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市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就喜 李赫伟 +3 位作者 周方 骆安德 徐茹 曾思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了解桂林市HIV-1感染者中HIV-1流行毒株亚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集桂林市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42份,分离PBMC并提取DNA,用巢氏PCR方法扩增病毒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桂林市HIV-1感染者样品分别... 为了解桂林市HIV-1感染者中HIV-1流行毒株亚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集桂林市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42份,分离PBMC并提取DNA,用巢氏PCR方法扩增病毒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桂林市HIV-1感染者样品分别属于4亚型:重组型CRF01-AE亚型4份、重组型CRF08-BC亚型15份、重组型CRF07-BC亚型8份和01C亚型3份。可见,桂林市HIV-1感染者中流行毒株主要为CRF-BC,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制定新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亚型 巢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现状调查与评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德青 李博 +2 位作者 刘贤贤 于兰 陈钢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9期114-116,共3页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校园植物的优化和保护利用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师专 校园植物 药用植物 观赏植物 环保植物 重点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转运蛋白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卢梦云 韩语诚 +3 位作者 胡溢洪 何旻蕙 张艳群 邹先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目的:探讨人类糖脂转运蛋白(GLTP)对胰腺癌(P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平台(UALCAN)数据库分析PC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C患... 目的:探讨人类糖脂转运蛋白(GLTP)对胰腺癌(P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平台(UALCAN)数据库分析PC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C患者PC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的差异。体外培养人PC细胞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pFLAG-CMV4质粒)和GLTP过表达(GLTP-OE)组(转染pFLAG-GLTP质粒),采用抗生素筛选法建立稳定转染GLTP的细胞;敲低实验采用非特异siRNA转染PANC-1细胞作为对照组,si-GLTP转染PANC-1细胞作为si-GLTP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GLTP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PANC-1细胞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ANC-1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ANC-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转录组测序分析GLTP影响PANC-1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ANC-1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 (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双调蛋白(AREG)和激酶插入域受体(KDR) mRNA表达水平。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pFLAG-CMV4转染的PANC-1细胞)和实验组(注射pFLAG-GLTP稳定转染的PANC-1细胞),制备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2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PC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且不同癌症分期(P<0.05)、肿瘤分级(P<0.05)、年龄(P<0.001)和性别(P<0.05) PC患者PC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GLTP-OE组细胞增殖活性(P<0.01)和克隆形成数(P<0.001)明显降低,迁移细胞数(P<0.001)和侵袭细胞数(P<0.01)明显降低。敲低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GLTP组细胞增殖活性(P<0.01)和克隆形成数(P<0.05)明显升高,迁移细胞数(P<0.001)和侵袭细胞数(P<0.00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注入肿瘤细胞4周后,肿瘤质量和体积降低(P<0.01)。过表达实验,与对照组比较,GLTP-OE组细胞中p-PI3K (P<0.01)、p-Akt-S473 (P<0.01)和p-Akt-T308 (P<0.0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REG (P<0.01)和KDR (P<0.01) mRNA表达水平降低。敲低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GLTP组细胞中p-PI3K (P<0.01)、p-Akt-S473 (P<0.01)和p-Akt-T308 (P<0.0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REG (P<0.01)和KDR (P<0.05)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GLTP在PC组织中呈低表达。GLTP过表达能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转运蛋白 胰腺肿瘤 人胰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glucoside Alleviates PCOS-like Characteristics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CYP19A1 in Granular Cells of Sinus Follicles to Inhibit Inflammatory Response
4
作者 YAO Jian-Feng XU Bo +5 位作者 LIU Pin-Yue CHENG Di WEI Le PAN Xin-Yun MO Zhong-Cheng LI Ming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5-750,共1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glucoside(TSG)ameliorate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like characteristics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Methods PCOS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glucoside(TSG)ameliorate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like characteristics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Methods PCOS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subcutaneously with dehydroepiandrosterone into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followed by receiving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TSG.The granular cells(GCs)KGN were transfected with small interfering RNAs(si-NC and si-CYP19A1).The cells were preincubat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LPS)and then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TSG.The estrous cycle was monitored using vaginal exfoliated cells.The morphology of ovarian follicles was analyzed by H&E staining.ELISA was used to analyze estradiol(E2),testosterone(T),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luteinizing hormone(LH),IL-6,TNF-α,AGEs,CRP and Omentin-1 levels in serum.