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万权 刘太国 张云慧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318,343,共16页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约2400万hm^(2),病虫害是影响其稳产、高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我国小麦上发生的病虫害有70多种,每年发生面积约7000万hm^(2)次、损失小麦25亿~30亿kg。自1949年以来,特别是1975年“预防为主、综合...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约2400万hm^(2),病虫害是影响其稳产、高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我国小麦上发生的病虫害有70多种,每年发生面积约7000万hm^(2)次、损失小麦25亿~30亿kg。自1949年以来,特别是1975年“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提出以来,我国对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理论和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与突破。本文综述了我国在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种群迁移扩散规律、种型变异与致害机理、寄主抗性与遗传机制等基础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总结了1985年以来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与策略、监测与防治关键技术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研究成果,并对现有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发生规律 品种抗性与遗传 关键技术 综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高玉林 徐进 +9 位作者 闫俊杰 董莎萌 李素华 周文武 孙厚俊 杨志辉 邱思鑫 刘霞 周倩 赵志坚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6-369,共14页
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和甘薯的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居民膳食结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病虫害是制约我国以马铃薯和甘薯为代表的薯类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和甘薯的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居民膳食结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病虫害是制约我国以马铃薯和甘薯为代表的薯类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本文概述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提出后50年间,我国在马铃薯和甘薯病虫害监测预警、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以及综合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薯类作物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甘薯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演变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卓富彦 张熠玚 +2 位作者 郭永旺 刘慧 鄂文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在对2016年至2024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四五”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征、造成的危害损失以及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系统梳...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在对2016年至2024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四五”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征、造成的危害损失以及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系统梳理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模式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水稻绿色安全生产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水稻等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 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研究
4
作者 陆宴辉 陈捷胤 +2 位作者 刘杰 杨念婉 李广悦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4,共10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党中央“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的关键支撑。当前,极端气候多发强发,作物种植结构高频调整,经济贸易区域化和一体化复杂多...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党中央“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的关键支撑。当前,极端气候多发强发,作物种植结构高频调整,经济贸易区域化和一体化复杂多变,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分布与流行为害加速变化,可持续治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重大病虫害发生现状与趋势研判、防控技术产品自主可控分析和病虫害防控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剖析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与挑战,总结了科技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全新构想,规划了包括持续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着力提高防控技术产品产业化水平,统筹整合全国植物保护管理职能,优化实施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以及全面提升技术推广路径和模式的五大策略。建议进一步通过提升植物保护公益地位,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强化政策保障,实施创新驱动,加强主动防御等措施,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长期性的能力建设,持续压低病虫害发生导致的粮食产量损失,切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稳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防控科技 管理机制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及其在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汪宏凯 周雅琦 +5 位作者 蒋春号 孙欣 涂雄兵 魏海雷 马忠华 陈云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2,177,共13页
农业微生物种质是战略性生物资源,是农业微生物产业的“芯片”,可用于生物育种、动植物疫病防控、作物肥料与土壤改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与饲料加工等产业,事关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2005年-2025年间关于全球农... 农业微生物种质是战略性生物资源,是农业微生物产业的“芯片”,可用于生物育种、动植物疫病防控、作物肥料与土壤改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与饲料加工等产业,事关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2005年-2025年间关于全球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微生物资源库建设及有益微生物资源在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农业微生物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种质资源库 植物保护 生物防治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永强 孔繁芳 +2 位作者 李奇聪 王忠跃 黄晓庆 《落叶果树》 2025年第5期1-5,共5页
系统分析了当前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总结了包括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以及综合防控技术模式的集成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绿色防控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葡萄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病虫害 发生现状 综合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虫网+的热区豇豆病虫害生态调控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硕 吕宝乾 +3 位作者 王树昌 吴圣勇 谢文 张起恺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7-35,共9页
