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管细胞癌中CtBP1、Zeb1、Zeb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洁 边立会 +3 位作者 王晓玉 杨月丽 张小玲 肖胜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eb1、Zeb2、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及其靶基因E-cadher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CtBP1、Ecadherin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管细胞癌及癌旁组织芯片中CtBP1、Zeb1、Zeb2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CtBP1...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eb1、Zeb2、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及其靶基因E-cadher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CtBP1、Ecadherin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管细胞癌及癌旁组织芯片中CtBP1、Zeb1、Zeb2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CtBP1在胆管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4.44%和17.86%,Zeb2分别为34.92%和10.71%,E-cadherin分别为50.79%和1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Zeb1在胆管细胞癌仅1例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CtBP1与胆管细胞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E-cadherin与胆管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E-cadherin和CtBP1及Zeb2表达呈负相关(r=-0.034、-0.029,P均<0.001),CtBP1和Zeb2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05)。结论胆管细胞癌中CtBP1、Zeb2与E-cadherin均表达异常,CtBP1、Zeb2可能共同参与E-cadherin表达调控。联合检测CtBP1和E-cadherin有望成为评估胆管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细胞癌 Zeb1 Zeb2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1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b761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飞玲 卢慧玲 +3 位作者 吴秋慧 苏敏 杨俊浩 谷翠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研究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预先给药对脑内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EGb761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EGb 1组(EGb76130 mg.kg-1.d-1,腹腔注射给药,连续3 d后行MCAO);EG... 目的:研究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预先给药对脑内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EGb761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EGb 1组(EGb76130 mg.kg-1.d-1,腹腔注射给药,连续3 d后行MCAO);EGb 2组(EGb761 60 mg.kg-1.d-1,其余同上)。每组动物均在手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过度麻醉取脑计算大脑含水率、TTC染色计算梗死灶大小和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eNOS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EGb761预先给药能明显减轻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1)、降低大脑含水率(P<0.05)、缩小脑梗死灶体积(P<0.01)和显著升高脑组织eNOS表达(P<0.01)。结论:EGb761预先给药对MCAO后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N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银杏叶提取物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TFEB-自噬途径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湘华 周寿红 赵其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寻其机制。方法用10、20和40μmol·L^-1 DMY处理MC3T3-E1细胞0.5 h,再加入10μmol·L^-1 DEX继续共同培养1...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寻其机制。方法用10、20和40μmol·L^-1 DMY处理MC3T3-E1细胞0.5 h,再加入10μmol·L^-1 DEX继续共同培养12 h。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及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和TFEB表达。结果与DEX组比较,DEX+DMY(20和40μmol·L^-1)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X组比较,DEX+DMY(20μmol·L^-1)组细胞中自噬体的数量、自噬体占胞质面积百分率、Beclin-1和LC3-Ⅱ的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减少,p6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雷帕霉素部分取消了DMY的效应。与DEX组比较,DEX+DMY(20μmol·L^-1)组细胞中TFEB在细胞核中和总蛋白表达及两者比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MY抑制了DEX诱导的成骨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DMY下调TFEB表达,抑制其核转位而抑制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成骨细胞 地塞米松 凋亡 转录因子EB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肝癌伴肉瘤样变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边立会 王晓玉 +4 位作者 张小玲 胡叶 孙昕 伍金凤 肖胜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伴肉瘤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例c HCC-CC伴肉瘤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伴肉瘤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例c HCC-CC伴肉瘤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 HCC-CC伴肉瘤样变是由普通肝癌细胞、胆管细胞癌及肉瘤样癌三种成分构成,表达上皮和间叶性两类标志物。结论 c HCC-CC伴肉瘤样变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转移早且范围广,病因不明,疗效和预后均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混合型肝癌伴肉瘤样变 肉瘤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中E-cadherin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小玲 肖义达 肖胜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临床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不同类型肾癌、5例正常及炎症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肿瘤中E-cadhe...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临床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不同类型肾癌、5例正常及炎症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肿瘤中E-cadherin的表达差异;同时探讨透明细胞肾癌中E-cadheri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肾癌中表达存在差异,其中嫌色细胞癌阳性率为100%(3/3);而乳头状肾细胞癌阳性率为0(0/7);肾透明细胞癌阳性率较低为20.97%(13/62);尿路上皮癌表达较高,阳性率为53.85%(7/13)。