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400/HG70双金属工程机械钢热轧结合行为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饶永鹏 蒋际循 +2 位作者 秦芳诚 齐会萍 张连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9,共9页
目的研究HB400/HG70双金属热轧过程中轧制温度、压下率和轧辊转速对应力、应变及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HB400耐磨钢/HG70焊接钢双金属热轧有限元模型。结果当压下率从50%增加至60%时,HB400与HG7... 目的研究HB400/HG70双金属热轧过程中轧制温度、压下率和轧辊转速对应力、应变及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HB400耐磨钢/HG70焊接钢双金属热轧有限元模型。结果当压下率从50%增加至60%时,HB400与HG70两侧等效应变差值增大,已结合的部位由于变形量加大和应力集中导致结合失效。当压下率为50%时,结合区域等效应变为0.77~0.87,两侧的平均等效应变差值为0.0047且最大值为0.01。轧制速度过快导致双金属未完全结合就离开了轧制区域,降低轧制速度可以使垂直轧制方向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当轧制速度为0.6 rad/s时,HB400与HG70两侧等效应变没有明显差别。温度升高可以提高HB400与HG70两侧的变形均匀性。随着压下率的增加,复合板与轧辊的传热效率增强。复合板的温度下降更加明显。结论HB400与HG70双金属复合板的轧制协调性较好,无明显翘曲。热轧后双金属外侧应力大于结合区域应力;提高轧制温度、压下率和降低轧辊转速,能使垂直轧制方向的应力分布更均匀。最佳的热轧条件为温度1200℃、压下率50%、轧制速度0.6r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材料 热轧工艺 结合行为 压下率 等效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i对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复合凝胶材料的水化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文彬 许晔 +4 位作者 李中林 彭彪 王露森 王胜杰 李义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C-S-H等胶凝产物是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胶凝产物主要由钙、硅和铝元素组成,钙、硅元素的比例直接影响胶凝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以脱硫石膏、粉煤灰和高炉矿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三元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不同Ca/Si(0.9~1.3)对脱硫石膏-... C-S-H等胶凝产物是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胶凝产物主要由钙、硅和铝元素组成,钙、硅元素的比例直接影响胶凝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以脱硫石膏、粉煤灰和高炉矿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三元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不同Ca/Si(0.9~1.3)对脱硫石膏-粉煤灰-高炉矿粉三元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而后采用XRD、SEM、EDS、FTIR、TG等微观结构表征,测试分析了不同Ca/Si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最佳Ca/Si=1.1的条件下,采用SiO_(2)/Na_(2)O=1、水玻璃用量10%、水胶比0.5时,固化28 d后抗压强度达到62.2 MPa,且胶凝材料中As、Pb、Cd、Cr、Ni、Zn的浸出浓度均符合国家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合适的Ca/Si可充分促进内部钙、硅、铝元素的水化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凝结时间,提高流动度,给予足够时间以促进硅酸盐、铝硅酸盐与钙的充分反应,生成足够足量的胶凝产物,提高材料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 复合胶凝材料 碱激发 水化机理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下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饶家欢 韦家崭 +1 位作者 邓炼 敬代焱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钛石膏等)排放量日益增长,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地下水、土壤等。工业副产石膏是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原料之一,硫酸钙晶须在工业中常被作为填充...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钛石膏等)排放量日益增长,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地下水、土壤等。工业副产石膏是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原料之一,硫酸钙晶须在工业中常被作为填充剂添加到其他材料中起到增强性能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高附加价值的硫酸钙晶须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增加经济效益。但受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限制,目前在常压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于此,对常压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和对比,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转晶剂对晶体形貌的调控机理,并探讨了工业副产石膏中杂质对转晶过程的影响。此外,总结了当前硫酸钙晶须制备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副产石膏 硫酸钙晶须 常压法 转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化对UPR及其高填充SiO_(2)/UPR复合材料的影响
4
作者 冯国栋 徐梦雪 +3 位作者 马蓝宇 黄译锋 赖文钦 黄志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151,共10页
