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组织内医源性高密度影像异物56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余邱楠 赵吉宏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内医源性高密度影像异物的发生原因、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2017~2024年收治的56例口腔组织内医源性高密度影像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为6~74岁;上颌骨21例、下颌骨24例、口腔软组织11例;单...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内医源性高密度影像异物的发生原因、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2017~2024年收治的56例口腔组织内医源性高密度影像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为6~74岁;上颌骨21例、下颌骨24例、口腔软组织11例;单一异物51例,2个及以上异物5例;56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41例伴有临床症状,所有病例均强烈要取出异物。结果:56例患者口腔组织内的异物均成功取出;所有患者对异物的焦虑情绪消除;41例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中39例症状消除,2例术前存在下唇麻木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取出口腔组织内的医源性异物,能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或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组织 医源性异物 症状 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东升 郑家伟 +10 位作者 张陈平 蔡志刚 李龙江 廖贵清 尚政军 孙沫逸 韩正学 尚伟 孟箭 龚忠诚 黄圣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3-615,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多学科协作诊疗 系统性疾病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上颌窦瘘手术修复 被引量:9
3
作者 江中军 蔡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上颌窦瘘 手术修复 上颌磨牙拔除术 骨膜瓣修复 颌面创伤 上颌窦炎 肿瘤手术 上颌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克 孙志军 张文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5-296,299,共3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是一种高特异性的核医学显像技术,近年来已被运用到口腔癌的诊断中。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口腔癌 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不对称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祖兵 孙国文 +1 位作者 东耀峻 杨学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颌手术矫治下颌不对称畸形的方法。方法 对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110例下颌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分类并对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下颌不对称畸形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 ,术后均获得... 目的 探讨正颌手术矫治下颌不对称畸形的方法。方法 对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110例下颌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分类并对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下颌不对称畸形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 ,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口腔功能及面部外形。结论 下颌不对称畸形在确诊发育已停止的情况下 ,应用正颌手术及结合术前、术后正畸治疗能使下颌不对称畸形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如畸形发育仍在继续 ,矫正时应去除异常的生发中心 ,以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不对称畸形 正颌外科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机拔牙术后并发颌面颈部广泛性皮下气肿1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侯改改 尚政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93-1194,共2页
阻生齿拔除术后颌面颈部广泛性皮下气肿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通过本病例分析及探讨阻生齿拔除术后并发颌面颈部弥漫性皮下气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阻生齿 并发症 皮下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中的应用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欣 谢莹 +2 位作者 李健 杨小红 赵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2例极微型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儿在术前拍摄正面照片并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并评价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浅层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2例极微型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儿在术前拍摄正面照片并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并评价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浅层厚度、口轮匝肌深层厚度、口轮匝肌的交叉纤维束厚度和角度等各项指标。结果:高频超声下可见红唇与人中嵴凹陷,患侧上唇口轮匝肌浅层与皮下结缔组织层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浅层口轮匝肌层厚度较健侧薄(P=0.005);深层口轮匝肌及结缔组织均未见明显的异常回声。患侧口轮匝肌交叉纤维束与水平参考线之间的角度较健侧大(P<0.001)。结论: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显示极微型唇裂患者上唇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的异常,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极微型唇裂 口轮匝肌 交叉纤维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潜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健 龙星 +1 位作者 朱帆 杨雪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7,151,共4页
