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繁殖早期取食地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曹明 李伟 +2 位作者 周伟 张兴勇 张仁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取食地的观察于2005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进行,搜寻到取食地15个,相应设15个对照样地。调查和测量它们的22个变量因子。比较取食地与对照样地中各变量,t-检验和Mann-Whitne...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取食地的观察于2005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进行,搜寻到取食地15个,相应设15个对照样地。调查和测量它们的22个变量因子。比较取食地与对照样地中各变量,t-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表明,植被特征的乔木密度、灌木密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盖度等5个变量因子差异极显著,乔木层盖度差异显著;食物因素的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密度2个因子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优先选择的取食地具有以下特征:灌木、乔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发达,地面种子食物资源丰富,远离干扰源。黑颈长尾雉围绕解决繁殖期取食安全和营养需求来优先选择取食地变量因子,即选择互补型的高灌木或乔木盖度、壳斗科Fagaceae植物种子和土壤无脊椎动物丰富的区域作为取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黑颈长尾雉 取食地选择 繁殖早期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利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伟 周伟 +1 位作者 纪德 张仁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2004年2~4月,对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春季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有常绿阔叶林、稀树灌丛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幼林等3种,前两者为其主要的栖息生境类... 2004年2~4月,对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春季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有常绿阔叶林、稀树灌丛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幼林等3种,前两者为其主要的栖息生境类型。②黑颈长尾雉栖息地的主要特征是高海拔,向阳坡,坡度较大,距水源较近,距道路较远;乔木层平均胸径和高度较小,盖度和密度较低,以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植物为主;灌木层较高但密度较低,以山茶科和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占优势;草本层密度较大,以堇菜科Violaceae,蔷薇科Rosaccae和菊科Compositae种类为主;枯落物层盖度较低。③草本层和灌木层提供大量食物和优越的隐蔽条件,其作用大于乔木层。草本层密度和灌木层盖度是决定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黑颈长尾雉 栖息地利用 主成分分析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姚小刚 李明会 +2 位作者 周伟 邓忠坚 张仁功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8-72,F0003,共6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的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 041.3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 775...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的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 041.3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 775.8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96%;较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8 612.8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3.4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 896.9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9%。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分别减少27.30%和9.49%,而较不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分别增加4.34%和0.68%。表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宜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生境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超 李明会 +3 位作者 周伟 姚小刚 邓忠坚 张仁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0-76,共7页
为更深入地了解黑颈长尾雉的生存需求与适应机制,找出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主要空间因子,本研究以黑颈长尾雉及其同域分布雉类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雷达图模型。结果... 为更深入地了解黑颈长尾雉的生存需求与适应机制,找出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主要空间因子,本研究以黑颈长尾雉及其同域分布雉类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雷达图模型。结果表明,3种雉类的15个生态因子中生态位宽度均无小于0.1的生态因子,生态位宽度高于0.8的因子黑颈长尾雉包括坡度、坡向以及距耕地距离;3种雉类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均大于或等于0.67。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主要空间因子为距水源距离、距小路距离、距空旷地距离、距耕地距离和乔木平均高度。研究发现,3种雉类在栖息地空间因子的利用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其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但在食物资源维上产生分化,导致物种之间生态位的分离,避免竞争实现共栖。空间生态位雷达图模型表明,黑颈长尾雉空间生态位在具体的环境中其空间利用方式不尽相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也有所不同。不同样方和季节的空间生态位相应调整说明黑颈长尾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白鹇 红喉山鹧鸪 空间生态位 雷达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州野生苏铁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仁功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6期106-108,共3页
经研究判定,楚雄州分布有4种野生苏铁: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单羽苏铁、元江苏铁。其分布范围为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河谷、礼社江流域及支流河谷。说明了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 野生苏铁 资源现状 就地保护 楚雄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构建
6
作者 孙超 姚小刚 +3 位作者 周伟 邓忠坚 郭琨 张仁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2,共5页
黑颈长尾雉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IUCN近危物种。为有效管理该物种的生境资料,为其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根据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将自2004年以来收集的黑颈长... 黑颈长尾雉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IUCN近危物种。为有效管理该物种的生境资料,为其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根据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将自2004年以来收集的黑颈长尾雉的生境资料、样方信息等利用Excel和Access数据库整理和编辑,确定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利用Arc GIS软件构建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核心生境呈斑块状,不利于黑颈长尾雉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生境破碎化的状况堪忧,亟需有效地保护手段和措施;构建的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集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和可视化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信息管理平台,并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平台的开放性和分析功能方便于保护区相关人员或其他研究者将今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继续输入平台,使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数据更丰富和充实,提升该平台的利用价值,最终为黑颈长尾雉的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核心生境 信息管理平台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夜宿地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钊 杨爱芳 +8 位作者 谢宗平 谢以昌 谢全刚 王进 张仁功 黄庆文 文云燕 周伟 蒋志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4-599,共6页
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 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木盖度、乔木胸径、落果密度、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夜宿地的海拔高度显著高于觅食地。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夜宿地和对照样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化。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选择坡度大、落果多、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夜宿地。隐蔽条件和食物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行为,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其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生境的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夜宿地 栖息地选择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