为了研究微波固化技术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及其复合材料的固化效果和机制,首先采用放热曲线法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UPR的微波固化反应历程,然后将二氧化硅(SiO_(2))和UPR制得高填充SiO_(2)/UPR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和... 为了研究微波固化技术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及其复合材料的固化效果和机制,首先采用放热曲线法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UPR的微波固化反应历程,然后将二氧化硅(SiO_(2))和UPR制得高填充SiO_(2)/UPR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和后固化时间对高填充SiO_(2)/UPR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致密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DSC等手段分析了微波对UPR固化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热固化相比,微波作用能够促进UPR的交联反应,微波固化的固化度(99.69%)与热固化(99.64%)基本一致。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500~3000 W),其弯曲强度从87 MPa降至74 MPa,压缩强度从263 MPa降至222 MPa,固化度从97.23%降至85.08%,玻璃化转变温度从93.72℃降至73.02℃,且均高于热固化。此外,随着后固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固化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在后固化时间为0.5 h时,其弯曲强度、压缩强度提升最为显著。因此,低功率长时间的微波固化和延长后固化时间能够有效增强高填充SiO_(2)/UPR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和致密性,减少截面的孔洞大小,从而提升高填充SiO_(2)/UP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化 不饱和聚酯树脂 二氧化硅 高填充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Sb_(2)O_(3)对阻燃ABS/DBDPE/Sb_(2)O_(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武本泽 李滨 +3 位作者 雷园 黄绍军 吕汶骏 余传柏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5,共5页
采用NDZ-201、GR-A118、KH-550和DPAK 4种表面改性剂,通过湿法球磨技术对Sb_(2)O_(3)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利用FTIR、XRD和SEM等对Sb_(2)O_(3)改性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挤出造粒和注射成型制备ABS/DBDPE/Sb_(2)O_(3)复合材料,研... 采用NDZ-201、GR-A118、KH-550和DPAK 4种表面改性剂,通过湿法球磨技术对Sb_(2)O_(3)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利用FTIR、XRD和SEM等对Sb_(2)O_(3)改性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挤出造粒和注射成型制备ABS/DBDPE/Sb_(2)O_(3)复合材料,研究2%的4种表面改性剂改性Sb_(2)O_(3)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表面改性剂改性Sb_(2)O_(3)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表面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加工性明显提高;改性后保持较好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垂直燃烧全部通过了UL 94 V-0等级;改性后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冲击性能提升较明显;其中NDZ-201改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46.99 kJ/m^(2),较未改性复合材料提升了36.01%,且弯曲强度也有一定提高;综合各项性能,NDZ-201和DPAK都有较好的改性效果,有利于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表面改性 三氧化二锑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规则球状磷酸铁锂前驱体的工艺研究
6
作者 胡磊 刘礼俊 +1 位作者 李义兵 张伟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为探究氧化铁源前驱体形貌对最终烧结产物性能的影响,以溶剂热法合成球状Fe_(3)O_(4)磷酸铁锂前驱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对前驱体进行物理化学... 为探究氧化铁源前驱体形貌对最终烧结产物性能的影响,以溶剂热法合成球状Fe_(3)O_(4)磷酸铁锂前驱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对前驱体进行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用溶剂热法合成前驱体制备的LP-B在0.1 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55.2 mAh/g。经过0.1、0.2、0.5、1、2和5 C充放电各循环10圈后,LP-B的最终0.1 C放电比容量相对稳定在155.0 mAh/g,容量保持率为99.8%。在1 C条件下进行了200次循环后,该材料保持了其初始容量的99.2%。在1 C下经过1000圈循环后降至138.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7.6%,这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能力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磷酸铁锂 前驱体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铜冶炼渣协同处理磷矿石生产磷铁的工艺研究
7
作者 李绪泽 莫新仕 +5 位作者 何贵香 赵义 朱文云 李中林 李义兵 蒋学先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259,共6页
铜冶炼渣是一种高铁二次资源,为了解决其堆存所致的众多问题,并实现其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以广西某铜冶炼渣和磷矿石为铁和磷源,开展了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e含量为46.28%,主要矿物相为Fe_(2)SiO_(4)、Fe_(3)O_(4... 铜冶炼渣是一种高铁二次资源,为了解决其堆存所致的众多问题,并实现其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以广西某铜冶炼渣和磷矿石为铁和磷源,开展了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e含量为46.28%,主要矿物相为Fe_(2)SiO_(4)、Fe_(3)O_(4)的铜冶炼渣,以及P_(2)O_(5)含量为33.41%,主要物相为Ca_(5)(PO_(4))3F的磷矿石,在原料铁磷质量比为1.0、还原剂石墨用量为1.0倍理论值、助熔剂硼砂与原料质量比为6%、黏合剂甲基纤维素与原料质量比为0.4%、体系压力为0.1 MPa、温度为1 600℃的情况下,可获得P、Fe平均品位分别为16.59%和81.10%的优质磷铁产品;还原渣的主要物相为Ca_(2)SiO_(4),可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渣 磷矿石 碳热还原 磷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的深度净化工艺研究
8
作者 杨永明 朱文云 +5 位作者 蒋学先 李金丽 何宗庆 黄彩红 李中林 何贵香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5,共8页
