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市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措施
1
作者 谭宇 王存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206-208,共3页
利用1991—2020年桂林市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分析了当地气象条件,根据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构建了气候综合舒适指数模型,得出了全市年内气候舒适度指数,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质量的... 利用1991—2020年桂林市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分析了当地气象条件,根据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构建了气候综合舒适指数模型,得出了全市年内气候舒适度指数,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质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气象条件 气象服务措施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气象服务的探讨——以罗汉果产业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蒋运志 郑传新 +1 位作者 周文志 廖文琼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105-107,147,共4页
概述了桂林市罗汉果种植概况,分析了罗汉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快罗汉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并探讨了气象部门做好地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 桂林市 特色农业 产业化发展 气象服务 罗汉果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1年桂林市天气气候特点及其气候评价分析
3
作者 王存真 谭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185-187,190,共4页
利用2013—2021年桂林市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对桂林市天气特点及其气候影响进行评述,为桂林市气候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桂林市 气候特点 气候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蒋运志 黄英 李立兵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3期173-175,180,共4页
光、温、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和不可替代的三个主要气象因子。水稻自然也不例外。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时刻受到光照、温度、降水、风等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良好;在不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水稻生长发... 光、温、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和不可替代的三个主要气象因子。水稻自然也不例外。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时刻受到光照、温度、降水、风等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良好;在不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不好,减产甚至失收。很多年份往往温度与降水等气象要素出现异常,导致气象灾害发生,从而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桂林市水稻生产中可能遇到的低温阴雨、干旱、暴雨洪涝、高温、寒露风等五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各灾害的气象指标、气候统计规律、对水稻的影响与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补救措施或生产建议,旨在防灾、减灾、救灾,减轻或避免各种气象灾害可能给水稻带来的影响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浦芋在桂林市推广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5
作者 张印平 郭昌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荔浦芋在桂林市推广种植的气象条件。[方法]利用荔浦县气象局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荔浦县农业局提供的同期物候、产量及品质的资料,对荔浦芋年周期内各生育期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荔浦芋年周期内各... [目的]分析荔浦芋在桂林市推广种植的气象条件。[方法]利用荔浦县气象局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荔浦县农业局提供的同期物候、产量及品质的资料,对荔浦芋年周期内各生育期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荔浦芋年周期内各生育期适宜的气候条件。同时对桂林地区的气象因子(温度、降水及光照)进行了分析,满足荔浦芋年周期内各生育期适宜的气候条件。并提出了在推广种植中可能遇到的不利气象因素。[结果]多数年份适宜在桂林地区推广种植荔浦芋,但在某些年份和某生育期,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桂林地区每年的3月中下旬-4月初多低温阴雨,幼苗定植期要避开低温阴雨天气。7—8月份多高温高湿的季节,病虫害易发生,采用高效栽培技术和及时的科学防治,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大力推广应用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结论]该研究为推广荔浦芋在桂林地区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芋 推广种植 气象条件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农业气象工作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蒋运志 马新建 +1 位作者 蒋祖林 赵祖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309-309,311,共2页
分析桂林市当前农业气象工作的内容与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农业气象工作的对策,以期不断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质量,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关键词 农业气象 现状 问题 对策 广西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颖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4期263-263,290,共2页
