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乏燃料后处理核应急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美兰 邹树梁 +1 位作者 徐守龙 陈甲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为提升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针对核事故应急演变路径的不确定性、情景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重要性、演变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组织实施难等问题,构建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选取事件、致灾体、... 为提升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针对核事故应急演变路径的不确定性、情景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重要性、演变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组织实施难等问题,构建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选取事件、致灾体、承灾体和应急响应为组成要素,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方法的乏燃料后处理核应急动态情景推演分析模型,计算关键情景的发生概率、推演情景的发展趋势、分析演化规律与路径。以马雅克乏燃料后处理厂的高放废液贮槽爆炸为例,开展基于知识元和DBN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分析方法的过程推演,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应急冷却供水丧失发生的概率为73%,高放废液贮槽爆炸发生的概率为86%,放射性核素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动植物产品和饮用水发生的概率为87%,部分地区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沉积发生的概率为89%,事件平息与消亡发生的概率为72%;事故污染空气、土壤、河流的发生概率分别为89%、85%、81%,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有影响的发生概率为86%。情景演化过程与后处理贮槽爆炸事故应急发展,以及对公众、环境的影响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贝叶斯网络(DBN) 乏燃料后处理 核事故应急 情景推演 知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履带式核应急机器人越障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邹树梁 周龙 张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354,共5页
为适应核事故现场强辐射、非结构化地形特征,设计了具有辐射防护能力和强越障能力的关节履带式核应急机器人,通过理论建模与动力学仿真对其在台阶、斜坡和壕沟三种工况进行了越障能力分析,对比分析了机器人越障能力的理论值和仿真试验值... 为适应核事故现场强辐射、非结构化地形特征,设计了具有辐射防护能力和强越障能力的关节履带式核应急机器人,通过理论建模与动力学仿真对其在台阶、斜坡和壕沟三种工况进行了越障能力分析,对比分析了机器人越障能力的理论值和仿真试验值,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建立的机器人模型研究了质心对机器人越障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通过缩小质心半径波动范围提高越障稳定性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仿真验证得出了质心半径的最小值,为研究核环境非结构化地形条件下机器人越障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机器人 强越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事故应急交通网络撤离时间可靠性研究
3
作者 戴剑勇 李佩东 +3 位作者 张美荣 甘美艳 张雨婷 高文卉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3-1171,共9页
撤离时间估算是核事故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受到核事故下复杂情况的影响,导致同一条撤离路径的撤离时间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提出撤离时间可靠性来衡量各路径的撤离能力。首先运用复杂网络构建撤离交通网络模型并计算不同风向区间内... 撤离时间估算是核事故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受到核事故下复杂情况的影响,导致同一条撤离路径的撤离时间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提出撤离时间可靠性来衡量各路径的撤离能力。首先运用复杂网络构建撤离交通网络模型并计算不同风向区间内路段累积剂量,然后采用辐射量-Dijkstra算法得到集合点到安置点的最优撤离路径;结合改进的路阻函数,探究撤离路径在不同天气、撤离方式下的撤离时间可靠性。结果表明:大雨和风雾条件下核电厂撤离时间可靠性分别下降5.3%和9.2%;组织撤离占比50%~60%时,撤离时间可靠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撤离网络 辐射剂量 DIJKSTRA算法 撤离时间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设施退役安全指标体系建立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格 邹树梁 +1 位作者 唐德文 匡雅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4期1-4,共4页
针对复杂的核设施退役过程,对其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指标评价模型,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从而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了各因... 针对复杂的核设施退役过程,对其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指标评价模型,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从而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了各因素的重要度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退役 指标体系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的核设施退役中辐射监测设备效用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思奇 邹树梁 +1 位作者 王湘江 徐守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1-816,共6页
使用AHP层次分析方法,对某核设施退役过程中所使用的六种辐射监测设备的效用影响因素进行等级分层,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每种监测设备进行不同因素综合评判分析。分析认为,电子个人剂量报警器的评判分最高,即电子个人剂量报警器的综... 使用AHP层次分析方法,对某核设施退役过程中所使用的六种辐射监测设备的效用影响因素进行等级分层,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每种监测设备进行不同因素综合评判分析。分析认为,电子个人剂量报警器的评判分最高,即电子个人剂量报警器的综合使用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退役 辐射监测 F—AHP 效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某钢铁企业安全绩效考核 被引量:8
6
作者 邹树梁 陈骥 +1 位作者 唐德文 宋露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43-147,共5页