为了降低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中Cu、Fe和Zn等杂质含量并减少镍损失,研究了采用Na_(2)S_(2)O_(3)选择性沉淀铜—萃取深度除锌铁—蒸发结晶工艺深度净化粗硫酸镍溶液,并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Na_(2)S_(2)O_(3)作沉淀剂时,... 为了降低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中Cu、Fe和Zn等杂质含量并减少镍损失,研究了采用Na_(2)S_(2)O_(3)选择性沉淀铜—萃取深度除锌铁—蒸发结晶工艺深度净化粗硫酸镍溶液,并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Na_(2)S_(2)O_(3)作沉淀剂时,在Na_(2)S_(2)O_(3)过量系数2.0、溶液pH=5.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 h最佳工艺条件下,Cu沉淀率可达99.89%,Ni损失率仅为1.22%;选择P204作萃取剂时,在控制萃原液pH=3.0、P_(2)0_(4)体积分数25%、皂化率50%、相比V_(O)/V_(A)=1.5/1、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10 min优化条件下,Zn、Fe萃取率可分别达99.87%和99.98%,Ni损失率为2.24%;深度净化后的硫酸镍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电镀级硫酸镍晶体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 26524—2023)的Ⅱ类指标,可以用作电镀及其他工业用途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硫酸镍 选择性沉淀 硫化 萃取 深度净化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3D打印材料和打印工艺 被引量:88
9
作者 陈硕平 易和平 +2 位作者 罗志虹 诸葛祥群 罗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9,共6页
3D打印技术亦称为增材制造,是基于三维数学模型数据,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与传统材料加工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 3D打印技术亦称为增材制造,是基于三维数学模型数据,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与传统材料加工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目前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打印工艺和打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在3D打印材料中占据主要地位。介绍了当前3D打印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热塑性高分子和光敏树脂)和与之相适应的打印工艺(FDM、SLS、SLA、Polyjet等),并对它们的特性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讨论了这些3D打印材料和工艺的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高分子 打印材料 打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培养地方性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发爱 吴志强 +1 位作者 刘来君 韦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共3页
论述了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提出了利用其拥有的重点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地... 论述了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提出了利用其拥有的重点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地方工科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教育质量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基磁性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冰 吕建 +1 位作者 白亚飞 雷圆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29,共3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饱和聚酯基磁性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固化交联剂的最佳用量为不饱和聚酯质量的30%,该复合材料的最佳成型工艺为160℃,4min,并在140℃下后固化2h。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磁性复合材料 固化工艺 固化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高抗蚀筋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秦芳诚 亓海全 +2 位作者 孟征兵 陈平 黄玉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160,共7页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向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北部湾、南海区域和东盟沿海重大海洋工程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海工钢筋混凝土作为海洋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在近海岸港口码头、跨海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屿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领...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向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北部湾、南海区域和东盟沿海重大海洋工程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海工钢筋混凝土作为海洋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在近海岸港口码头、跨海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屿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为海工筋材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推动力。由于处于高温、高湿、高盐雾等复杂的海洋环境,海工筋材普遍存在锈蚀、涂料脱落、开裂以及功能性快速失效等突出问题,其耐蚀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和海洋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服役寿命,以上问题对传统海洋工程材料也提出了新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提高海工筋材耐蚀性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海工钢筋锈蚀行为和结构耐久性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普通低碳钢筋以大面积整体均匀腐蚀为主,耐蚀能力有限,会降低钢筋握裹力,诱发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和剥落;不锈钢筋临界Cl-浓度高,以局部点蚀为主,锈蚀速率低,但Cr、Ni总含量高达20%,前期成本较高;涂/镀层钢筋可以防止混凝土及其外围环境中侵蚀介质对钢筋的锈蚀,但随着混凝土强度提高和保护层厚度加大,开裂倾向也增加;低合金化钢筋的耐Cl-腐蚀能力较强,具有双层钝化膜结构,Cr和Ni增大了其钝化区间,锈层稳定性高,其腐蚀速率远低于普通低碳钢筋。因此,具有高抗蚀性的合金化海工筋材在向海港口码头、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不断加大。本文综述了海洋工程用钢筋材料的研究进展,从钢筋特点、组织结构、耐蚀行为与性能以及耐蚀机理等方面着重进行阐述,并阐明了海洋腐蚀条件下钢筋锈蚀组织变化规律,揭示了低合金化钢筋材料的耐蚀机理,指出高抗蚀筋材耐蚀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低合金化海工筋材体系开发的必要性及其耐蚀性研究的重点,以期为高抗蚀钢筋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钢筋 不锈钢 低合金化 组织性能 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电解锰渣-矿粉复合胶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成 许晔 +4 位作者 朱文云 李中林 彭彪 李义兵 何贵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3,共8页