根据桂林市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在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体系、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等对策,为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 根据桂林市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在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体系、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等对策,为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预警服务体系 问题 对策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桂林市西部地区大面积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东林 贲维芬 +2 位作者 邓全强 韦永国 王艳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589-17591,17603,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9年7月3日引发桂林市西部地区大面积地质灾害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低涡切变与西南急流的维持是造成这次灾害的前期气候背景;中尺度辐合天气系统、充沛水汽输送及辐合、低空急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9年7月3日引发桂林市西部地区大面积地质灾害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低涡切变与西南急流的维持是造成这次灾害的前期气候背景;中尺度辐合天气系统、充沛水汽输送及辐合、低空急流的作用导致桂东北发生特大暴雨,是引发此次大面积地质灾害的直接天气原因。强降水发生时,卫星云图表现为带状较强云带;雷达回波呈典型椭圆形絮状短时暴雨回波,强度在40 dBz左右,顶高在10 km以下,VIL在25 kg/m2以下,对流性不强,但有利于发生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切变 中尺度辐合 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电网日负荷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及其预测 被引量:20
9
作者 郑贤 唐伍斌 +3 位作者 贝宇 李如琦 杨立成 廖慕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日负荷预测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为更好地了解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利用桂林地区2005年和2006年逐日的负荷与气象资料分离出了气象负荷。通过研究气象负荷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 日负荷预测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为更好地了解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利用桂林地区2005年和2006年逐日的负荷与气象资料分离出了气象负荷。通过研究气象负荷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利用气象负荷可以更好地分析气象因素对日负荷的影响,从而为电力部门的负荷预测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最后采用一种基于相似日的方法计算气象负荷,进而预测整个电力负荷,通过实际的算例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因素 气象负荷 相关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2019年“3.21”极端大风与“4.24”致灾冰雹过程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艳兰 王娟 +3 位作者 伍静 唐熠 王军君 李向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γ系统造成的极端大风和中β系统造成的致灾冰雹过程。(1)高低空急流耦合为强对流天气提供有利背景条件,锋面及辐合线为触发系统。大风过程锋面、冰雹过程高空槽... 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γ系统造成的极端大风和中β系统造成的致灾冰雹过程。(1)高低空急流耦合为强对流天气提供有利背景条件,锋面及辐合线为触发系统。大风过程锋面、冰雹过程高空槽动力作用更强。(2)均具有强的上干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强下沉动能、CAPE及中低层垂直风切变,大风过程中层干层更显著,冰雹过程CAPE更大。(3)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垂直切变维持平衡使上升速度区呈垂直状态,利于飑线发展。变压风与冷池共同影响使风暴发展并向变压低中心移动,大风过程冷池前沿与变压低中心在广西临桂迭加,表明强风暴造成的下击暴流与低层中气旋迭加导致极端大风。(4)大风、冰雹均由镶嵌在飑线系统中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超级单体强回波中心达65 dBZ,具有弱回波区、三体散射。大风过程强风暴借助冷锋热力边界的斜压性形成低层中气旋,低层钩状回波更明显,并有明显的MARC及强回波核心下降特征;冰雹过程强回波质心高,VIL达55~65 kg/m2,并有跃升现象。(5)均有中等强度中气旋。大风过程中气旋比冰雹过程低,半径明显减小。大风过程中气旋与龙卷涡旋特征同时出现,对极端大风有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大风 雹暴 特征 冷池 中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桂花花期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阙欣欣 黄莹 白先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1-1834,共4页
