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移性肾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岳君秋 张扬鸽龄 +3 位作者 郭芳 冯曦 樊利芳 漆楚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发生癌转移的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表型。结果发生癌转移的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最常见转移类型是透明细...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发生癌转移的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表型。结果发生癌转移的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最常见转移类型是透明细胞性RCC,转移性Ⅱ型乳头状RCC及肉瘤样RCC各1例。最常转移的部位为肺,其次是腹膜后,其余病例转移至少见部位。镜下观察转移灶肿瘤仍具有其对应类型RCC独特的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几乎所有病例PCK、vimentin及CD10阳性,少数病例表达CK7。结论 RCC的转移有其相对独特的组织学表现,仔细观察转移灶的形态特征,重视临床病史的采集及合理应用PCK、vimentin及CD10联合标记,有助于正确诊断及提示原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转移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薛敬玲 刁路明 +1 位作者 陈新明 夏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47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增殖活性检测。方法收集1975至2008年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GCT存档资料47例,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行S-100、CD68、NSE及Ki-67染色。结果 GC... 目的回顾性分析47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增殖活性检测。方法收集1975至2008年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GCT存档资料47例,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行S-100、CD68、NSE及Ki-67染色。结果 GCT好发于舌部,女性多见。镜下观察所有肿瘤由多边形瘤细胞组成,胞质中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且S-100、CD68及NSE染色均为阳性。24例良性GCT呈膨胀性生长,其余20例良性及3例细胞不典型性病例均为侵袭性生长。少数肿瘤细胞Ki-67染色阳性。随访的30例中1例肿瘤细胞明显呈不典型性者复发并死亡,1例细胞典型性者复发后组织学呈不典型性,1例细胞典型性者复发两次后组织学呈恶性,27例无复发。结论大多数软组织GCT为良性,少数具有潜在恶性,应注意随访。少数肿瘤细胞Ki-67阳性提示该肿瘤具有较低的增殖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颗粒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成像系统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俊 彭作富 +3 位作者 黄燕华 朱小波 李成仁 陈洪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系统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同时检测肺癌组织中CD147和p53蛋白的表达,以及乳腺癌组织中HER-2和CK蛋白的共表达。利用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 目的探讨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系统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同时检测肺癌组织中CD147和p53蛋白的表达,以及乳腺癌组织中HER-2和CK蛋白的共表达。利用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的扩增;以及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的感染。对获得的图像均进行MSI系统分析处理。结果 MSI系统可以获得不同染料(如量子点、DAB、苏木精)标记的蛋白和DNA以及自发荧光的光谱曲线,然后通过复杂的光谱学算法,清除自发荧光,最后获得各指标的形态学、定量、空间分布和共定位信息。结论 MSI系统明显提高了组织切片的信噪比,还可将每种信号进行单独分离、定量,为多指标检测提供可行性,使之在病理诊断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成像 量子点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及糖链抗原15-3在诱发性肺鳞癌癌变过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飞 喻伦银 +6 位作者 刘铭球 陈德基 夏东 邹祖玉 江曼 胡雪峰 凌长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形成发展过程中血清鳞癌相关抗原 (SCCAg)、癌胚抗原 (CEA)及糖链抗原 15 3(CA15 3 )的动态变化 ,为寻找有意义的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经肺叶支气管内灌注甲基胆蒽(MCA)碘油溶液对 91只Wistar大鼠诱癌 ,分... 目的 探讨肺癌形成发展过程中血清鳞癌相关抗原 (SCCAg)、癌胚抗原 (CEA)及糖链抗原 15 3(CA15 3 )的动态变化 ,为寻找有意义的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经肺叶支气管内灌注甲基胆蒽(MCA)碘油溶液对 91只Wistar大鼠诱癌 ,分别于灌注后第 2 0、40、5 0、60、70、80天分批处死动物并采取血清。从经病理确诊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各阶段的动物模型组中各选取 3~ 7例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试验技术 (MEIA)测定血清中SCCAg、CEA、CA15 3的水平。结果 在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阶段 ,三种标志物均无改变 ;但在早期浸润癌阶段 ,血清SCCAg明显增高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CEA、CA15 3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清SCCAg在肺鳞癌早期即升高 ,表明SCCAg是肺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抗原 肺磷癌 甲基胆蒽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吕秀红 郭瑞珍 +1 位作者 刁路明 刘铭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染色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肺腺癌细胞系A549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4nmol.L-1~896nmol.L-1的雷公藤内酯...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染色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肺腺癌细胞系A549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4nmol.L-1~896nmol.L-1的雷公藤内酯醇均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且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以及时间依赖性。雷公藤内酯醇在低浓度(14nmol.L-1)条件下,能诱导A549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阻滞部位在S期;高浓度(55,112mol.L-1)的雷公藤内酯醇使A549阻滞在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使其阻滞在S期和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肺腺癌 细胞周期阻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姚峰 陶琳 +2 位作者 陈倩 黎辉 刘铭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3例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11列不典型增生、54例肺癌及12例淋巴结转移癌石蜡切片组织,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3例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11列不典型增生、54例肺癌及12例淋巴结转移癌石蜡切片组织,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淋巴结转移癌中Survivin mRNA阳性率分别为74.07%及91.67%,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及不典型增生中的阳性率7.69%及27.27%(P均<0.01);低分化、中分化肺癌中阳性率96%、75%较高分化30.76%显著升高(P<0.01,P<0.05)。TNM分期Ⅲ期病例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92.31%高于Ⅰ+Ⅱ期病例的57.14%(P<0.01)。Survivin mRNA表达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肺癌癌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基因通过与激活的Caspase-3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凋亡,其阳性表达亦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Survivin基因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共同表达可能在肺癌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原位分子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SURVIVIN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及其底物DFF45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素美 陈洪雷 +3 位作者 柯尊富 杨飞 夏东 刘铭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66-669,共4页
