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志凯 薛燊 +8 位作者 张勇洪 李琳 夏云金 汪香 石鑫 刘瑜 许争 李琛 张璟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探讨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疾病的病程阶段及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CML患者25例(慢性期15例、进展... 目的:探讨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疾病的病程阶段及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CML患者25例(慢性期15例、进展期10例)和体检中心正常人15例的外周血标本。按初次确诊为CML患者的病期和服用IM后的疗效分组(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JARID1B、Hes1和MMP-9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与疾病阶段及IM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初次确诊未服用IM慢性期和进展期CML患者Hes1和MMP-9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CML患者慢性期JARID1B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20),进展期患者JARID1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IM治疗有效组JARID1B和Hes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无效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85、P=0.82),MMP-9的表达水平有效组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JARID1B、Hes1和MMP-9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ML的不同病程分期有关;JARID1B、Hes1基因表达水平与IM疗效无关,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IM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慢性髓系白血病 JARID1B HES1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非洲猪瘟病毒EP152R基因sgRNA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ASFV复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皇甫皓月 雷薪霖 +9 位作者 席飞 黄炼榆 王可欣 沈冬冬 张纪文 张振江 李芳 步志高 殷昊 赵东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2-458,共7页
有报道证实,缺失重要功能基因EP152R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不能有效复制。为了筛选靶向ASFV EP152R基因的小向导RNA(sgRNA),分析EP152R基因对ASF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核酸酶系... 有报道证实,缺失重要功能基因EP152R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不能有效复制。为了筛选靶向ASFV EP152R基因的小向导RNA(sgRNA),分析EP152R基因对ASF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核酸酶系统(CCTop)并利用猪的基因组作为脱靶对象设计并筛选靶向ASFV EP152R基因(72387nt~72845nt)的sg RNA,并采用非随机整合报告系统(TIDE)计算各对sg RNA的编辑效率确定最佳sg RNA。结果显示,筛选了5对靶向敲除ASFV EP152R基因的sg RNA,其中3对sg RNA对EP152R基因的编辑效率达30%~42%,另外两对sg RNA的编辑效率低于10%。将筛选的3对sg RNA退火后分别克隆至p-LentiCRISPRv2载体中,构建3个重组慢病毒质粒p-LentiCRISPRv2-gREP152R-1/2/3,并采用菌液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与2个辅助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72 h后获得各慢病毒并分别感染野猪肺细胞(WSL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表达各sg RNA的细胞WSL-g REP152R,并采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构建的各细胞在40 ku处均出现特异性条带,而WSL细胞无该条带,表明正确构建表达3种EP152R sg RNA的细胞系WSL-g REP152R-1/2/3。将携带m Cherry报告基因的重组ASFV(mCherry-ASFV)以MOI 1感染各WSL-g REP152R细胞系,分别于不同时间观察荧光;收集各细胞上清液,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SFV P72基因的Ct值,并测定上清液中的病毒效价(感染后72 h)。观察结果显示,随感染时间的延长WSL-g REP152R-2/3中的红色荧光均明显减少;WSL-g REP152R-1及空白对照WSL细胞中的红色荧光则逐渐增多,但前者的红色荧光均少于后者。q PCR和TCID50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WSL细胞相比,3种WSL-g REP152R细胞上清液中病毒扩增的Ct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而病毒效价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且以WSL-g REP152R-2中的病毒效价最低。将m Cherry-ASFV感染各WSLg REP152R细胞并连续传3代,采用q PCR检测F2、F3代细胞上清液中的病毒扩增的Ct值。结果显示,与WSL细胞相比,各WSL-g REP152R细胞F2代上清液中ASFV扩增的Ct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WSL-g REP152R-2 F2代及WSL-g REP152R-1/2 F3代细胞上清液中均检测不到病毒扩增的Ct值。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sg RNA能够有效靶向ASFV EP152R基因并敲除该基因进而抑制ASFV及其子代病毒的复制,且g REP152R-2抑制ASFV复制的效果最好。本研究为ASFV疫苗的开发及抗ASF育种猪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 EP152R g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修饰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小兵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16-20,共5页