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PCNA and CYP19A1 expressions in the GCs of ovaries.Tunel staining was executed to detect the apoptosis of GCs.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and Western blot were implement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CYP19A1 in the ovaries and transfected cells.qPC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IL-6 and TNF-αin the transfected cells treated with LPS and TSG.Results The estrous cycles were restored in TSG group.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the sinus follicles were reduced and corpus luteums were increased in TSG group.TSG group showed increased E2,and decreased T and LH,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Pro-inflammatory factors(IL-6,TNF-α,CRP and AGEs)were decreased,and anti-inflammatory factor(Omentin-1)was increased in TSG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model group.TSG could partially inhibit decrease of PNCA-positive GCs and increase of Tunel-positive GCs caused by PCOS.The CYP19A1 expression of GCs in TSG group was upregulated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The expressions of IL-6 and TNFαin si-CYP19A1 cells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si-NC cells.Compared with cells(si-NC and si-CYP19A1)treated without LPS,the expressions of IL-6 and TNF-αcells were increased,and the expression of CYP19A1 was downregulated in LPS-preincubated cells.Compared with cells treated with LPS,the expression of IL-6 and TNF-αwere decreased,and the expression of CYP19A1 was increased in cells treated with LPS and TSG.Compared with si-NC cells treated with LPS and TSG,the expressions of IL-6 and TNF-αcells were increased in the si-CYP19A1 cells treated with LPS and TSG.Conclusion TSG could alleviate PCOS-like characteristics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CYP19A1 in GCs to inhibit inflammatory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5 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glucoside granular cells CYP19A1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flammatory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间接泵浦为基础的728 nm铯原子滤光器
5
作者 陶智明 周梓发 +3 位作者 叶表良 曾建华 郑鹤鹏 郑安民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间接泵浦方法研制了铯原子728 nm激发态原子滤光器。当磁场为4 G的时候,该原子滤光器的透射率为0.304%,带宽为30.9 MHz。与用直接泵浦方法实现的原子滤光器相比,用间接泵浦方法实现的原子滤光器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该原子滤光器不... 采用间接泵浦方法研制了铯原子728 nm激发态原子滤光器。当磁场为4 G的时候,该原子滤光器的透射率为0.304%,带宽为30.9 MHz。与用直接泵浦方法实现的原子滤光器相比,用间接泵浦方法实现的原子滤光器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该原子滤光器不仅能用在激光稳频上,将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在原子跃迁线上,还可以用在四能级主动光钟上。该方法还适用于不同波长、不同原子的激发态原子滤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滤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法拉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奥沙利铂抑制PI3K/AKT通路促进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金清 李洋 +2 位作者 韦东雪 江山 江绍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AG1478(0、5、10、15、20、25、30、35、40μmol·L^(-...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AG1478(0、5、10、15、20、25、30、35、40μmol·L^(-1))和OXA(0、25、50、75、88、100、112、125、150μmol·L^(-1))体外培养H1975细胞,MTT法检测AG1478和OXA对H1975细胞活力的影响,MDC法检测H1975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PI3K、p-PI3K、AKT、p-AKT)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表达水平;ROS探针H2DCFDA检测H1975细胞的ROS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OXA作用于H197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70.86μmol·L^(-1);AG1478作用于H1975细胞的IC 50为24.24μmol·L^(-1);MDC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自噬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应用N-乙酰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NAC)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下调水平被抑制;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上调,应用NAC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被抑制,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2DCFD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ROS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ROS水平明显升高,NAC处理组ROS水平明显降低;与联合用药组相比较,NAC预处理的联合用药组ROS水平下降。结论AG1478联合OXA诱导NSCLC H1975细胞调控ROS水平升高,抑制PI3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H1975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G1478 奥沙利铂 ROS 自噬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医用三氧水治疗肿瘤病人化疗后合并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建林 杨磊 +4 位作者 龙家鹏 龙卓秀 余想远 黄辉 何睿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急性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 associated pain,ZAP)是由隐性感染后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导致相应的感觉神经节受到损害或破坏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减少ZAP的发生。