由于现有安全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着较多不足,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减少事故发生率和经济损失,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建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体系。以某钢铁企... 由于现有安全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着较多不足,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减少事故发生率和经济损失,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建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体系。以某钢铁企业为例,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将安全绩效考核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调查访问,将安全绩效的综合考核结果分为5个等级,对其安全绩效进行考核。综合五位专家的考核结果,发现该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安全绩效考核结果偏向于一般等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安全绩效考核 平衡计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安全标准化成熟度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鸿志 邹树梁 +2 位作者 唐德文 赵然 郭帅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实现对轧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系统性分析与评估,并为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一条分级提升的路径,基于过程改进的原理,将安全标准化体系发展水平分为5个等级,构建安全标准化体系成熟度模型。对轧钢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分标准... 为了实现对轧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系统性分析与评估,并为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一条分级提升的路径,基于过程改进的原理,将安全标准化体系发展水平分为5个等级,构建安全标准化体系成熟度模型。对轧钢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分标准进行整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调查问卷确定成熟度的隶属度,根据单因素评价指标结果绘制柱状图,分析影响轧钢企业安全标准化成熟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评估企业安全标准化成熟度。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论与该企业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成熟度模型 指标体系 轧钢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监控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分析与加固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守龙 邹树梁 +1 位作者 黄有骏 宋露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1-655,共5页
文章对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及辐射损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加固方案。通过分析事故工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类因素,研究各类恶劣因素对传感器可用性的影响,并针对核电厂事故中特有的放射性因素进行了图像... 文章对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及辐射损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加固方案。通过分析事故工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类因素,研究各类恶劣因素对传感器可用性的影响,并针对核电厂事故中特有的放射性因素进行了图像传感器辐射损伤实验。对事故工况下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提出了对应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图像传感器 事故工况 可用性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浮动核电站发展现状及政策标准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树梁 葛馨 黄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0-83,93,共5页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电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结合,具有高效、灵活、经济等优点,是理想的海洋开发能源保障。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趋势、政策以及标准规范,介绍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情况,简析了俄罗斯和国际...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电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结合,具有高效、灵活、经济等优点,是理想的海洋开发能源保障。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趋势、政策以及标准规范,介绍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情况,简析了俄罗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针对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探讨并展望了我国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前景,为我国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建设和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式核电站 标准规范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辐射环境作业挖掘机的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永霞 邹树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对防辐射挖掘机供气系统、驾驶员的视野、防辐射标准及整机重量的作业要求,设计核辐射环境作业挖掘机的供气系统、铅玻璃视窗、影像系统以及驾驶舱屏蔽材料的厚度等。并通过供气系统实验、铅玻璃机械性能实验、视窗大...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对防辐射挖掘机供气系统、驾驶员的视野、防辐射标准及整机重量的作业要求,设计核辐射环境作业挖掘机的供气系统、铅玻璃视窗、影像系统以及驾驶舱屏蔽材料的厚度等。并通过供气系统实验、铅玻璃机械性能实验、视窗大小实验以及利用MCAM软件和MCNP软件联合对驾驶舱屏蔽效果进行建模仿真等,为防辐射挖掘机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详细介绍防辐射挖掘机的设计结构和相关实验研究,为我国核应急和核设施退役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 辐射屏蔽 挖掘机 供气系统 铅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事故场内人员撤离网络级联失效分析
11
作者 邹树梁 池晓霞 +1 位作者 刘文君 李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3-1058,共6页
