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共生机制及路径探赜
1
作者 李赵权 柯勇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9,共9页
互惠共生是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实现目标共融、人才共育、成效互利的应然图景。以共生理论为逻辑基点,立足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融合中共生单元能量式微、共生模式关联羸弱、共生环境赋能乏力等困境,搭建共生机制,探赜共生进路。... 互惠共生是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实现目标共融、人才共育、成效互利的应然图景。以共生理论为逻辑基点,立足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融合中共生单元能量式微、共生模式关联羸弱、共生环境赋能乏力等困境,搭建共生机制,探赜共生进路。研究认为,责权共识机制是融合共生的演化趋向,部门协同机制是融合共生的治理方略,资源耦合机制是融合共生的基础保障。据此提出:健全共生单元建设,激发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内生能量;深化互惠共生模式,强化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联结力度;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保障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校融合条件,旨在助推共生单元向互惠共生理想样态加速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运动学校 中小学校 体教融合 共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逻辑证成、变革挑战与深化路向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取胜 耿涛 +1 位作者 易紫俊 柯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6-702,共7页
随着“双减”的应时而生,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更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内外部驱动力的契合点与催化剂,健康第一的认识、核心素养导向、立德树人理念、家校社一体化的倡导,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从应然走向实然。在... 随着“双减”的应时而生,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更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内外部驱动力的契合点与催化剂,健康第一的认识、核心素养导向、立德树人理念、家校社一体化的倡导,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从应然走向实然。在“双减”持续推进的新机遇下,传统弱势的体育学科面对理念认知更新、教学质量提升、课程体系构建、保障条件完善等时代变革,对人才培养定位、师资素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改进等维度提出了新挑战。以“双减”趋势为导向,以指导纲要为框架,对其进行优化,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师素养标准、体育课程扩展、课后服务载体打造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并形成改革合力,是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学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中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教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的关键策略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柯勇 左乐 +2 位作者 黄博 董思 彭小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与行动指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对于构建有效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体育教学模式整体变革,创建新型的体育学业质量标准观与评价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与行动指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对于构建有效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体育教学模式整体变革,创建新型的体育学业质量标准观与评价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设计,必须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指标构成与水平划分为理论依据,以"分层转化"与"典型少数"策略,合理解决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等关键问题,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校体育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健身参与如何影响社会归属感——基于网球运动健身者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取胜 柯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61,共9页
通过与经常参与网球活动的健身者的深度访谈,对运动参与提高个体归属感的实践展开研究,探索提升个体社会归属感的因素和措施,构建运动参与提升社会归属感的理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运动参与、组织承诺和社会归属感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作... 通过与经常参与网球活动的健身者的深度访谈,对运动参与提高个体归属感的实践展开研究,探索提升个体社会归属感的因素和措施,构建运动参与提升社会归属感的理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运动参与、组织承诺和社会归属感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作用机制。强参与体验和强组织承诺均能增强个体社会归属感、形成强归属感类型,同时组织承诺这一核心类属主要通过3个范畴影响个体社会归属感,即规范承诺、持续承诺和感情承诺。网球运动参与对于提升个体社会属性有着独特效用,同时网球运动较高的能力感知和较低的普及性导致网球组织存在的必然性和中介性,不同程度的组织承诺受到个体运动参与体验的影响,同时在组织情境下,个体能够通过增强组织承诺放大网球运动参与带来的社会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参与 组织承诺 社会归属感 网球运动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系统反馈法”对网球专项学生战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取胜 柯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6,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教学实验法研究体育院系网球专项教学中"多维系统反馈法"的应用。发现该方法对网球专项学生战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实践价值,实验前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提示网球专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 采用层次分析法、教学实验法研究体育院系网球专项教学中"多维系统反馈法"的应用。发现该方法对网球专项学生战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实践价值,实验前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提示网球专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须:调动学生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信息反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注意学生间、师生间基于"信息论"的反馈信息的有效处理;传送准确、有效信息,或者在规定信息量的条件下,失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系统反馈法 网球教学 战术创新能力 信息反馈 网球专项学生 合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经验启示及未来路径 被引量:20
6
作者 柯勇 黄博 +1 位作者 董思 彭小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发展道路初探、"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与缓慢恢复、改革探索期的目标探究与路径探寻、改革建制期的体制改革与方式转型,以及改革攻坚期的体育强国新征程六个阶段。总结认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四项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步入改革攻坚的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下路径: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着力于发展攻坚的重点,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首要问题;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追求;正确处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克服倚轻倚重的苗头或弊端,促进各类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体育发展 成就 新征程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特征差异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金胜真 刘占锋 郭志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数量年增长率显著高于职业运动员。(2)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发球、网前得分率、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比等比赛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击球角度、击球速度、移动距离、平均冲刺速度等击球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职业赛事比青少年赛事竞争更为激烈,比赛的胜负差更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要求更高。(2)职业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稳定性、攻击性和多样性等均优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3)职业运动员击球速度更快角度更大,对回球的预判比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 青少年精英运动员 职业网球运动员 竞技表现 比赛特征 击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4
8
作者 柯勇 董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2-419,共8页