关键词 感觉神经节 病人化疗 带状疱疹神经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ZOSTER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治疗肿瘤 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影响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玉华 郑标 +2 位作者 成迪 何玉林 莫中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2-784,共13页
胰岛素抵抗(IR)是诱发许多代谢疾病的关键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和2型糖尿病(T2DM)。随着相关代谢疾病日益增多,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其通过清除受损和功能失调的线... 胰岛素抵抗(IR)是诱发许多代谢疾病的关键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和2型糖尿病(T2DM)。随着相关代谢疾病日益增多,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其通过清除受损和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以维持正常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在代谢疾病中有积极作用,线粒体自噬受到各种信号通路与信号分子调控而改善代谢疾病,如AMPK/ULK1、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以及BNIP3/Nix和FUNDC1等信号分子。本文阐述了线粒体自噬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综述了近年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自噬 细胞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影响中枢谷氨酸神经递质系统诱发抑郁症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薇 李传玉 张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2-1361,共10页
抑郁症广泛且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其核心症状为抑郁心境和快感缺失。临床和动物研究陆续揭示抑郁症复杂致病机制,其中大脑单胺类递质缺陷机制极大促进了临床一线抗抑郁药物研发应用。单胺类抗抑郁药物起效需持续用药2周以上,对约1/3... 抑郁症广泛且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其核心症状为抑郁心境和快感缺失。临床和动物研究陆续揭示抑郁症复杂致病机制,其中大脑单胺类递质缺陷机制极大促进了临床一线抗抑郁药物研发应用。单胺类抗抑郁药物起效需持续用药2周以上,对约1/3抑郁患者无显著疗效。氯胺酮类药物以中枢谷氨酸递质系统为主要作用靶点,具有快速且持久抗抑郁效果,但此类药物有潜在成瘾和致幻副作用,因此,仅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难治性和有严重自杀倾向的重度抑郁患者。寻找能快速起效但副作用小的抗抑郁药物,是当前疾病治疗的重点方向,而深入揭示抑郁症复杂致病机制则是前提。近年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是抑郁症重要致病机制,而运动和复合膳食等天然抗氧化方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是值得探索的抗抑郁途径。本文综述了中枢谷氨酸系统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密切的关系,以及氧化应激对谷氨酸系统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旨在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氧化应激 谷氨酸兴奋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5靶向MMP13抑制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10
作者 刘中 何磊 +7 位作者 肖剑 朱青梅 肖君 杨勇明 罗勇健 莫中成 张轶群 李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3-1214,共12页
目的为了探究miR-375是否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来调控骨肉瘤(osteosarcoma,OS)恶性特征。方法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盒将质粒、miRNA转染至骨肉瘤细胞和HEK293细胞中。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目的为了探究miR-375是否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来调控骨肉瘤(osteosarcoma,OS)恶性特征。方法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盒将质粒、miRNA转染至骨肉瘤细胞和HEK293细胞中。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OS患者和OS细胞中miR-375和MMP13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OS患者和OS细胞中MMP13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法分析miR-375与MMP13的靶向关系。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分析O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果OS组织中miR-375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MMP13在OS组织中表达上调。在OS患者中,MMP13的表达与miR-375呈负相关。与转染miRNA对照的OS细胞相比,转染miR-375模拟物O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明显被抑制。MMP13能部分逆转miR-375对OS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在OS细胞中,过表达miR-375通过调控MMP13的表达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375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睾丸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11
作者 冯安妮 孙任任 +3 位作者 肖玉波 曾昭明 莫中成 谢远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563,共9页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增塑剂之一,DEHP具有毒性,长期暴露会对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损害,特别是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更为明显。DEHP通过诱导氧化应激、调控细胞自噬,促进生精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凋亡、...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增塑剂之一,DEHP具有毒性,长期暴露会对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损害,特别是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更为明显。DEHP通过诱导氧化应激、调控细胞自噬,促进生精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凋亡、抑制睾酮合成、破坏血-睾屏障、诱导睾丸支持细胞铁死亡以及影响子代雄性的表观遗传等,造成生殖器官的病理损伤。本文就DEHP对睾丸的毒性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拟为男性生殖障碍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 睾丸 生殖毒性 氧化应激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改善老年骨质疏松