目的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方法用2g/L的Ⅰ型胶原酶消化获得滑膜细胞,待细胞汇合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取第3代SMSC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并于培养7d后检测ALP活性和骨... 目的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方法用2g/L的Ⅰ型胶原酶消化获得滑膜细胞,待细胞汇合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取第3代SMSC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并于培养7d后检测ALP活性和骨桥蛋白的表达,RT_PCR检测核心结合因子al(cbfal)mRNA的转录;培养30d后作VonKossa′s染色,检测成骨化程度。结果SMSC在体外培养形成葵花样细胞集落,胞浆突起明显,相互连接成网状;成骨化诱导剂可诱导SMSC定向分化为多形性成骨细胞,细胞ALP染色阳性,骨桥蛋白强阳性,电泳显示有cbfal的特异性条带,矿化区经VonKoss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经体外纯化的SMSC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符合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有阻生倾向智牙胚与阻生智牙拔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冬晓 王莉 +2 位作者 赵吉宏 贺红 孙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4-906,共3页
目的:比较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与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研究组选取有阻生倾向的下颌智牙胚拔除术病例41例,并随机收集成年下颌埋伏阻生智牙拔除病例40例作对照。收集两组拔牙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 目的:比较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与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研究组选取有阻生倾向的下颌智牙胚拔除术病例41例,并随机收集成年下颌埋伏阻生智牙拔除病例40例作对照。收集两组拔牙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局部肿胀、张口度改变情况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操作时间短,术后的肿胀、疼痛及开口改变情况,均较对照组轻。结论: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较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下颌智牙 智牙牙胚 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矩形切除术术后并发病理性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冰 张文峰 +1 位作者 贾玉林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分析与下颌骨矩形切除术术后并发病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 ,为改进手术方式减少骨折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74例口腔癌病例分别采用直角形和曲线形截骨方法进行下颌骨矩形切除术 ,术后曲面断层片检查 ,测量剩余下颌骨高度的最小值并观... 目的 :分析与下颌骨矩形切除术术后并发病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 ,为改进手术方式减少骨折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74例口腔癌病例分别采用直角形和曲线形截骨方法进行下颌骨矩形切除术 ,术后曲面断层片检查 ,测量剩余下颌骨高度的最小值并观察有否病理性骨折。结果 :5例并发病理性骨折 ,其中直角形截骨 4例 ,骨折发生率为 8.9% ;曲线形截骨 1例 ,骨折发生率为 3.4 %。术后并发病理性骨折的病例下颌骨剩余骨段高度最小值为 0 .96cm(SD ,0 .0 3)。骨折均发生于截骨区远中部。结论 :保留下牙槽动脉血供、剩余下颌骨高度保留在 1cm以上对预防病理性骨折有重要意义 ;曲线形截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结构以及较好的术后形态和生理功能 ,可减少术后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切除术 病理性骨折 并发症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形成方式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雷志敏 赵怡芳 尚政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66-468,共3页
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肿瘤血管形成方式包括出芽式血管生成、套叠式血管生成、成血管细胞募集、血管选定、镶嵌体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等。本文就肿瘤血管形成方式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血管形成方式 血管生成机制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密度Nd: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甘婧 刘思颖 +1 位作者 姚陈敏 黄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密度下Nd: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36颗无龋第三磨牙去除冠方牙釉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能量密度激光照射组(1W,85J/cm2)和高能量密度激光照射组(4W,350J/cm2)。每组牙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使...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密度下Nd: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36颗无龋第三磨牙去除冠方牙釉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能量密度激光照射组(1W,85J/cm2)和高能量密度激光照射组(4W,350J/cm2)。每组牙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使用全酸蚀(Single Bond 2)或自酸蚀粘接剂(G-Bond)进行粘接以及树脂修复。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形貌及粘接界面纳米渗漏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粘接界面树脂突形态及数量。结果:全酸蚀粘接中,低密度激光照射对粘接强度无影响,高密度激光照射后粘接强度相比对照组降低(P<0.05);自酸蚀粘接中,低密度激光照射后粘接强度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激光照射对粘接强度无影响。低密度激光照射不增加粘接界面纳米渗漏,高密度激光照射后样本纳米渗漏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低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使用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效果较好;高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能量密度 牙本质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舌淋巴管分布及引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新光 李金荣 皮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了解舌淋巴管的分布及引流特征,以期为舌部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技术结合淋巴管铺片透明显示法、淋巴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来研究人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同时通过颈部解剖学方法观察舌不同区域初... 目的了解舌淋巴管的分布及引流特征,以期为舌部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技术结合淋巴管铺片透明显示法、淋巴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来研究人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同时通过颈部解剖学方法观察舌不同区域初级引流淋巴结的分布。结果舌背黏膜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构成双层网络结构,其分布不受界沟和中线的影响,分布于整个舌背黏膜。肌间淋巴管与舌背和舌腹黏膜淋巴管相交通,由此构成完整的舌淋巴管网络结构。各注射区域颈部初级引流淋巴结的分布呈现一定的特点,舌前部主要引流至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舌侧部和舌中部主要引流至颌下淋巴结、颈二腹肌淋巴结和甲状淋巴结;舌根部主要引流至颈二腹肌淋巴结。