【目的】探索桂林市桂花开花规律,预测桂花开花时间,为桂林市开展桂花观赏旅游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普查和定期观测法,记录1999~2011年桂林市桂花的花期,并与桂林市历年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雨日、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 【目的】探索桂林市桂花开花规律,预测桂花开花时间,为桂林市开展桂花观赏旅游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普查和定期观测法,记录1999~2011年桂林市桂花的花期,并与桂林市历年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雨日、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桂花花期预测模型。【结果】桂花花期与部分月份的降水、水气压、日照、雨日、最高温度等相关度较高,其中9月最高温度(x1)对桂林市桂花花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2月中旬雨日(x2)。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桂林市桂花花期的预报模型为:y=-166.680+6.546x1-0.184x2。利用模型对桂花开花日期进行回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较高,误差在0~3 d。【结论】花前温度是影响桂林市桂花开花的关键因素,花前温度越高,开花越晚;在桂花春梢萌发时期,雨日对桂花花期影响也显著,雨日越多,越有利于春梢生长,桂花开花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花期 气候因子 花期预报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雷雨大风特征及天气形势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熊英明 吴松 +2 位作者 蒋运志 唐桥义 王军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0-2521,共2页
通过对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2004~2008年雷雨大风资料进行普查和统计,研究了桂林市雷雨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桂林雷雨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2~8月),其中以5月最多,其次为3月,而1、9、10、11、12月这5个月基... 通过对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2004~2008年雷雨大风资料进行普查和统计,研究了桂林市雷雨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桂林雷雨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2~8月),其中以5月最多,其次为3月,而1、9、10、11、12月这5个月基本没有雷雨大风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雷雨大风有3个多发区,一是"湘桂走廊"入口的全州、兴安县,二是在桂林、临桂附近的中部区,三是以阳朔、荔蒲县为代表的南部区。同时分析了33个雷雨大风个例的天气成因,得到了桂林产生雷雨大风的3种天气形势。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桂林的强对流天气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大风 时空分布 天气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中小河流洪涝气象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向红 唐桥义 +6 位作者 伍静 王娟 王存真 王军君 何华君 梁维亮 黄燕波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基于自动站、数值预报和雷达估测降水等多种雨量资料,利用ArcGIS技术提取河流的经纬度、流域范围,利用泰森多边形技术计算流域面雨量,结合对桂林中小河流域的历史暴雨洪涝风险个例分析结果,确定临界面雨量,建立桂林中小河流域洪涝灾害... 基于自动站、数值预报和雷达估测降水等多种雨量资料,利用ArcGIS技术提取河流的经纬度、流域范围,利用泰森多边形技术计算流域面雨量,结合对桂林中小河流域的历史暴雨洪涝风险个例分析结果,确定临界面雨量,建立桂林中小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等级预警系统。利用数学内插技术进行雨量精细化插值,实现全市100多个水库、200多条河流关键点的雨量监测、预报、预警。利用Web和GIS技术实现桂林中小河流洪涝预警网页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洪涝 气象风险 预警 广西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稻飞虱迁飞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先达 李国刚 +3 位作者 唐广田 梁载林 邹丽霞 贾方曌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3,144,共4页
天气形势决定了大气环流,850 hPa气流是决定稻飞虱迁飞方向和速度的主导气流,华南地区一致的偏西南气流是稻飞虱北迁的主要载体。温度和水稻生长期是决定稻飞虱起飞的主要因子,降水和下沉气流决定了稻飞虱的降落地点。适宜稻飞虱迁入广... 天气形势决定了大气环流,850 hPa气流是决定稻飞虱迁飞方向和速度的主导气流,华南地区一致的偏西南气流是稻飞虱北迁的主要载体。温度和水稻生长期是决定稻飞虱起飞的主要因子,降水和下沉气流决定了稻飞虱的降落地点。适宜稻飞虱迁入广西桂林的地面温度为19~30℃,空气湿度为77%以上,稻飞虱降落高峰期当天和前1 d有降水的概率为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稻飞虱 迁飞 气象条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全新魅力气象景观资源评价初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赖比星 唐伍斌 +5 位作者 葛意活 陈宗行 邹玲 熊英明 赖抗星 林睦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桂林风光中的山、水、溶洞已有相当深度的开发,宝光、日出、烟雨、云海和云霞等气象景观将是桂林未来颇具开发观赏魅力的重要景观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对桂林气象景观资源的初步评价,提出开发大桂林气象景观资源的总体思想:在不影响现有桂... 桂林风光中的山、水、溶洞已有相当深度的开发,宝光、日出、烟雨、云海和云霞等气象景观将是桂林未来颇具开发观赏魅力的重要景观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对桂林气象景观资源的初步评价,提出开发大桂林气象景观资源的总体思想:在不影响现有桂林山水景观格局情况下,开辟必要的新游路及数量相当的新景点,以引导游客把欣赏桂林风光的视角从地表的山水、溶洞延伸到空中旖旎的宝光、飘渺的烟雨、壮观的云海和瑰丽的日出等气象景观上,使人们对桂林风光的感受更接近想象中的"仙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山水 气象景观资源 宝光 云烟 雨雪 探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罗汉果种植农业气候区划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先达 伍钊 +3 位作者 唐广田 蒋运志 赵洪 唐更生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66-1469,共4页