核事故发生后,选择快速有效的撤离路径是核设施场内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结合给出的先验知识和条件概率,构建了贝叶斯网络结构并进行参数学习,分析了不同样本数据量的学习结果。对比分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分析前后网... 核事故发生后,选择快速有效的撤离路径是核设施场内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结合给出的先验知识和条件概率,构建了贝叶斯网络结构并进行参数学习,分析了不同样本数据量的学习结果。对比分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分析前后网络级联失效情况,采用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了人员撤离网络抗毁性,针对级联失效影响相对较大的节点,可采取增加该节点容量或加大对该节点撤离路径指导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员撤离 贝叶斯网络 级联失效 核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浮动核电站人员认知可靠性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邹树梁 黄斌海 李书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保障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利用人员认知可靠性(HCR)模型,分析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人因可靠性。首先通过分析和量化海上微气候、噪声、船体运动等外部因素对操纵员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修正HCR模型;然后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失水... 为了保障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利用人员认知可靠性(HCR)模型,分析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人因可靠性。首先通过分析和量化海上微气候、噪声、船体运动等外部因素对操纵员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修正HCR模型;然后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失水事故(LOCA)为例,分析事故中涉及人员行为以及事故处理流程,根据事故发生的情景对各计算参数取值;最后计算操纵员对反应堆LOCA事故系统异常信号认知和响应的失败概率。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修正后的HCR模型可操作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人员认知可靠性(HCR) 外部因素 人因可靠性 失水事故(LO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云模型的尾矿库溃坝安全评估 被引量:14
13
作者 戴剑勇 王雯雯 黄晓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分析尾矿库溃坝事故中的关键隐患,降低溃坝风险,提出了基于网络云模型的关键节点分析方法。首先确定尾矿库溃坝安全风险指标,构建尾矿库溃坝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云模型理论判断各指标的风险等级;然后结合指标体系关联关系构... 为了分析尾矿库溃坝事故中的关键隐患,降低溃坝风险,提出了基于网络云模型的关键节点分析方法。首先确定尾矿库溃坝安全风险指标,构建尾矿库溃坝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云模型理论判断各指标的风险等级;然后结合指标体系关联关系构建复杂网络模型,运用TOPSIS算法,将融合后的中心性作为网络节点的重要度评估依据,得到节点重要度排序结果;最后分析得到较高风险等级下的关键风险指标,包括地震烈度、浸润线高度、日常管理和平均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云模型 复杂网络 尾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左右模糊排序法的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树梁 黄斌海 匡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8-1254,共7页
为了评估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的可靠性,通过专家评价对设备的失效情况进行分析,改进岭形隶属度函数,使用左右模糊排序法将模糊数转化为模糊概率,从而建立了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失效概率模型。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冷却剂泵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 为了评估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的可靠性,通过专家评价对设备的失效情况进行分析,改进岭形隶属度函数,使用左右模糊排序法将模糊数转化为模糊概率,从而建立了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失效概率模型。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冷却剂泵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为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可靠性评估,可为海上浮动核电站安全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海上浮动核电站 左右模糊排序法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IR的应急物流网络风险传播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剑勇 刘朝 +1 位作者 毛佳志 甘美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研究应急物流网络风险传播机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选取节点物资可靠性和节点补给等级作为节点择优连接的测量指标,以此构建应急物流网络;并基于病毒传播机理提出1种易感-潜伏-感染-恢复(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ed, SEIR... 为研究应急物流网络风险传播机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选取节点物资可靠性和节点补给等级作为节点择优连接的测量指标,以此构建应急物流网络;并基于病毒传播机理提出1种易感-潜伏-感染-恢复(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ed, SEIR)风险传播模型,将其应用于应急物流网络中的风险传播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物流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SEIR模型能有效刻画风险在应急物流网络中的传播过程;风险的传播受风险感染等级、物资供需点储备差异以及应急物流响应机制的制约。研究结果可为应急物资调度风险管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流 复杂网络 风险传播 SE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厂核安保事件中建筑物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树梁 刘厚东 +2 位作者 徐守龙 罗润 雷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8-362,共5页
