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绘 冯宏伟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2-74,共3页
文章以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团总支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分析研究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应用的效果;并以笔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为依据,探讨如何提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工作的应用。
关键词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学生工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榆林学院校内化工实习实训基地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晓勇 高勇 党睿 《榆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0-52,共3页
校内化工实习实训基地是集实习、实训、模拟、设计、中试放大、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习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建立起较完整的化工生产的系统概念;加强学... 校内化工实习实训基地是集实习、实训、模拟、设计、中试放大、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习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建立起较完整的化工生产的系统概念;加强学生对有关化工设备的设计、加工、安装及性能测试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它对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化工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化工实习实训基地 煤化工实训系统 流体管路拆装 石油化工中试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榆林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宏图 高莹 徐绘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9-123,共5页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严重、理想信念不坚定、职责定位不清、工作缺乏...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严重、理想信念不坚定、职责定位不清、工作缺乏创新等。其中,高校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问题凸显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对高校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风气、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干部入党动机、做好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引导高校学生干部正确认识自己的双重身份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干部监督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学生干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婷 《榆林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5-36,共2页
榆林地区是国家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十多年来,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实施,一切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当然也呈现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推进榆林能源... 榆林地区是国家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十多年来,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实施,一切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当然也呈现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推进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 基地建设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5
作者 张智芳 张幸林 张宁蓉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7-59,共3页
从中学化学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下的教学行为、专业人员权利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中学化学教师偏重于单纯化学知识的联系,轻视教育心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从中得到:要使中学化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必须引入切实有效... 从中学化学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下的教学行为、专业人员权利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中学化学教师偏重于单纯化学知识的联系,轻视教育心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从中得到:要使中学化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必须引入切实有效的适于素质教育的竞争机制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专业素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金属-有机光学材料的构建及发光调控策略——论结构化学中原子光谱项
6
作者 李保宁 李静 +3 位作者 徐宝森 张兴隆 赵乐乐 渠丰源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过程包括独特的四能级能态循环和伴随的多重发射,在ESIPT激发态的调控下,通过表现各种光物理过程(非辐射跃迁、辐射跃迁、能量转移、电荷转移等)的平衡和转换关系,ESIPT金属-有机超分子光学材料显示丰富...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过程包括独特的四能级能态循环和伴随的多重发射,在ESIPT激发态的调控下,通过表现各种光物理过程(非辐射跃迁、辐射跃迁、能量转移、电荷转移等)的平衡和转换关系,ESIPT金属-有机超分子光学材料显示丰富的发光机制和多领域应用。鉴于对ESIPT金属-有机超分子材料性质的认识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调控发光机制策略,综述了ESIPT金属-有机超分子材料的构建及发光调控,对未来新型光功能材料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加强认识原子光谱项在超分子材料领域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质子转移 金属材料 原子光谱 结构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生物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白小慧 平郑航 +3 位作者 闫君芝 邢艳 焦玉荣 谷百灵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热解法将废核桃壳制成生物炭并进行酸化处理,制备了一种经济实惠的降解亚甲基蓝(MBT)的生物炭材料(WSC),并采用IR、XRD、SEM对WSC的组成、表面性质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孔生物炭的结构和含氧官能团有利于其在反应过程中与MBT接... 采用热解法将废核桃壳制成生物炭并进行酸化处理,制备了一种经济实惠的降解亚甲基蓝(MBT)的生物炭材料(WSC),并采用IR、XRD、SEM对WSC的组成、表面性质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孔生物炭的结构和含氧官能团有利于其在反应过程中与MBT接触。当温度为25℃,pH为9,反应时间为90 min,WSC的投加量为0.02 g,MBT浓度为10 mg/L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可达96.4%。此外,催化降解过程与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拟合度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91及0.99674,说明吸附偏向于化学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吸附 生物炭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对异烟肼的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慕苗 张琰图 +2 位作者 齐广才 刘珍叶 贾亮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HO2O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而异烟肼对该化学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定异烟肼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方法测定异... 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HO2O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而异烟肼对该化学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定异烟肼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方法测定异烟肼的线性范围为0.005~9.0mg/L,检出限(3σ)为3.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5%(n=11,ρ=0.2mg/L)。该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异烟肼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纳米金 鲁米诺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甲巯咪唑 被引量:8