各注射区初级引流淋巴结均可出现于双侧颈部,但同侧发生频率高于对侧。结论舌淋巴管呈网络状分布,舌部任一区域的淋巴引流有广泛性和双侧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淋巴引流 初级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FGF和rhTNF-α对体外人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维 龙星 +3 位作者 柯金 李健 孟庆功 蔡恒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rhbFGF和rhTNF-α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rhTNF-α(5ng/m l)和rhbFGF(5 ng/mL,10 ng/mL)单独或联合作用人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 目的:探讨rhbFGF和rhTNF-α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rhTNF-α(5ng/m l)和rhbFGF(5 ng/mL,10 ng/mL)单独或联合作用人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增殖指数(PI)。结果:MTT法显示各实验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联合使用组效果更明显。FCM检测各实验组PI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体外rhbFGF单独或者联合rhTNF-α使用可以显著促进人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颞下颌关节 滑膜 肿瘤坏死因子-α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磊 向中正 +11 位作者 李一 郭伟 杨凯 王军 孙志军 任国欣 张建国 孙沫逸 冉伟 黄桂林 唐瞻贵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9-628,共10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被批准作为多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头颈部鳞癌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治疗。虽然ICIs在头...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被批准作为多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头颈部鳞癌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治疗。虽然ICIs在头颈部鳞癌治疗中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当前仍然存在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如ICIs疗效预测因子的选择,肿瘤病灶对ICIs治疗反应的评价,免疫超进展的应对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因此,本共识基于当前临床已有的循证医学依据,结合临床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整合头颈部肿瘤各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工作经验而形成相对规范统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畸形病变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轶 孙志军 赵怡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4-386,共3页
淋巴管畸形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可能与胚胎时期淋巴管发育异常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淋巴管畸形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淋巴管生成 病因学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佑兰 邹海啸 李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评估头颈肿瘤患者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肿瘤类型与部位、放疗剂量,牙及牙周状况,手术类型,是否拔牙,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影像学表现与治疗等。结果:约一半的放... 目的:评估头颈肿瘤患者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肿瘤类型与部位、放疗剂量,牙及牙周状况,手术类型,是否拔牙,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影像学表现与治疗等。结果:约一半的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患者原发肿瘤是鼻咽癌。86%的骨坏死患者在放疗后5年内就诊。虽然60.8%的病例放疗剂量大于60Gy,但81%的口腔鳞癌病人放疗剂量小于60Gy。放疗后病人平均患龋牙数(13.5颗)明显高于放疗前(5.6颗)(P<0.01)。放疗后拔牙的患者中14.3%发生射性颌骨骨坏死。结论: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与放射损伤外,亦与患龋牙多及放疗后拔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颌骨 口腔癌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荣涛 李祖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4-426,共3页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种骨发育异常疾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拟从基因突变、白细胞介素-6介导、染色体和形态学异常、骨发育异常、干细胞疾病和其他方面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种骨发育异常疾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拟从基因突变、白细胞介素-6介导、染色体和形态学异常、骨发育异常、干细胞疾病和其他方面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激动型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α 基因突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及其还原酶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从发 张文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9-61,64,共4页
硫氧还蛋白系统是新的肿瘤相关性蛋白,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抗癌治疗的药物靶标之一。下面就硫氧还蛋白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硫氧还蛋白系统与肿瘤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硫氧还蛋白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熠 蔡育 王贻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生成,许多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在多种常见骨病中,阻断前体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信号通路可能是一种有效防止骨吸收的治疗策略。本文就... 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生成,许多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在多种常见骨病中,阻断前体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信号通路可能是一种有效防止骨吸收的治疗策略。本文就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来源与特点、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功能调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破骨细胞前体细胞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