豇豆是海南重要冬季瓜菜之一,生产受蓟马、斑潜蝇和枯萎病危害严重。目前海南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使得蓟马等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对海南豇豆病虫害的现状及其防控中技术单一、滥用农药等... 豇豆是海南重要冬季瓜菜之一,生产受蓟马、斑潜蝇和枯萎病危害严重。目前海南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使得蓟马等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对海南豇豆病虫害的现状及其防控中技术单一、滥用农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功能植物的引入、景观设计优化、农业管理的改进以及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4项主要生态调控技术,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海南豇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生态调控 防虫网+ 功能植物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病虫害防治药剂剂型研发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丽 黄啟良 陆宴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6,共10页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病虫害危害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棉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等特...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病虫害危害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棉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等特殊气候特点,农药药液喷施过程中容易发生蒸发、飘移、降解等损失,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本文综述了温湿度、风、光照等环境因子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对提升药剂防治效果采取的调控措施,并结合新疆棉田的特殊气候条件提出了剂型研发的新策略。在提升产品理化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综合考虑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棉花叶片的结构及润湿特性、施药器械等多种因素。结合农药学、植物保护学、界面化学、有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指导,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载体材料研发环境响应型、靶向高效的农药剂型,结合配套使用技术及措施,探索农药高效利用及减量调控途径,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引领棉花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气候条件 病虫害 化学防治 剂型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被引量:15
9
作者 卓富彦 陈学新 +5 位作者 夏玉先 傅强 王甦 徐红星 胡飞 张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7-1213,共7页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着粮食稳产增产。本文在对2013年至2022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回顾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特点、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等情况,分类梳理了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挽回损...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着粮食稳产增产。本文在对2013年至2022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回顾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特点、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等情况,分类梳理了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挽回损失以及主要措施应用等防控概况,尤其是针对近年来生态调控、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总结,同时分别从技术覆盖、内容集成等角度分析探讨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成效,并对下一步绿色防控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旨在为我国未来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封洪强 姚青 +7 位作者 胡程 黄文江 胡小平 刘杰 张云慧 张智 乔红波 刘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9-242,共14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遥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性诱捕器、昆虫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智能识别App等现代智能农作物病虫监测装备及重大病虫害实时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遥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性诱捕器、昆虫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智能识别App等现代智能农作物病虫监测装备及重大病虫害实时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本文综述了我国近5年在利用光谱遥感、昆虫雷达、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各类技术存在的不足与难点,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充分利用空天地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监测预警 光谱 卫星遥感 无人机 昆虫雷达 智能虫情测报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植物生物安全治理路径研究
11
作者 姜丽华 冼晓青 +2 位作者 贾涛 邱明慧 张宏斌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1,共7页
植物病虫疫情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英国较重视植物安全治理,较早开始布局相关政策,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与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英国面临的植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英国在战略规... 植物病虫疫情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英国较重视植物安全治理,较早开始布局相关政策,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与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英国面临的植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英国在战略规划、治理体系、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英国政府把植物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统筹植物生物安全组织体系,制定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全制度,构建有生物安全保障的植物供应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全民科学,对我国生物安全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纵观英国植物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做法,本文对我国植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安全 英国生物安全 植物健康 生物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全国迁飞性害虫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12
作者 曾娟 张浩文 +4 位作者 刘杰 张熠玚 卞悦 孟泽华 吴孔明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12,167,共16页
迁飞性害虫多发频发、突发暴发形势严峻,是长期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生物灾害。为解决迁飞性害虫“来无影、去无踪”“落地成灾”的防控难题,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监测预警的专业机构、队伍体系、技术方法,尤... 迁飞性害虫多发频发、突发暴发形势严峻,是长期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生物灾害。为解决迁飞性害虫“来无影、去无踪”“落地成灾”的防控难题,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监测预警的专业机构、队伍体系、技术方法,尤其是创立和发展了异地测报理论和调查监测标准化体系、迁飞规律机制和行为生物学解析方法、迁飞背景场分析和轨迹溯源追踪手段。“十四五”以来,针对迁飞性害虫精准监测预警技术缺乏、主动防御风险能力不足的重大实践问题,以全国昆虫雷达联网运行为驱动,构建和应用了全国迁飞性害虫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实现了大区联网监测、实时动态跟踪和超前精准预警,成为全面贯彻“关口前移”理念、系统重塑监测网络布局、跨越式提升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飞性害虫 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 精准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设施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
13
作者 杨玉文 孟永红 +2 位作者 李磊 关巍 赵廷昌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09,共4页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甜瓜 海南省 细菌性果斑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灭至控:生态优先理念下鼠害监测预警与可持续治理路径
14
作者 刘晓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9-474,500,共7页
鼠害“一刀切”防控模式对生态安全的威胁是我国当前鼠害治理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不同行业领域鼠害防控目标差异和矛盾,以及生态优先的新要求和目标,从鼠害防控技术角度,“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正在成为我国鼠害防控的主要模式。“... 鼠害“一刀切”防控模式对生态安全的威胁是我国当前鼠害治理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不同行业领域鼠害防控目标差异和矛盾,以及生态优先的新要求和目标,从鼠害防控技术角度,“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正在成为我国鼠害防控的主要模式。“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的鼠害防控策略高度契合“预防为主”的理念。本文围绕如何实现“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以提高鼠害监测精准度为目标,简要综述了我国鼠害种群波动机制,智能监测技术研发和防控技术研发的现状,分析了现有技术与行业应用需求间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应当重点关注的基础研究内容及技术研发方向,提出了实现基于精准监测的鼠害可持续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生态优先 预防为主 精准监测 精准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物保护的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吴孔明 陈剑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共6页
