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农业高产粮区地下水面源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光栋 吴文良 +1 位作者 刘仲兰 王立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研究发现华北典型高产粮区桓台县区域农业硝酸盐面源污染具有非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即硝酸盐定向迁移导致硝酸盐净输出源区和净输入汇集区,源区硝酸盐污染相对稳定,而汇集区硝酸盐污染趋于恶化,不同程度污染面积占5 6 .5 7% ,其中>10... 研究发现华北典型高产粮区桓台县区域农业硝酸盐面源污染具有非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即硝酸盐定向迁移导致硝酸盐净输出源区和净输入汇集区,源区硝酸盐污染相对稳定,而汇集区硝酸盐污染趋于恶化,不同程度污染面积占5 6 .5 7% ,其中>10mg/ L污染区域面积占2 0 .5 % ;污染较重的汇集区4年间地下水NO-3 N浓度升高2 7.2mg/ L ,而源区则相对稳定在5 .5~7.2mg/ L ,面源污染空间分布与潜水位等值线的一致性表明地下水流向在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异过程中具主导作用。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导致5 .8%的饮水源轻度污染和0 .2 %中度污染,有2 5个村3.8万人处于健康危害风险之中。农田硝酸盐沥滤缓慢和随潜水迁移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桓台县 硝酸盐污染 农田耕作 硝酸盐含量 潜水位 饮水 面源污染 NO3^--N 轻度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桓台县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淑峰 胡克林 +3 位作者 刘仲兰 李帷 潘志勇 张军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1-586,共6页
对华北平原桓台县584个潜水水样的硝态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潜水硝态氮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观测点进行了估值,并绘制了等值线图,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的5个等级,利... 对华北平原桓台县584个潜水水样的硝态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潜水硝态氮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观测点进行了估值,并绘制了等值线图,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的5个等级,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统计了各个乡镇潜水中硝态氮各等级的面积。同时把各乡镇单位面积化肥、人畜排泄、污水灌溉以及总的氮素年投入量与其潜水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污水灌溉投入的氮素和各类氮素的总投入与潜水中硝态氮含量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污水灌溉对当地潜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很大,同时在对区域潜水硝态氮贡献的成因分析时必须考虑区域氮素的总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硝态氮 空间变异 成因分析 污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2年度桓台县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荣云鹏 田茂超 王锡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822-15823,15852,共3页
选择了降水、日照、气温及产量等资料,采用农业气象统计学和气象统计学原理,对2011~2012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以来的各发育期气象条件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桓台县冬前气象条件适宜,小... 选择了降水、日照、气温及产量等资料,采用农业气象统计学和气象统计学原理,对2011~2012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以来的各发育期气象条件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桓台县冬前气象条件适宜,小麦分蘖充分,群体较大;返青至拔节前气温持续偏低,利于小麦充分分化,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穗粒数;乳熟至收获期间天气条件复杂,不利小麦充分灌浆和提高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生育期 小麦生长 影响 桓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冬小麦和夏玉米秸秆长期还田的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鑫 李菁园 +3 位作者 孟凡乔 吴文良 李洪波 胡正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57-4168,共12页
山东省桓台县作为江北第一个“吨粮县”,1980年以来农业集约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燃料需求的减少以及畜牧养殖与作物生产的分离,作物秸秆处理已日益成为当地农民和技术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该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秸秆从1980年开始,还... 山东省桓台县作为江北第一个“吨粮县”,1980年以来农业集约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燃料需求的减少以及畜牧养殖与作物生产的分离,作物秸秆处理已日益成为当地农民和技术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该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秸秆从1980年开始,还田比例逐步增加,到2010年两季秸秆接近全部还田。我们查阅年鉴数据,结合长期定位试验,收集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桓台地区1980—2014年期间的作物和秸秆产量、秸秆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状况、温室气体排放和氮淋溶等,并对秸秆还田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系统评估。研究发现,到2014年,两季秸秆还田对N、P、K养分的贡献率(即还田秸秆养分量与还田秸秆和肥料养分总量的比值)分别为19.3%、15.8%和59.8%。