DNA损伤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从而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DNA损伤修复过程对于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防止细胞癌变有重要意义。细胞内有许多DNA损伤修复因子参与DNA损伤修复,而许多修复因子在行使修复功能时会发生翻译后修饰,其中泛素化... DNA损伤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从而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DNA损伤修复过程对于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防止细胞癌变有重要意义。细胞内有许多DNA损伤修复因子参与DNA损伤修复,而许多修复因子在行使修复功能时会发生翻译后修饰,其中泛素化修饰是重要的修饰方式之一。重点介绍泛素化修饰在各种DNA损伤修复途径中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DNA损伤修复 基因突变 癌变 泛素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体paraspeckle结构及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4-8,共5页
细胞核内存在复杂的亚核结构,它们在结构和空间分布上有所区别,以参与特定的生物学进程。paraspeckle是建立在长非编码RNA(lncRNA)NEAT1上的不规则核体,NEAT1和paraspeckle蛋白在空间上排列形成核壳状。paraspeckle及其成分通过将特定... 细胞核内存在复杂的亚核结构,它们在结构和空间分布上有所区别,以参与特定的生物学进程。paraspeckle是建立在长非编码RNA(lncRNA)NEAT1上的不规则核体,NEAT1和paraspeckle蛋白在空间上排列形成核壳状。paraspeckle及其成分通过将特定的蛋白质和/或转录本保留在其核内,在许多细胞过程中控制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进程,包括分化和一些应激反应。通过对近年来关于paraspeckle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综述了paraspeckle的结构及形成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究paraspeckle调控生理学过程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体 paraspeckle 结构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蛋白相关研究进展
5
作者 曹雅倩 岳试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9-23,共5页
14-3-3蛋白家族是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在各种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主要是以同源/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在哺乳动物中共有7种亚型。目前,对于14-3-3蛋白的研究表明其在神经发育、细胞周期、疾病发生等生命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4-3-3蛋白家族是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在各种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主要是以同源/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在哺乳动物中共有7种亚型。目前,对于14-3-3蛋白的研究表明其在神经发育、细胞周期、疾病发生等生命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近年来14-3-3蛋白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14-3-3蛋白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细胞周期及疾病形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深入研究14-3-3蛋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保守性 结构特征 细胞周期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xin蛋白在细胞中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6
作者 岳试超 曹雅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3-17,共5页
Zyxin蛋白是黏着斑蛋白复合物中的重要成员,黏着斑是在细胞中发现的高度动态的多蛋白复合物,其能够传播从细胞外基质到细胞核的信号。Zyxin蛋白具有富含脯氨酸结构域、核输出信号和LIM基序的3个拷贝。近年来的研究表明,Zyxin蛋白不仅在... Zyxin蛋白是黏着斑蛋白复合物中的重要成员,黏着斑是在细胞中发现的高度动态的多蛋白复合物,其能够传播从细胞外基质到细胞核的信号。Zyxin蛋白具有富含脯氨酸结构域、核输出信号和LIM基序的3个拷贝。近年来的研究表明,Zyxin蛋白不仅在与肌动蛋白相关的生物过程中发挥功能,而且在细胞迁移、细胞黏着、细胞生长、DNA损伤修复、肿瘤生长、天然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对Zyxin蛋白在细胞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xin蛋白 DNA损伤修复 肌动蛋白调控 免疫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食蟹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
7
作者 廖科人 彭斌 +2 位作者 郑红梅 刘一帆 沈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测量成年食蟹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与正常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的相似度。方法对3只5岁龄成年食蟹猴的6只眼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电图(ERG)等在体的眼科学检查,测定猴眼... 目的测量成年食蟹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与正常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的相似度。方法对3只5岁龄成年食蟹猴的6只眼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电图(ERG)等在体的眼科学检查,测定猴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区及距黄斑中心凹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1000μm、2000μm处的内外层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以及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等视盘参数和闪光ERG的生物学参数。比较不同眼别间各参数差异。参照既往已发表文献,比较各参数与正常人的相似度。结果正常成年食蟹猴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厚度为(252.31±4.79)μm,视盘面积为(1.89±0.05)mm2,杯盘面积比为0.14±0.01,RNFL平均厚度为(103.53±0.58)μm。暗适应0.01 ERG b波振幅为(66.75±7.29)μV,暗适应3.0 ERG a、b波振幅分别为(57.15±15.01)、(122.10±25.51)μV,暗适应10.0 ERG a、b波振幅分别为(72.98±20.14)和(131.67±13.78)μV,振荡电位振幅为(49.98±10.08)μV,峰时为(30.02±5.76)ms。明适应3.0 ERG a、b波振幅分别为(9.16±2.75)和(40.43±5.57)μV。明适应闪烁光反应峰时为(26.61±1.19)ms,振幅为(24.72±5.10)μV。左、右眼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蟹猴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平均RNFL厚度、ERG的波形和振幅等结果与正常人的视网膜参数相近。结论成年食蟹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与正常人相近,其作为临床前药物研究的实验动物,可参考健康人群的视网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视网膜 眼底照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复合物玻璃体腔注射对食蟹猴眼部的安全性——形态学评价