电解锰渣(EMR)是金属锰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物,其堆积量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电解锰渣中富含硫酸盐,依据其特性,可与矿粉(GGBFS)复合制备胶凝材料。以矿粉为主要原料,电解锰渣为矿粉的硫酸盐激发剂,熟石灰为碱激发... 电解锰渣(EMR)是金属锰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物,其堆积量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电解锰渣中富含硫酸盐,依据其特性,可与矿粉(GGBFS)复合制备胶凝材料。以矿粉为主要原料,电解锰渣为矿粉的硫酸盐激发剂,熟石灰为碱激发剂,制备电解锰渣-矿粉复合胶凝材料。探究电解锰渣、矿粉和熟石灰的最佳配比,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解锰渣在不同温度下煅烧改性,通过力学测试确定最佳煅烧温度。利用XRD、FT-IR、TG-DTG和SEM等表征方式分析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及水化机理,同时对硬化体进行毒性测试。结果表明:电解锰渣对矿粉有良好的激发作用,复合胶凝材料中电解锰渣、矿粉、熟石灰最佳质量配比为2∶7∶1,其28 d的抗压强度达到27.2 MPa,电解锰渣经350℃煅烧所制备的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达到30.5 MPa。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28 d硬化体浸出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均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标准限值内,复合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EMR) 复合胶凝材料 碱激发 硫酸盐 水化机理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研究--以材料与化工专业为例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2,共7页
通过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产教融合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等问题的分析,设计并提出了一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对其构成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以G大学为例,对其进行了案例检验,指出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的协同... 通过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产教融合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等问题的分析,设计并提出了一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对其构成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以G大学为例,对其进行了案例检验,指出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的协同培养,应从以产教融合驱动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产学研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与化工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产教融合 协同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特性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丽波 陈平 +7 位作者 胡成 杨义 向玮衡 刘荣进 刘骥 明阳 梁志锋 夏海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4,共5页
为提高拜耳法赤泥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对比研究了不同物化特性的赤泥A和赤泥B对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浆流动度、力学强度及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赤泥A的最佳掺量为10%,赤泥B的最佳掺量为20%,此时配制的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 为提高拜耳法赤泥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对比研究了不同物化特性的赤泥A和赤泥B对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浆流动度、力学强度及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赤泥A的最佳掺量为10%,赤泥B的最佳掺量为20%,此时配制的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浆的力学性能可到达P·O 42.5级水泥标准要求。另外,与赤泥A相比,赤泥B的掺入可赋予复合砂浆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赤泥B的颗粒尺寸较为细小,有助于填充砂浆微孔,提高水泥石密实性,另一方面赤泥B含有更多的Na_(2)O、K_(2)O等游离碱,碱激发作用更为明显,可加快浆体中活性矿物的水化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复合砂浆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含锌工业固废制备高纯氧化锌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彬 王松 +1 位作者 申玉芳 张静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2,共8页
针对氧化锌尾矿和废弃水渣等工业固废中有价锌难以回收的问题,以当地工业含锌固废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氧化法,制备了高纯氧化锌微粉。通过HSC Chemistry进行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含锌废渣中硅酸锌与碳还原反应的热力... 针对氧化锌尾矿和废弃水渣等工业固废中有价锌难以回收的问题,以当地工业含锌固废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氧化法,制备了高纯氧化锌微粉。通过HSC Chemistry进行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含锌废渣中硅酸锌与碳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过程。讨论了配碳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CaF_(2)对硅酸锌还原过程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CaF_(2)为催化剂时,1000~1100℃催化效果最显著。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40 min、碳含量20 wt%、CaF_(2)添加5 wt%的条件下锌产率(氧化锌回收率)为97.44%。对挥发产物进行结构和成分分析,其物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氧化锌晶体,粒度大小2~4μm,纯度达到了9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固废 还原焙烧 氟化钙 高纯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化改性蒙脱石纳米材料复配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牙膏增稠保湿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许艳旗 邓洁 +4 位作者 王鑫 梁少彬 林英光 李存军 王林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62-566,共5页