目的:检测Caspase-3、DNA裂解因子(DFF4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在57例肺癌组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DFF45蛋白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实验结果与免疫组化基本相符。57例肺... 目的:检测Caspase-3、DNA裂解因子(DFF4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在57例肺癌组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DFF45蛋白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实验结果与免疫组化基本相符。57例肺癌组织中Caspase-3、DFF4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29.82%。Caspase-3和DFF4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在肺癌组织中,Caspase-3与DFF45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24)。结论:Caspase-3和DFF45蛋白的低表达,促进了肺癌细胞的生长和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组织Caspase-3 DNA裂解因子 WESTERN BLOT DFF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联合糖皮质激素促进哮喘大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娟 许慧 +2 位作者 安常青 高俊 陈洪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388-2391,共4页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药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fluid,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9、Bak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将...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药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fluid,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9、Bak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干预组A1(红霉素)、干预组A2(地塞米松)、干预组A3(红霉素+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并对其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TUNEL法检测EOS凋亡;ELISA法测定BALF中IL-5、IL-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OS中cleaved caspase-9、Bak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对照组及干预组BALF中IL-5和IL-8浓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干预组A3中两者浓度又分别低于干预组A1和干预组A2(P<0.01)。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cleaved caspase-9、Bak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A3分别与干预组A1、A2相比,cleaved caspase-9、Bak蛋白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环内酯类药可协同糖皮质激素通过上调cleaved caspase-9、Bak的表达促进EOS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大鼠 大环内酯类药 cleaved CASPASE-9 B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p33^(ING1b)表达的临床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华玲 朱润庆 +4 位作者 曾艳 刘铭球 夏东 肖静 黄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p33ING1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和非肿瘤肺组织中p33ING1b的表达及NSCLC组织p21WAF1和Bax中的表... 目的:探讨p33ING1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和非肿瘤肺组织中p33ING1b的表达及NSCLC组织p21WAF1和Bax中的表达。结果:p33ING1b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显著低于非肿瘤肺组织(P<0.01)。p33ING1b低表达与肺癌的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33ING1b的表达率在低分化组(30.77%)显著低于高分化组(80.95%)、中分化组(71.43%)(P均<0.05)。在Ⅲ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1)。p33ING1b与p21WAF1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1)p33ING1b在NSCLC中低表达,它的低表达对判断NSCLC恶性程度、浸润甚至转移有重要价值。2)p33ING1b的低表达使p21WAF1下调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33^ING1b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露 颜梦然 +4 位作者 罗文婷 蔡宇翔 刘欢 李志强 田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检测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P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 目的检测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P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A,9例PMA及205例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结果PA/PMA中,SOX10的阳性率为100%,且均为强阳性,在不同年龄组及解剖部位SOX10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室管膜肿瘤中,仅6%(12/205)SOX10呈阳性,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室管膜肿瘤中SOX10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SOX10在PA/PMA与室管膜肿瘤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OX10选择性高表达于PA/PMA,对其诊断及与室管膜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肿瘤 SOX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特异性突变抗体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突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志强 王晓玫 +4 位作者 贺黎升 彭全洲 胡锦涛 唐娜 陈洪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1-534,53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特异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抗体结合免疫组化Labvision染色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突变的可行性,并与罗氏454下一代测序法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 目的探讨应用特异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抗体结合免疫组化Labvision染色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突变的可行性,并与罗氏454下一代测序法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随机选择68例NSCLC,通过特异性突变抗体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和罗氏454下一代测序系统检测EGFR的突变状态。