8
作者 张天璐 刘一帆 沈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3-620,共8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纳米神经营养因子复合物(NP-CNTFs)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纳米工艺制备包裹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纳米粒。选取3只成年雄性食蟹猴,单眼玻璃体腔注射10μl NP-CNTFs(1μg/μl)作为NP-CNTFs组,...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纳米神经营养因子复合物(NP-CNTFs)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纳米工艺制备包裹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纳米粒。选取3只成年雄性食蟹猴,单眼玻璃体腔注射10μl NP-CNTFs(1μg/μl)作为NP-CNTFs组,对侧眼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组。在注射前、注射后第3天和第7天,对食蟹猴行常规眼前节检查以评估结膜充血、前房闪辉及前房细胞等眼部症状并评分;采用彩色眼底照相观察眼底情况;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视网膜形态结构及厚度。结果所制备NP-CNTFs粒径为(317±3)nm,多分散性指数为0.042±0.015,Zeta电位为(-38.9±0.7)mV,具备较好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相容性。眼前节检查显示,NP-CNTFs组在注射后第3天表现出较对照组稍明显的结膜充血、前房闪辉和前房细胞,但在注射后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NP-CNTFs组与对照组注射后第3天眼前节症状评分分别为(2.67±0.88)和(1.00±0.58)分,注射后第7天分别为(0.67±0.33)和(0.33±0.3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0、1.00,均P>0.05)。彩色眼底照相结果显示,NP-CNTFs组和对照组在注射后第7天眼底均正常,未见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血或视盘水肿等异常改变。SD-OCT结果显示,NP-CNTFs组和对照组在注射后第7天均未见明显视网膜组织学改变。NP-CNTFs组和对照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07.67±0.88)和(111.00±3.22)μm,黄斑中央凹厚度分别为(255.67±2.03)和(254.67±3.84)μ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3、0.50,均P>0.05)。结论新型纳米药物NP-CTNFs在食蟹猴眼内应用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食蟹猴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糖基化修饰及相关功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向田 章晓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8-907,共10页
病毒的复制和对宿主的入侵与自身结构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对于宿主而言,在病毒感染宿主和宿主抗病毒的过程中,宿主的糖基化过程一方面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入侵,另一方面可促进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抑制宿主糖苷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 病毒的复制和对宿主的入侵与自身结构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对于宿主而言,在病毒感染宿主和宿主抗病毒的过程中,宿主的糖基化过程一方面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入侵,另一方面可促进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抑制宿主糖苷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病毒方面来看,由于病毒自身缺乏糖基化修饰系统,病毒的糖基化过程是借宿主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对自身进行糖基化修饰.病毒的糖基化过程对病毒蛋白的折叠与稳定、病毒的感染和入侵、参与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和参与病毒的免疫逃逸等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糖基化研究技术的发展,以糖基化为基础的功能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如新型病毒疫苗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的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以及利用糖基化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这些均为糖基化深入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病毒与宿主细胞糖基化过程、相关功能以及研究应用等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修饰 病毒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介导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胚胎干细胞系的构建及其三维视网膜类器官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雨馨 刘依宗 +1 位作者 阎飞跃 沈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8-397,共10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胚胎干细胞(ESCs)系及其3D视网膜类器官培养。