9
作者 慕苗 张琰图 +1 位作者 齐广才 刘珍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甲巯咪唑能强烈增敏纳米-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甲巯咪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x10-9~1.0 x 10-8、1.0x10-8~ ... 在碱性介质中,甲巯咪唑能强烈增敏纳米-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甲巯咪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x10-9~1.0 x 10-8、1.0x10-8~ 1.0 x 10-7、1.0x10-7~1.0x10-6 g/mL,检出限(S/N=3)为3.0x10-10 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2% (n=11,ρ=1.0x10-8g/mL).将该法用于药物中甲巯咪唑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化学发光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穗槐叶中杀虫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艳萍 卢翠英 白根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9-720,共2页
Under the guide of living thing active trace,active ingredients having poisonous effect on frematodes grandis and pieris rapae were extracted from amorpha fruitcosa leaves with CH3CH2OH.Five pure compounds were separa... Under the guide of living thing active trace,active ingredients having poisonous effect on frematodes grandis and pieris rapae were extracted from amorpha fruitcosa leaves with CH3CH2OH.Five pur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and obtained through purification by column an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6α,12α-Dehgdro-deguelin,6α,12α-Dehgdro-α-toxicarol,(±)-Tephrosin,(-)6-Hgdroxg-6α,12α-Dehydrol-toxicarol and Roten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12α-脱氢-鱼藤素 (±)-灰叶素 (-)-6-羟基-6α 12α-脱氢-灰叶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WO_3纳米材料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呼吸气中的丙酮 被引量:3
11
作者 慕苗 张琰图 +1 位作者 刘珍叶 齐广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研究发现丙酮可在Zn O/WO3复合纳米材料表面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现象。在考察波长、温度、流速等因素对该发光反应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测定糖尿病人呼吸气中丙酮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丙酮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5 9~5.18 mg/L,检... 研究发现丙酮可在Zn O/WO3复合纳米材料表面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现象。在考察波长、温度、流速等因素对该发光反应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测定糖尿病人呼吸气中丙酮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丙酮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5 9~5.18 mg/L,检出限为0.013 mg/L。呼吸气中其余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蒸气等不干扰测定。经连续60 h通过1.30 mg/L丙酮蒸气,2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发光 纳米材料 丙酮 呼吸气 糖尿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卡宾与异氰酸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超 韩彦霞 +2 位作者 陈东平 高立国 耿志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3-82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三重态CCl_2与HNCO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并用G3方法计算了各个驻点的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三重态CCl_2与HNCO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并用G3方法计算了各个驻点的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单重态的CCl_2与HNCO的反应有抽提氧、插入N-H键、抽提亚氨基的路径,三重态的CCl_2与HNCO发生抽提氢的反应,其中单重态反应通道HNCO+CCl_2→IM3→TS2→P2(C_2Cl_2ONH)反应能垒最低,为主反应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卡宾 异氰酸 反应机理 活化能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增强效应电化学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亚 王燕 马亚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Ag NPs-GN/GCE)。在p H 4.78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对乙酰...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Ag NPs-GN/GCE)。在p H 4.78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Ag NPs-GN/GCE和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二者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反应均有电催化作用,而且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具有较单一GN更好的催化效果。用方波伏安法测得对乙酰氨基酚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5.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3.0×10-8mol/L。建立了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的新方法,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纳米AG 石墨烯 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与CF_2自由基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丽杰 孔超 +2 位作者 韩彦霞 陈东平 高立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8-996,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CF_2自由基与HNCS的反应机理,并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能量值,又用CCSD(T)/6-311++G*...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CF_2自由基与HNCS的反应机理,并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能量值,又用CCSD(T)/6-311++G**方法计算了在B3LYP/6-311++G**水平优化后的各个驻点的相对能量.根据统计热力学及用Wing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利用自编程序,计算不同温度下低势垒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单重态的CF_2自由基与HNCS的反应有6条可能的反应通道,三重态的CF_2自由基与HNCS的反应有1条反应通道.其中单重态反应通道CF_2+HNCS→IM1→TS1→IM2 HCF_2NCS(P1)为主反应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2自由基 HNCS 反应机理 自然键轨道理论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TiO_2的直接化学合成及光催化刚果红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弓莹 刘慧瑾 +3 位作者 焦玉荣 高雯雯 慕苗 马向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8-170,共3页
