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清PCT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进波 焦蓉 +3 位作者 孙莉 曹琳 武军驻 童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PCT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根据双抗夹心法原理制备磁微粒试剂、吖啶酯-抗体试剂与生物素化抗体试剂,3种试剂与血清PCT抗原反应后形成双抗夹心免疫复合物。利用磁场清洗复合物后,加入预激发液与... 目的:建立人血清PCT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根据双抗夹心法原理制备磁微粒试剂、吖啶酯-抗体试剂与生物素化抗体试剂,3种试剂与血清PCT抗原反应后形成双抗夹心免疫复合物。利用磁场清洗复合物后,加入预激发液与激发液,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反应的发光强度,方程拟合后计算出样本中PCT浓度,并对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及与干式免疫法试剂盒相关性进行性能评估。结果:本方法空白限为0.01 ng/ml,线性范围为0.02~100.00 ng/ml,准确度为95.65%,批内精密度为5.06%~5.35%,批间精密度为5.44%~5.69%,特异性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与干式免疫法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本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临床检验质量要求,与临床使用的干式免疫法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望实现临床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曹金秀 汪炳华 +3 位作者 王韵 陈丽达 邹文菁 郑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生理浓度铜离子(10μmol/LCu2+)作用下能否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对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生理浓度铜离子(10μmol/LCu2+)作用下能否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对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分析bcl-2和bax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0.125-1.0mmol/LHcy在Cu2+的作用下可以导致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bcl-2mRNA表达降低,baxmRNA表达升高,且效应与Hcy浓度相关。结论:高浓度Hcy在生理浓度Cu2+作用下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且凋亡作用与Hcy浓度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和baxmRNA的比值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基因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拟肽EpK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曹佳 徐延勇 +3 位作者 商亮 刘红梅 杜芬 喻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3-842,共10页
前期设计合成了一种模拟人载脂蛋白E(apoE)结构域的小分子多肽EpK,体外实验证实该拟肽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及增强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细胞胆固醇外流的作用.本文拟借助慢病毒体系分泌性表达EpK,研究EpK在体对apoE基因敲除(apoE-/-)... 前期设计合成了一种模拟人载脂蛋白E(apoE)结构域的小分子多肽EpK,体外实验证实该拟肽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及增强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细胞胆固醇外流的作用.本文拟借助慢病毒体系分泌性表达EpK,研究EpK在体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将11月龄雌性apoE-/-小鼠18只,随机分两组,分别经眼球后静脉丛注射p WPI慢病毒(Lv-GFP对照组)和含EpK的重组慢病毒(Lv-EpK组).小鼠普食喂养,间隔采血监测血脂状态,检测血浆对氧磷酯酶(PON1)活性,病毒注射18周后小鼠安乐死,从主动脉根部连续冰冻切片及主动脉胸腹段纵剖面(en face)进行油红O染色分析斑块面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脏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血浆中apo A-Ⅰ、PON1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小鼠可成功在血循环中检测到EpK,与Lv-GFP对照组比较,Lv-EpK组apoE-/-小鼠的血脂及脂蛋白分布、apo A-Ⅰ水平、PON1活性无明显改变,但EpK组小鼠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0.87±0.07)mm2 vs(1.03±0.08)mm2,P<0.05;主动脉胸腹段斑块占管腔比42.0%vs 55.8%,P<0.01).EpK可显著降低血中SAA水平,并抑制肝脏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说明,EpK拟肽具有减退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发挥的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POE 拟肽 炎症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花生四烯酸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韻 汪炳华 +3 位作者 代赵明 洪嘉玲 陈丽达 蔡卫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是否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Hoechst 332 5 8染色观察凋...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是否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Hoechst 332 5 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降解。结果 :L92 9细胞在 4 0 - 16 0μmol/L花生四烯酸作用 2 4h后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LDH释放率和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经 16 0μmol/L花生四烯酸处理后的L92 9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 结论 :高浓度花生四烯酸 (80 - 16 0 μmol/L)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凋亡 ,可能与其促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类 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5及p35在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晗 吴少波 +2 位作者 张百芳 彭芳芳 武栋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Cdk5及p35在神经生长因子(NGF)撤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Cdk5及p35在凋亡过程中表达变化情况,利用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预处理已分化P... 