位置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课题之一。利用粘贴在铝板上的压电阵列采集Lamb波信号,提取特征参数集建立高斯混合模型。通过采集监测区域内螺栓连接结构的各种松动工况的数据建立完备的基准数据库,更新实时数据建立动态高斯混合模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之间概率密度分布之间的相似度最大准则,判断监测区域的各个螺栓松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螺栓松紧状态一致的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之间的高斯混合模型概率分布相似度值达到0.99以上,明显高于工况不匹配的相似度,该方法可有效判断监测区域每个螺栓的松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松动 结构健康监测 LAMB波 高斯混合模型 概率分布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阻抗损伤识别温度影响的协整消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秀娟 屈文忠 肖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8-134,共7页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研究中广泛采用压电高频机电阻抗方法(EMI)。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也会使阻抗谱产生频移和幅值变化,甚至淹没结构损伤对阻抗谱的影响,造成损伤误报。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整处理阻抗谱的方法,以消除长期监测过...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研究中广泛采用压电高频机电阻抗方法(EMI)。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也会使阻抗谱产生频移和幅值变化,甚至淹没结构损伤对阻抗谱的影响,造成损伤误报。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整处理阻抗谱的方法,以消除长期监测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分析了阻抗谱中协整向量的构造原理,利用ADF检验和Johansen检验确定其不平稳阶数,将温度变化影响下不平稳的阻抗谱峰值频率时间序列协整为一个平稳的余量序列。利用压电片高频主动激励进行了钢板在温度变化工况下模拟损伤的EMI检测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结构损伤导致平稳的协整余量序列发生突变,准确表征了结构损伤的发生,验证了阻抗谱协整处理环境温度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压电阻抗方法(EMI) 环境温度 时间序列 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EMD方法进行高速转子振动信号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屈文忠 曾又林 +1 位作者 蒋寅军 肖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6-1169,共4页
弹用涡扇发动机整机振动信号中经常包含着非线性和非平稳的高速转子振动信号成份。近年来采用一些新的信号处理方法来分析这些振动信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颇具研究和应用前景。但是EMD方法往往在第一阶内在... 弹用涡扇发动机整机振动信号中经常包含着非线性和非平稳的高速转子振动信号成份。近年来采用一些新的信号处理方法来分析这些振动信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颇具研究和应用前景。但是EMD方法往往在第一阶内在模函数(IMF)中包含着宽频信号,因而得不出单一成份信号。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待分析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把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的窄带信号,然后应用EMD方法使得各阶IMF均为单一成份信号。该改进的EMD方法用来分析某型弹用涡扇发动机整机振动信号,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振动信号 信号处理 改进EMD方法 涡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幅值激励的复合材料板时间反转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俊宇 杨洋 +1 位作者 肖黎 屈文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8-302,共5页
复合材料结构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基体开裂、层脱等损伤,通常情况下损伤界面保持闭合接触。小幅值激励下应力波产生的应变极小,损伤界面仍处于闭合的线性状态,时间反转重构信号不能表明损伤的存在与否。针对该问题,采用不同幅值激励的时间... 复合材料结构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基体开裂、层脱等损伤,通常情况下损伤界面保持闭合接触。小幅值激励下应力波产生的应变极小,损伤界面仍处于闭合的线性状态,时间反转重构信号不能表明损伤的存在与否。针对该问题,采用不同幅值激励的时间反转方法进行损伤检测与识别,利用时间反转重构信号与激励信号的相关系数构造了损伤指数,开展了基于压电作动/传感阵列的复合材料板损伤识别与定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小幅值激励下作动-传感的完整路径和损伤路径上的时间反转重构信号与原始激励信号相似程度均很高,不能表征结构中的损伤;而增大激励幅值至某一阈值后,损伤路径上的损伤指数明显增大,而完整路径上的损伤指数变化不明显;利用该方法准确地识别与定位了板中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板 损伤识别 时间反转 激励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b波时间反转分解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屈文忠 肖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基于主动Lamb波的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检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时间反转分解方法利用发射-接收阵列可以选择性地分别聚焦定位各个散射体.由于Lamb波传播的频散和多模式特性,导致了Lamb波时间反转传递矩阵的不对称性。基于压电激励Lam... 基于主动Lamb波的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检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时间反转分解方法利用发射-接收阵列可以选择性地分别聚焦定位各个散射体.由于Lamb波传播的频散和多模式特性,导致了Lamb波时间反转传递矩阵的不对称性。基于压电激励Lamb波传播过程,分析研究了Lamb波时间反转传递矩阵显著特征值数目与散射体数目的关系,进行了Lamb波传播与损伤检测的实验研究,利用Lamb波A0和S0模式传播解析解数值反向传播,定位板中各个散射体。实验结果表明了Lamb波时间反转分解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识别并定位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LAMB波 压电传感器 损伤检测 时间反转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变工况下超定独立成分分析导波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航 肖黎 屈文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33-141,共9页