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0—20 cm)含量从(7.8±1.6)g/kg(1980年)增加到(11.0±2.3)g/kg(2014年),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34.0%、138.5%和62.2%。秸秆还田可以降低农田氮素损失,2010年代全县县域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4528 Mg CO2-eq a^-1,氨挥发和氮淋溶分别减少156.4 Mg N hm^-2和287.4 Mg N hm^-2。综上,秸秆还田能显著改善农学和环境效益,提高土壤固碳减排潜力,降低氮素投入量并减少氮素损失。今后农业生产中,在直接还田基础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进一步优化(如进行堆肥或替代畜牧饲料等),从而增加秸秆还田的经济和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集约化农业 土壤有机碳 温室气体 养分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吨粮田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家仁 郑浩 +1 位作者 李长继 杨保哲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2期3-6,共4页
为解决井灌区吨粮田建设中出现的“三多一高”问题,桓台县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从1988年到1991年,完成了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农作物生育节水和工程传输节水。应用该技术体系,促进了水、肥、气、热四大增产要素的优化匹... 为解决井灌区吨粮田建设中出现的“三多一高”问题,桓台县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从1988年到1991年,完成了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农作物生育节水和工程传输节水。应用该技术体系,促进了水、肥、气、热四大增产要素的优化匹配,试验小区3年产量平均达17040kg/hm2,耗水仅740mm,水分生产率1.537kg/mm,粮食成本下降29.8%,农民纯收入增加1.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井灌区 节水灌溉体系 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冬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晚霜冻灾害的气温服务指标 被引量:2
6
作者 荣云鹏 张继波 +2 位作者 李宜轩 于嘉昕 王锡久 《农技服务》 2021年第4期99-102,共4页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晚霜冻 气象灾害 气温 指标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节水灌溉农艺技术的应用
7
作者 王家仁 周荣波 +5 位作者 王丙禄 付光德 刘延涛 郭春荣 马承新 姜广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0,共2页
介绍了冬小麦、夏玉米适应节水灌溉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提出水利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狡术相结合,做到灌水、蓄水、保水、用水、节水,促进农用水、肥、气、热协调、提高农业用水率,对发展持续农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桓台县 节水灌溉 冬小麦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度灾害性天气对桓台县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8
作者 荣云鹏 戴京笛 +1 位作者 王锡久 邱吉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184-185,220,共3页
2016年桓台县夏玉米播种面积2.33万hm^2,整个生育期气象条件较为有利,但也出现灾害性天气,造成全县夏玉米减产。通过对2016年夏直播玉米整个生产过程中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气象条件、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当年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2016年桓台县夏玉米播种面积2.33万hm^2,整个生育期气象条件较为有利,但也出现灾害性天气,造成全县夏玉米减产。通过对2016年夏直播玉米整个生产过程中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气象条件、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当年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下旬的强降雨天气造成夏玉米授粉不良,穗粒数降低,夏玉米"秃尖"现象偏重;8月中旬的连续性降雨天气造成田间积水和夏玉米青枯病大面积发生,影响玉米灌浆,千粒重降低;9月中旬的风雨冰雹天气造成夏玉米严重倒伏,影响灌浆,且对夏玉米收获不利,增加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夏玉米 产量 影响分析 桓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茂真 王锡久 +2 位作者 沈祥水 于利华 刘延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77-78,共2页
桓台县2008年推行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结合实际研究完成了小麦双线宽幅精播机械定型,并对小麦宽幅精播增产原理与效果、深耕宽幅精播耕作方式和宽幅精播规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宽幅精播通过加大单行播幅,可平均增产7.7%;适宜的耕... 桓台县2008年推行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结合实际研究完成了小麦双线宽幅精播机械定型,并对小麦宽幅精播增产原理与效果、深耕宽幅精播耕作方式和宽幅精播规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宽幅精播通过加大单行播幅,可平均增产7.7%;适宜的耕作方式是深耕宽幅播种,其次为旋耕宽幅播种;水浇条件较好的地块宜采用2.2 m畦面9行播种规格,一般地块宜采用1.5 m畦面6行播种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宽幅精播 桓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五色韭栽培技术
10
作者 巩旭东 李宏业 +2 位作者 李翠香 刘延涛 刘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48,共2页
