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
韩冬
巫刘兰
丛林林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2
|
基于就业导向的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胡金龙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
5
|
|
|
3
|
《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周菡菡
黄扬
|
《现代园艺》
|
2019 |
1
|
|
|
4
|
地方高校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类人才培育路径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梅骏翔
|
《绿色科技》
|
2018 |
2
|
|
|
5
|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漓江风景名胜区旅游扰动下水体微生态的响应研究 |
冯雅力
黄燕玲
孙瑞泽
王永康
曾德荣
|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旅游景区价值共创模型与实现机制——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 |
徐尤龙
黄维
明瑶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7
|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究 |
康秀琴
卢家锋
|
《南方园艺》
|
2024 |
0 |
|
|
8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
樊亚明
陈晨
刘慧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3 |
4
|
|
|
9
|
基质腐植酸对人工湿地处理Cr(Ⅵ)废水的影响 |
张杏锋
梁烨禧
朱昱豪
王建生
高波
|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基于网络游记的桂林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
叶梦
林珍铭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1
|
“非典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明村为例 |
程凯永
梁景慧
孙硕
王娜
|
《林业调查规划》
|
2024 |
3
|
|
|
12
|
风景的人文化进程--桂林山水园林审美历程之解读 |
吴曼妮
郑文俊
胡露瑶
王荣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
13
|
农业文化遗产地“三生空间”的生态智慧——以桂林龙脊梯田为例 |
吴思睿
吴忠军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4
|
历代城市水体与风景建筑空间分布关联研究——以桂林中心山水城环境控制区为例 |
龙良初
冯丹
马淇雨
|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5
|
景村传导视角下景边型传统村落生态敏感性的空间解析与布局优化--以桂林旧县村为例 |
李欣原
徐维南
刘丽荣
冀晶娟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6
|
组态视角下网络关注度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驱动机制——以广西为例 |
陆欣晨
罗盛锋
黄燕玲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四十种石斛在桂林地区引种栽培适应性研究 |
彭丽辉
熊忠臣
杨哲
陈妮
韦霄
柴胜丰
|
《热带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8
|
对接与重构:地方高校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胡金龙
郑文俊
|
《湖北林业科技》
|
2020 |
5
|
|
|
19
|
基于就业导向的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
胡金龙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9 |
4
|
|
|
20
|
社会网络对农户旅游生计参与的影响研究——以桂林龙脊民族大寨村为例 |
郑敏
龙冠霖
蒋明月
周慧玲
|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