基于超声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变化的环境工况条件的影响,由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于处理时变工况条件下的大量监测导波信号存在局限性,以及对不同程度的损伤表征研究存在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定独立成分分析的导... 基于超声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变化的环境工况条件的影响,由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于处理时变工况条件下的大量监测导波信号存在局限性,以及对不同程度的损伤表征研究存在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定独立成分分析的导波监测方法并改进了基于k均值聚类的损伤指标。以广泛存在的环境温度作为环境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大量导波信号组成的观测矩阵中确定独立分量个数,使用独立成分分析将处理后的导波信号分解为独立分量,能够有效地将损伤与环境工况的影响分离到不同的独立分量中。对长期经受环境温度变化的铝板进行了导波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独立分量数目并从大量导波信号中排除环境温度的干扰识别出损伤,并且对处于温变条件下的完整和不同损伤程度的铝板进行了损伤识别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法在排除环境温度干扰的同时表征损伤程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 损伤识别 压电主动传感 超定独立成分分析 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松动EEMD损伤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强 肖黎 屈文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1-1644,共4页
针对连接结构在振动环境下易发生松动的问题,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连接松动损伤识别实验研究。根据螺钉在不同扭矩下的结构稳态响应信号,分析了信号功率谱差异和松动损伤引起的非线性特征,对响应信号进行了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利... 针对连接结构在振动环境下易发生松动的问题,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连接松动损伤识别实验研究。根据螺钉在不同扭矩下的结构稳态响应信号,分析了信号功率谱差异和松动损伤引起的非线性特征,对响应信号进行了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利用第1阶固有模式函数(IMF)构造能量损伤指标进行螺钉连接松动识别。结果表明,基于高频固有模式函数所构造的能量损伤指标可以有效表征不同扭矩下的连接松动所引起的结构非线性损伤,能够较好地反映螺钉连接结构的松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松动 损伤识别 EEMD 能量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b波结构损伤检测温度补偿方法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屈文忠 D J Inman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基于压电激励Lamb波传播过程分析研究了信号扩展时域温度补偿方法,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Lamb波传播与损伤检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和实验,利用基准信号选择和基准信号扩展的温度补偿方法处理波动响应信号。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温度补偿方... 基于压电激励Lamb波传播过程分析研究了信号扩展时域温度补偿方法,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Lamb波传播与损伤检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和实验,利用基准信号选择和基准信号扩展的温度补偿方法处理波动响应信号。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温度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基准信号集中最大温度间隔要求,能够有效识别环境温度变化下的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检测 LAMB波 压电传感器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材料数值样本的坐标排序生成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楚锡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52-2855,2860,共5页
颗粒材料离散颗粒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颗粒材料的数值样本密切相关,随着离散单元在颗粒材料数值模拟领域的广泛应用,颗粒材料的数值样本生成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基于RSA模型研究如何使随机生成的颗粒材料更密实,对均匀颗粒而言亦即如何... 颗粒材料离散颗粒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颗粒材料的数值样本密切相关,随着离散单元在颗粒材料数值模拟领域的广泛应用,颗粒材料的数值样本生成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基于RSA模型研究如何使随机生成的颗粒材料更密实,对均匀颗粒而言亦即如何在指定区域内生成更多的颗粒,讨论了4类修正方案,并建议了一种基于坐标排序的样本生成技术。研究表明,在传统的颗粒体随机生成技术基础上,通过对随机生成的x坐标序列或y坐标序列进行排序,可使生成的颗粒材料数值样本更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数值模拟 离散元法 数值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迟滞和蠕变特性压电作动器的模糊自适应逆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屈文忠 姚振汉 张振家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0-1232,共3页
针对具有迟滞和蠕变特性的压电作动器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自适应模糊逆控制方案。在前馈控制器中压电作动器的迟滞和蠕变非线性特性的逆模型由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近似;在反馈控制器中比例控制器用来调节压... 针对具有迟滞和蠕变特性的压电作动器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自适应模糊逆控制方案。在前馈控制器中压电作动器的迟滞和蠕变非线性特性的逆模型由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近似;在反馈控制器中比例控制器用来调节压电作动器的输出误差。该方法可以实时补偿压电作动器的迟滞和蠕变特性,减少作动器跟踪误差。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作动器 迟滞 蠕变 自适应模糊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