乏燃料后处理厂的核安保事件关系到居民生命和国家安全。通过研究核安保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事件影响,构建基于专家评价和事故树分析的模糊数据集,分析乏燃料后处理厂5种建筑的风险。事故树分析结果表明,放射性装置散布、计算机安全事件... 乏燃料后处理厂的核安保事件关系到居民生命和国家安全。通过研究核安保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事件影响,构建基于专家评价和事故树分析的模糊数据集,分析乏燃料后处理厂5种建筑的风险。事故树分析结果表明,放射性装置散布、计算机安全事件和核设施损坏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均为0.747,运输安全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为0.654,内部威胁和潜在威胁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均为0.083,非法转移和盗窃的系数均为0.080。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建筑中离心室风险最大,其次是储存水池和管道,再次是溶解水池,剪切室风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结构重要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 事故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剑勇 甘美艳 +2 位作者 张美荣 毛佳志 刘朝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改善管道安全监控与维护,探究天然气管道网络最优风险传播路径。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应用熵权—TOPSIS法对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其次,构建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定义网络节点失效率和脆弱度,得到蓄意破... 为改善管道安全监控与维护,探究天然气管道网络最优风险传播路径。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应用熵权—TOPSIS法对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其次,构建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定义网络节点失效率和脆弱度,得到蓄意破坏与随机破坏策略下节点的风险传播度和风险最优传播路径。最后,以上海市天然气管道网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级联风险情况下的蓄意破坏传播风险度总和大于随机破坏,为管道拓扑优化与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天然气管道网络 风险传播路径 蓄意破坏 随机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智能体模型的建筑火灾疏散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剑勇 高文卉 +2 位作者 张澳 李佩东 张雨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7,共7页
为了在建筑火灾等突发事件下合理指导人群有序疏散、减少人员的伤亡,提出1种改进的多智能体疏散模型,结合元胞自动机对疏散环境进行建模,将占据元胞空间的个体视为1个独立的智能体,设计人群疏散行为策略作为演化规则,将元胞及其属性封... 为了在建筑火灾等突发事件下合理指导人群有序疏散、减少人员的伤亡,提出1种改进的多智能体疏散模型,结合元胞自动机对疏散环境进行建模,将占据元胞空间的个体视为1个独立的智能体,设计人群疏散行为策略作为演化规则,将元胞及其属性封装扩展为具有自主性的智能体。多智能体疏散算法实现了个体的差异性,较好地体现了个体情绪感染(恐慌)、协作行为、经验度等对疏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更加接近现实,能直观地体现不同因素对于人员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场所安全设计和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可靠依据与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元胞自动机 人员疏散 情绪感染 建筑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i/Al离子注入304不锈钢的耐磨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联雄 唐德文 +2 位作者 邹树梁 刘军 李朋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3-49,55,共8页
目的研究N,Ti,Al离子注入对304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为304不锈钢材料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注入技术,在不同剂量下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表面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性... 目的研究N,Ti,Al离子注入对304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为304不锈钢材料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注入技术,在不同剂量下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表面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并与304不锈钢基材进行对比。结果 304不锈钢经3种离子注入后,均能获得平整、致密,没有裂纹,具有一定光洁度的表面组织,但是注入剂量增大会引起表面起泡现象,形成多孔形貌,光洁度降低。此外,3种离子注入均能提高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且高剂量注入试样的硬度比低剂量注入试样更高,相较而言,N离子注入使表面硬度的提高更明显。相比未注入基材,注N与注Ti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均变小,注Al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反而变大,但磨损量都明显降低。高剂量注N、注Al试样的耐磨性均高于低剂量注入试样,而高剂量注Ti试样的耐磨性低于低剂量注入试样,但仍好于注N、注Al试样。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与注入工艺下,N离子注入对表面硬度提高最显著(剂量为5.0×1017ions/cm2),约提高41%;Ti离子注入对耐磨性提高最显著(剂量为3.0×1017ions/cm2),约提高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离子注入 注入剂量 表面硬度 摩擦系数 磨损量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集对分析方法在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骥 邹树梁 +2 位作者 唐德文 黎欢 匡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41,共6页
为了对某钢管厂高层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基于高层建筑的防火、灭火设计要求,从防火系统、灭火系统、安全疏散和消防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火灾危险性影响因子的权重。根据... 为了对某钢管厂高层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基于高层建筑的防火、灭火设计要求,从防火系统、灭火系统、安全疏散和消防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火灾危险性影响因子的权重。根据集对分析的联系度模型对高层建筑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估,确定其安全等级。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差异度与同一度、对立度两组数据进行计算比较,选取绝对关联度大的值作为差异度系数i的值,从而可以确定各组联系度的值。根据联系度最大值所属的安全等级,确定了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一般安全,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火灾危险性 集对分析 灰色关联度 差异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