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民健身背景下大众健身管理与发展思路探究——评《全民健康推进中的大众体育健身需求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江岚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全民健身政策持续推动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对大众健身的关注日益增强。全民健身战略自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已成为国家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增强国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活... 在全民健身政策持续推动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对大众健身的关注日益增强。全民健身战略自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已成为国家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增强国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国民健康问题逐渐凸显,这促使大众健身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对大众健身的有效管理与发展,不仅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核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健康 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2030 大众健身 国民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体育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方法和结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序 程茜 马良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2-84,共3页
研究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方法、过程与结果。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特点,对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就选择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原则、依据、测试指标的构建和方法的确立等进行探讨。制订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和评价标准... 研究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方法、过程与结果。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特点,对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就选择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原则、依据、测试指标的构建和方法的确立等进行探讨。制订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和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与评价标准符合在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质 测试指标 方法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国民 汪蓉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5,共5页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9年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9年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市区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有19个省市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是协调或基本协调的,有12个是弱协调或微协调的,在12个弱协调或微协调的省市区中,有7个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5个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从区域分布来看,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状况中部比西部好,西部比东部好,东部是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事业 经济 协调发展 评价 协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事业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协整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何国民 沈克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4,43,共7页
在对体育事业投入法规政策、投入方式、投入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理论对1995—2009年间全国及各省级区域体育事业投入、GDP、财政收入等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除天津、江苏、安徽、黑龙江外,全国及绝大部分省(... 在对体育事业投入法规政策、投入方式、投入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理论对1995—2009年间全国及各省级区域体育事业投入、GDP、财政收入等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除天津、江苏、安徽、黑龙江外,全国及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事业投入与其GDP、财政收入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原因是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不够、地方财政投入能力差异大、缺乏科学的体育事业投入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事业 经济发展水平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战略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林祥 梅跃长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4,共4页
发展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既是武汉城市圈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促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完善旅游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等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 发展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既是武汉城市圈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促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完善旅游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等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及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8+1”城市圈 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体育院校目标管理中目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浩军 郭惠平 沈贞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10,共6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长期存在的管理痼疾和由于规模扩张带来的各种运行矛盾,激活办学机制,武汉体育学院选择目标管理作为重要"抓手"。近四年目标管理的实践探索证明,作为目标管理过程"第一要务"的目标体系的设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长期存在的管理痼疾和由于规模扩张带来的各种运行矛盾,激活办学机制,武汉体育学院选择目标管理作为重要"抓手"。近四年目标管理的实践探索证明,作为目标管理过程"第一要务"的目标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必须以学校推行目标管理的价值取向为基本前提,在不同目标期指导方针定位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正确把握全面性与关键性结合、指令性与指导性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化处理结合、完整性与易行性结合等要求,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进而为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校管理 目标管理 武汉体育学院 目标设计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武汉城市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游战澜 雷选沛 栾兴飞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迅速,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可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体育旅游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休闲体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国祥 潘俊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38,共5页
以武汉市休闲体育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区休闲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在了解和掌握武汉市居民对休闲体育项目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找出武汉市休闲体育资源在配置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 以武汉市休闲体育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区休闲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在了解和掌握武汉市居民对休闲体育项目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找出武汉市休闲体育资源在配置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相关对策,旨在为武汉市休闲体育资源配置及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休闲体育资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伦理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克印 周学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简述经济伦理研究的历程和概况,分析了经济伦理介入体育产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指出其在体育产业中的认识与评价、教育与改造、调节与整合、激励与升华等功能,认为经济伦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可以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的制... 简述经济伦理研究的历程和概况,分析了经济伦理介入体育产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指出其在体育产业中的认识与评价、教育与改造、调节与整合、激励与升华等功能,认为经济伦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可以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规范体育企业的经济行为,并具有很重要的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体育产业 功能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体育产业统计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林祥 冯佳 张菊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39,共4页
充分利用武汉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的数据,对武汉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描述,通过与其他城市和省区的横向比较,指出了武汉市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统计调查 武汉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国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7-421,共5页