五色韭栽培在山东省桓台县已有150年历史,主要特色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温度及光照条件,使韭叶形成独特的颜色,其叶尖呈紫色,以下分段呈红、绿、黄和白色,整体非常美观.适宜作五色韭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汉中冬韭、雪韭、独根红等,一般在春节前... 五色韭栽培在山东省桓台县已有150年历史,主要特色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温度及光照条件,使韭叶形成独特的颜色,其叶尖呈紫色,以下分段呈红、绿、黄和白色,整体非常美观.适宜作五色韭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汉中冬韭、雪韭、独根红等,一般在春节前后上市.它清香脆嫩,营养丰富,具有艳丽外观及叶宽肉厚、纤维少、香味浓、口味佳等特点,是凉拌菜中的上品.桓台县种植面积达200 hm2,平均每667 m2产3000kg,收入达1.5~1.8万元,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台县 五色韭 栽培技术 根株培养 苇毛苫覆盖 病虫草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及对策
11
作者 刘爱荣 王锡久 刘仲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9期10248-10249,共2页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小麦生产 对策 桓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桓台县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和气象条件分析
12
作者 刘爱荣 王锡久 刘仲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利用桓台县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将群体变化动态、灌浆速率等指标与往年进行比较,对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 利用桓台县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将群体变化动态、灌浆速率等指标与往年进行比较,对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播种质量提高;冬季气温偏高,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快,小麦生育期提前,但前期干旱影响亩穗数提高和中期低温影响穗粒数提高;小麦灌浆期提前,粒重增加,但连续干热风不利于小麦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小麦生产 生长发育 桓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割机远程测产系统开发及降噪试验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新成 李民赞 +4 位作者 王锡九 郑立华 张漫 孙茂真 孙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为降低田间振动干扰对谷物产量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增加测产系统的实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谷物智能测产系统。系统包括车载子系统和远程监测子系统2个部分,实现了谷物产量的现场监测... 为降低田间振动干扰对谷物产量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增加测产系统的实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谷物智能测产系统。系统包括车载子系统和远程监测子系统2个部分,实现了谷物产量的现场监测、产量图绘制、远程监控与收获作业管理等功能。车载部分设计了弧形冲量传感器,提出了机械减振和双板差分方法来降低收割机振动对谷物流量测量的影响,采用数字阈值滤波的方法来提高谷物产量的测量精度,并建立了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数学模型。田间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双板回归差分方式滤除干扰的效果优于直接差分,其最大测产误差为8.03%,测产平均误差为3.27%,最大测产误差比直接差分方式降低了7.12个百分点,最后绘制了试验地块的产量分布图。另外,系统的远程监控部分开发了界面友好的收获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谷物产量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总体运行性能良好,满足了测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传感器 试验 测产 降噪 产量图 精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变化对鲁西北冬小麦最佳适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荣云鹏 朱保美 +5 位作者 韩贵香 高克华 郭春荣 刘延涛 王家仁 乔秀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近十几年来,地处鲁西北地区的桓台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半年气温上升较明显,冬小麦的生长受其影响,冬前旺长和绿体越冬时常出现,冬小麦抗低温能力受到影响,容易成灾。降低冬小麦冬前旺长几率,可以通过选取适应气温变化的播种时间... 近十几年来,地处鲁西北地区的桓台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半年气温上升较明显,冬小麦的生长受其影响,冬前旺长和绿体越冬时常出现,冬小麦抗低温能力受到影响,容易成灾。降低冬小麦冬前旺长几率,可以通过选取适应气温变化的播种时间来增强冬小麦抗低温能力。将冬小麦播种出苗所需要的日平均气温、播种至停止生长期积温、播种到收获所需总积温等3个农业气象指标,与近10年气温变化统计比较,发现在气温升高趋势下,冬小麦适宜播种的最佳时段比传统的播种时间明显后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冬小麦 适宜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产量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新成 孙茂真 +3 位作者 李民赞 郑立华 张漫 王锡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6,共6页
为了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的测产精度,在研究了谷物联合收获机田间工作状态和升运器速度变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谷物的运动学原理及其对冲量传感器作用的力学原理,建立了电压/升运器速度产量模型。为进一步消除收获机作业时的... 为了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的测产精度,在研究了谷物联合收获机田间工作状态和升运器速度变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谷物的运动学原理及其对冲量传感器作用的力学原理,建立了电压/升运器速度产量模型。为进一步消除收获机作业时的噪声干扰,在测产原始数据预处理时,先采用回归差分法降低振动噪声,然后采用双阈值滤波以及阈值取代法、前值取代法2种插值方法以消除差分电压中的奇异值,结果显示前值取代法效果较佳。此外,还提出了升运器速度归一化方法和冲量电压标准化方法以消除量纲影响并简化计算。田间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电压/升运器速度模型比传统的质量-电压模型更能准确表征谷物运动实际情况,测产精度高,验证均方根误差为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测产系统 产量模型 数据预处理 速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获机测产系统采样频率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新成 李民赞 +3 位作者 郑立华 张漫 王锡久 孙茂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4-78,共5页