植物保护源于人类的农耕文明,是事关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国之大者。传统植物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各种防控措施,避免和降低病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业强国建设对现代植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粮食安全,还要解决农产品质... 植物保护源于人类的农耕文明,是事关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国之大者。传统植物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各种防控措施,避免和降低病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业强国建设对现代植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粮食安全,还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节本增效等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作物抗性利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施药技术与装备等植物保护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对我国植物保护方针的制定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支撑作用,并展望了新时代植物保护的国家需求、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防控科技 工作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曲条跳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勇 吴雨洪 +2 位作者 靖湘峰 张杰 李振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1,64,共11页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十字花科作物害虫,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成灾,并逐步向北扩张,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黄曲条跳甲生物学特征、寄主...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十字花科作物害虫,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成灾,并逐步向北扩张,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黄曲条跳甲生物学特征、寄主植物偏好性特点和抗药性现状等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包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行为调控和抗药性治理在内的黄曲条跳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并根据目前研究现状和困难,提出了未来黄曲条跳甲研究重心和方向,为黄曲条跳甲可持续治理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十字花科 综合治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监测—助力植物病害管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奥霖 范洁茹 +7 位作者 徐飞 陈莉 曹世勤 王万军 孙振宇 刘伟 胡小平 周益林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类型的植物均会受到病原菌的长期威胁。许多高风险植物病原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甚至可随高空气流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扩散。因此,为了控制气传病害管理中的杀菌剂投入,需密切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病菌孢子捕捉技... 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类型的植物均会受到病原菌的长期威胁。许多高风险植物病原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甚至可随高空气流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扩散。因此,为了控制气传病害管理中的杀菌剂投入,需密切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病菌孢子捕捉技术作为监测空气中病菌孢子量的有效手段,可为种植者或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病害风险的早期预警信息,辅助病害管理决策。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其在植物病害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从植物病害流行病学、病原体生物学、空气动力学等方面,对病菌孢子捕捉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获得的数据改善病害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应用病菌孢子捕捉和监测技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整合新技术和改善数据获取、分析、解释、共享效率,实现病菌孢子捕捉的监测预警技术网格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流行学 空气生物学 病菌孢子捕捉 植物病害监测预警 病害管理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主要叶斑病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控技术
18
作者 吴瀚翔 唐广飞 +5 位作者 曹志艳 陈雨 崔丽娜 张祥辉 刘杰 刘文德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6-335,共10页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等叶斑病在生产上多发重发,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耕作制度变革,玉米叶斑病的种类和发生流行规律发生了新变化,一些新型叶斑病在局部地区暴发为害...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等叶斑病在生产上多发重发,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耕作制度变革,玉米叶斑病的种类和发生流行规律发生了新变化,一些新型叶斑病在局部地区暴发为害,对玉米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我国玉米主要叶斑病发生现状,分析了不同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介绍了玉米叶斑病的相关抗病基因,总结了玉米叶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防控难题,提出了构建玉米叶斑病精准防控体系的建议,以期提升我国玉米叶斑病防控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斑病 发生规律 致病机制 抗病基因 监测预警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无义介导的RNA降解与病毒的制衡
19
作者 陈雅琳 周雪平 李方方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9,共7页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RNA decay,NMD)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保守的RNA质量控制(RNA quality control,RQC)机制,可调节异常和正常RNA转录本的积累。研究发现,在遭遇病毒侵染时植物能够通过NMD限制病毒的侵染,NMD是植物防御...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RNA decay,NMD)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保守的RNA质量控制(RNA quality control,RQC)机制,可调节异常和正常RNA转录本的积累。研究发现,在遭遇病毒侵染时植物能够通过NMD限制病毒的侵染,NMD是植物防御病毒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病毒和寄主植物的军备竞赛中,病毒也已经进化出多种策略来避免、对抗或操纵NMD,成功地在寄主细胞中实现增殖。本文综述了NMD途径的基本信息、植物中NMD途径的独特性、植物通过NMD抵抗病毒侵染的作用方式以及病毒如何抵抗植物的NMD,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 植物病毒 抗病毒反应 反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土壤反馈驱动机制及多维尺度研究进展
20
作者 齐宇涵 赵梦欣 +5 位作者 谭鑫源 张涵 刘明超 曲波 冯玉龙 刘万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285-8296,共12页
入侵植物-土壤反馈是指外来植物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形成影响自身生长的循环机制,从而改变本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基于近年国内外研究现状,探明了入侵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入侵植物本... 入侵植物-土壤反馈是指外来植物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形成影响自身生长的循环机制,从而改变本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基于近年国内外研究现状,探明了入侵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入侵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如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土壤特性(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性)、多营养级调控以及其他非生物因素。当前研究重点揭示了土壤微生物是入侵植物-土壤反馈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因素,土传专性病原菌或共生菌在新环境中的作用可能被本地微生物减弱或中和。入侵植物-土壤反馈前沿研究已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和环境梯度下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多维尺度联合分析是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和新视角。针对入侵植物-土壤反馈研究现状提出7个方面的挑战与展望,期望为入侵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入侵 入侵植物-土壤反馈 土壤微生物 不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