以罗汉果主产地桂林市永福县龙江乡、临桂县茶洞乡农业气象条件为标准,通过分析罗汉果各个生长期的农业气候条件,利用GIS系统和已有站点的气象资料,对桂林市罗汉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扩大罗汉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罗汉... 以罗汉果主产地桂林市永福县龙江乡、临桂县茶洞乡农业气象条件为标准,通过分析罗汉果各个生长期的农业气候条件,利用GIS系统和已有站点的气象资料,对桂林市罗汉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扩大罗汉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罗汉果适宜栽培于海拔200~600m的向阳山地,喜潮湿气候,怕渍水,在山坡地中间地带种植品质最好;利用数学统计模型,考虑地形分布情况,实现了桂林市基本气候资料细网格内插,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到200m×200m;划分出桂林市最适合、适合、不适合种植罗汉果的区域,与实际种植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农业气候 区划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桂林市雷暴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松 黎梓华 王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1,90,共3页
根据广西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8年各月雷暴日数资料,研究了桂林市雷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特征、物理量特征和天气形势。结果表明,雷暴分布趋势为自中部向北部及东南部递减,桂林中部的桂林城区、临桂县及永福县年雷暴日数... 根据广西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8年各月雷暴日数资料,研究了桂林市雷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特征、物理量特征和天气形势。结果表明,雷暴分布趋势为自中部向北部及东南部递减,桂林中部的桂林城区、临桂县及永福县年雷暴日数最多,北部的资源县和灌阳县年雷暴日数最少;桂林市雷暴日的出现有着明显的月、季变化,主要集中在春、夏季,4~8月份为桂林多雷暴月,在8月达最大值,而冬季发生的概率较低,12月为最小值;桂林的雷暴与冷锋、高空槽及冷涡等天气系统密切相关,是大尺度天气系统与局地聚积的湿热潜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季节变化 年变化 天气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7月桂林市2次大暴雨过程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艳兰 熊英明 +1 位作者 陈忠行 唐桥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6920-16925,共6页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回波资料对桂林市2009年7月2~4日与25~28日2次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物理机制、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是2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风低空急流的强弱与暴雨量...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回波资料对桂林市2009年7月2~4日与25~28日2次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物理机制、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是2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风低空急流的强弱与暴雨量级有着直接关系,两者配置形成的辐合上升运动是这2次大暴雨的动力机制,辐合及上升运动越强,对应的降水强度越大;絮状强降水回波稳定维持在桂林上空与其内部风场结构上的强盛西南暖湿气流辐合有关,圆形絮状回波比长带状回波更稳定,更有利于大暴雨的形成。另外,经预报实践证明利用多种数值预报产品与桂林预报工具与指标,可对大暴雨过程的落区及量级进行较准确的预报,为灾害性大暴雨天气提供有效的预报与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低空急流 辐合上升 回波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桂林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珍姣 覃卫坚 +1 位作者 廖雪萍 徐圣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506-8508,共3页
利用1951-2009年桂林市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桂林市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年变化来看,桂林高温有增多的趋势,而且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具有较强的2 a和14 a周期震荡信号。2009年桂林市发生... 利用1951-2009年桂林市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桂林市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年变化来看,桂林高温有增多的趋势,而且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具有较强的2 a和14 a周期震荡信号。2009年桂林市发生的高温天气过程是历史少见的,具有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主要发生在6、7、8、9月,出现时段为14:30-16:30。台风外围环流的下沉气流影响、亚洲大陆的中低纬度地区高度场维持着较强正距平以及副热带高压控制,是造成桂林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及旅游业,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高温 MORLET小波分析 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暴雨强度公式的推导与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娟 李向红 +1 位作者 唐桥义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74-177,共4页
利用桂林国家气象站1957—2014年的自记雨量记录,采用年最大值法的选样方法,选取每年11个短历时的最大雨量记录,建立暴雨强度公式的统计样本;利用皮尔逊-Ⅲ型(P-Ⅲ型)分布、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3种频率分布曲线对统计样本进行拟合,利... 利用桂林国家气象站1957—2014年的自记雨量记录,采用年最大值法的选样方法,选取每年11个短历时的最大雨量记录,建立暴雨强度公式的统计样本;利用皮尔逊-Ⅲ型(P-Ⅲ型)分布、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3种频率分布曲线对统计样本进行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法推导暴雨强度公式,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P-Ⅲ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频率曲线拟合效果优于指数分布;基于P-Ⅲ型分布推导的暴雨强度公式精度明显优于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利用最小二乘法推导的暴雨强度公式精度明显优于高斯牛顿法;暴雨强度区间参数公式精度优于暴雨强度总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公式 拟合 精度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