牙膏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腔清洁用品之一,其性能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常用的牙膏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分散和溶胀特性,能够形成稳定的胶体,防止牙膏固液分离。然而,CMC成本较高且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环保性较... 牙膏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腔清洁用品之一,其性能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常用的牙膏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分散和溶胀特性,能够形成稳定的胶体,防止牙膏固液分离。然而,CMC成本较高且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环保性较差,因此研究开发安全、稳定、低成本的无机凝胶代替有机凝胶CMC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对膨润土原矿进行提纯和钠化改性,制备了蒙脱石(MMT)纳米材料,并将其与CMC复配用于牙膏增稠保湿。结果表明,MMT与CMC的最佳复配比例能够降低CMC用量40%,并在粘度、稳定性及酸碱度等方面保持良好性能。本研究为MMT纳米材料与CMC的复配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钠化改性 羧甲基纤维素钠 复配 牙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低品位红土镍矿酸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佳文 陈进中 冯吉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研究了用硫酸从印尼某高铁低品位红土镍矿中加压酸浸镍、钴、铁,并探讨了浸出渣中铁品位变化及常压、加压下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酸矿比260 kg/t、温度250℃(对应水蒸气压力4.0 MPa)、液固体积质量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粒度... 研究了用硫酸从印尼某高铁低品位红土镍矿中加压酸浸镍、钴、铁,并探讨了浸出渣中铁品位变化及常压、加压下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酸矿比260 kg/t、温度250℃(对应水蒸气压力4.0 MPa)、液固体积质量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粒度100目、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镍、钴、铁浸出率分别为98.1%、98.3%、4.7%,铁品位可达51.3%;加压和常压下,镍、钴浸出过程均符合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核模型,加压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16、91 kJ/mol,常压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1、53 kJ/mol;常压下主要是针铁矿的浸出,高压下主要是铬铁矿、磁铁矿等矿相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高铁 低品位 酸浸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掺杂与多巴胺包覆工艺协同增强SnS负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镕彰 李中林 卢锋奇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688,共10页
为了提高锂电池负极材料硫化亚锡(SnS)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采用一步水热法对SnS进行铌阳离子与硒阴离子双重掺杂,再利用盐酸多巴胺(DA)包覆制备SNSS/DA前驱体,然后通过热处理制备SNSS/C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碳层和共掺杂机制协同作用对S... 为了提高锂电池负极材料硫化亚锡(SnS)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采用一步水热法对SnS进行铌阳离子与硒阴离子双重掺杂,再利用盐酸多巴胺(DA)包覆制备SNSS/DA前驱体,然后通过热处理制备SNSS/C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碳层和共掺杂机制协同作用对SNSS/C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SS/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包覆形态和碳包覆结构,碳纳米层厚度为10~30 nm;通过掺杂Nb与Se两种元素,可增大晶体体积,使锂离子在嵌入/脱嵌过程中获得更宽阔的通道,进一步增强材料的导电性与锂离子的扩散效率;SNSS/C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首圈充放电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814.6 mAh/g,库伦效率为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硫化亚锡 DA包覆 共掺杂 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提铝制备γ-AlOOH吸附剂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柯成 李中林 +3 位作者 邹婷 李文权 张伟光 李义兵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
研究了以赤泥酸浸所得铝酸钠溶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类绣球花状γ-AlOOH吸附剂并用于吸附刚果红。考察了溶液初始pH、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探究了γ-AlOOH对刚果红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下,刚... 研究了以赤泥酸浸所得铝酸钠溶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类绣球花状γ-AlOOH吸附剂并用于吸附刚果红。考察了溶液初始pH、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探究了γ-AlOOH对刚果红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下,刚果红饱和吸附量达1748.15 mg/g;用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吸附过程更合适,吸附行为主要以单层吸附为主;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且混乱度增大的。该工艺可为解决水体刚果红污染和赤泥堆积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符合“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γ-AlOOH 吸附剂 制备 刚果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