以硫酸氧钛、硫酸锰、氢氧化钠为出发原料,通过直接化学制备了不同比例的Mn-TiO_2,通过XRD、FT-IR、UV-Vis、BET对Mn-TiO_2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的掺杂不影响TiO_2的晶型结构构成,Mn的掺杂增加了TiO_2的比表面积,吸收带边... 以硫酸氧钛、硫酸锰、氢氧化钠为出发原料,通过直接化学制备了不同比例的Mn-TiO_2,通过XRD、FT-IR、UV-Vis、BET对Mn-TiO_2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的掺杂不影响TiO_2的晶型结构构成,Mn的掺杂增加了TiO_2的比表面积,吸收带边红移到可见光区域,其吸收强度显著增强。在同一条件下,Mn掺杂比例为1.5%(摩尔比)的Mn-TiO_2降解刚果红的效果最佳,紫外光照60min后,降解率为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MN掺杂 光催化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瑞 王震 +4 位作者 卢翠英 慕苗 王金玺 高雯雯 张瑾瑾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4,50,共4页
采用共混法及水热法还原制备还原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RGO/Fe_(3)O_(4)复合材料中F... 采用共混法及水热法还原制备还原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RGO/Fe_(3)O_(4)复合材料中Fe_(3)O_(4)粒子均匀分布在RGO片层之中。以RGO/Fe_(3)O_(4)复合材料为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于RGO与Fe_(3)O_(4)两组分之间存在协同效应,RGO/Fe_(3)O_(4)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高于单独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在纳米NiO_x/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小慧 杜芳艳 +3 位作者 陈娟 李霄 高立国 李真真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870-876,共7页
采用电沉积法结合表面滴涂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iOx/SWCNTs/GCE),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运用方波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iOx/SMWCNTs/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采用电沉积法结合表面滴涂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iOx/SWCNTs/GCE),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运用方波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iOx/SMWCNTs/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纳米氧化镍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存在对木犀草素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电极稳定性高,表面可以更新。在pH 2.8±0.2的伯瑞坦-罗宾森缓冲溶液中,木犀草素在NiOx/SWCNTs/GCE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均负移,峰电流明显增加,据此,建立了测定木犀草素的方法。在-0.2~0.6 V电位区间内,在方波伏安曲线上的还原峰电位E为0.43 V,峰电流I木犀草素浓度在2.4×10^-6~1.0×1.0^-10 mol/L范围内与电位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5.39×10^6c+4.1716,R^2=0.999,检出限(3S/N)为3.4×10^-11 mol/L,此方法用于砂珍棘豆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样品回收率为98.69%~104.40%,相对标准偏差为1.05%~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单壁碳纳米管 氧化镍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Luminol-AgNO_3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盐酸阿米替林 被引量:1
18
作者 慕苗 张琰图 +1 位作者 齐广才 刘珍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8-961,共4页
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AgNO3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盐酸阿米替林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定盐酸阿米替林的新方法,并对其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法测定盐酸阿米... 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AgNO3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盐酸阿米替林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定盐酸阿米替林的新方法,并对其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法测定盐酸阿米替林的线性范围为3.0×10^-9-3.0×10^-7g/mL,相关系数(r)为0.9994,检出限(S/N=3)为2.1×10^-9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n=11,ρ盐酸阿米替林=5.0×10^-8g/mL)。该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盐酸阿米替林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米替林 纳米金 鲁米诺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铜-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芦丁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亚 焦玉荣 +1 位作者 邢艳 张涛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8期479-485,共7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铜-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CuNPs-CNFs),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检测芦丁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体系中,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铜-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CuNPs-CNFs),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检测芦丁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体系中,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在0.067 mol/L Na2HPO4-NaH2PO4(pH=7.0)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芦丁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传感器对芦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芦丁的还原峰电流与其在5.0×10_(-9)~5.0×10^(-6)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 mol/L,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芦丁片剂和槐米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纳米铜 碳纳米纤维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贝斯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亚 杜芳艳 郑建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0-864,共5页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N/GCE).在0.05moL/L H2SO4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贝斯在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GN/GCE对多贝斯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多贝斯的新方法,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多贝斯的...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N/GCE).在0.05moL/L H2SO4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贝斯在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GN/GCE对多贝斯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多贝斯的新方法,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多贝斯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9~1.2×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 mol/L(S/N =3).该法可用于胶囊中多贝斯的测定,修饰电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贝斯 石墨烯 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