结果 EGFR突变蛋白阳性定位于肿瘤细胞质和(或)胞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NSCLC中EGFR突变阳性率为36.76%(25/68),其中鳞癌的突变率为9.52%(2/21),腺癌的突变率为48.94%(23/4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罗氏454下一代测序法检测NSCLC中EGFR突变阳性率为39.71%(27/68),其中鳞癌的突变率为9.52%(2/21),腺癌的突变率为53.19%(25/4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与罗氏454下一代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76,P<0.001)。结论 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是一种可在NSCLC中进行EGFR突变筛查,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快速反应的方法,检测费用较低、耗时较短且结果易于判读,可以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EGFR突变在肺腺癌中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下一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红梅 喻伦银 +1 位作者 贾宗智 邓末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TNFα(4× 10 5U/L) ;通过普通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TNFα(4× 10 5U/L) ;通过普通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的影响。结果 :(1)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实验组内皮细胞拉长 ,由原来的多边形变为成纤维状 ,细胞间距不均且变大 ;微绒毛变短甚至呈泡状 ,个别拉长 ,有些部位细胞膜有缺损以及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凝聚等改变。并且这些改变有时间依赖性。 (2 )实验组内皮细胞ICAM 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TNFα(4× 10 5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胞间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部胃底腺异位1例
13
作者 吴绍新 林军 陈德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贲门疾病 胃底腺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基因家族成员的不同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福春 陈洪雷 +3 位作者 陶鸿潮 张玉霞 叶波 刘铭球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家族成员 p5 3、p63和p73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不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 P法在 60例NSCLC和 7例正常肺组织中检测 p5 3、p63和p7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NSCLC中 ,p5 3、p63和 p73蛋白的阳性...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家族成员 p5 3、p63和p73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不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 P法在 60例NSCLC和 7例正常肺组织中检测 p5 3、p63和p7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NSCLC中 ,p5 3、p63和 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1.67%( 3 7/60 )、80 .0 0 %( 4 8/60 )和 73 .3 3 %( 4 4/60 ) ;与正常肺组织相比 ,p5 3、p63和 p7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5 3蛋白表达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P =0 .0 2 3 ) ,而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p6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 (P =0 .0 0 1)和淋巴结转移 (P =0 .0 2 8)有密切关系 ,而与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p73蛋白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在NSCLC中 ,p63和p73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0 1) ,p73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P>0 .0 5 )。结论 p5 3基因家族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p63和 p73蛋白有不同于p5 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 P63 P7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华玲 陈洪雷 +4 位作者 朱润庆 郑明军 刘毓玲 范克非 杨为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人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aveoli... 目的:研究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人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01);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TNM分期(P=0.018)及淋巴结状态(P=0.006)有关。在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60,P=0.018)。生存分析显示肺鳞癌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7),在2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aveolin-1阳性表达、高临床分期、支气管残端有癌残留的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短。结论: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恶性演进呈正相关;其可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Caveolin-1可作为评估肺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CAVEOLIN-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脂类药物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窖蛋白-1、细胞增殖核抗原和Bax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许慧 黄娟 +3 位作者 安常青 高俊 韩婷 龚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研究大环内脂类药物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窖蛋白-1(caveolin-1,Cav-1)、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Bax表达的影响,以及Cav-1与PCNA、Bax表达的关系。方法以卵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干预组A1(红霉素... 目的研究大环内脂类药物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窖蛋白-1(caveolin-1,Cav-1)、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Bax表达的影响,以及Cav-1与PCNA、Bax表达的关系。方法以卵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干预组A1(红霉素)、干预组A2(地塞米松)及干预组A3(红霉素+地塞米松)。应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对Cav-1、PCNA和Bax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模型组Cav-1蛋白表达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A3上调Cav-1蛋白表达的效果显著优于干预组A1、A2(P<0.01)。模型组与其他各组分别相比,PCNA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P=0.001);干预组A3与对照组相比,PCNA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06)。干预组A1、A2、A3分别与对照组、模型组相比,Bax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干预组A1、A2、A3之间分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v-1蛋白与PCNA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03,P=0.001);Cav-1和Bax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37,P=0.001)。结论大环内脂类药物可单用或协同糖皮质激素通过上调肺组织Cav-1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窖蛋白-1 大环内脂类药物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