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开齐开足体育课”有效落实的因素,对调研访谈获取的文本信息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提炼出体育课开展动力、体育课开展环境、体育课开展条件和体育课开展症结4个主范畴。... 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开齐开足体育课”有效落实的因素,对调研访谈获取的文本信息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提炼出体育课开展动力、体育课开展环境、体育课开展条件和体育课开展症结4个主范畴。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形成及其作用机理,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开齐开足体育课”优化路径在于:“政策引导”保障时间容量;“因校制宜”强化师资力量;“内外联动”拓展资源渠道;完善体育课程内容主体的“顶层设计”;形成“三位一体”课余体育活动体系;推进“体教融合”赛训育人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齐开足体育课 体教融合 义务教育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内在逻辑、时代内涵与实现方略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远海 柯勇 田茵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理论渊源,减轻学业负担、应对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迫切需要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现实基础,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战略目标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未来愿景。现阶段体育课“开不齐开不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理论渊源,减轻学业负担、应对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迫切需要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现实基础,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战略目标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未来愿景。现阶段体育课“开不齐开不足”主要表现为窘型、显型和隐型三种形态,表现为资源条件匮乏、教育体制僵化、育人机制单一和教育质量不高四个方面,究其原因在于教育观念落后,体育地位缺失导致执行乏力。可从改善条件、转变观念、协同落实和提高质量四个方面,创造资源齐备的育人条件,营造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促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这对于实现全面发展理念下育体、育魂、育人任务的多元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 开齐开足体育课 内在逻辑 时代内涵 实现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柯勇 彭建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8-94,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和训练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评价指...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和训练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可从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进行构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一、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累进计分法建立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和综合评分标准可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网球运动员 专项体能训练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短板视角下学校体育赛事发展的现实审视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晓东 刘振 柯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90,102,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归纳分析等方法,分析学校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诉求,剖析发展短板并提出路径选择。研究认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助推现代化竞赛体系建设是学校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诉求。发展短板:管理...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归纳分析等方法,分析学校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诉求,剖析发展短板并提出路径选择。研究认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助推现代化竞赛体系建设是学校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诉求。发展短板:管理责权划分模糊,赛事组织协调不力;竞赛项目结构失衡,纵向布局衔接不畅;赛事开展数量不足,竞赛水平亟待提升。路径选择:统合职能部门,健全赛事组织体系;破除体制壁垒,完善赛事管理制度;合理项目布局,构建一体化竞赛体系;拓展资源供给渠道,提高赛训团队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体育赛事 补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子网球单打竞技实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ATP世界排名“破百”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晓东 柯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1,110,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立足ATP世界排名“破百”视角,研究中国男子网球单打竞技实力的提升。提升的瓶颈:无法衔接国际赛事体系,陷入“隐性积分绑架”;自身竞技能力有待提升,难以适应强烈竞争态势;缺乏高水平教练团队,科学训练...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立足ATP世界排名“破百”视角,研究中国男子网球单打竞技实力的提升。提升的瓶颈:无法衔接国际赛事体系,陷入“隐性积分绑架”;自身竞技能力有待提升,难以适应强烈竞争态势;缺乏高水平教练团队,科学训练亟需强化;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畅,精英化培养环节薄弱。建议:打造国内品牌赛事,衔接国际赛事体系;提升综合竞技能力,制定科学选赛规划;提高赛训团队素养,提升职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后备人才培养,契合“破百”目标需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男子网球单打 ATP 赛事积分体系 竞技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教: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思 柯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3,共6页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把体育课的重要性带入公众视野,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显得迫在眉睫。相较于现有"救济式输血"解决方案而言,"精准扶教"依托精准扶贫政策理论,完善彼身,不单从&qu...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把体育课的重要性带入公众视野,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显得迫在眉睫。相较于现有"救济式输血"解决方案而言,"精准扶教"依托精准扶贫政策理论,完善彼身,不单从"面""线"上予以指导,更能从"点"上加以解决。构建以扶教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投入精准、过程监测精准、成效考核精准和后期跟进精准"六方联动"机制为主轴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新模式,打破以往方案的短期效益,帮扶受援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实现扶教结果的系统化、长效化。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提升路径必须配以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通过建立试点探索,拓展资源渠道,完善监测机制,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精准扶教"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教 开齐开足体育课 乡村小规模学校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逻辑理路、基本框架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振 耿涛 +1 位作者 刘远海 柯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9-595,共7页
构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运用文献归纳、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维度阐述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构建逻辑,明确体卫养融合是破解当前我国老龄化困局之需。在积极应对人口... 构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运用文献归纳、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维度阐述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构建逻辑,明确体卫养融合是破解当前我国老龄化困局之需。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指导下,将“积极老龄化”“运动是良医”等理论运用于养老服务,构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基本框架,充分发挥物质、健康、精神三位一体价值功能,进而提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推进方略:政府兜底,提高体卫融合养老模式协调性;科技助力,提高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效益性;环境营造,提高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普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融合 养老模式 健康养老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心理咨询的态度与选择:基于运动员的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祝大鹏 王凯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5-100,共6页
基于运动员的视角对运动员寻求运动心理咨询态度的测评、约束因素(个体与环境)和运动心理咨询的提升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认为,性别、种族、人格以及先前的运动心理咨询经历等个体因素,以及对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评价、文化与国籍、运... 基于运动员的视角对运动员寻求运动心理咨询态度的测评、约束因素(个体与环境)和运动心理咨询的提升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认为,性别、种族、人格以及先前的运动心理咨询经历等个体因素,以及对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评价、文化与国籍、运动项目类型与运动水平等环境因素是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和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运动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良好的运动员-运动心理咨询师关系、个性化的咨询方案是改善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及选择运动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咨询 寻求运动心理咨询态度 运动员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逻辑结构及理论特质
16
作者 杨龙 郑锋 +1 位作者 刘谭明 尹碧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体育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聚焦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发表的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旨在阐明其思想渊源、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质。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 体育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聚焦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发表的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旨在阐明其思想渊源、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质。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我国历代领导人体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事业发展实践的创新理论成果,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以建设“体育强国”为中心,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外交等六个维度对我国体育事业进行谋篇布局,形成了具有人民性、全局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特质的系列论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与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体育强国 思想渊源 逻辑结构 理论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