目的:探讨Cdk5及p35在神经生长因子(NGF)撤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Cdk5及p35在凋亡过程中表达变化情况,利用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预处理已分化PC12细胞,检测其对NGF撤退诱导的凋亡作用影响,向已分化PC12细胞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MV-p35-IRES-Cdk5,检测过表达Cdk5/p35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NGF撤退36h会引起已分化PC12细胞出现典型的DNA Ladder凋亡特征,MTT检测结果也显示,NGF撤退对PC12细胞的损伤呈时间依赖性;Roscovitine预处理已分化PC12细胞可以抑制NGF撤退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但不影响Cdk5/p35蛋白表达水平;向已分化PC12细胞中转染真核表达质粒后,能检测到Cdk5/p35蛋白的过表达,并引起PC12细胞出现凋亡样改变。结论:Cdk5及p35的活化与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过程密切相关,抑制Cdk5的活化有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5 P35 NGF撤退 PC1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闵小春 伍婷婷 +2 位作者 杞少华 姚维琪 武栋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4...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随机将18只SD大鼠分为糖尿病组(n=9)和ADMSCs移植组(n=9),另选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9)。取自体ADMSCs经体外培养、鉴定后,尾静脉注射到ADMSCs组大鼠体内。于ADMSCs移植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的水平,并测量体重、肾重。结果:ADMSCs经体外培养后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型抗原,并能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糖尿病组和ADMSCs组大鼠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及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MSCs组大鼠的血糖、尿素氮及肾重/体重比值均低于糖尿病组(P<0.05),且胰岛素水平较糖尿病组有所升高(P<0.05)。另外,ADMSCs组较糖尿病组的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ADMSCs移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1型糖尿病大鼠的肾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文菁 汪炳华 +2 位作者 王韻 陈丽达 郑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肝脏P450同工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低氧3、7、14、28d。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红霉素N-...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肝脏P450同工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低氧3、7、14、28d。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苯胺羟化酶(ANH)活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3A2、2E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间断性低氧对血清ALT和AST活性无明显影响;低氧7d后,大鼠肝脏ERD和ANH活性明显升高,28d时诱导率分别为155·5%和42·2%;同时CYP3A2和CYP2E1mR-NA的表达水平,也分别增加了220·5%和102·8%。结论慢性间断性低氧能明显增加大鼠肝脏ERD(CYP3A2)和ANH(CYP2E1)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在转录水平上提高肝脏CYP3A2和CYP2E1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性低氧 细胞色素P450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撤退诱导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及HRK/MCL-1基因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晗 吴少波 武栋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34-383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撤退对已分化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NGF诱导PC12细胞交感神经元样分化模型,观察NGF撤退后,神经元样PC12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检测凋亡相关基因HRK/MCL-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元...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撤退对已分化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NGF诱导PC12细胞交感神经元样分化模型,观察NGF撤退后,神经元样PC12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检测凋亡相关基因HRK/MCL-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元样PC12细胞在NGF撤退后,可观察到显著的细胞凋亡样特征性改变,并随着NGF撤退时间的延长,凋亡率不断增加,同时随着NGF撤退时间的延长,促凋亡基因HRK的表达不断增高,而抑凋亡基因MCL-1在撤退24h内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撤退24h后变化不显著。结论:NGF撤退确实能诱导已分化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出现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凋亡现象,该现象与凋亡相关基因HRK/MCL-1的表达变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PC12细胞 NGF撤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r蛋白介导谷氨酸受体信号转导