方法对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验证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设计多条sgRNA并对其进行活性检测,根据活性、特异性等因素...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胚胎干细胞(ESCs)系及其3D视网膜类器官培养。方法对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验证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设计多条sgRNA并对其进行活性检测,根据活性、特异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sgRN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打靶载体构建完成后,将打靶载体电转H9细胞系,在hES-ZLM-001基因Exon4和3’-非翻译区之间终止密码子前插入P2A-tdTomato-P2A-iCreERT2,进行药物筛选、阳性克隆富集。设计引物对目标区域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和测序峰图选出纯合去抗性敲进阳性细胞克隆。培养所得1-A07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OCT4阳性细胞比例,采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干细胞标志物SOX2、NANOG和SSEA4表达情况。采用核型分析方法检测细胞核型。应用3D培养技术获得视网膜类器官,于分化后不同时间点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种类细胞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与Genebank和Ensembl所提供序列一致。根据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共设计16条sgRNA,最终选择sgRNA8和sgRNA12作为sgRNA。电转后通过PCR筛选得到4个去抗性敲进阳性克隆,其中1-A07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分析OCT4阳性细胞比例约为98.7%,所得细胞系外源性tdTomato-P2A-iCreERT2片段重组位置正确,正常表达干细胞标志物,核型分析结果正常。应用3D培养技术可定向诱导1-A07细胞系分化为表达tdTomato红色荧光的视网膜类器官。分化后30 d,出现BRN3A阳性神经节细胞、CALBINDIN阳性水平细胞、CHAT阳性无长突细胞,分化后45 d,出现RECOVERIN阳性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后90 d出现PKCα阳性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类器官深层,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双极细胞分布于中深层,光感受器细胞主要分布于顶层。结论成功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ESCs系,该细胞系可经3D培养诱导分化为表达tdTomato红色荧光的视网膜类器官。得到的视网膜类器官同人类正常视网膜的神经细胞组成一致,且发育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接近于正常的人类视网膜。该细胞系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帮助实现人类视网膜发育和疾病产生的相关研究,并促进致盲疾病治疗方法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类器官 3D培养 胚胎干细胞 光感受器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发育与乳腺干细胞的分子调控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领衔 蔡车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428,共14页
乳腺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其形态发生主要在出生之后进行,是研究成体干细胞的优良模型.乳腺导管主要由基底细胞和管腔细胞两大类乳腺上皮细胞构成,处在含有脂肪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复杂基质当中.此外,孕期位于乳腺... 乳腺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其形态发生主要在出生之后进行,是研究成体干细胞的优良模型.乳腺导管主要由基底细胞和管腔细胞两大类乳腺上皮细胞构成,处在含有脂肪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复杂基质当中.此外,孕期位于乳腺导管分支末端的管腔细胞能够进一步分化成分泌乳汁的特殊细胞类型,即腺泡状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和更替的动态特性,以及孕期显著的再生能力,提示乳腺中可能存在多潜能的乳腺干细胞.通过移植试验及细胞谱系追踪分析等,科学家们陆续发现并鉴定了不同分子标记的乳腺干细胞类群,同时也发现乳腺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受Wnt、Hippo、Hedgehog、Notch等信号转导通路的精准时空调控.本文简述了乳腺发育过程及乳腺干细胞的发现历程,总结了乳腺干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并讨论了乳腺内稳态对乳腺发育和乳腺癌发生的生理意义,以全面阐述乳腺干细胞的分子调控在乳腺发育和乳腺癌发生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干细胞 乳腺发育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成像视觉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袁满(综述) 沈吟(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网膜视觉信号输出到大脑的终极神经元,可参与成像视觉(IFV)(图像形成)和非成像视觉(NIFV)(非图像形成)。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NIFV。NIF...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网膜视觉信号输出到大脑的终极神经元,可参与成像视觉(IFV)(图像形成)和非成像视觉(NIFV)(非图像形成)。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NIFV。NIFV较少依赖于传统光感受器细胞产生的信号,而是由视网膜上一类特殊的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来完成。ipRGCs是RGCs中一类能表达感光黑视蛋白的细胞,其轴突投射至特定核团,参与调控多种NIFV行为,从基础生理调节(如心率和瞳孔大小)到更复杂的行为调节(如昼夜节律),甚至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如焦虑等情绪)。NIFV环路是对光的重要反应,ipRGCs在NIFV环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IFV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归纳ipRGCs投射核团与NIFV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觉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觉环路 生理活动 行为 非成像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