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独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捷(综述) 莫志英(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3-857,共5页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保守治疗效果有限且症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减压和椎间融合是退行性腰椎疾病治疗的基础,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此类疾病...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保守治疗效果有限且症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减压和椎间融合是退行性腰椎疾病治疗的基础,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此类疾病的经典术式,由于广泛的脊旁肌剥离及骨性结构破坏,常引起医源性慢性腰痛,恢复过程痛苦且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椎间融合 神经减压 慢性腰痛 骨性结构 慢性腰腿痛 经典术式 医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促进断指再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韦素惠 曾锦霞 +2 位作者 韦朝霞 李桂珍 滕立初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在促进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断指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 目的探讨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在促进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断指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末再植指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断指再植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保证康复训练实施效果,促进再植指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洗剂 电话随访 延续性护理 断指再植 康复 中西医结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4
3
作者 滕立初 陈拓 +1 位作者 黄屾 陈涤新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3例,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传出点为中心的足外侧皮瓣,逆行修复足前端创面8例,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手缺损5例。结果:本组13例均成活,2例皮瓣早期有水疱...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3例,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传出点为中心的足外侧皮瓣,逆行修复足前端创面8例,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手缺损5例。结果:本组13例均成活,2例皮瓣早期有水疱形成,皮缘拆线放血减压后好转;2例皮瓣下感染,皮缘裂开,经换药后二期拉拢缝合,伤口愈合。13例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无臃肿,皮肤颜色正常,吻合神经的皮瓣8例感觉良好。结论:跗外侧动脉皮瓣血管粗大、恒定,皮瓣薄,供区隐蔽,植皮易成活,逆行皮瓣旋转弧大,可暗道转移,是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皮瓣 移植术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生物力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涤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69-171,188,共4页
目的研究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生物力学的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克... 目的研究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生物力学的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观察两组患者膝屈曲角度及各参数受力、愈合情况、并发症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屈曲角度(45.10±2.78)α、髌腱拉力(2320.28±150.23)P、股四头肌拉力(2930.05±180.19)F、髌股关节作用力(2465.12±160.68)R均优于对照组(39.05±3.59)α、(1456.29±132.27)P、(1839.75±65.28)F、(1532.09±157.29)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30±0.50)d、愈合时间(8.12±0.53)周均小于对照组(11.20±1.50)d、(9.50±0.7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3/30)小于对照组40.00%(1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得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 髌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预防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7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预防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预防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拓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3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指标、血清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Ⅰ型胶原交联的水平C-末端肽(CTX-1)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明,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IGF水平高于对照组,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提高脊柱功能,降低骨水泥渗漏对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骨质疏松相关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 老年 临床疗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创面
7
作者 滕立初 陈拓 +1 位作者 温科伟 陈涤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0期1131-1132,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日益发达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车祸造成小腿足部外伤并局部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和骨、肌腱外露病例较前明显增加。这类外伤的处理较为棘手。小腿逆行筋膜皮瓣近年不断发展和完善,筋膜带皮瓣已基本成熟,其中带腓肠神...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日益发达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车祸造成小腿足部外伤并局部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和骨、肌腱外露病例较前明显增加。这类外伤的处理较为棘手。小腿逆行筋膜皮瓣近年不断发展和完善,筋膜带皮瓣已基本成熟,其中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最为广泛,为修复此类损伤提供了简捷方便的治疗方法。2003年2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共施行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下段足跟踝部足背的皮肤缺损25例,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关节周围 应用 踝部 逆行筋膜皮瓣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肘部离断伤再植成功的护理
8
作者 陀健琳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1022-1023,共2页
关键词 肘部离断伤 再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分析
9
作者 甘秀天 滕立初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来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23cm×14cm,最小18cm×9cm.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修...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来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23cm×14cm,最小18cm×9cm.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修复效果好,随访6~24个月,局部功能完全恢复,皮肤无缺损.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美观,部位隐蔽,可切取面积较大,容易切取,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
10
作者 甘秀天 《华夏医学》 2000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腓骨移植 四肢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