针对谷物测产系统采样频率过高时数据冗余量大、软硬件成本高,而采样频率过低时测产精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分析了谷物的冲击规律并根据采样定理确定了谷物流量信号的最高采样频率为50 Hz。数据预处理时,对于高频率采样信号,提出... 针对谷物测产系统采样频率过高时数据冗余量大、软硬件成本高,而采样频率过低时测产精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分析了谷物的冲击规律并根据采样定理确定了谷物流量信号的最高采样频率为50 Hz。数据预处理时,对于高频率采样信号,提出了双阈值滤波均值和算数均值2种方法,分析表明双阈值滤波均值法的处理效果优于后者。为考察采样频率对测产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采样频率的测产试验并提出了频率抽取法,尝试了1、10、25、50 Hz 4种采样频率下的总产量建模,并对比了其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最高采样频率范围内,采样频率越高,测产的精度也越高;采用50 Hz采样频率时,平均误差最低为3.04%;采用10 Hz以上采样频率时,可保证平均误差不高于5%。因此,采用10 Hz以上的测产系统采样频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联合收获机 测产系统 采样频率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信息无线传感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佳 李民赞 +4 位作者 邓小蕾 郑立华 安晓飞 孙茂真 王锡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为了方便快速的获取农田土壤参数信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农田土壤信息无线传感装置。该装置由手持PDA终端和传感器采集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农田现场土壤参数信息,手持式PDA内置GPRS、GPS和ZigBee接收模块... 为了方便快速的获取农田土壤参数信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农田土壤信息无线传感装置。该装置由手持PDA终端和传感器采集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农田现场土壤参数信息,手持式PDA内置GPRS、GPS和ZigBee接收模块,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农田位置信息采集、GPRS无线传输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信息无线传感装置系统各部分工作性能良好,数据测量传输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信息 无线传感 ZIGBEE技术 精细农业 GP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抗旱新品种试验与关键水灌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家仁 张光栋 +5 位作者 马承新 付光永 刘延涛 郭春荣 刘贺 姜广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华北高产粮区冬小麦存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问题 ,选用旱麦莱农 92 14和莱州 32 79为试材 ,高水肥品种济麦 19号为对照 ,经过 2年试验推广证明 ,这 2个品种在干旱偏枯年和平水偏丰年灌 1~ 2次关键水 ,每公顷平均产量 776 6 .2 5 kg,... 针对华北高产粮区冬小麦存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问题 ,选用旱麦莱农 92 14和莱州 32 79为试材 ,高水肥品种济麦 19号为对照 ,经过 2年试验推广证明 ,这 2个品种在干旱偏枯年和平水偏丰年灌 1~ 2次关键水 ,每公顷平均产量 776 6 .2 5 kg,比灌 4次水的对照田济麦 19号 (平均单产 6 76 5 kg) ,增产 10 0 1.2 5 kg,增产率 14 .8% ;总耗水量平均 35 85 .6 6 m3/hm2 ,水分生产率 2 .17kg/m3,耗水系数 0 .4 6 2 m3/kg,节省灌溉用水 2 75 2 .5 m3/hm2 ,节水率 6 8.6 2 %。小麦降耗增收 15 4 2 .4 5~ 3434.4元 /hm2 ,实现了节水、高产、低耗、高效农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品种 灌溉 旱麦水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量灌水对水浇地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延涛 于利华 王家仁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水浇地麦田选用抗旱多穗型小麦品种鲁农116,浇1~2次关键水,总耗水量2306.75 m3/hm2,平均小麦产量7866.8 kg/hm2,水分生产率达3.41 kg/m3,比充分灌溉大田少浇水2~3次,总耗水量降低1301.65 m3/hm2,水分生产率提高1.44 kg/m3。
关键词 水浇地 小麦 限量灌水 耗水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培训现状与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被引量:29
20
作者 于利华 刘延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对职业农民的特点、内涵和发达国家培育职业农民情况进行了综述;结合调研,对当前典型...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对职业农民的特点、内涵和发达国家培育职业农民情况进行了综述;结合调研,对当前典型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的研究分析表明:参训农民"年龄大、学历低、女性偏多"现象与农村劳动力状况基本一致;各类培训特点突出,效果明显;在分析不同群体农民需求及各类培训效应等基础上,阐述加快职业农民培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提出推进政策、法律改革创新;推进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加快进行"普及、提升、引领"三个层次职业农民培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