12
作者 刘航 刘中 莫中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7-1482,共6页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以生理性骨丢失、骨代谢失衡为特征。它增加了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然而,现阶段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地诺单抗等药物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以生理性骨丢失、骨代谢失衡为特征。它增加了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然而,现阶段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地诺单抗等药物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表明,诸多中草药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发挥效果,且药效温和。故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聚集在传统中草药上。破骨细胞作为骨吸收细胞,其分化及功能改变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笔者通过查阅Pubmed数据库,对10种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改变破骨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这一生理过程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破骨细胞 中草药 破骨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 被引量:81
13
作者 郭慧佳 张建义 +1 位作者 胡亚军 张黎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1-87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方法 2012年1-11月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 例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并选取同期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 例...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方法 2012年1-11月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 例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并选取同期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 例作为心肌梗死组,正常对照组50 例(由桂林医学院健康学生自愿参加).依据血清HS-cTNT水平参考值0.014 ng/ml,将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分为HS-cTNT升高组(127例)和HS-cTNT正常组(73例).入院第1天测定各组入选对象的血清HS-cTNT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心脏各腔径(左心室直径、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及射血分数;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后再入院率.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HS-cTNT水平[(0.36±0.10)ng/ml]是正常对照组[(0.03±0.01) ng/ml]的18倍(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TNT水平[(3.02±1.83) ng/ml]是慢性心力衰竭组的8倍(P<0.05).当血清HS-cTNT的水平在0.08~0.23 ng/ml时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即有意义.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HS-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功能Ⅲ、IV级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Ⅱ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Ⅲ级患者(P<0.05).不同病因心脏病患者血清HS-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糖尿病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直径、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呈正相关(r=0.330、0.150、0.142、0.146,P<0.05),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1.740,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S-cTNT升高组再入院率为40.9%(52/127),高于HS-cTNT正常组的21.9%(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增高,其血清水平与心脏各腔径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当血清HS-cTNT的水平在0.08~0.23 ng/ml时,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点.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对临床治疗和预防慢性心力衰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T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6
14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共10页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g/m2)>山地草原(358.12g/m2)>高寒草原(301.33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地下生物量 净生产量 周转值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7,共8页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观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在5类草地植物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其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8月下旬...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观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在5类草地植物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其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8月下旬达生物量峰值。5种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以山地草甸(100.24 g/m2)最高,其他依次为山地草甸草原(71.24 g/m2)、山地草原(70.20 g/m2)、高寒草原(52.40 g/m2)和山地荒漠草原(20.44 g/m2);用Logistic方程模拟的地上生物量增长曲线表明5类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均未达到其环境最大容纳量。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土壤平均含水量的累加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在各种类型草地中,不同土层含水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不同,根系主要分布层内的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天然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16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5-1501,共7页