9
作者 张澄宇 章江洲 彭碧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Homer蛋白是一类联系突触内细胞骨架蛋白、信号蛋白的重要物质。Homer家族蛋白可和mGluRI、IP3R、Shank、RyR中富含脯氨酸的序列结合。Homer蛋白可以自我交联形成同聚或异聚体 ,此多聚体通过与多种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并相互作用 ,在... Homer蛋白是一类联系突触内细胞骨架蛋白、信号蛋白的重要物质。Homer家族蛋白可和mGluRI、IP3R、Shank、RyR中富含脯氨酸的序列结合。Homer蛋白可以自我交联形成同聚或异聚体 ,此多聚体通过与多种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并相互作用 ,在信号转导、突触形成、受体在细胞定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R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Ⅰ亚型 Shank 三磷酸肌醇受体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和神经节苷脂GM_1对2,5-己二酮中毒性PC12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莉 杨国成 +3 位作者 刘少平 孟祥平 高兴华 汤贝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神经节苷脂GM1(Ganglioside GM1)对2,5-己二酮(2,5-HD)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于正常培养基生长,实验组以2,5-HD、NGF和GM1处理。采用Giemsa染色...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神经节苷脂GM1(Ganglioside GM1)对2,5-己二酮(2,5-HD)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于正常培养基生长,实验组以2,5-HD、NGF和GM1处理。采用Giemsa染色法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2,5-HD处理后,细胞损伤存活率降低(P<0.01),凋亡率上升(P<0.01);以NGF和GM1预处理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抗损伤性,细胞存活率提高(P<0.05),凋亡率下降(P<0.05),且在联合时较单独应用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2,5-HD抑制PC12细胞存活和增殖,诱导细损伤和凋亡。NGF和GM1对2,5-HD中毒性PC12细胞显示出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节苷脂GM1 2 5-己二酮 协同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浆型磷脂酶A_2介导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 周新 +3 位作者 汪炳华 陈丽达 张冀 曹金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0-355,共6页
探讨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MM LDL)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凋亡以及胞浆型磷脂酶A2 (cPLA2 )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3 H 花生四烯酸 (3 H AA)预标法测... 探讨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MM LDL)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凋亡以及胞浆型磷脂酶A2 (cPLA2 )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3 H 花生四烯酸 (3 H AA)预标法测定PLA2 活性 ;蛋白质印迹检测cPLA2 磷酸化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单个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MM LDL (10 0~ 30 0mg/L)作用后的HUVECs呈现凋亡典型的形态特征 ,凋亡率随MM LDL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MM LDL能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cPLA2 的活化及磷酸化 .15 μmol/LAACOCF3 和 5mmol/LEGTA在抑制cPLA2 活性的同时 ,部分抑制MM LDL诱导的HUVECs凋亡 .加入外源性AA (5 0 μmol/L)能逆转AACOCF3 引起的凋亡抑制 .结果提示 ,cPLA2 参与了MM LDL诱导HUVECs凋亡的信号传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花生四烯酸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胞浆型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囊泡四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静 邓陶然 +3 位作者 李长勇 李豫峰 武栋成 吴明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7-902,共6页
目的比较四种方法所提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囊泡(EV)的效率。方法收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上清液,通过差速离心法(方法A)、超滤结合差速离心法(方法B)、超滤结合聚乙二醇沉淀法(方法C)、超滤结合水两相系统法(方法D)提... 目的比较四种方法所提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囊泡(EV)的效率。方法收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上清液,通过差速离心法(方法A)、超滤结合差速离心法(方法B)、超滤结合聚乙二醇沉淀法(方法C)、超滤结合水两相系统法(方法D)提取EV。利用二辛可宁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EV的总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EV表面标志物凋亡关联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ix)、CD9与阴性对照钙连蛋白(calnexin),透射电镜检测EV的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检测EV的粒径分布与颗粒数。结果以上四种方法提取的EV蛋白含量分别为(1.92±1.77)μg/μL、(18.10±1.07)μg/μL、(6.33±1.02)μg/μL、(36.48±23.13)μg/μL。A、B、C三种方法所分离的EV的CD9、Alix均呈阳性,其中方法C的表达量最低;阴性蛋白calnexin均呈阴性。方法D所得EV检测CD9、Alix、calnexin均呈现阴性。A、B、C三种方法提取的EV颗粒数分别为0.85×10^11/mL、0.63×10^11/mL、1.83×10^11/mL,且粒径分布均符合细胞外囊泡的粒径范围。透射电镜检测A、B、C三种方法所提EV均有典型的杯托状膜结构。结论超滤结合差速离心法可应用于对EV需求量大的实验。若EV需求量小,则建议直接使用差速离心法,降低EV破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超速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