肾透明细胞癌E-cadherin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E-cadherin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中表达存在差异,对肾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E—cadherin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型外阴腺癌中HER-2扩增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王晓玉 边立会 +4 位作者 肖胜军 伍金凤 胡叶 孙昕 张小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型外阴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例HER-2扩增的乳腺型外阴腺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95岁,右侧大阴唇菜花样赘生物,形态学类似乳腺浸润性导管... 目的探讨乳腺型外阴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例HER-2扩增的乳腺型外阴腺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95岁,右侧大阴唇菜花样赘生物,形态学类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表型:GATA-3、GCDFP-15、CK、CK7、E-cadherin均(+),HER-2(3+),ER、PR、CK20、p63、AR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HER-2/neu基因扩增。乳腺型外阴腺癌发病年龄较高,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存在异位的乳腺肿块及HER-2扩增检测未引起足够重视。结论乳腺型外阴腺癌临床极其罕见,其诊断依赖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检测HER-2扩增对其靶向治疗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乳腺型外阴腺癌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ZAP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帆 申国文 +4 位作者 周晨 杨扬 段晶玲 肖胜军 张小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锌指相关蛋白(telomeric zinc finger-associated protein,TZ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TZ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 目的探讨端粒锌指相关蛋白(telomeric zinc finger-associated protein,TZ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TZ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TZAP在癌旁正常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阳性(100%,71/7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细胞核中表达下调(52.11%,37/7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TZAP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rs=-0.249,P=0.036)、TNM分期(rs=0.264,P=0.026)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s=-0.356,P=0.002)、甲状腺外播散(rs=-0.250,P=0.035)呈正相关。结论TZ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TZAP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极化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万腾 高雪 +4 位作者 刘顺峰 孟安娜 吕虹颖 吴颛 周寿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4-1413,共10页
小胶质细胞控制着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免疫功能,在各种精神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某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引发的神经炎症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炎症的主要介导者,不同的刺激促进小胶质细胞极化,不同极化类型的小胶质... 小胶质细胞控制着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免疫功能,在各种精神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某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引发的神经炎症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炎症的主要介导者,不同的刺激促进小胶质细胞极化,不同极化类型的小胶质细胞能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在神经炎症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和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的神经炎症有关.小胶质细胞极化参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包括NF-κB信号通路激活、呼吸爆发、补体受体3信号通路、NLRP3炎症激活、cannibalism受体1、Notch-1信号通路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激活.本文就小胶质细胞极化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小胶质细胞极化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uin家族参与帕金森病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建国 张培 田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Sirtuin是一种从细菌到人类都高度保守的去乙酰化酶类,可通过去乙酰化多种底物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应激反应、代谢、衰老和凋亡等过程。众多研究发现Sirtuin家族及其药物激活剂或抑制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量的有关S... Sirtuin是一种从细菌到人类都高度保守的去乙酰化酶类,可通过去乙酰化多种底物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应激反应、代谢、衰老和凋亡等过程。众多研究发现Sirtuin家族及其药物激活剂或抑制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量的有关Sirtuin家族成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的研究工作被报道。本文将对Sirtuin家族调节PD发病的证据和Sirtuin家族成员对PD发病机理及疾病进程的影响做一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uin家族 帕金森病 自噬 线粒体稳态 微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细胞骨架蛋白PDLIM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刘光华 陈飞 +4 位作者 俸瑞发 杨扬 段晶玲 肖胜军 张小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蛋白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DLIM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蛋白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DLIM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PDLIM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上调。PDLIM7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rs=-0. 272,P=0. 022)、TNM分期(rs=-0. 341,P=0. 004)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s=0. 321,P=0. 006)、甲状腺外播散(rs=0. 251,P=0. 035)呈正相关。结论 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PDLIM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