利用祁连山北坡2004年5类草地生物量的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估算了草地生物量的大小,并探讨了草地生物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为490.4g/m。,其中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42.1、448.3g/... 利用祁连山北坡2004年5类草地生物量的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估算了草地生物量的大小,并探讨了草地生物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为490.4g/m。,其中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42.1、448.3g/m。,地下生物量约为地上生物量的10倍;植被盖度与生物量、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呈显著的正指数关系(PdO.05),说明生物量和表层土壤含水量随盖度的增加而增大;生物量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干燥度呈负相关,但均没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植被盖度 土壤含水量 降水 温度 干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平 石武祥 +4 位作者 康敏 冯乐平 农子军 麦浩 李天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结果 1调查了780户家庭1 720例村民。查见人体重点寄生虫卵者1...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结果 1调查了780户家庭1 720例村民。查见人体重点寄生虫卵者1 284例,总感染率为74.7%。2柳州市三江县、百色市的隆林县和乐业县感染率较高(>70%)。3不同民族人群间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和种类有差异(P<0.05)。4男性鞭虫和华枝睾吸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钩虫和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5寄生虫虫种在各年龄组间的分布不一致(P<0.05)。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的情况较十年前有明显改善,但是仍然处于高水平,是该地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点寄生虫 农村 少数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脂酸诱导的HepG2细胞糖脂代谢紊乱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龚受基 刘仲华 +2 位作者 黄建安 王丽丽 杨新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糖脂代谢紊乱特征及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产生糖脂代谢紊乱,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进行治疗,检测各组糖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累积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糖脂代谢... 目的探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糖脂代谢紊乱特征及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产生糖脂代谢紊乱,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进行治疗,检测各组糖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累积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糖脂代谢相关基因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α-2、葡萄糖转运体(GLUT)2、肝脂肪酶(HL)、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2等的表达。结果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P<0.05),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治疗后,细胞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累积明显下降,糖原累积上升;AMPKα-2、GLUT2、HL mRNA表达上升,G6pase、PEPCK、SREBP1、ACC2 mRNA表达下降。结论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出现糖脂代谢异常,经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治疗后异常情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脂酸 HEPG2 糖脂代谢 糖原 荧光PCR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湛江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勘探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许敏 李静 +11 位作者 戴素娟 高春燕 刘佳萌 庹利 王飞飞 李小俊 刘少伟 蒋忠科 罗辉 张海涛 江黎明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4,共9页
目的勘探广东湛江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为发现放线菌新物种和新抗生素奠定基础。方法样品经表面消毒后粉碎,10种不同培养基分离放线菌;通过PCR扩增、测定并比对16S r RNA基因序列,开展放线菌多样性分析;经发酵,离心,乙酸乙酯萃... 目的勘探广东湛江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为发现放线菌新物种和新抗生素奠定基础。方法样品经表面消毒后粉碎,10种不同培养基分离放线菌;通过PCR扩增、测定并比对16S r RNA基因序列,开展放线菌多样性分析;经发酵,离心,乙酸乙酯萃取上清液,旋转蒸发获得浓缩物,甲醇溶解制成样品;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样品进行抗菌活性筛选;采用96孔板法,以秀丽隐杆线虫为对象,对样品进行杀线虫活性筛选;基于PCR的基因筛选技术初步探测活性菌株NRPS、PKS I、PKS II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结果经形态特征排重,从11份植物样品中共得到放线菌159株,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它们分布于8个目12个科19个属,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菌属,菌株IP4SC6为海藻球菌属潜在新种;发酵88株放线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浓缩物测活结果表明,至少对一株检定菌表现为阳性的菌株有46株,总阳性率为52.27%,其中36株菌可能存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8株可能同时具有3种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对秀丽隐杆线虫有较强杀虫活性的放线菌有3株,LC50值分别为83.2,132.0和138.0mg/m L。结论广东湛江红树林植物中存在多样性丰富的药用放线菌资源,具有从中发现放线菌新物种及新抗生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耐药菌 秀丽隐杆线虫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黑茶样品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新河 王丽丽 +2 位作者 黄建安 龚受基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03-205,共3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黑茶的5个样品。结果表明:各样品由于原料老嫩和具体加工工艺差异而使它们所含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不同,具有其各自的特征红外光谱;根据红外一阶光谱的峰数、波数、峰形、相对强度的差异及二阶...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黑茶的5个样品。结果表明:各样品由于原料老嫩和具体加工工艺差异而使它们所含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不同,具有其各自的特征红外光谱;根据红外一阶光谱的峰数、波数、峰形、相对强度的差异及二阶导数谱的相似度可以区分5个黑茶样品。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快速、简便且直观,适用于不同黑茶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红外光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