运用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9年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市区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有15个省市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是协调或基本... 运用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9年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市区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有15个省市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是协调或基本协调的,有16个是弱协调或微协调的。在16个弱协调及微协调的省市区中,有6个省市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10个省市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域分布上,协调状况东部比中部好,中部比西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事业 经济 协调发展 评价 因子分析 协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养老院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宏星 陈果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近年来,养老等相关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认为养老问题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关键问题。通过社会调查,对武汉市养老院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养老院如何发展传统保健体育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养老院 传统保健体育 武汉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3
作者 陈元欣 包鹏 +4 位作者 周彪 刘恒 时宵 陈磊 赵悌金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97,共13页
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商评价是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委托代理等理论,以信息不对称为逻辑起点,从吸引力、管理力及影响力3个维度构建了包... 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商评价是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委托代理等理论,以信息不对称为逻辑起点,从吸引力、管理力及影响力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商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为公共体育场馆委托方遴选、激励及监管场馆运营商提供参考,又可以为场馆运营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照,同时也是消除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管理中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弊端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场馆 运营商 经营权改革 评价指标 委托代理理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 被引量:48
14
作者 郭惠平 唐宏贵 +1 位作者 李喜杰 赵晓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剖析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供给存在的供求失衡、资源行政垄断和"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障碍等基本问题,通过对经济学中社会物品分类标准的重新解读和对公共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动态变化观点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剖析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供给存在的供求失衡、资源行政垄断和"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障碍等基本问题,通过对经济学中社会物品分类标准的重新解读和对公共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动态变化观点的研究,突破传统思维,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借鉴近年来富有成效的文化服务改革经验,提出深化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对策:明确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社会化改革内涵,正确定位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实行兴办主体多元化,政府职能管办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和大力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体育服务 社会化改革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行政奖励体系架构与运行解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卢志成 郭惠平 李斌琴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体育行政奖励是国家行政奖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状况对于实现国家在体育领域的行政管理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该奖励体系由奖项、管理、法规和监督4个子系统组成。奖项系统分层次结构和类别结构,法规系统由法律和部门规章构成,管理系统... 体育行政奖励是国家行政奖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状况对于实现国家在体育领域的行政管理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该奖励体系由奖项、管理、法规和监督4个子系统组成。奖项系统分层次结构和类别结构,法规系统由法律和部门规章构成,管理系统实行部门分兵把口模式,监督系统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针对现行体系各子系统存在的层次不清、地位不明、类别不合理、法规不健全、管理关系混乱、监督不到位等主要缺陷,研究提出明确奖励等级序列,规范同层奖励关系,创新奖励形式;建立国家行政奖励基本法,加强地方奖励立法,依法设奖、施奖;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奖励资金管理水平;完善强力多维监督,引入行政监察和行政复议监督,加强舆论和群众监督,强化奖励全程审计监督,制止多报、谎报、瞒报行为等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体育行政奖励 体系架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融合·创新·启示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邹瑶 郑伟涛 黄志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80,共9页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库创新、模式创新和引领创新。借鉴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我国休闲体育在专业建设中需转变理念、优化制度、融合资源,从而实现科研智库、齐头并进,模式多元、引领社会的良好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拉夫堡大学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融合 创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茂卫 管文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基于对北京和广州体育产业集聚的案例研究,从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探讨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及其作用机制。认为:体现在区位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区位优势是体育产业集聚的诱导性动力;政... 基于对北京和广州体育产业集聚的案例研究,从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探讨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及其作用机制。认为:体现在区位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区位优势是体育产业集聚的诱导性动力;政府支撑是主导体育产业集聚的支持性动力,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协调管理、直接投入和项目引进等为当地体育产业集聚创造环境;产业价值链是体育产业集聚的扩张性动力,主要通过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业整合创新能力,促进体育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此,提出我国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育产业 产业集聚 动力机制 北京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治理视角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逻辑、制度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鹏 王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7,共7页
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是体育公共治理的主体之一,发挥着治理传导载体、治理绩效衡量尺度和公共利益表达等作用。结合公共治理理论,从健全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调适治理关系三个层面阐释了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逻辑。认为当前基层体育... 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是体育公共治理的主体之一,发挥着治理传导载体、治理绩效衡量尺度和公共利益表达等作用。结合公共治理理论,从健全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调适治理关系三个层面阐释了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逻辑。认为当前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与政策惠及的选择性支持和隐性控制、服务主体与资源获致不足和协作竞赛与公共性弱化三个方面,进而提出了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制度供给对策:(1)构建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的体育治理体系;(2)优化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与透明资源供给机制;(3)从兼顾本位功能和延展功能、公众需求为导向等方面进行长效公共性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公共治理 基层体育社会组织 培育逻辑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治理结构问题厘析与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亮 王鹤 +1 位作者 庞俊鹏 刘元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我国当前以"强"政府为主要特征的"塔形"体育治理结构,由于市场与社会力量的缺失,存在着治理主体结构性分离的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治理的大趋势。首先,对政府来说,既未能在总量上解决体育资源配置的难题,又存... 我国当前以"强"政府为主要特征的"塔形"体育治理结构,由于市场与社会力量的缺失,存在着治理主体结构性分离的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治理的大趋势。首先,对政府来说,既未能在总量上解决体育资源配置的难题,又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以及公平性不足的弊端;其次,对市场来说,由于客观环境与自身特性的限制,其存在着发育不充分与调节失序并存的缺陷;再次,对社会组织来说,由于独立性不够与成长空间不足,它并未真正承担起体育治理的重任。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通过由"管理"到"治理"的探索,推进我国体育治理结构改革,重新调整与建构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据此,对如何形成我国"网式"体育治理结构的改革路径进行探寻:(1)通过有管理的市场化,实现政府与市场的理性结合,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共治之路;(2)通过培育和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实现官方与民间的协同治理;(3)通过体制的改革,寻求公共体育利益的平衡机制,实现各治理主体合作与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体育治理结构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体育事业公平发展的政府责任与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志成 刘华荣 郭惠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公平偏离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重竞轻群""厚城薄乡""东沛西乏""漠视弱势"。公共体育公平偏离的原因有公平意识缺失、政策偏向、法制不完善、... 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公平偏离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重竞轻群""厚城薄乡""东沛西乏""漠视弱势"。公共体育公平偏离的原因有公平意识缺失、政策偏向、法制不完善、财政制度欠合理、体育利益表达机制有待健全、社会参与不力。政府实现公共体育事业公平发展的对策:理念先行,强化政府体育公平意识;修定政策,完善公共体育政策制度和机制;财政保障,合理配置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事业 公共产品 公平 政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